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23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荣夫人明白了宋旻的意思,她是要想法子护着两个孩儿。

宋旻说完急着起身出去:“我还要去打听消息。”

荣夫人不放心:“不要胡来。”

宋旻淡笑:“总不能任人摆布,就算我什么都做不了,也得去查查宋羡到底想要图谋什么。”

荣夫人想要拉住宋旻,宋旻笑着道:“母亲好好照顾二哥。”

宋旻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来到一处茶馆中。

宋旻上了二楼,早就有人等在了那里。

“三爷。”

宋旻看过去,有个人早就等在那里,见到他之后,那人脸上都是激动的神情,忙上前来行礼。

宋旻脸上满是笑容,给人的感觉十分亲切,他撩开长袍先坐在了椅子上:“坐下说话,不必多礼。”

董老爷应了一声,战战兢兢地坐下来,等着宋旻说话。

“怎么样?都查明白了?”宋旻问道。

董老爷立即道:“问清楚了,在纸坊献药方的是谢绍山的侄女,这个谢绍山是元平十二年的秀才,在镇州有些买卖,他那侄女从小被人伢子拐走了,这不才找了回来。”

董老爷将谢家的事仔细禀告给宋旻,尤其是谢良辰的身世。

说完这些,董老爷接着道:“我找谢绍山问了,他们不认识宋家大爷,也不知道侄女哪里来的方子。”

宋旻看着董老爷:“他们说的是实话?”

董老爷不敢乱说:“前些日子谢绍山还求我,想要为二爷和三爷办事,许管事被抓的时候,谢绍山与我就在酒楼中等许管事。

也是那天谢绍山的侄女离开了谢家,跟着外祖母去了陈家村。”

宋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这事听起来更像是巧合,谢氏献方刚好帮了宋羡一把。

董老爷轻声道:“我提点了谢绍山,让他去陈家村打听消息。”

宋旻抬起眼睛:“事情办好了,自然有你的好处。”

董老爷起身急忙道谢:“能为三爷办事,是我们的福气。”

宋旻不再说话,董老爷躬身慢慢地退出了茶楼。

茶楼里没有了旁人,宋旻拿起茶碗凑在嘴边尝了尝,茶水没有他想的那么难喝,真的像董江说的那样,那谢氏不难对付。

只要让李佑知晓,根本没有什么“献方”都是宋羡事先安排好,用来哄骗上官的,那么一切就会峰回路转。

宋旻没有将谢氏和陈家村那些人放在眼里,就算谢氏是真的凑巧去“献方”,推波助澜的也是宋羡,没有宋羡,那些村民什么都做不了。

谢氏一个农女而已,让董江去办绰绰有余,而他会在这里盯着宋羡,最好能在宋羡吩咐陈家村人办事时抓个正着。

……

陈家村。

陈老太太听着外孙女在耳边絮絮叨叨。

“以后鸡蛋不能拿出去卖了。”

“家里要屯些好东西。”

“你看这次宋将军来了,走的时候是不是找不出什么好东西送人家?”

谢良辰决定好好借用一下宋羡这面大旗,改一改外祖母的习惯。

陈老太太想反驳外孙女,又觉得外孙女的话有些道理。

陈老太太终于忍不住道:“那是宋将军,会稀罕我们送鸡蛋?”

“怎么不稀罕?那是心意,”谢良辰道,“鸡蛋每天能收四个,我们吃三个,留一个,等到宋将军下次来的时候,煮几个给宋将军带着。”

陈老太太仔细算了算,外孙女这账不对,留鸡蛋是为了答谢宋将军,可是四个鸡蛋,却有三个进了他们的肚子,怎么看宋将军都是个配搭。

谢良辰手里麻利地干活,偶尔与外祖母说说话,看到外祖母那一脸不情愿的表情,偷偷地发笑。

“外祖母若是舍不得,咱们就将鸡蛋都吃了。”

陈老太太急忙道:“舍得舍得。”外孙女的肚子就是无底洞,多少鸡蛋都填不满。

院子里的药材越来越多,谢良辰看向陈咏胜:“二舅舅,该往城里送了,跑个三四趟,天也要黑了。”

陈咏胜颔首,吩咐人背着药材去纸坊。

谢良辰看向陈子庚:“阿弟跟着去要将药材数目记清楚,如果还有别家送药给纸坊,要与他们的分开来,总之纸坊的管事都看清楚之后,财货两清。”

