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163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很多时候好一日,胜过一生。”

谢良辰看着宋羡大大方方地走了出去,那些模糊不清,让人想不明白的话,好似是说给他自己听的,又似说给她听的。

他指的变化是因为她吗?他的意思其实她明白,可是她却没想清楚。

谢良辰长长地叹口气,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愁些什么。

常悦走进屋子来帮谢良辰拿药箱:“多谢大小姐替我们在大爷面前说话。”

常悦的话说的很舒畅,委实不像不敢开口说话的模样,谢良辰心里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谢良辰道:“大爷没想罚你们,还与我提及你们兄弟才跟随他时的情形。”

她这话也是提点常悦,他早晚要回到宋羡身边,一定要记得宋羡的喜好。

常悦道:“常安聪明但少年时身体不好,我拳脚功夫一直不错,但是随大老爷去军营被石块砸中伤及了脏腑。大爷留下我们,也是帮了我们,让我们安安稳稳地养好了伤病。”

常悦想了想又道:“大爷的性子怪,与别人不一样。”

谢良辰惊诧,没想到常悦说的这般顺口。

常悦道:“坏事做在人前,好事倒不让人知晓,生怕别人发现他心软似的,常常摆着一张冷脸,好像谁也不需要,其实……老太太说过,大爷小时候最粘人。”

谢良辰想到宋羡喝醉时的模样,她去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就在她身边转来转去,可不就是粘人?

常悦还想要继续说,谢良辰阻止道:“别说了。”

她有种背地里与常悦一起叨咕宋羡坏话的感觉,她甚至觉得很有意思,若是沏壶茶,拿些果脯和肉干,边吃边听就最好了。

这种念头不停地滋生……

还是先打断常悦的好。

谢良辰叹了口气,不知常悦还能不能变回原来的样子。

第二百四十六章 摊上大事

谢良辰回到院子的功夫,常悦在她旁边将宋羡安排的事都说了。

说到那些从山寨中找到的女眷,常悦明显停顿了片刻。

谢良辰道:“怎么了?”

常悦道:“听说大爷让人将女眷暂时安置在城外的一处院子里,不让人知晓她们曾被掳上山。”

谢良辰点头,这样至少免得她们被人指指点点,有些时候,经受了磨难,能否走出来不再与自己受了多少伤,而在于能不能过那道坎。

身边人,外面人的看法有时候关乎于那道坎的高矮。

谢良辰道:“大爷想的周全。”

常悦忍不住道:“不像是大爷能做的事,大爷向来做不好这些,因为他想不到,许多还要常安提醒。”

谢良辰听着想笑,不过转念想到了宋羡的话。

是这世道变了,还是我变了?变得好了,还是变得坏了。

应该是变得好了吧!与前世的宋将军不同,不再那么冰冷,满身的血腥气,很多时候能让人感觉到他内心柔软的一面。

或许从前他也是这样的人,只不过被太多的事所遮掩。

谢良辰回到院子里梳洗干净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天都大亮了,她穿戴好衣衫,梳洗干净,柳二娘也端了饭食过来。

“昨天回来的太晚了,就没有吵你,”柳二娘道,“常悦说事情都差不多了,我们也不用着急回货栈。”

谢良辰点头,昨天常悦说了,收到洺州的消息,一切顺利。

谢良辰吃了一口粟米粥,吃饭的功夫将山寨的情形告诉了柳二娘。

柳二娘道:“多亏你们发现了,否则不知道他们还会害多少人。”

谢良辰提及那些女眷:“回去之后,你过去看看,如果有愿意来货栈的,就让她们过来做活计,给的银钱不多,但总归是个落脚地。”

柳二娘点点头:“好,货栈刚好人手也不够,我去选好人再带给你看看。”

“不用给我看了,”谢良辰笑着,“过两日我就要回镇州,这边的事还得你多留心。”

柳二娘一怔:“万一我选不好……”

“品行好的,踏踏实实的,真心愿意来就好了,”谢良辰道,“你能看出来。”

柳二娘经过大磨难,什么都能看得明白,是真的愿意还是怀着别的心思,逃不出她的眼睛。

柳二娘沉默片刻,这才认真地点头:“好,那我去。”

这一趟出来,经历了危险,但大家都长进不少,谢良辰回到货栈之后,陈咏胜和苗子贵也回来了。

趁着这几天的功夫,陈咏胜和苗子贵偷偷去了趟贝州。

来邢州之前他们就知晓这次凶险,于是将本该带来邢州的货物,让田家商队带去了贝州。

贝州就在去往赵州货栈的路上,离邢州也不算远,田老爷在贝州等着陈咏胜和苗家商队取了货,这才继续前行。

这一趟虽然废了一些功夫,但总归顺顺利利,货物拿回来的时候刚好事情解决了,没有人再背后捣鬼阻扰他们卖线穗。

苗子贵知晓宋将军和陈家村事先做了准备,却一直放不下心,折腾了几天嘴上长了两个火燎泡,见到谢良辰神态自若地坐在那里,顿时觉得有些羞臊,他痴长了这么多年,紧要关头却比不上谢大小姐,怪不得陈玉儿每天都要把谢大小姐挂在嘴边。

苗子贵咳嗽一声,将思绪拉回来:“早晨我去外面走了一圈,衙署已经将绣坊和那针线铺子的掌柜抓了,虽说还得再上公堂才能定论,但这个架势大家心中都清楚了七七八八,我看用不了两日,就会有更多人上门买咱们的线穗。”

谢良辰颔首:“大家快些将线穗分好,入了账目,这两天就要忙起来了。”

众人应声。

苗子贵带着人去整理货物,陈咏胜看着苗子贵的背影:“苗家这个后生不错,这一路都是他在照看,用不着我帮什么忙,还会照顾人,将来必定错不了。”

说到这里,陈咏胜话音一转:“我刚才瞧见了常悦,是不是事情还没了?宋大人才让常悦继续来帮忙?”

