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36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这是黑漆弓。

谢良辰试着勾了勾弓弦,果然很难拉开。

院子里传来声响,谢良辰也不再耽搁,快步走了出去。

常安让人将箭靶放好,又将宋羡平日里用的弓递上前,宋羡却没有接。

谢良辰心领神会,快走几步,送上了手中的黑漆弓。

宋羡从箭筒里抽出箭,谢良辰正要定睛看过去,只觉得眼前一花,几乎是瞬间,一支箭刺入箭靶中。

似是理所应当的,宋羡转头看谢良辰:“会了吗?”

看都没看清楚,就问会了吗?

谢良辰还没说话,宋羡将箭递过去:“试试。”

大拇指扣弦,将箭尾卡在指窝处。

宋羡定睛看去,不知什么时候,她的拇指上多了一块类似于皮革的东西,这样做法是为了帮助开弓。

直到现在宋羡才意识到,这张弓有七十多斤,的确不是女子能拉开的。

带她过来开弓射箭,只是想要指点一二,现在看来像是在故意为难。

宋羡前世今生身边都是男子,加之谢良辰在他脑海中与普通的内宅女眷不同,就像这次对付谢绍山和宋家,他们各自完成自己该做的部分,没有谁帮谁,谁维护谁,算是旗鼓相当。

也就在这一瞬间,他才发现到底还是不一样。

她有她的长处,也有越不过去的短处,就像她想杀季远,正面无法将季远击杀,只能以自己为饵,鱼死网破。

宋羡思量间,谢良辰将箭射了出去,她没有足够的力气,不能拉满弓,所以那支箭还没够到箭靶就下落,但她事先有所意料,在引弓时就略微调整了方向,将箭尖瞄的略高一些。

箭虽然落下来,依旧刺入了箭靶,虽然离正中的靶心尚有距离,但谢良辰已然很满意。

“哎呦,你怎么能用这弓。”程彦昭又吃了一碗鸡汤,漱了几次口,才又神清气爽地踏步走来。

“这弓太重别说是你,有些男子也拉不开,刚好我这里有一张小弓,是给副将的弟弟准备的。”程彦昭示意随从去取来。

片刻功夫,一张新做的麻背弓就被拿了上来。

程彦昭得意洋洋的弯弓射箭,箭矢就落在宋羡那箭的旁边。

程彦昭一脸喜气:“阿羡的黑漆弓你就别要了,我这弓更适合谢大小姐。”

宋羡站在旁边,看着围在谢良辰身边的程彦昭,始终不发一言。

程二爷待人一向熟络,他无时无刻上扬的嘴角,都显得他异常的亲和,站在那里与宋羡大相径庭。

但凡有个人前来,都愿意先与程彦昭说话,而非去招惹宋羡。

谢良辰不同,债主在面前,她眼睛里容不得其他人。

谢良辰向程彦昭行礼:“多谢两位大人,这样贵重的弓,陈家村恐怕用不上。”是真的用不上,这样的弓贵重不说,配用的箭矢一支银三分,一条普通的弓弦银五分,更别提她手里这张黑漆弓的弓弦了,不小心弄坏了,她要怎么赔?

谢良辰接着道:“我们村中有粗劣的弓。”

宋羡看着谢良辰垂头的模样,不知在算计些什么,看似她将自己位置摆在陈家村,光看她对宋启正和李佑时不慌不忙的模样,就知晓她不会安于那一隅天地。

“的确不合适,”宋羡淡淡地道,“就算遇到危险,以你拉弓射箭的速度,没有任何用处。”

宋羡说完不等旁人反驳,径直吩咐常安:“给她拿一把弩来。”

谢良辰抬起眼睛。

宋羡道:“你会射箭,用弩必定不差。”

弩不必用太大的力气。

常安将一只小弩递给谢良辰。

宋羡道:“保命用。”

这三个字让谢良辰无法拒绝。

谢良辰上前要将黑漆弓还给宋羡。

宋羡却没有伸手来接,反而道:“你这次的事做的不错,这弓就给你阿弟吧,将来他用得上,再给你十支箭,若他想学就喊常悦去教,还有那只弩,你若不会也去问常悦。”

宋羡这样说,谢良辰不好不收了,但是等留到阿弟能用,不知要过多少年。虽然不能用,但阿弟见到这弓定然欢喜,不知道要怎么宝贝。

程彦昭望着宋羡离开的方向不为人知地一笑,然后将手中的弓丢给亲随。

“谢大小姐,”程彦昭上前道,“之前你煮的那碗面是真的好吃,这次又劳烦你煮鸡汤给我喝,我还是那句话,往后有需要我帮忙的时候,就让人前来知会。”

程彦昭说完微微一顿:“对了,谢大小姐再做饭食,能不能不要放那些东西?就算放了,只管给阿羡吃,不要给我,我这里就拜托谢大小姐了。”

程彦昭一揖拜下去,谢良辰忙躲闪开:“程大人不必如此,民女不敢。”

程彦昭还要说话,屋子里传来宋羡的声音:“走吧!”

谢良辰向程彦昭欠了欠身,背上自己的竹篓,跟着常悦走出院子。

眼看就要到造纸坊,常悦停下脚步道:“我就在附近,日后若有吩咐大小姐只管开口。”

谢良辰点点头,好像一顿饭的功夫,大家熟悉了不少,宋羡不像前世她认知的那么冷漠,程彦昭也不似传言那般荒唐。

至于背后那裹在布包里的黑漆弓和小弩,都是意外所得。

纸坊外,陈子庚已经等得着急,远远看到谢良辰,他立即小跑着迎上前。

“阿姐,”陈子庚拉住谢良辰的手,“怎么样?可顺利?”

