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115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想要冲散屋子里憋闷的气氛,谢良辰起身推开了窗子,然后转过头看宋羡:“我请大爷喝明月茶吧!”

月光顺着窗口照进来洒在桌案上,映入那两只碗中。

怪不得叫“明月茶”,宋羡端起了碗,沁着月光,那水仿佛也多了几分甜。

第一百七十一章 欠债是大爷

宋羡将碗里的“茶”喝光了,见谢良辰面色恢复如常,这才起身告辞。

宋羡道:“越州的事我会让人继续查。”你不用担心。

谢良辰点点头,两个人一起向东屋外走去,谢良辰提及许汀真屋子里的流民:“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二舅去衙署问,没有找到认识他的人。”

宋羡道:“有没有发现什么蹊跷?”

谢良辰道:“现在还没有,不过他与许先生弟弟的经历有些像。”或许是巧合,但还不能确定,她会盯着那孩子。

宋羡将要离开时,依旧不放心:“你多歇着,不要想太多,我们事先有了防备,就算有人暗中算计,也会很快察觉。”

谢良辰应声向宋羡行礼,宋羡大步离开了陈老太太的院子。

回到东屋,谢良辰又在灯下坐了一会儿,虽然回想起来的东西太少,但她大致也有了些思量。

宋羡说的也没错,想不起来的事,也不用太过着急。

谢良辰灭了灯,等适应了黑暗这才走回主屋。

悄悄地躺在炕上,她闭上眼睛,忽然耳边响起一声呼唤:“良辰。”

谢良辰又将眼睛睁开,现在回想起来,这才发现听到的那声“良辰”不是记忆中的。

好像是宋羡在喊她,但她在半晕半醒之中又不能确定。

她不可避免的又想起宋羡手背上的伤,不由地叹了口气。

……

宋羡一路回到小院子。

常安端了水来侍奉宋羡梳洗,看到宋羡手背上的伤不禁一怔:“大爷,您这是……我让人去拿药箱来。”

“不用了。”宋羡去套间里冲洗了一番,换上衣服,重新坐在椅子上。

常安依旧向宋羡手背上瞄,不知道大爷做了什么事,东屋里就大爷和谢大小姐两个人,血道子怎么来的都不用多想。

大爷该不会唐突了吧?

那以后……

常安怕的头发梢都跟着发麻,谢大小姐没收山地,大爷都病了一场,若是就此一拍两散,他都不敢想到底会怎么样。

常安战战兢兢地侍奉着,大爷除了目光总向自己手背上看之外,整个人还挺平静。

宋羡道:“拒马河那边的消息呢?”

常安道:“那边下了大雪迟了,还没到。”

“明日再不到就让人去催。”宋羡说着展开公文。

常安不禁诧异,大爷没生气,也许不至于像他想的严重,也许那不是谢大小姐抓的,是谢大小姐养了一只猫……

宋羡停顿了片刻接着道:“派几个人去新城,我要知晓萧兴宗的一举一动,还要查萧炽在南方被抓前后辽国出过什么事,萧兴宗做过什么。”

宋羡迟疑片刻,想起谢良辰的父母:“我被抓那年是元平九年,辽国有没有在海上带走其他人。”

常安道:“大爷还是怀疑救您的那一家被辽人带走了?”

宋羡只是这样思量,一切都要等到查清楚之后才能知晓:“还要查谢大小姐的父亲谢绍元,事无巨细都向我禀告。”

常安应声。

宋羡收起公文,转身走向内室歇着。

吹了灯,能瞧见照进来的月光,宋羡伸出手看着手背上的抓痕,不疼,只是在想到谢良辰皱紧眉头的模样,心中如同被重物压着一样不舒坦。

他会帮她查清楚,若是她的父母、收养她的李氏夫妇都是被人算计,他也会为她报仇,方才他说的都是实话,想不起来的就不要去想了,只要往前看。

半晌宋羡才将手放下,忙碌了几日,今天应该很容易入眠,而他却看着外面的月光,想着那碗“明月茶”。

连没有茶叶这样的事,也能用这种说辞讲出来,也就只有她了。

不知道她会不会再去请别人喝这种茶。

在东屋时,他想要多关切几句,却怕谢良辰会翻脸,疾言厉色地将他撵走,再也不露面。

这种分寸不好掌握,因为有时候身不由己……

宋羡长长地叹一口气,他想要向她靠近,却又怕因此逼得她走远,连坐小杌子与她面对面轻轻松松说话的机会都没了。

闭上眼睛,将手搭在身上。

迷迷糊糊中,宋羡再次感叹谢良辰果然没良心,现在欠债的却似大爷般,他不能催,不能逼迫,只能小心翼翼地哄着,生怕哪天她就背着债逃了。

……

谢良辰睁开眼睛时,天已经大亮,但她今天没有急着起身。

陈老太太开始觉得外孙女累了让她多歇一会儿,等到陈子庚给东篱先生送了饭回来,谢良辰还没有起身的意思。

陈老太太洗干净手,进屋去看外孙女。

“怎么了?”陈老太太低声道,“是不是哪里不舒坦?”

