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75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宋裕站在衙署外等宋羡,他现在虽然是个校尉,却没有实职在身,手里也没有文书,就这样被小小的衙差挡在门外。

宋裕打定主意要见宋羡一面,不管是为宋旻求情,还是请宋羡帮忙,哪怕有一丁点机会他都要尝试。

劳烦衙差通传了两次,宋羡却没有任何回复。

一直等到半夜下起雪来,宋裕才被身边人强压着搀扶回府。

衙署内,常安热了一碗三七茶给宋羡,按照谢大小姐说的,常安在里面放了蔗浆。

茶被摆在桌子上,已经来来回回热了两次,宋羡始终埋首政务,没有理会这些。

屋子里很安静,连对面看公文的程彦昭都没有说话。

他们都知晓,宋羡做事的时候不喜欢被人打扰。

常安看着那三七茶,心中稍稍衡量了一下,硬着头皮道:“大爷,三七茶再热就不能喝了,谢大小姐特意嘱咐了……”

常安刚要将谢大小姐的原话说出来,谢大小姐说上好的三七不能浪费,不过话到嘴边,他又决定稍作些改动。

常安道:“谢大小姐好不容易熬的,这里面用的是陈家村能找到最好的药材。”

宋羡脑海中都是戍边将领的名字,眼下要抓出更多安插在军营中的眼线和奸细。突然听到常安提及三七茶,先是一怔,然后才想起谢良辰。

宋羡抬眼扫了一眼常安,目光中明显有几分不耐。

专心致志做事的人突然被打断,多少要有些脾气,常安并没有因此退缩,端起茶来又向宋羡面前送了送。

宋羡眉头微皱,不过没有让常安退下。

旁边的程彦昭忍不住道:“什么东西?茶?”

说着程彦昭就起身过来查看,他人还没有走到,宋羡就将茶碗接到手里,然后手一抬一鼓作气地喝下。

“是谢大小姐给大爷做的,”常安道,“对大爷的旧伤有好处。”大爷这样从来不肯按时用药的人,说不定可以将谢大小姐送来的茶喝掉。

程彦昭眼睛一亮:“她还会看脉?那我也受过不少伤,也有旧疾,不用吃药喝茶就有用?我也想……”

程彦昭话音刚落,就被宋羡丢来的文书砸中,她熬的哪里是茶,根本就是药,是不是看出他不想吃药,所以想到这样的法子?药膳、茶,花样倒是不少。

宋羡不愿意与程彦昭说这个,不管是茶还是药,都能勾起程彦昭的兴致。

宋羡再看向程彦昭时,眉眼中多了几分肃然:“乔副将奉宋旻之命与王俭来往,通过王俭这样的眼线,向辽人调动了货物到拒马河,常山打开关卡放货物入大齐,然后才有了嫁祸陈家村之事。”

程彦昭点头:“眼下的证据就是如此。”

宋羡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宋旻应该早与王俭等人有往来。”

程彦昭道:“眼下正在审问宋旻身边人,看宋旻之前是否通过辽人获利。”

宋羡声音淡然:“早有人向皇上密告宋家暗通辽人,宋旻不过就是一颗棋子罢了,成了能陷害我,败了也让宋家大乱。

宋旻到了现在也被蒙在鼓里,从他身边审不出我们想要的结果。”

程彦昭道:“你的意思是?”

宋羡道:“没有乔副将从中周旋,常山在拒马河不会如此顺利,与王俭来往的人也是乔副将。乔副将跟随宋启正多年,宋启正一直对他信任有加,此时孤注一掷帮助宋旻,本就可疑。

到底是乔副将为宋旻卖命,还是乔副将利用宋旻?”

程彦昭明白过来:“你倾向后者?”

宋羡点头:“李大人亲自查问王俭,我们先不要插手,你将审问宋旻身边人的事交给曲承美,带着人仔细查乔副将。”

程彦昭低头去看手中的文书。

宋羡淡淡道:“边走边看。”

这是催促他去做事,程彦昭道:“这深更半夜……”

宋羡指了指窗外。

天已经亮了。

程彦昭脸上立即浮现出哀怨的神情,他是不是哪里得罪了宋羡?让他这样马不停蹄地奔波?

一天一夜能查出的东西不多,但光是王俭其人,就足以让宋羡警惕,王俭在北方多年,前世还进了军器监,那时候宋旻死了,宋启正早就被他夺了权,王俭不但没有被牵连还入了仕。

与王俭背后之人来往的可不止是宋家。

宋羡不指望一下子将所有人都查出来,他一面让程彦昭继续追查,他则沉下心借此整饬北方军营,将他的人手安插在宋启正军中。

宋旻的案子到了京城,皇上必定勃然大怒,宋启正难免被牵连。

但宋家不会就此衰落,他平息此事立下大功,要做的就是将宋启正被削减的军权攥在手里。

这样一来,接手宋启正麾下的将士,比前世更快也更顺利。前世他虽然夺了权,却也经历了战乱和内斗,死了不少人,付出了代价。

宋羡恍了个神,这一生重新来过,或许不必用前世那般激进的法子,这样许多人和事都能够被更好的保全。

宋羡垂下头继续忙公务,当他再看向沙漏时,已然过了未时。

宋羡站起身准备回去看看祖母。

带着人一路回到了宋家宅邸,管事来禀告道:“老爷、夫人都在呢,大爷要不要……”

宋羡淡淡地道:“不用了,我回来看祖母。”

管事应声退下,不敢再说什么,三爷被抓,府中乱成一团,夫人哭了整整一宿,老爷和几个心腹一直在书房里没有出来。

二爷昨天去衙署等大爷,被老爷知晓之后,责骂了一番,眼下也被关在院子里不准走动。

现在大爷回来了……他们唯有向老爷禀告一声。

宋羡脚下不停,一直走向后宅,过了长廊之后,眼前就是宋老太太的院子,他微微松了口气,刚要整理好情绪去见祖母,就闻到一股熟悉的香气。

宋羡心绪这才完全从公事中挣扎出来,他转头看常安:“谢大小姐来了?”