谢良辰颔首。

陈子庚发现谢良辰身后多了一个布包:“阿姐买了物件儿?”

“不是,”谢良辰压低声音,“是宋将军给你的。”

陈子庚惊讶地道:“什么?”

谢良辰笑道:“一张黑漆弓,还有十支羽箭。”

听到这话,陈子庚恨不得立即将布包打开查看。姐弟两个咬耳朵时,黑蛋带着人跑过来。

“辰阿姐,药材全都卸完了,咱们这就能回村里”黑蛋的话说到这里,鼻子动了动,向谢良辰靠了靠,他的鼻子不会坏了吧?他怎么在辰阿姐身上闻到了炖鸡汤的香味儿。

“走,”谢良辰招呼陈家村众人,“一起回家。”

陈家村人一路向城外走去。

苏家运送药材的队伍也刚好入城。

马车里的苏大太太,掀开帘子,看了一眼走在人群中的谢良辰和陈子庚,她的眼皮微微掀起,脸上似是挂着一抹笑容,笑容背后又似带着轻蔑的神情。

掌柜上前禀告:“大太太,纸坊的买卖咱们是伸不上手了,衙署都给了陈家村。”

“知道了。”苏大太太嘴唇轻启。

听说谢良辰在镇州收药,苏大太太不禁有些惊讶,没想到谢良辰还有这样的本事,不过转念一想,不过是因为知晓造纸的方子,才能借此卖药罢了。

说到底都是些小把戏,衙署看在谢良辰“献方”的份儿上让她送药,可这种恩典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早晚还要药铺掌控。

“大太太,”外面的管事再次低声道,“大爷让人送信来了,说是知晓了退婚的事。”

第五十章 有喜有忧

管事提及苏怀清,苏大太太微微蹙眉。

苏怀清是她的长子,可是从小在苏老太爷身边长大,性情颇像苏老太爷。

这次谢家的婚事,怀清就一味听从老太爷的安排,如果不是她来谢家走这一趟,到现在谢良辰还贴在怀清身上不放。

谢良辰写了退婚书之后,她也不敢隐瞒,让人将退婚书送去了老太爷手上,想着等到镇州的药铺开起来,她再回苏家,就算老太爷听说这桩事有她推波助澜,那时候气也消了大半,不会为一个外姓人为难她。

没想到老太爷的信没来,怀清的信倒来了。

“信呢?”苏大太太伸出手去。

管事躬身将信从窗口递进来。

苏大太太入目是苏怀清俊逸的字迹,每当看到儿子的字,就似看到了他那俊美的模样,苏大太太一阵欢喜,但是信中的内容却让她又眉头紧锁,满是怒意。

苏怀清是在指责苏大太太,不该用法子退掉与谢良辰的婚约。

苏怀清写着:“当年谢良辰父亲救祖父时倾尽所有,甚至差点搭上一条性命,这样的恩情,不是找到谢大小姐就能相抵的。

如今谢大小姐父母过世,剩下她一人,如何能背弃当年的约定?

等祖父身子稍好一些,儿子会去镇州,这件事祖父交给儿子处置,母亲切莫再去谢家。”

苏大太太将信函收起来,看向旁边的吕妈妈:“怀清说他要来镇州,亲自处置两家的婚约。他这是什么意思?谢良辰连书都写了,他还来做什么?难不成求着谢良辰嫁入苏家?

话里话外都在挤兑我,埋怨我用手段逼迫了谢良辰,这桩事你也看在眼里,是我在逼她?分明是她自己开口要退婚。”

吕妈妈忙安慰苏大太太:“您说的是,等回去了奴婢向苏老太爷禀告。”

苏大太太冷笑:“你是我的人,老太爷岂会相信,苏家这一老、一小让我操碎了心,若不是他们,我哪至于受这般委屈。”

吕妈妈眼睛一转,压低声音:“大爷过来,也许也不是坏事。”

苏大太太皱眉:“什么意思?”

吕妈妈撩开帘子,目光瞥到陈家村人离开的方向:“谢大小姐自己要去做农女,您看看她如今的模样,跟那些民众有什么区别,大爷光风霁月般的人,怎么可能讨她为妻?”

苏大太太听得这话,心中安稳了些,不过想到谢良辰狡猾的模样:“谢良辰可不是一般的女子,我怕她在我面前百般算计,到了怀清面前装可怜,怀清最是心软,就这样被她迷住可怎么得了?”

这下吕妈妈也不知该怎么劝。

苏大太太一路忧心忡忡,脑海中浮现出谢良辰那张娇艳的面庞,红颜祸水,说的就是这样的东西,她这个过来人,怎么可能让怀清被骗,若是谢良辰敢再耍花样,就别怪她再动手。

马车在苏家暂住的院子门口停下,苏大太太正迈步向里面走,就听到背后传来声音:“姑母。”

苏大太太先是一怔,当看到侄女那张熟悉的笑脸时,才急着迎上前:“你们怎么来了。”

林二小姐扶着母亲沈氏下了马车。

林家是苏大太太的娘家,苏大太太的大哥奉命来祁州做知县,不日即将上任,林家接到消息,先让沈氏带着沈老太太和一双儿女去祁州安家。

见到嫂子和侄女,苏大太太自然欢喜。

几个人热络的说了会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