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28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陈子庚眼睛发红,手臂紧紧地收拢,生怕李佑转眼就会跑掉似的。

李佑低声道:“孩子,你阿姐怎么了?”

李佑低沉的声音中带了几分的亲和,让陈子庚含在眼睛中的泪水一下子涌出来,张开嘴却没发出声音,似是不知该如何说起。

“你先放开我,”李佑安抚道,“我们进屋慢慢说。”

陈子庚这才松开了手臂,不过他的手刚刚垂下来,立即就被李佑牵住。

穿着官服的李佑,拉着个粗布衣衫的孩子,一大一小走进了衙署门口的值房中。

值房里的文吏见到李佑大人来了,忙起身行礼,抬脚准备退出去。

李佑喊了一声:“你留下。”今日他听到了不少消息,加上眼前的陈子庚,心中大约有了一些猜测,接下来或许需要做文书。

李佑坐在椅子上,陈子庚忙松开手,向后退了两步,然后恭恭敬敬地跪下来行礼,然后挺直脊背,迫不及待的开口:“大人,我是陈家村人,我叫陈子庚,向造纸作坊献方的是我阿姐,今日我们向纸坊送药材回来的路上,我阿姐突然不见了。”

李佑听到这里,目光略微低沉,示意旁边的文吏将陈子庚扶起来说话。

陈子庚站起身继续道:“我们四处寻找,都不见阿姐的踪影,阿姐在镇州识得的人不多,最有可能带走阿姐的人,就是阿姐的二叔,谢家二老爷,因为我阿姐就是在谢二老爷的骡车上不见的。”

说到这里陈子庚用袖子擦掉眼角的泪水:“那谢二老爷是个黑心肝的,从前就曾强占我姑母的嫁妆、姑父的财物,这次听说了阿姐献方的事,就带着人赖在了陈家村。

我阿姐明知谢二老爷不怀好意,但碍于他是谢家长辈,也不能就硬将人赶走。

这一心软,就招来了祸事。”

李佑听陈子庚言之凿凿,不禁道:“你阿姐在谢二老爷骡车上不见的,所以你们怀疑谢二老爷?可还有别的证据?”

陈子庚点头:“我们去谢家要人,谢二老爷说漏了嘴,他去我们陈家村,是为了偷听祖母和阿姐说话,他还说我阿姐根本不识药材,是听了别人的吩咐才去的造纸坊,我们陈家村的人欺瞒朝廷,很快就要大祸临头。”

说到这里陈子庚攥紧了拳头:“如果我阿姐在这里,定然就能反驳谢二老爷,现在谢二老爷敢这样诬陷我们,是不是笃定我阿姐不会回来了?”

陈子庚眼睛被恐惧和慌乱笼罩,他再次跪下来“咚咚咚”地在地上磕头:“求求您李大人,您救救我阿姐吧,只要我阿姐活着,我们可以不卖药材,我们什么都不要了。”

李佑顾不得吩咐文吏,站起身上前扶起了陈子庚:“我会让衙差去寻你阿姐的下落。”

陈子庚单薄的身体不停地发抖,他泪眼模糊,眼前的一切已经看不清楚,这一刻他是真的害怕,他担忧阿姐真的会出事。

“大人,我父亲死在了战场上,陈家村许多伯伯、叔叔也都没能回来,灾荒的时候,村子里的孩子丢了不少,听说被带走吃掉了。

村子里哪家都死过人,还有一家人都没了的。

我阿姐是被人伢子拐走的,姑父、姑姑为了去寻她也死在了大海上。

好不容易战事没了,阿姐也找到了,朝廷还有赈灾粮,还赏赐了稻米,我……我昨晚还吃了稻米饭和鸡蛋。

阿姐说以后就太平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阿姐还说,等我们药材卖了银钱,还要修葺村中的房子,这样冬天的时候就不会冻死人。

我相信阿姐说的话,这两日我们赚了不少的银钱。”