常安应声道:“大小姐午时过后就到了府里。”

宋羡脚下步子更大了些,人刚刚走到宋老太太院子里,就听到屋中传来宋老太太的笑声。

“你这孩子,真是会哄人。”

第一百一十章 笑个不停

宋羡站在院子里,管事妈妈见到就要进门通报,却被他伸手阻止。

屋子里说话声还在继续。

宋羡说不清多久没听到祖母这样兴致勃勃的说话了,声音也比往常要有精神,他不想任何事去打扰此时屋子里的气氛。

宋老太太和谢良辰正说得兴起,也没有注意到外面的动静。

宋老太太也将面前的一碗甜丝丝的蛤蟆油炖牛奶吃下了肚,这东西她是不想吃的,但是听到陈家村采药、卖药的经过,宋老太太也不舍得浪费这么好的东西。

宋老太太看向谢良辰:“还有什么有意思的事?”

谢良辰坐在锦杌上笑道:“有一桩,您知道毛织物吗?”

宋老太太道:“家中有羊毛做的毯子,我年轻的时候跟着老爷东奔西走的时候,家里也买过毛织物,那时候觉得很贵,但是暖和。”

谢良辰道:“我们陈家村今年也做了不少毛织物,是我买来羊毛做的。”

宋老太太仔细地听着,没想到这时谢良辰轻轻地用手指“嘘”了一声,一副不想让人知晓的模样:“有件事就连我外祖母都不清楚,这毛织物差一点就做不出来。”

“哦?”宋老太太有了兴致,“为什么呢?”

谢良辰噗嗤笑出声:“我根本不会用二舅舅买来的织机,那织机委实老得很,我跟着会用织机的婆婆学了许久,却都没有学会。

那时候真是苦恼,买旧织机和羊毛用了不少的银钱,图样画了好几天,都已经准备齐全了,最后发现就是做不出来。

我憋在家里好几日,终于放弃了,但外祖母每日都来问我如何了,我怕外祖母担忧,没想好解决法子之前不准备告诉她,就应付着说一切都好。

后来因为要卖药材,我忙碌了两日,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外祖母、几个舅母和堂妹都站在院子里,堂妹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一场,我心里一沉以为出了什么事。”

谢良辰停在这里,宋老太太完全被谢良辰的话吸引:“到底怎么了?”

谢良辰道:“堂妹说,她进屋帮我拾掇屋子,不小心碰到了织机,弄坏了我做的织物,堂妹将这件事告诉了外祖母,外祖母进去帮忙,越帮越乱,两个人彻底慌了神,就将村中的女眷都叫过来瞧瞧。

最后是族中一位舅母照我画的花样重新织好了。”

宋老太太惊讶:“你不是没有织成吗?”

谢良辰点头:“是没成,但大家都以为我做成了,后来我说不会做,却都没人相信,以为我是在安慰堂妹。

而且我不是完全不会,我会说但是做不成,之后织机就交给舅母们,我只画花样给她们。”

宋老太太眼睛中有了笑意:“那到现在她们还不知道你不会吗?”

谢良辰摇头:“不知道,我也想过跟着舅母学起来,可是舅母却不肯教我,我坐在织机前织错了让舅母看,结果舅母还没说话,堂妹已经哭出声。

堂妹说我装作不会,都是在护着她。”

宋老太太又是心酸又是好笑:“说真话没人信,看来要一直误会下去了。”

谢良辰点头:“眼下不但陈家村知晓我会毛织物,周围的村子也都知晓,只希望没有让我再动手的一天,否则不知道堂妹要哭成什么样子。”

宋老太太本已经笑过了,听得这话再次忍俊不禁。

谢良辰道:“有商队向我定了明年的毛织物,还说就喜欢我的手艺,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到有人用刀逼着我亲手用织机。”

这下连旁边的管事妈妈都忍不住跟着莞尔。

宋老太太笑了好一阵子,忍不住又细细端详谢良辰,陈家村能这样,都是因为信任谢大小姐,难得她小小年纪就这样有威信。

听说谢大小姐来做药膳,宋老太太还要拒绝,怎么好意思让一位小姐来忙碌,后来常安再三说陈家村做的熟药最好,谢大小姐做的药膳与酒楼里的不同。

宋老太太知道,孙儿是担忧她的身子,宋旻被抓,家中乱成一团,她也确实心中憋闷,提不起半点气力,更别提用饭菜了,于是就应承了。

她让几个厨娘在一旁帮忙,哪知道谢大小姐一个人就都做好了。

谢大小姐端了吃食又过来与她说话,渐渐地她就打开了话匣子,堵在心口那些烦闷也去了一些。

谢良辰道:“老太太,饭菜都做好了,您趁热用吧!”

宋老太太说了好一阵子话,感觉有了些胃口:“辛苦你了,又要做药膳,又要陪着老婆子说话。”

谢良辰笑道:“宋将军帮了陈家村许多,我们也不知该怎么感谢,听说老太太吃药膳,刚好我们懂得,自然要多尽心力。

今日上门才发现老太太待人亲切又热络,我喜欢与老太太说话。”

宋老太太听到这话,特意收起笑容:“我那孙儿对人疏离的很,他没有用官威压着你,强迫你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