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84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冬天极冷,让宋羡站在这里总觉得不好。

陈老太太心思一动:“将军不嫌弃的话,去灶房旁边的东屋等一等?

若是寻常人,我可不敢这样问,将军来了几次,都相熟了我才敢开口,只因为那东屋原本是放杂物的地方,待客太过失礼。

不过这两日,我外孙女将东屋收拾出来,说是天冷的时候,要在那里盘账。虽然地方窄了些,好在暖和。”

宋羡道:“就去东屋吧。”

陈老太太将宋羡引去东屋里,多亏有个爱折腾的外孙女,这屋子简陋但好在干净,屋中没有椅子,只有谢良辰请村中人帮忙用做了个木台,平日就坐在那里。

木台前就是个小桌子,桌子上有笔墨纸砚和油灯,油灯旁边是个木匣子,不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

宋羡坐下,陈子庚端来煮好的茶。

“我阿姐说,有了银钱就在屋子里做火墙,就算读书到很晚,都不会觉得冷。还要在旁边做个躺椅,到时候我读书,祖母和阿姐都能在旁边歇着。”

陈老太太在旁边道:“都是他们姐弟俩胡乱说说,将军不要往心里去。”还什么火墙、躺椅,想的倒是好。

还想将自己家里折腾成皇宫一样?

宋羡端起茶来喝,然后放下手里的碗:“茶换了?”

陈子庚道:“里面放了陈皮,不过是从药铺买来的,阿姐在熟药所做的陈皮还不能用,明年就好了……我们会亲手做。”

宋羡又端起碗来:“明年我来尝尝。”

陈子庚道:“做好了就给您送过去。”

站在屋外的常安不禁佩服自家大爷,不动声色地就要走了茶叶。

说话间,陈咏胜核对好了文书,前来向宋羡复命:“都弄好了。”

说完陈咏胜接着道:“将军特意前来陈家村,难不成这案子又……”

宋羡抬起眼睛:“冒充陈家村熟药所的药材来历还没有查明,陈家村还是要多加小心。”

陈咏胜一半清楚一半糊涂,不知该怎么小心。

既然文书都做完了,宋羡也没有理由再逗留,他起身向外走去,走到院子里,他忍不住又看了一眼主屋。

宋羡向陈老太太道:“我祖母吃了谢大小姐做的药膳,精神好了不少,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只管让人来知会我。”

陈老太太道谢。

宋羡这次直接走出了陈老太太院子,在陈家村口上了马,很快一行人消失的无影无踪。

陈子庚跟着陈老太太回到家中,屋子里只剩下祖孙三人和许汀真时,陈子庚才道:“阿姐,那冒充我们熟药所的药材,可能是苏家的。”

谢良辰早就有所猜测但没有告诉外祖母和阿弟,不知道阿弟是如何得知的。

陈子庚道:“宋将军没有直言,但是我听出来了。宋将军该是听说苏家人来了陈家村,生怕我们不知晓其中内情,于是专程走这一趟。”

宋将军对苏大爷很是防备,当着二叔的面提及那些冒充的药材,而且苏家是能炮制出甲等药材的,这些种种勾连起来,陈子庚得出这样的结论。

肯定就是这么回事。

第一百二十四章 好人

陈老太太仔细想想孙儿说的很有道理。

许汀真道:“良辰说过苏家药铺的几味熟药,与我们做的不相上下。”言下之意如果是苏家的药材,那也能说得通。

陈子庚道:“所以我们该谢谢宋将军,宋将军是真的为我们着想。”

陈老太太有些后悔:“事先没有准备,宋将军走得时候,没拿什么东西给将军。”幸好还喝了一碗茶。

说完陈老太太又仔细回想与苏怀清说过的话,应该没有涉及到那桩案子,这案子没了落定之前苏家再来人,她能不见就不见,总之要格外小心。

谢良辰看一眼窗外,她早有猜测所以苏怀清每句话她都听得仔细,生怕漏掉些什么,苏怀清言语里倒是没有试探,没有问他们什么,而是将知晓的都说出来。

但苏怀清在这时候回镇州,也不会是偶然,毕竟明年二月他就要进京参加礼部试,其余赶考的生员都在家安心读书,苏怀清却来到了镇州。

前世她嫁到苏家之后,听苏大太太说过,礼部试之前苏怀清不在京城,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是否跟这桩事有关?

谢良辰正思量着,闻到一股香气,陈玉儿端着鸡汤进了屋。

“阿姐快吃些东西,”陈玉儿道,“炖的刚刚好,大娘还在里面放了黄精。”

“都吃,都吃,”陈老太太道,“杀了最肥的那只鸡,满满的一大锅。”

陈老太太早就看明白了,外孙女心里装的人太多,如果不多做些,外孙女不舍得吃。

谢良辰被那一阵阵的香气熨烫的心里暖暖的。

外祖母可是吃点肉都会心疼的人,竟然炖了只鸡,还知道放黄精。

她生了一点小病就这样劳师动众。

“快吃,”陈老太太道,“做好了就是吃的,都看着做什么?”

许汀真难得笑一声:“不心疼?”

