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201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陈咏义道:“阿姐和姐夫早就不在了。”

张渭河只觉得呼吸一滞,好久才喘过气:“不在了?发生了什么事?”

陈咏义可以确定张老将军是有意向他打听良辰:“这就说来话长了,其中发生了不少事,总之姐姐、姐夫在海上遭了难,虽说没有找到尸身,但他们坐的大船沉了。”

“老将军若是想要知晓内情,等到打赢了仗,我们请您去镇州陈家村,坐下来与您仔仔细细地说。”

果然这十几年发生了不少事,张渭河接着道:“我听谢大小姐唤陈里正二舅?”

陈咏义道:“辰丫头的亲祖父、舅舅不在了,现在的里正是从族中选的,陈咏胜也就是我族中的二哥。”

如果那是陈友礼,那么陈友礼和他的亲儿子也不在了。

张渭河又与陈咏义闲话两句,这才转身走回军帐,薛恪那些话刚好能对上陈家村的情形。

张渭河虽然还没有拿到实证,但他觉得陈家村和谢大小姐的作为与广阳王十分相似,难道真的是广阳王的后人回来了?

以这样的方式回到属地,眼看着伪王覆灭,为广阳王报仇。

一股热血涌上了老将军的心头。

真的是这样的话,广阳王后人没有让广阳王失望,没让他们这些人失望。

……

张老将军走了之后,陈咏义也在思量,他是不是应该将这件事禀告给宋将军?张老将军明显看起来心神不定。

广阳县离良辰所在的代州有些距离,所以良辰嘱咐他,张老将军这边有什么事,就去寻宋将军。

眼下宋将军与张老将军一起征讨那些前朝余孽,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战局。

陈咏义揉了揉脑袋,往常这样的事,要么问二哥,要么问良辰,眼下却要他来做决定,良辰怎么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

第三百零六章 援军来了

宋羡的兵马来得比高豫朝廷预计的还要快。

斩杀了韩卫之后,高豫朝廷军心动摇,经过的几个州、县,驻军几乎随意抵抗一番就开始溃散。

有的县城门虽然紧闭,城墙上却没有一兵一卒与宋羡对战。

宋羡在代州、忻州的胜仗到底起了效用,齐人打了胜仗入城之后,也不会行抢掠之事,尽量不惊扰百姓,就算似乎伪王的将士,只要肯降绝不会被杀。

既然是这样,那些不情不愿被拉入军中的百姓,自然选择逃走,谁也不会为伪王拼命。

这是八州如今的情形,也只有几个重要关卡由伪王亲信把守,勉强能稳住军心。

在八州之地十几年,效忠伪王的人也只有那些,甚至被蹉跎了几年之后,没有当时与广阳王对阵时锋锐。

八州之地这样的大战,十几年前和现在仿佛重合起来,只不过当时的广阳王,手中大部分兵马都被当今皇帝借走,留守八州的不过三分之一,数量远远不及高豫大军,但将士们一直殊死抵抗。

宋羡看着不远处高高的太原府城楼,大军距离城外第一道工事有十里,他翻身从马背上跳下来。

城墙未变,广阳王战死在那里,城墙上血迹已干,但未能干涸的是那份英勇和惨烈,豪情和悲壮。

多少年了,与这城墙一起沉默地看着八州属地。

太原府城楼上的人,隐约看到宋羡翻身下马,摘下了头上的兜鍪。

“他们这是做什么?”守城的将士不禁道。

“该不会是祈求我们陛下的宽恕,让他们活着离开八州之地吧?”

这话让城墙上本来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一些,但他们都知晓这不可能,宋羡如此轻松地到了太原府,怎么可能就这样放弃。

果然,宋羡大军所有将士都下了马。

宋羡拿出了背后的弓箭。

守城的将士顿时面色大变:“他们要攻城,他们要攻城。”

这话还没说完,就被人重重地一脚踹在身上。

宋羡怎么可能攻城,几道工事后都埋伏着将士,宋羡风尘仆仆而来,决计不可能贸然前来。

而且距离这么远,宋羡的箭矢也射不到城楼上来,连第一道工事都越不过去。

可惜离得太远,无法判断宋羡到底想要做什么,守城的将士还没看明白,宋羡一支箭射出,身后的宋家军紧跟着齐齐拉满了弓。

“嗖”

箭矢奔袭的声音传来。

明知这箭矢到不了城墙上,但守城的将士还是露出惊慌的神情。

箭矢落下之后。

守城的副将终于明白过来:“那是……是不是广阳王阵亡的地方?”广阳王出城迎战高豫,最终战死在太原府城门外。

广阳王从隆州到太原,寡不敌众,步步后退。但退到这里,想到城内的无辜百姓,虽心有余而力不足,守不住,敌不过,却不能让人冒险为他打开城门,这样一来高豫的兵马也会趁机入城。

