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25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陈咏胜颔首。

谢良辰接着道:“宋将军说,北方还有不少的纸坊,只依靠我们,恐怕药材不够用处,所以明日开始我们要去周围村子收药,大家也要分开行事。

去别的村子收药的价钱,就要比我们卖去纸坊便宜一些,我们收药杨桃藤七文,黄蜀葵十四文。

看似比他们直接送去纸坊卖的少,其实省去他们不少功夫,他们就能采到更多的药材。

开始可能大家不会信任我们,所以需要二舅出面,二舅可以先去说服那些上过战场的伤兵。”

都是上过战场的人,有过相同的经历,更容易亲近。

谢良辰话说到这里向门外看去,门外看似静寂无声,她却知道谢绍山定然守在那里偷听。

谢良辰道:“这方子是谁给我们的,我们要时刻记得,不能坏了事,辜负了他。”

门外谢绍山听到这话,一颗心要跃出胸口。

………………………………

第三十三章 报信

谢绍山在陈家村守了一整天,就是想要探听一些消息,如今谢良辰终于提及这桩事,他心中自然满是欣喜。

还是谢良辰年纪小,最沉不住气,这些话最终还是从她嘴里说出来。

谢绍山屏住气息,几乎将耳朵贴在门板上。

屋子里先是静寂片刻,紧接着陈咏胜道:“我连夜去找人,一定将事情办妥当。”

陈老太太略显得有些紧张:“辰丫头,你别害怕,有我和你二舅舅呢。”

谢良辰声音有些发颤:“外祖母不知道,我真是担心,怕……弄不好,反而成了祸事,不知会牵连多少人。”

谢绍山脑海中浮现出宋羡的身影,宋羡是什么人他很清楚,谢良辰这是怕得罪了宋羡,牵连这个陈家村。

谢绍山心中冷笑,小蹄子今天还在他面前装模作样,其实早就发了慌,想要求富贵荣华哪里容易?很快他就会让她自食恶果。

不止是谢良辰,整个陈家村都没有好下场。

陈咏胜也宽慰谢良辰:“撑过这两日就好了,以后大家都会有好日子。”

谢良辰应了一声:“二舅舅去外面也要小心。”

“放心吧,”陈咏胜道,“我寻的人办事都妥当,等卖了药材,我们一起去拜恩公。”

陈咏胜说的拜见恩公,恩公自然就是宋羡。谢绍山知道自己不能再听下去,里面说完了话,陈咏胜随时都会出来,他蹑手蹑脚地从门前离开。

果然片刻功夫,院子里传来脚步声,是陈老太太和谢良辰送陈咏胜出去。

又过了一会儿陈子庚带着几个孩子回到家里。

谢绍山恐怕陈老太太起疑心,故意又等了一会儿才走出柴房。

站在院子里,谢绍山向陈老太太道:“亲家老太太我先回去了,明天一早再过来帮忙。”

陈老太太开始没作声,半晌从灶房中伸出脖子:“子庚,是不是有狗在叫?撵远点,别让它来偷吃食。”

哪里有狗,分明就是在骂他。

谢绍山暗地里冷哼一声,转身向外走去。

骡子车都留在了陈家村,谢绍山带着掌柜和伙计徒步回到城中,顾不上回家换衣服,谢绍山就去了董家。

董老爷听说谢绍山来了,忙将谢绍山迎去堂屋里说话。

谢绍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端起茶来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才道:“是宋家大爷吩咐陈家村的人去做的。”

董老爷眼睛顿时一亮:“当真?”

谢绍山点头:“我听的清清楚楚,我那侄女根本不通药材,也不知晓造纸的方子,是别人教她这样说的。”

董老爷一脸激动,不敢打断谢绍山,让谢绍山继续说下去。

谢绍山道:“今天他们说漏了嘴,我侄女连黄蜀葵都认不出,又怎么能带着村民上山采药?”

说着谢绍山将听来的话原原本本地说给董老爷听。

“陈家村的里长还去了旁边的村子,请村子里的伤兵与他一起做事,”谢绍山道,“是不是真的你让人前去打听便知。”现在前去也刚好能拿到证据。

董老爷沉吟片刻,再次与谢绍山对视:“真的闹起来,你可愿意去与陈家村的人对质?”

谢绍山想到宋羡,不禁有些恐惧。

董老爷看出他的担忧:“你放心,三爷会为你做主,再说还有朝廷派来的李佑大人,只要你说实话,谁也不敢为难你。”

谢绍山额头上的汗再次涌出来,事到如今他也没有了退路:“我……不敢欺瞒朝廷,会如事禀告。”

“好,”董老爷站起身,“我向二老爷贺喜了,将来论功行赏,二老爷就是头功。”

谢绍山忙还礼,说完话他正要告辞离开,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我看陈家村的里正是个有主意的,陈老太太也不好对付,倒是我那侄女胆子小,如果衙署要审问,不如从她下手。”

谢绍山一路上已经想清楚,献方的是谢良辰,谢良辰却不通药材,这就是最大的蹊跷。

董老爷不用谢绍山提醒,也知道关键所在。

谢绍山离开董家,董老爷也不敢耽搁忙去向宋旻禀告。

……

陈家村。

谢良辰和陈子庚坐在炕上。

谢良辰笑着看阿弟:“怎么样?今日可算清楚了?”

