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86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宋羡回到城中,远远地就看到程彦昭等在门口。

“你去哪里了?”程彦昭道,“我去了军营,又追到衙署,还问了宋府的人,最后来到小院子,到处不见你人影。”

程彦昭总觉得宋羡有些不同,到底是因为什么,他也说不清楚。

宋羡道:“秦茂行找你了?”

一下子被猜中,程彦昭多多少少有些泄气:“他想要见你一面。”

宋羡道:“让他明日上衙前来这里。”

宋羡会这样痛快地答应见秦茂行,程彦昭心里有几分惊讶,以宋羡的性子就算答应见人,也要磨秦茂行两日。

要说宋羡的缺点,这个人就像一头孤狼,习惯用自己的法子解决问题,虽然他有这样的能力,未免太过辛苦。

脾气能缓和一些,自然对宋羡有好处。

将程彦昭撵出去,宋羡脱衣服梳洗,前世北方许多问题都是以战事结束,他也没想过为了避免一场战事,花些心思,多费些周折,另辟蹊径去解决。

“少些战事总是好的,至少百姓能安稳些。”

宋羡眼前再次浮现起陈家村的情形。

苏怀清进了镇州衙署就没能出来,秦茂行不禁有些着急,所以天刚亮就到了宋羡的小院子门外。

幸好正门大开,看来宋羡已然起身了。

“劳烦通报一声,”秦茂行道,“秦茂行求见宋将军。”

第一百二十七章 试一试

秦茂行站在门外深深地吸一口气,这才跟着小厮走进院子。

真没想到,他会来求宋羡帮忙。

但是眼下就像苏怀清说的,什么事都没有抓出辽人奸细重要。

心中思量着,秦茂行硬着头皮走入书房,抬眼看向坐在主位上的宋羡。

宋羡面色冰冷,浑身散发着一股肃杀的气息,如同一柄冰冷的利剑,横在他面前,让他忍不住想要拔刀为之抗衡。

秦茂行强稳住心神向前行礼:“宋将军。”

宋羡抬起眼睛去看秦茂行,没有客套直接道:“秦郎将登门所为何事?”

秦茂行抿了抿嘴唇,都是武将出身,直来直去反而更好:“将军和李大人在镇州捉到的辽人奸细,他们嘴里是否有一颗木齿?”

宋羡没有犹豫颔首道:“是。”

秦茂行接着道:“是否是这个模样。”秦茂行从袖子里拿出一只布包打开,露出一个木质的物什,那物什已然损坏,但仔细查看,依稀有木齿的模样。

宋羡抬眼看秦茂行:“秦郎将这是从哪里得来的?”

秦茂行早有准备,说出来之前还是停顿了片刻:“是在乾宁军抓到的人。”

乾宁军是横海节度使的地方。

秦茂行接着道:“其实我与苏怀清暗中追查辽人奸细许久了,这件事要从前年兵部的一场大火说起。”

宋羡听说过兵部库部失火,烧毁了一些文书,还烧死了一位员外郎。

秦茂行道:“死的那位员外郎叫吕延之,沧州人士,与我乃是挚交。”

宋羡道:“吕延之的死有蹊跷?”

秦茂行点头:“不过府衙没有查出什么问题,我前去京城吊唁也不曾怀疑过,直到苏怀清与我说,吕延之过世之前在查库部的账目,觉得北方的军需有问题,朝廷每年调拨的军资和北方现有以及消耗掉的军资不符。

吕延之这人擅长筹算,每日的公务对他来说太过轻松,于是他就去翻看陈年旧账,所以发现有蹊跷,但吕延之尚不能肯定,告诉苏怀清等他查实之后再仔细说清。

结果这话说完第二天,库部就失火了,账目没了,吕延之也烧死了,府衙勘验的结果是,吕延之夜里看公文,睡着时碰倒了灯盏。”

秦茂行想到死去的吕延之不禁一阵难过:“后来我与苏怀清就暗地里查军备,在辽人手中发现了大齐库部的兵械和火器。”

宋羡道:“大齐和辽人两军交战,也会有军备被缴走,你怎么知晓那些是有人偷偷卖给辽人的?”

秦茂行道:“我也有这样的猜测,所以一直追查不放,终于抓到一个辽人的副将,严加审问,他招认那些军备是萧兴宗从大齐买来的。”

秦茂行说着看向宋羡,他还没张嘴却从宋羡眼睛中看到了答案,宋羡猜到他接下来会说什么。

秦茂行有些泄气:“我抓到人之后,准备带去沧州,谁知道半途遇到刺杀,那副将被杀了。”

宋羡道:“这件事发生在今年?”

秦茂行点头:“那辽人被杀之后,我又追查是谁走漏了风声,秋天时在乾宁军抓到一个眼线,没能问出任何口供,他就自绝了。

听说辽人奸细口中有木齿,我与苏怀清将那眼线的尸身挖出来,在他肚腹之中找到了这像木齿的东西。”

宋羡沉默了片刻道:“你和苏怀清查案打草惊蛇是起因,那些人为了遮掩,干脆将宋家推出去顶罪。”所以才有皇上对宋家的猜疑。

秦茂行听到宋羡这样说,心中的迷雾又散去了不少。

这件事真是环环相扣。

“在北方能够与辽人勾结买卖军备的除了宋家就是横海节度使,”宋羡与秦茂行对视,“宋旻的案子让你们看清楚,至少我没有暗中勾结辽人,于是前来找我求证,想知道买卖军备的是不是宋家?”

