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106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常安说过这样的话,但那都是谄媚之言。

宋羡道:“假的?”

常安道:“不是,这不是过年,也许鲜亮点的颜色会好些。”

宋羡不在意,什么过年不过年,他好看就行了。

“去找块玉佩吧!”宋羡想起从谢良辰手里拿到的玉佩,本想戴那个,可是谢良辰的身世还没查清楚,真的戴了,恐怕会让她心中不舒坦。

接下来,头上戴的小冠、靴子、袜子等等都是宋羡亲眼看过的,将这些东西选好,宋羡才去内室里歇着。

临睡之前,宋羡又看了一眼放在架子上的新衣袍,不禁微微弯起了嘴唇。

守岁时,她心中定然高兴,他要不要趁机说些别的?两个人一起经历了不少事,在她心里,他总该和从前不一样了。

第二天宋老太太刚梳洗完,宋羡就过去请安。

宋老太太目光将孙儿打量了一番:“真是太辛苦了,你父亲也不再定州,还要你顾着那边的事。

换新衣袍了吗?”

听到这话,常安心中叹了口气,老太太果然没看出来。

大爷早早起身折腾了一个时辰才穿戴好……

唉,一片苦心付出东流了。

不能怪别人,这得是多好的眼神儿才能看得出来啊!

宋老太太与宋羡说了会儿话,径直道:“今天我要去陈家村守岁,一会儿就给家中管事、下人的赏银发了,你父亲不在,宋旻又出了事。我们家里也就不摆宴席了,倒也省了心。”

宋老太太说完看着宋羡:“你从前过年也不在家中,今年你那边若是要准备宴席,倒是可以从家中调人,你那小院子不够用的话,再找个地方。”

宋羡道:“我那院子的确地方不够,知晓祖母要去陈家村,我也让家将一起过去,怕陈家村顾不得准备这么多饭菜,所以从家中调动了厨娘,今年我陪着祖母一起守岁。”

听到这话,宋老太太心中感动:“好,那我们就一同去陈家村。”她是不想留在家中,昨天荣氏眼睛红肿着向她请安,她就算想开了,宋旻有今日都是咎由自取,但心情仍旧跟着波动。

羡哥儿回来过年,也不会很舒坦。

干脆一起出去。

“好了,”宋老太太道,“先把银钱给大家分下去,大家都高高兴兴那就是过年了。”

将家里安排好,宋老太太坐进了马车,宋羡骑马一路跟随。

祖孙两个一路出城去了陈家村。

远远就看到站在村口的几个人影,宋羡目光一扫,没瞧见那个想见的人。

按理说,她应该会来。

宋羡这样思量着,继续向前走,就在他准备翻身下马时,谢良辰急匆匆地赶了出来。

宋羡身手更加利落,众人只觉得眼睛一花,宋将军就跃下了马。

转过头去扶宋老太太时,宋羡不留痕迹地整理了长袍,抚平一点点褶皱,然后被众人围着向村子里走去。

第一百五十八章 过年

谢良辰听到常悦说宋老太太从家中出来了,就带陈子庚几个在村口等着。

没想到先等来了苏家的礼物。

苏老太爷知晓了整桩事,觉得对不住陈家村,于是让人抄了一些药材书籍送过来,其中还有药材的种子和培植药材的法子。

看到药材的书籍,谢良辰还没觉得有什么,但看到药材的种子和培植法子,她就知道这不是苏老太爷的主意,至少不仅仅是苏老太爷的主意。

她在苏家那么久,就没听苏老太爷说过想要种植药材,再说南药北种,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需要多加尝试才能有个结果。

苏家送来的配置法子,却不是胡乱抄抄写写的,而是有所针对。

谢良辰觉得这可能是苏怀清的手笔,但到底是不是,她还要仔细看了才知晓。

来不及想太多,谢良辰放下书册去迎苏老太太。

走到村口,谢良辰看到笑容慈祥的苏老太太,还有搀扶着苏老太太的宋羡。

谢良辰上前行礼:“老太太,宋将军。”

宋老太太笑着颔首,松开了自家孙儿,拉住谢良辰。

宋老太太的手略微有些凉,那是年纪大的人常有的情形,谢良辰入冬之后时常给外祖母搓手,如今遇到同样的情形,就熟练地给宋老太太温起手来。

宋老太太拍了拍谢良辰的手背,荣氏也曾围在她身边讨她欢心,但真心假意一看就能看出来,良辰这孩子太会照顾人了。

宋老太太心疼地道:“你也穿的不多,我们快点走。”

看着祖母和谢良辰就这样走在前面,宋羡忽然有种被冷落的感觉,尤其是之前他与谢良辰在小院子里单独相见时,谢良辰夜里准备那些吃食。

可惜第一碗面被程二吃了。

那时候他还觉得谢良辰是个聪明人,懂得把握分寸,不该做的,不该看的,绝不会多事。

现在她的懂事却让他觉得心热烦躁。

宋羡看向祖母,目光落在谢良辰身上那套杨妃色衣裙,与平日里十分不同。

杨妃色衬得她的脸颊如玉般洁白,仔细看一看,她好像还在脸上抹了些东西遮盖,如果没有抹这些是什么模样?