陈子庚脸微微发红,开始他还算得清楚,后来多亏有陈咏义帮忙。

谢良辰打开包裹从里面拿出几本书和一把算筹。

谢良辰道:“阿弟要开始读书、学筹算。”

陈子庚见到书本,心中又惊又喜,想要伸手去拿,却发现手心里都是汗水,他忙在衣服上蹭了蹭这才将书接了过来。

谢良辰道:“我先教阿弟,等找了合适的先生,阿弟就与先生一起读书,将来我不会的,阿弟再来教我如何?”

陈子庚刚刚将书打开,闻言抬起头:“阿姐会这些?”

谢良辰没有回答陈子庚的话:“我也不知,要不然你考考我?”

陈老太太不知姐弟两个到底在摆弄些什么,就看到谢良辰一脸笑容,没有半点担忧似的。

辰丫头与她说了,谢绍山这次前来陈家村不怀好意,让他们一定要小心。听到这话,她和陈咏胜都不免警惕,可辰丫头嘱咐完他们,自己就似没事人似的,仿佛那些思量全都就饭吃了。

陈老太太琢磨着,也不知道辰丫头那脑袋瓜里都装了些什么。

到了晚上,陈老太太舍不得灯油,吩咐姐弟俩早早睡下。

生怕夜里下雨,谢良辰将晾着的蛤蟆和药材搬进了屋。

陈子庚想到那些蛤蟆不敢睡觉,就听到谢良辰道:“阿弟,我给你讲个掌故吧!有一群让人喜爱的小蛤蟆在树林里玩耍,眼见天越来越冷,小蛤蟆们要将肚子吃得鼓鼓的准备过冬……”

听到这里,陈子庚忽然道:“阿姐,你真觉得蛤蟆让人喜爱吗?”

谢良辰道:“是啊。”

陈子庚不想再听掌故了,原来阿姐觉得让人喜爱的东西要捕来吃掉。

“阿姐,你别喜爱我了。”

谢良辰听着身边传来陈老太太和陈子庚匀称的呼吸声,她小心翼翼的从炕上爬起来,拿好纸笔和油灯向旁边柴房里走去。

将油灯调亮,谢良辰开始动笔,她要多画些药材图,借着谢绍山这股东风,吹到李佑面前。

天快要亮了,谢良辰才爬回炕上休息,仿佛只过了片刻,就听到陈老太太的声音:“我今日定将那窝老鼠抓住打死,让它们天天来偷吃我的灯油。”

谢良辰翻了个身,继续睡,再睡一盏茶的功夫就好。

……

宋家。

宋旻翘着腿喝了一口茶,看向站在面前的三个人。

“盯着谢大小姐,”宋旻道,“到时候将人带过来。”

第三十四章 哭的惨 感谢大家订阅

陈咏胜从战场上归家时,与几个邻村的人结伴同行,他们也都是伤兵,在战场上没了用处,留了一条性命回家,既是不幸也是幸运。

大家同病相怜,莫名的就多了几分亲近,辽人攻打镇州时,也曾互相通过消息,有这样的交情在,说服他们更容易些。

听到陈咏胜说起收药的事,几个人没有多加思量就纷纷答应。

陈家村的人带着上山寻药,他们只管将药材背下山就能赚银钱,这本就是难遇的好事。

陈咏胜没忘记谢良辰交代的事,嘱咐他们道:“你们手里还有没有从山上采来的药材?最好先不要卖给药商,药商不肯告诉我们没味药材的价钱,我们就这样糊涂着卖,难免会吃亏。”

相熟的人不禁开口问:“那要卖给谁?”

陈咏胜交了实底,这次药材如果卖得好,他们还想收别的药,信得过他的话,就留一阵子,反正药材晒干了才能卖,也不差这几日。

陈咏胜就这样跟每个人都说一样的话,天亮之后带着众人上山采药。

一路回到陈家村的时候,陈咏胜发现有人跟在他背后,他是做过斥候的人,虽然不及陈永敬那么厉害,到底也比旁人耳目灵敏些,他半路故意停下脚步确认,发现是有眼线没错。

陈咏胜没有打草惊蛇,一路赶回陈老太太家中,将这些说给陈老太太听。

陈老太太心惊胆战,真的被辰丫头说中了。

陈咏胜道:“就像良辰说的那样,我们没偷没抢,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陈老太太点头,辰丫头说的有道理,可她的眼皮总跳是怎么回事?

“良辰呢?”陈咏胜不禁看向院子,没有瞧见谢良辰的身影。

陈老太太指了指灶房:“一大早就在灶房里捣腾,不知道在做什么,又是蒸又是晒的,捣腾完就跟着骡子车去纸坊交药材去了。”

交药材的事辰丫头不准旁人做,说是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