所以,死战在此。

宋羡在这里放箭并非要震慑太原府守将,他是以“礼射”祭奠广阳王。

宋羡翻身上马,目光幽深地望着太原城,高声道:“广阳王,援军来了。”

“援军来了。”

虽然迟了十九年,但终于还是来了。

站在城楼上的伪王将领们听到的就是这几个字:援军来了。

无数将士们口中呼喊而出,震彻云霄。

这是宋羡下的战书。

他们来了。

消息送到杜琢手上时,宋羡已经小胜了两战,伪王暴怒于被宋羡挑衅,急于挫一挫宋羡的锐气,结果事与愿违。

杜琢看着舆图,有人天生就是为战场而生,懂得何时出手,怎么掌控战局。

宋羡就是如此,就该领兵打仗。

祭奠广阳王的同时,也鼓舞了士气,他们不光是收复失地,还要报仇雪恨,揭开这十九年的伤疤。

杜琢在心中怨念,他真想让宋羡退回去,让他先一步到太原府城下。

不过就算他先赶到,也做不到宋羡这般地步。

“今天必须将汾州拿下,”杜琢沉着脸道,“再磨蹭下去,我们丢不起这个人。”

……

太原府王宫中。

高豫看着跪在地上请罪的武将,殿上还有文官为其开脱:“宋羡就算侥幸胜了几次,还没有攻破第一道工事,被拦在城外。”

没有攻破第一道工事?是被拦住还是不想要这时候攻城?

毕竟城内外的兵马是宋羡的几倍,眼下不是最好的攻城时机。

但是兵马多也有多的坏处,人吃马喂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草,这样下去,太原府早晚有撑不住的一天。

而且杜琢平了汾州也会赶过来,到时候定会多些胜算。

高豫没有出宫,但不是没有听到外面的传言,都是从重伤的将士口中说出来的,说宋羡大军有如神助,明明能够躲闪过去,却奇怪地被刺中,这些都是因为宋羡用了手段,唤回了广阳王冤魂回来复仇。

广阳王战死在城外,广阳王府的人在城内一把火烧死了自己,一开始高豫建都时,身边臣工劝说他离开太原府,说太原府煞气太重。

高豫一笑置之,他能杀掉广阳王的人,就算广阳王变成了鬼,他也照样能除掉。

平日里无事的时候谁也不会提及这些,打了几次败仗,这些全都被翻了出来。

广阳王。

高豫咬牙切齿,这个人明明死了十九年,却还能左右到他军中士气,就像十九年前一样,明明一败涂地,他麾下的将士迟迟不敢上去取广阳王的人头。

高豫一掌拍在桌案上,他恨不得立即出征,一举拿下宋羡,让齐人知晓他的厉害,他就算年纪大了,却也半点不输当年。

“我等无能,陛下息怒。”文武官员跪下请罪。

高豫冷冷地道:“明日再出兵迎战宋羡,战死者,朕抚恤其家人,战败者……”

高豫停顿片刻,清清楚楚地道:“也不必再来见朕,自戕谢罪吧!”

伏在地上的武将浑身一抖,应声:“臣领命。”

高豫接着道:“坊间传的那些话,你们也都听过了?从现在起再有人扰乱军心、民心,立即抓起来正法。”

官员们应声。

高豫挥挥手,吩咐众人退去。

高豫钦封的中书令却没有离开,等到殿门重新关好,中书令才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函:“陛下,萧兴宗使人送信来了。”

第三百零七章 合谋

高豫听到萧兴宗的名字,脸色更加阴沉几分。

这样的时候萧兴宗想要做什么?齐人要对八州之地出兵时,萧兴宗就说与他联手,借机攻打齐地,辽人虽然出兵了,到现在却没有任何消息。

废物。他几次让萧兴宗借路,萧兴宗不但没有拿下北方,反而被人打出了拒马河,灰溜溜地回到了新城。

要不是靠着萧太后,萧兴宗早就被辽人弃之不用了。

“朕要看看,他又想说些什么?”高豫伸手将信函接过来。

萧兴宗没有立场看他的笑话,如果北方落入辽人手中,齐人哪有精神来对付他?

高豫心中想着慢慢地将信函展开,看清楚上面的内容之后,他的脸色登时一变,握着信函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收拢。

屋子里的中书令不禁向后退了两步,陛下此时眼睛通红,浑身都是杀气,仿佛一挥手他就会没了性命。

中书令想的没错,高豫再抬起头时,一双眼睛环顾了四周,然后落在身边侍奉的宫人身上。

高豫神情狰狞,豁然站起身,可怜那宫人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惊呼,就被高豫攥住了脖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