陈子庚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布包打开里面是十几文钱。

陈子庚的手粗砺,手指和手背上有不少伤口,都是采药时被划伤的。

这两只小手颤抖着将银钱捧起来送到李佑面前。

陈子庚道:“大人,早知道卖些药材会被人盯上,我……我们就不卖了。现在我不想要这些银钱了,我就想要回阿姐,您帮帮我们行不行?我们不要稻米了,不修葺房屋了,我们还过以前的日子……”

陈子庚泣不成声。

李佑心中一酸,伸手将小小的陈子庚拢在怀里。

陈子庚放声大哭,半晌他才道:“大人,活下来,怎么那么难。”

李佑眼睛中也有了泪水,他为官多年,不说喜怒不形于色,但不会轻易让情绪失控,陈子庚的几句话却戳中了他心里。

陈子庚年纪不大,不过七八岁,他也怀疑是不是有人背后指使这孩子前来,可听过陈子庚刚刚那番话,他那些疑惑去得干干净净。

他能听出来,陈子庚是真的在害怕,若是没有亲身经历,不是发自内心,绝不会如此动容。

李佑擦掉眼角的泪水,吩咐文吏:“将陈子庚说的都记下来。”

说完他用帕子去擦陈子庚脸上的泪水:“走,我们去找你阿姐。”

陈子庚点点头,跟着李佑就要向外走去。

这时府衙的人前来禀告:“李大人,谢家人来报官说陈家村的人上门寻衅滋事。”

李佑恢复了往日那肃穆的神情:“当日陈家村在纸坊献方是我亲眼所见,现在出了事,我也想去看一看,带上人,随我一起去谢家。”

谢绍山得到消息的时候,陈老太太还在污言碎语骂个不停。

管事一路跑过来道:“二老爷,衙门里来人了。”

谢绍山那铁青的脸上终于浮起笑容。

管事接着道:“来的是李佑大人。”

李佑代天子北行,他的分量可想而知。

谢绍山眼睛发亮,仿佛几十年积攒的好运气,一瞬间发放出来。他的选择果然是对的,不但攀上了宋家,还能面见李佑大人。若是李佑大人赏识他,说不得他还能取个仕途,毕竟现在他身上有秀才的功名。

谢绍山心头怒气一扫而光,忙带着管事前去迎接李佑。

陈老太太见状就要上前阻拦。

谢绍山露出凶狠的神情:“你要做什么?府衙的大人来了,你们再敢妄动,全都押入府衙大牢。”

第三十八章 先打再审

谢绍山一口恶气终于发放出来,不再去理会陈家村的人,急着去迎李佑。

走在最前面的人,一个是镇州知县,另一个人看官服品级就是京城来的李佑大人。

谢绍山向前行礼:“李大人、知县大人。”

李佑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与谢绍山多说话,抬脚就向谢家院子走去。

镇州知县经过谢绍山时,沉声道:“一会儿见到李佑大人,将你知晓的都与大人说清楚。”

谢绍山看到知晓暗示的目光,心中一喜,定然是宋家有了安排,要他在李佑大人面前放心大胆地去说。

谢绍山低声道:“大人放心。”

镇州知县颔首,镇国大将军的三个儿子不合他心中清楚,这次府衙抓走的官员就是与宋二爷来往密切的,

眼下他还没想好站在谁那边,端看哪边势头强硬再拿主意,说白了,还要看镇国大将军和朝廷的意思。

李佑走进院子,就瞧见了陈家村众人,他没有与陈家村的人说话,侧头看向谢绍山:“直接去堂屋吧!”

谢绍山心中又有了几分把握,李佑大人没有传陈家村的人说话,那就是不想要理会那些刁民。

几个人进了屋,谢绍山正让人送茶水来,李佑却径直开口:“现在是什么情形?”