秦茂行以为自己还要费力解释一番,不成想宋羡已经看透。

宋羡没有给秦茂行想要的答案,墨色的眼眸幽深:“同样的话我也要问你,买卖军备,与萧兴宗来往,背地里推波助澜的人是不是横海节度使?”

宋羡道:“做事不能妄想,要看证据。你追查军备之事,还没来得及禀告朝廷,就有宋家与辽人私通的传言,真的那么好真相大白,吕延之就不用死了,你们也不必暗中查那么久。”

秦茂行承认,他就是因此才又有了猜测,难不成这件事与舅舅有关?

宋羡接着道:“你在横海节度使治下发现了军备和眼线,不能为了给你舅舅开脱,就怀疑宋家。

宋家能将手伸去你们身边,就不如一并将勾结辽人的罪名压给横海节度使。”

秦茂行面色更是难看,他不得不承认宋羡说的都很有道理:“眼下还有一桩事,苏怀清的舅父林珝身边的亲信曾去过沧州。

所以苏怀清才会赶来镇州。”

秦茂行和苏怀清两个人暗中查案,却查到了自家人头上。

宋羡想着谢良辰说的那些话,前世秦茂行被自家人所害,苏怀清也死的不明不白,也许真是因为追查这桩案子。

秦茂行道:“怀清与我只想将一切查清楚,现在怀清来镇州,若是有什么事能交给我去做,宋将军只管开口。”

宋羡收好面前的公文,他看着秦茂行:“如果林珝再去沧州,你可能查清他与谁有来往?”

“能,”秦茂行道,“我在沧州有眼线,定能跟得住。”

宋羡站起身:“那就试一试。”

……

陈家村。

陈老太太盯着外孙女吃饭:“鸡肉才吃一天就屯住了?”外孙女小口小口地吃着饭,那模样生像是吃了小灶,油水够了,吃什么都没那么香了。

谢良辰昧着良心,忘记宋羡送来的牛肉汤:“可能是那只母鸡太肥了。”

陈老太太默默记下,看来还是买肥点的鸡划算。

吃完了饭,谢良辰与陈子庚一起漱了口,然后一起出了村子。

陈子庚去东篱先生那里进学,谢良辰要去铁匠铺看她那些大宝贝有没有打出来,如果能提点新要求就更好了。

“让你四舅舅一起去,”陈老太太叫来陈咏义,“快要过年了,路上不安生,你多注意着些。”

谢良辰觉得外祖母不是因为快要过年了,而是怕有些秘密被人察觉,她会有危险。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为他打算

谢良辰在铁匠铺前等了许久,铁匠的徒弟才擦着汗跑出来。

小徒弟不过才十岁,平日里帮铁匠烧火,一张脸从春到冬都是黝黑的,不知是被烟气熏的还是火烤的。

“辰阿姐。”小徒弟见到谢良辰很是开心。

谢良辰将手中一袋豆子给小徒弟:“黑蛋让我带来给你的。”他们来几次,都要给小徒弟带些吃的。

小徒弟一脸不好意思:“阿姐以后别给我了,陈家村也不容易。”

谢良辰笑道:“不值什么,就是闲着时打发时间。”

小孩子总喜欢嘴里有点东西,眼下陈家村能拿出来的也就是一些豆子。

小徒弟垂着眼睛收了:“谢谢辰阿姐。”

说完小徒弟向身后看了看:“还得一个多时辰才能做出来,师父说,辰阿姐要铡药,刀刃锋利些才行,他得多锻几次。”

谢良辰很感激铁匠,她要的东西的确比铁锅要精细,否则用几次就崩坏了刀口。

铁匠寻了几个人来帮忙,小徒弟不急着回去,就与谢良辰说话。

谢良辰道:“最近活计不少吧?”

小徒弟点头:“镇州城内和附近村中来做铁锅的很多,咱们这一个铁匠铺从早做到晚,许多活计都推到了明年。”

谢良辰笑道:“从前打仗,谁也不敢用铁锅,从前有的也都让辽人抢走了,眼下不一样了,一个村总要有几口锅,做起饭食才方便。”陈家村除了熟药所之外,这铁锅不过才有三口,其中一口在她们家。

小徒弟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我师父还说,他也没料到今年会有这么多人买锅,都是因为卖药材、皮毛和商队赚了银钱。”

这话谢良辰喜欢听,大家都能赚到银钱才好。

正说着话,王铁匠走了出来,方正的脸微沉,眉头紧锁,见到谢良辰道:“恐怕要等明日再来取铡药的刀了。”

谢良辰问道:“是哪里不对吗?”

王铁匠叹口气:“我照大小姐说的那样试了试,刀刃尽量薄一些,可惜……容易弯,用不了多久就要重新锻刀身,看来还是火烧得不够,我再想想法子。”

王铁匠说完话,小徒弟不等师父吩咐:“我去烧火。”

王铁匠看着谢良辰:“从前我的确见过师父做出那样的刀,可能是我手艺不精,不过既然我答应了,就会再试着再做做看,实在不行只能等明年看看,等镇州铁匠铺有了排橐(注1)用也许就能做出来了。”

谢良辰道:“劳烦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