谢良辰这才睁开眼睛望着外祖母:“外祖母,您跟我讲讲父亲和母亲吧!”

陈老太太没想到外孙女会突然想起女儿、女婿,整个人不由地一怔。外孙女很孝顺,生怕她不舒服,很少在她面前提及这些,今天是怎么了?

“时间太久了,”陈老太太叹息,“我都要忘记了。你母亲和你一样聪明又漂亮,但是不擅长做针线,最喜欢……读书,可惜我们家里请不来先生,也就与你外祖父学了个七七八八,你父亲人勤快,在外也懂得变通,时常做些小买卖,否则也没有银钱买山地。

他们都是极好的人,可惜就是……唉,命运弄人。”

谢良辰道:“我昨天梦见了父亲、母亲,虽然不记得他们的模样,但是好似与他们在一艘大船上。”

听到大船,陈老太太面色一僵。

谢良辰继续说下去:“我还梦到船上颠簸,我被晃的头晕,肚子也不是很舒服,所以不想起身。”

陈老太太半晌才道:“你……你看见船上的是他们?”

谢良辰摇头:“没瞧见人长得什么模样,但我就是知晓就是。”

陈老太太用粗砺的手摸了摸谢良辰的脸颊:“你父亲、母亲出海的时候,你被人伢子拐走了,所以你不可能与他们一起坐船,你这是太累了,才会梦到这些。”

谢良辰在陈老太太慈祥的目光下点了点头。

陈老太太笑道:“睡一会儿再起身,我让他们都别来打扰你。”

看着陈老太太走出去的背影,谢良辰心中五味杂陈,外祖母知晓一些事,但应该不多,否则也不会到处寻找她的下落。

外祖母看着是个寻常的农家妇人,但颇有主意,外祖母心中的那些秘密,不会轻易说出口。

但如果外祖母知晓越州那时疫可能是人为的呢?

谢良辰起身,她要让常悦给宋羡送消息,她要弄清楚越州时疫的始末,疫病从何而来,在哪里传开。

查问这桩事时她也不会瞒着外祖母,让外祖母清楚他们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形,有些秘密就算不提,危险也照样会到来。

第一百七十二章 期盼

陈家村。

许汀真的屋子里,谢良辰看着黑蛋将药给炕上的孩子喂了下去。

在床上躺了整整九天,那孩子再次张开嘴说话:“谢谢。”

“他能出声了。”黑蛋欣喜地看着许汀真和谢良辰。

这孩子早就醒了,只是身体太过虚弱,想要说些什么却一直都发不出声音,终于今天喉咙里有了细微的动静。

许汀真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能将这个孩子救回来,她心中十分高兴,这个与阿弟差不多的孩子,没有落得阿弟那么凄惨的结果。

黑蛋得到谢良辰和许汀真的允许,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炕上的孩子道:“狗子。”

这个名字一点都不陌生,附近村子不少孩子都叫狗子。

黑蛋道:“狗子,你家里人呢?”这是他们都想要知晓的。

狗子苍白又有些发黄的脸上露出悲伤的神情:“娘早都没了,我爹和阿姐、姐夫带着我逃荒,爹路上生了病,不几日就没了,姐姐、姐夫说要去山上找些吃食,我们……就走散了,我去山中找,一直没找到人,后来遇到了狼……”

黑蛋看向谢良辰,就算黑蛋这个孩子都能听出来,什么走散了,是狗子的姐姐、姐夫嫌他太过拖累,丢下他不管了,被狼当成猎物拖回狼窝,多亏被他们发现。

黑蛋差点脱口而出,你姐姐、姐夫是故意将你喂狼的。

狗子紧紧地攥着自己衣襟,这些天只要他醒着,脸上就是这样的神情,悲伤又无措。

黑蛋还是忍不住道:“你阿姐没有我阿姐好,阿姐养活我们整个村子,你……才一个人。”

狗子沉默了,强压着哽咽声道:“不怪他们,都是我……如果我没瞎也不会……”

黑蛋给狗子擦了眼泪:“你别哭。”

谢良辰等到狗子稍稍好些了才道:“你从哪里来?”

“灵丘,”狗子道,“村子常年都有人去抓人打仗,去年秋收时又有辽人来,把粮食都抢走了,村子里的人只能逃荒。”

灵丘是前朝余孽掌控之地,北边是辽国,南边是大齐,怪不得会兵荒马乱,谢良辰知道每年都有流民从灵丘逃来大齐。

狗子又开始感谢众人:“谢谢你们救了我……我还当自己是在做梦,好久……我好久都没吃过饱饭,要是我阿爹还在那就……好了。”

黑蛋安慰狗子:“别哭了,你还是命好,去年过年我还没吃到稻米饭。”

旁边的许汀真看着狗子,忍不住道:“你多大了。”

狗子道:“十三了。”

黑蛋瞪圆了眼睛,十三岁的狗子看起来却比他们高不了多少,黑蛋现在才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