谢绍山润了润嗓子准备回话,忽然瞧见李佑身边一个小小的身影,不知什么时候陈子庚跟着混进了屋。

谢绍山想要将陈子庚撵出去,可是眼下李佑大人正等着他回话,他也不敢多耽搁。

谢绍山行礼道:“我那侄女忽然不知去向,陈家村的人闯进谢家向我要人,偏说是我带走了良辰,大人,晚生冤枉啊。”

李佑没有接话,反而道:“听说你知晓纸药方子的内情?”

谢绍山心头突突乱跳,既然宋三爷都铺好了路,他哪有不走的道理,不过他还是装作为难的样子,沉吟着不知该不该说。

李佑声音淡然:“你只管说,一切自然有本官做主。”

谢绍山差点忍不住笑出来,他还是佯装深沉地道:“晚生不小心听说我那侄女根本不懂药材,那纸药的方子是别人给陈家村的,我侄女不过就是照别人的吩咐做事。”

镇州知县听到这里,豁然开朗,知晓这件事的矛头所指,他宁愿让宋二爷、宋三爷掌权,不愿意镇州落在宋羡手中,因为宋羡眼睛中揉不得半点沙子。

镇州知县不动声色地顺水推舟:“是谁吩咐他们的?”

谢绍山吞咽一口,脸上露出惧色:“晚生也不知,只听到陈家人言语中对那人多了恭敬,还说千万不能辜负了他,陈家人倒是提及宋羡将军给了她们十日时间。”

谢绍山正暗自夸赞自己表现的不错,就听到面前的李佑接着道:“你是不小心听说的,还是故意留在陈家村探听消息?”

谢绍山一怔,表情立即变得不自然起来。

李佑语气不变:“又是谁告诉你这桩事另有玄机?吩咐你前去陈家村?”

谢绍山雀跃的心情忽然急转直下,他下意识地去看旁边的知县,知县为了自保,正巧别过视线。

谢绍山试探着道:“我是无意听说的,没没谁让我去。”

见到谢绍山这般模样,李佑冷笑一声:“还让我审你不成?”

谢绍山忙又道:“大人明鉴,晚生说的话句句属实。”

谢绍山以为这样就能遮掩过去?当他是傻子?李佑看向身边的亲随:“谢绍山欺瞒本官,将他叉出去重责二十。”

谢绍山瞪圆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李佑,直到衙役架起他的胳膊,他才大声呼喊:“大人饶命大人晚生没有说谎大人”

李佑面冷如铁:“二十杖不说实话,就继续打,直到他肯招认为止。”

这次就连镇州知县的手都开始颤抖。

李佑没有去理睬知县,反而端起茶碗,看向旁边的陈子庚温声道:“过来喝点水。”

小小的孩子身体战得笔直,嘴唇紧紧地抿着,一直没有说话,却当听到李佑唤他时,眼泪再一次涌出来。

陈子庚向李佑行礼:“谢谢大人,我不渴,等找到阿姐我再喝。”

镇州知县忽然看不懂眼前到底是什么情形,这风到底再往哪里吹。

谢绍山惨呼的声音传来。

李佑端坐在谢家的堂屋里,也没有再去碰面前的茶碗,走进谢家时,他向院子里看了一眼。

院子里站着几个人,有的少了胳膊,有的脸上有疤,那些是伤兵,李佑少年时被皇上赏识带入军中,跟着皇上东征西讨,他不止熟悉出入军营的将士们,还熟悉躲避战乱的百姓。

陈家村的人目光坦然,他们的情绪都是一样,愤怒又忧虑,没有半点的闪躲,这谢绍山却不同,在他面前遮遮掩掩,言不由衷。

该审谁,再明白不过。

想要查谢大小姐为什么会失踪,谢绍山嘴里定能找到线索。

二十杖还没有打完,谢绍山的声音传来:“大人饶命,是董江告诉我的,也是他让我去陈家村探听消息。”

李佑抬起眼皮道:“问清楚董江是谁,人又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