谢良辰点头:“常悦要跟我们一起回陈家村。”

陈咏胜道:“也好,免得路上再遇到什么事。”

谢良辰抿了抿嘴唇:“常悦往后要住在陈家村。”

“也挺好,”陈咏胜顺嘴说着,话说到一半他愣住,“你说什么?要住在陈家村?”

谢良辰颔首:“宋将军说,要帮忙护卫熟药所,可能要长住一阵子,算是府衙派去的人手。”

陈咏胜半晌没转过弯来,陈家村……镇州一个小村子,现在也要衙门的人护卫了?这真是……无法想象。

而且护卫陈家村的还不是一般的衙差,而是宋将军的亲卫,在军中都能独当一面的人物。

沉默了好久,陈咏胜才开口道:“我们不用去谢谢宋将军吗?”

谢良辰握着杯子的手微微收拢:“我谢过了。”

陈咏胜“噢”一声,起身就要出去帮苗子贵,走了两步又停下来:“要不要单独盖间房屋?”

谢良辰道:“熟药所有地方,收拾收拾就好。”她总觉得二叔的话听起来有些奇怪,再不阻止……从盖房会不会说到帮忙寻门亲事?好像常悦要在陈家村落户了似的。

陈咏胜走到门口又转头,没等他说话,谢良辰道:“二叔,一切都照旧。”

陈咏胜这才走了。

旁边的柳二娘微微一笑,似是知晓些什么,又似是什么都不明白。

“二娘,”谢良辰道,“你还得与我去见见那崔河。”

……

杜琢将杜绎和林二小姐等人从洺州带回了邢州,他连夜写了奏折,送入节度使的密匣中,一早送去了京城。

接下来,他还要等旨意入京,这次的事牵扯到了宋羡和杜家,朝廷必须要查个清清楚楚,否则无法安抚人心。

杜绎受了伤又泡了河水,整个人像是丢了大半条命,缩在那里瑟瑟发抖。

杜琢看着不争气的三弟,心中一片烦乱,干脆眼不见为净,让人守着杜绎等人,他带着亲信去寻宋羡。

宋羡就在邢州衙署。

邢州知县还没将宋将军这尊大神拜明白,就听通传杜节度使到了。

三个人坐在二堂,邢州知县屁股都不敢坐实,低声向宋羡和杜节度使请教:“后面该怎么办?”

抓的人犯委实不少,邢州知县开始以为这案子顶到天会戳到杜家,没想却听到嘉慧郡主的名字。

邢州知县浑身一抖,不就是卖毛织物和线穗吗?怎么就摊上大事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急切

邢州知县将最近发生的事从头到尾在心里捋了两遍,想想自己虽然吃了杜三爷一次酒席,偏帮了杜家一把,但好在没有在紧要关头判罚了陈家村,否则他这个官恐怕要做不成了。

邢州知县后背满是冷汗,他若是能想到就连杜家也不帮杜三爷,他连那顿饭都不会吃。

宋羡将手里的茶放下,杜琢开口道:“绣庄的案子,是杜绎找你的?”

邢州知县不敢隐瞒:“的确是杜三爷,不过下官也说了,下官不敢任意妄为,三爷说他还有别的证据。”

杜琢深深地吸一口气,杜家的脸面果然都被杜绎丢光了,那畜生在绥州还没有如此,到了这里又是勾结山匪,又是贿赂朝廷命官,之前他对杜绎剩余的那些心疼,现在去得干干净净。

杜琢道:“除此之外没有别人暗中知会你?”

邢州知县立即摇头:“没……没有。”

杜琢看向宋羡,看来嘉慧郡主没有在衙署这边留下把柄。

邢州知县将自己知晓的尽数倒出来,然后颇为识相地退了出去,顺手关上了门,留两位大人在里面商议要务。

二堂里没有了旁人,杜琢道:“看起来那邢州知县说的应是实情。”

宋羡道:“如果嘉慧郡主让人知会了邢州知县,邢州知县该会向陈家村下手。”

杜琢不用去想就知道宋羡的意思,杜绎和嘉慧郡主两个人足够让邢州知县冒险的了,当然邢州知县没有动手不是因为为官还算不错,而是他怕宋羡。

杜琢接着道:“我让人知会了林氏舅舅一家,等沈家人来了林氏该会向我求情,到时候我会让她说出实话。”

林氏与杜绎不清不楚,她的舅家绝不会再让儿子迎娶她,现在林氏能够抓住的只有杜绎。

宋羡点头:“我会审问嘉慧郡主的人,在朝廷旨意来之前,尽量拿到更多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