陈子庚颔首。

等到陈咏胜的人出了村子,谢良辰才坐下来歇一歇,正准备喊陈老太太来喝水,抬起头就看到谢二老爷向这边走来。

第三十一章 卖了再打

谢良辰向谢二老爷身边一扫,谢二老爷还带来了两个管事。

那两个管事是谢二老爷十分倚重的人,眼下管事眼睛正在悄悄地打量着四周。

谢良辰心里已经有了数,这么兴师动众,二叔只怕不光是因她而来。

谢家二房一心想着谋利,用多少代价换取多少的利益,若是因为她带着陈家村的人买卖药材,谢二老爷大可以先来探探口风,如今有备而来,显然是对他们这边的情形了如指掌。

是有人对谢二老爷说了些什么。

“辰姐儿。”谢绍山看到了谢良辰,脸上浮起一抹亲和的笑容。

谢良辰没有迎过去,只是嘱咐陈玉儿等人不要理睬,继续挑拣药材。

谢绍山笑容一僵,目光从院子里众人身上掠过,没有瞧见陈老太太,他还是暗自松了口气。谢良辰不一定有多少思量,真正难缠的是陈老太太。

谢良辰要回财物,从谢家搬来陈家村八成都是陈老太太的主意。

所以他想方设法哄住谢良辰就能达到目的。

“我也是才听说你‘献方’的事,”谢绍山看了看院子里堆积起来的药材,眉眼舒展格外的欣喜,“听说朝廷还赏赐了米粮?”

谢良辰仍旧不理睬。

谢绍山有些感触:“若是你父亲、母亲知晓了,心中定然高兴。”

谢良辰抬起眼睛,不知道内情的人,还当他们叔侄情深,谢绍山好像忘记了她走出谢家大门时,他的表情多么狰狞可怖。

谢良辰神情淡然,谢绍山却将自己感动了,他眼眶微微泛红:“良辰,你不怪二叔吧?你离开谢家时,二叔阻拦也是因为担心你。”

谢良辰不接话,谢绍山接着道:“陈家村不比谢家,你可住得惯?眼下还好,到了冬天……”到时候冷风一吹,他不信谢良辰能受得了。

谢良辰终于淡淡地开口:“只要是自己家里,比什么都好。”

死丫头到现在还嘴硬。

谢绍山强压着怒火,态度依旧温和:“过些日子,我让人将房子修葺一下,再送些炭火过来,虽然你回了陈家,但我还是你二叔,家中有什么需要只管来寻我。

家中只有我与你父亲兄弟两个,你还是长房唯一骨血,如今你不在谢家,我每次想起来都觉得愧对你父亲。”

谢绍山眼看着谢良辰垂下了头,还以为谢良辰被自己戳中了心事,再怎么精明她也是个小姑娘而已,谁知道谢良辰只是嘱咐旁边的村民:“这些药材芯子坏了,用不得。”

这是在讽刺谁?谢绍山心知肚明。

“谢二老爷放心,我们都会自己置办好,”谢良辰抬起头,“穷不怕,就怕被人惦记。”

谢绍山喉咙又是一哽,差点就忍不住辱骂出口。

但是很快,他就想到董老爷说的话,将眼下的事做好了,将来才能攀上宋家。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就不再有了。

谢良辰将谢绍山晾在一边,伸手拿起了地上的杨桃藤忙碌起来,俨然是不愿意浪费半点的时间。

谢绍山捏紧了拳头,暗暗地吸一口气,平复了心情:“这么多药材都要送进城?”

谢绍山身边的管事上前道:“靠人背着送药,太费功夫了,若是用骡车来往就省事多了,运的多,送的药材也多,就能多赚些银钱。”

听到骡车,谢良辰抬起眼睛,目光中一丝希冀一闪而过。

谢绍山暗自欣喜,他终于看破了谢良辰的心思。

谢绍山道:“我们家里有几辆骡车,平日里用来运送货物,我让伙计将车赶来帮忙。”

谢良辰拒绝道:“不用了,我们会自己想法子。”

一副拒人于千里的模样。

谢绍山有些后悔,早知道谢良辰还能利用,当日她走的时候,他就不会发那么大的脾气。

谢绍山道:“良辰,你这是还怨恨二叔?”

谢良辰摇头:“这本来就是我们自己的事,用不着外人插手。”

“我怎么是外人?”谢绍山故意扬声,“我是你的亲二叔。”

谢绍山不等谢良辰再说话,吩咐管事:“去,让人将车赶过来帮忙。”

管事应了一声忙去安排。

谢良辰对上谢绍山的目光,眼睛中满是防备:“我们给不起二叔银钱。”

“不用给,”谢绍山道,“这是二叔该做的。”

谢良辰冷冷地道:“我也不会将这买卖交给二叔。”

谢绍山彻底沉下脸:“你这是什么话?不要说谢家还有铺子,就算没有,我也不会从你手里抢买卖。”

谢良辰仍旧不为所动:“谢二老爷发誓不是在算计我家财物。”

谢绍山的脸如同被人掌掴,一下子涨成猪肝色:“你就是这样跟二叔说话的?”

谢良辰早有预料似的一笑:“谢二老爷没做过吗?”

谢绍山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羞辱:“我本是一心关切你,你可知道与府衙做买卖没有那么容易?万一弄不好不但没有银钱,还会被责罚,我今日来帮衬你,是因为你是谢家人,若我惦记着你这些药材,那就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谢良辰听着谢绍山凶狠的话,确定了自己的猜测,谢绍山是另有图谋。

那么是什么事能让他如此忍辱负重,甚至诅咒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