宋羡仔细回想,脑海中没有半点的印象。

前世她没遮掩,但他瞧见她时,只记得她眉宇中的杀气,重生之后他曾威胁她……屋子里阴暗,更记不清楚了。

在小院子里做饭食时,他也没有仔细瞧一眼。

越想越觉得胸口发闷,是不是在谢良辰心里,他就是一个恶人?否则为何对谁都像是真心诚意,唯独对他说的那番话,像是在哄着他高兴。

她真觉得,他一个不高兴就会向她下手?

还有第一次教陈子庚射箭,她也是一脸的紧张。

“宋将军,”陈子庚走上前道,“没想到您能来村子里,昨日我们去城中,听说您去巡营了。”

陈子庚发现宋羡将军的脸色有些阴沉,于是上前热络地说话。

听着陈阿弟这清脆的声音,宋羡的脸色也欲云开见月明。

陈子庚道:“将军真辛苦,我阿姐知晓您和家将都会来,一早晨就炖上了羊肉。阿姐说天冷,吃羊肉最好了。”

宋羡的脸色彻底见晴了,没瞧他就没瞧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他还跟之前一样。

众人不知不觉中走到了熟药所。

过年大家聚在一起,熟药所的屋子足够大,这次跟来的陈家村人也不少。

陈咏胜向宋羡道:“宋将军不介意,让身边人也都来,我们的长桌能坐不少人,这次大家坐在一起更加热闹。”

宋羡点点头,吩咐常安:“让人都过来吧!”

说话间,宋羡眼睛向四周一扫,换做旁人什么都看不出来,但宋羡曾做了几年前锋,还曾带着斥候深入探听消息,一眼看过来什么都清清楚楚,于是在灶房里看到了那杨妃色的小裙子。

宋家来了五个厨娘,但有些饭菜却还要谢良辰自己准备。

宋羡坐下,陈咏胜等人站在旁边,生怕哪里招待不周,宋老太太则和女眷们去了织房说话。

这么一来熟药所愈发安静,要不是有陈子庚在旁边说话,这里就要变成宋羡的中军大营。

宋羡看向陈子庚:“你们准备玩些什么?”

小孩子自然是闲不住,特别在这样的日子里,有吃有喝,身上就算穿的单薄些,也要在外面跑来跑去。

陈子庚道:“我们准备了射箭,竹蜻蜓,还有……我其实糊了纸鸢,但冬日里不太好放上去。”

宋羡站起身:“我去看看。”

陈咏胜不禁手心有些出汗,他看了一眼陈子庚,示意陈子庚带着宋将军去射箭也就罢了,千万不要去放纸鸢。

这种小孩子玩的东西,不要缠着宋将军去做。

不消片刻功夫,灶房里的谢良辰听说,宋将军教陈子庚射箭,两个人不知捣鼓了什么,陈子庚的弓弦被拉断了,宋将军送了陈子庚一把新弓。

有一回儿,黑蛋又来道:“做的靶子被射坏了。”

谢良辰正在熬鱼粥,准备在饭前送去给村中长辈垫垫肚子。

当听到黑蛋说:“去放纸鸢了。”

谢良辰忍不住走出灶房抬头向天上张望。

这样的天气就算是宋羡也没能将纸鸢放起来,纸鸢正在陈家村半空中窜来窜去,忽高忽低,摇摇晃晃,仿佛喝醉了酒。

随着纸鸢起伏,传来孩子们叫喊的声音。

谢良辰想让黑蛋提醒阿弟,不要闹得太过了,又觉得好笑。

谢良辰道:“真的是宋将军在放纸鸢?”

黑蛋点头。

看来他也不怎么会,除了跑,没有别的章法,就算现在天气不适宜,也不至于这般模样。

难不成小时候就没放过纸鸢?

谢良辰继续去守小炉子,给村子里的孩子们搅糖稀。

听说有糖稀吃,孩子们都围过来。

谢良辰将绕好的糖稀递过去。

“谢谢阿姐。”

陈玉儿怕谢良辰太累,站在旁边看会了道:“阿姐,一会儿我来帮忙。”

谢良辰等着陈玉儿伸手,却不知道为何陈玉儿迟迟没有上前,她也没抬头继续将糖稀绕好伸手递过去。

这次她没听到向她道谢的声音,于是抬起头来。

宋羡捏着两根裹满糖稀的小棍子站在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