陈老太太佯装不在意:“买来就是要吃的,又没有丢,心疼些什么?”不过这鸡是预备过年吃的,过两日她还得再去买两只,越到年底东西越贵。

陈老太太心窝还是一揪一揪的,不过她强忍着,免得在许先生面前丢了脸面,更何况什么都比不上外孙女身子重要。

吃过了饭,许汀真要去熟药所,走之前她忍不住问谢良辰:“王俭那些人真的是辽人的奸细?”

谢良辰摇头:“不知,但听李大人和宋将军的意思,应该差不了。”

许汀真道:“你们能找到那些木齿也是不易,藏得那么隐蔽,晚一会儿就会被吞进肚子里。

以后要多加小心,辽人还有那些前朝余孽,惯会算计人,越是光明磊落的人越要吃亏,这世间总是少了些公正。”

许汀真很少会说这些话,谢良辰道:“先生从前见过辽人和前朝余孽吗?”

许汀真没有立即摇头而是道:“北方不少战事都是因他们而起,我见得多了,难免心生感慨。”

谢良辰接着道:“是因为广阳王?”

听到这个名字,许汀真脸上一闪警惕,目光落在谢良辰脸上,差点脱口而出:你怎么知晓?

不过话到嘴边,她平复了心情:“为何这样问?”

谢良辰道:“先生提及过自己的家在广阳王属地,广阳王属地如今被前朝余孽占据,于是猜测先生可能亲身经历过那战事。”

许汀真长叹一口气:“正是如此,广阳王被辽人和前朝余孽联手算计,属地被攻破,整个广阳王府都被血洗,朝廷兵马迟了几日才赶到,只救回广阳王一个旁系的子弟,前两年还封了他女儿为郡主。

去年那位郡主到辽州祭拜广阳王,当年从广阳王属地逃出的百姓,不少都去瞧了,我也前去凑了凑热闹。

那位郡主哭得很厉害,安抚大家说,朝廷会拿回属地,让大家回到家乡。

不要说那位郡主不可能对广阳王和王妃有什么真情意,就算那些百姓,经过了几次战乱,又过了这么多年,早就被朝廷安置到各地,谁还会想着回家?无非是为朝廷造势罢了,朝廷要征伐前朝余孽,就要多收赋税,四处征兵,说到底都是手段。

我深入乡野四处行医,看得太多,战乱时满地都是饿死的人,医者又能救多少?要不是遇到了你,这一身医术和炮制药材的法子,我大约都要带入土中了。”

谢良辰伸手拉住了许汀真:“先生,眼下太平了,以后会越来越好。”

许汀真道:“但愿吧!”

许汀真话音刚落,就听到外面传来黑蛋几个人的笑声,几个孩子一手端着鸡汤,一手拿着饼子,吃的高兴。

陈老太太迎出去道:“慢点吃,有的是,今天都让你们吃饱。”

许汀真也不禁跟着露出笑容,在陈家村久了她整个人也变得柔软起来,许多从前绝不会说的话,如今也与良辰说了。

看着陈家村这样,她更愿意相信,将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

苏怀清出了陈家村,马不停蹄地向官药局而去。

“你去找秦将军,”苏怀清吩咐小厮,“与秦将军说,一会儿我要带着药铺管事和掌柜去衙署,顺利的话能与知县大人将整件事说清楚。”

小厮应声心中有几分不解:“大爷,刚刚我们不是遇到了宋将军吗?大爷为何不将这件事告诉宋将军?”

苏怀清想到宋羡刚刚的疏离和冷漠。

“我与宋将军没有交情,”苏怀清道,“我就是个生员,就算有要事禀告,也要先去镇州衙署,即便事关重大,也要衙署官员上报给宋将军。”

苏怀清与小厮分开行事。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镇州衙署中,正在看手里文书的曲承美听到禀告:“大人,百济堂长孙苏怀清带着药铺的掌柜和管事来了,一同前来的还有官药局的药工。”

曲承美有些意外:“来做什么?”

文吏道:“苏生员是来认药的,他怀疑诬陷陈家村用的药材出自苏家,于是将相关人一并带了过来,请大人问审。”

曲承美奇道:“还有这种事?”最近发生的事,遇到的人,他从前真是闻所未闻。

曲承美起身去前堂,不忘记吩咐文吏:“去禀告给宋将军。”

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汤

宋羡从陈家村回来没有去衙署,而是在城外练兵。

兵卒攀爬城墙,利用云梯登城。

这云梯是宋羡亲手改良的,中间放了转轴,云梯可以一定程度的伸长,底部的车用生牛皮加固,抵御投石车落下的石块。

宋羡十岁跟着宋启正入军营,早几年无法上战场,于是看前朝兵书,想方设法改良军备。

两军对战,军备万分重要,前世时王俭那样的辽人奸细进了军器监,可想而知会有什么后果。

“大爷,”常安走上前道,“苏怀清去了镇州衙署。”

宋羡面容清冷不辨喜怒,但心中却有了些计较,大概猜到苏怀清去做了什么。

常安接着道:“苏怀清是带着苏家人前去认罪的。”

宋羡淡淡地道:“他是想要救苏家,救他母亲。”

常安道:“曲知县问大爷该怎么办?”

宋羡目光看向操练的将士:“让曲知县去审。”

常安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