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6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谢茹岚目光闪烁,听出了吕妈妈的话外弦音。

所以大姐只要回去了陈家,就不可能再嫁去苏家了,那么嫁去苏家的人不就成了她?

谢茹岚拉住吕妈妈的袖子:“如果大姐硬要如此呢?”

吕妈妈抿了抿嘴唇:“那恐怕就会有变……”说到这里吕妈妈慌忙看一眼谢茹岚,一副不小心说漏了嘴的神情。

“二小姐,奴婢也不知晓,”吕妈妈道,“苏家还有长辈在附近,奴婢要前去向长辈讨个主意。”

“事情紧急,妈妈快去。”谢茹岚忙让开一条路,她也要去跟母亲说,让母亲就放长姐离开。

不过损失些财物,哪里比得上苏家这门亲事。

第八章 生意

陈老太太站在院子里,看到谢茹岚等人离开了,这才转身回到屋中。

“辰姐儿,”陈老太太看向谢良辰,“你告诉外祖母,是不是你二叔说了些什么?”

谢良辰的伤还没完全好,说多了话有些头晕,正要闭上眼睛缓一缓,就感觉到有人凑了过来。

陈子庚踮起脚取了引枕放在谢良辰身后。

陈子庚道:“阿姐,你的伤还没好,歇一歇。”

听着阿弟尚稚嫩的声音,谢良辰心中如暖流淌过。

陈子庚向门外看了看,眼睛中有一丝怒气和不平:“谢二老爷想要将自己女儿嫁去苏家吧?我看谢二太太对苏家管事妈妈很是在意,苏家管事妈妈出去的时候,还被谢二小姐拦下了。”

陈老太太向谢良辰证实:“是不是你阿弟说的这般?”

谢良辰点头:“孙女也这样猜的。”

“这挨千刀的,”陈老太太骂道,“不知道去外面算计,偏将手伸到自己家里。”

“苏家也不是好东西,”陈子庚道,“听说阿姐要退婚,一个个全都急着跑出去报信。”

“还不是欺负辰丫头没父亲母亲为她做主。”说到这里,陈老太太眼睛红起来,但她努力地抬起那张满是沟壑的老脸,硬生生将眼泪憋了回去。

她可不能哭,她得给辰丫头做主呢。

“祖母,”陈子庚拉住陈老太太的手,“就听阿姐的,跟苏家退了亲,让阿姐跟我们回家,虽然现在咱家穷,等将来我一定考上功名,赚许多银钱……”

陈老太太伸出一根手指打在陈子庚头上:“莫要说大话,尿炕的娃,还提什么功名。”

陈子庚的脸涨得通红。

谢良辰听着外祖母和阿弟你一言我一语为她说话,嘴角忍不住弯起,这种被关切的感觉她已经许久没有体会过了。

陈老太太叹口气,看着谢良辰:“辰丫头,从前的事你真的不记得了?”

谢良辰道:“不记得了。”

“那你可知我们在何处住?”陈老太太生怕外孙女跟她回去之后误了前程,谢家再差,好歹谢二老爷有个秀才的身份,手底下又有田地和铺子,她只有两间房子,几亩薄田。

“不管外祖母和阿弟在哪里住,那都是我的家,”谢良辰知晓外祖母的担忧,“外祖母不用担心,我虽然记不住从前的事,但清楚自己会读书认字,也许还会些别的,将来靠着这些,我们一家会过好日子。”

陈老太太被外孙女几句话感动的鼻子发酸,却还是嘴硬:“小娃娃们一个两个都爱说大话,能做些什么?累得还不是我这头老牛。”

陈老太太看似是在埋怨,一双眼睛却直在两个孩子身上打转,不一会儿就又红了眼眶。

“外祖母,”谢良辰道,“您还记得我母亲的陪嫁吗?”

“记得,”陈老太太回答的干脆,“这他们赖不掉,当年你父亲、母亲过世后,我就将你母亲嫁妆单子送去了谢家族中,讲好了这嫁妆我们不取,等你回来用处,这几年艰难时,我也动过心思拿回来,唉,早知道今日的情形,还不如早点……”

谢良辰知道,外祖母是怕与谢家闹翻了,等她回来的时候谢家容不得她。

谢良辰道:“除了母亲的嫁妆,外祖母记得我父亲离开陈家时,还留下什么财物不曾?”

陈老太太思量:“那都不知晓了,我也没有问过,隐约记得你父亲曾买过一些山地,不知道要做什么用。”

还好外祖母记得这件事,谢良辰松了口气,她要的就是父亲留下的那些山地,要知道后来谢家靠着那些山地赚了不少银钱。

“祖母,”谢良辰道,“父亲留下多少银钱没有凭据,只怕二叔不肯给,那些山地一定要拿回来。”

她现在与外祖母说清楚目的,一会儿说起话来就有了章法。

陈老太太点头:“祖母知道了。”山地虽然薄,凭着他们一年到头种不出多少粮食,但有一些总是好的。

陈老太太道:“唉,当年我就说你父亲,好端端的买些良田不好?这几年到处兵荒马乱,正经的田地都种不完,谁还会去弄那些?”

“依我看还是姑父厉害,”陈子庚用脆生生的声音道,“如果姑父置办了良田,谢二老爷岂肯给?正因为是一些山地,他们才可能会放手。”

陈子庚一板一眼地道:“朱夫子说过,人不能好高骛远,我们现在能拿回姑姑的嫁妆和那些山地就好了。朱夫子还说,宋将军打了胜仗,北方大定,往后兵乱就少了,朝廷不征兵,田地慢慢也就都能种起来。”

谢良辰笑着看陈子庚,她知道阿弟觉得吃了亏,想方设法安慰她和祖母。

那些山地的用处,谢良辰还不能与外祖母和阿弟细说,只是道:“阿弟说的对,父亲母亲留给我的财物就是那些山地。”

前世二叔一家将那些山地据为己有,将父亲当年花在山中的心血付诸东流,一直都是她的遗憾,这一世他们别想染指分毫。

祖孙三人做好打算,谢良辰接着道:“事不宜迟,祖母先去谢家族中取母亲的嫁妆单子,再将族中长辈请来,我是未出嫁的女儿,按律可以承继父亲一部分家财,我们也不多要,就拿自己应得的。”

陈老太太还没说话,陈子庚道:“我去请,我认识谢家族长谢二爷爷。”

陈子庚毕竟才七岁,谢良辰有些担忧。

陈老太太道:“谢家族长的宅子离这不远,庚哥儿常与我一起去谢家族中打听你的消息,今年更是如此,我去西市庚哥儿就独自去谢家族中,谢家族长也很喜欢他,就让他去。”

陈子庚整理一下衣袍,快步走了出去。

望着阿弟那小小的身影,谢良辰虽然知晓不会有事,心里还是不由自主的牵挂。

陈老太太也在端详自己的外孙女,不知为什么有辰丫头在身边,她感觉踏实了不少。

“外祖母,”谢良辰过神来,“您去外间找笔墨,我要写退婚书。”

……

谢二太太房中,谢茹岚看着母亲手中的鱼鳞册。

谢二太太一张张的看,哪个也舍不得给。

“母亲,”谢茹岚出主意,“您就找那些最差的田地给他们。”

谢二太太白了女儿一眼:“薄田也是银子,就你说的轻松,这样硬生生地拿走,我能不心疼?”

嘴上说着谢二太太还是将家财分了三六九等,最差的就是那些山地了。

饶是那些山地,谢二太太也不愿放手。

谢二太太正思量,就听管事妈妈来禀告:“太太,苏大太太来了。”

“谁?”谢二太太生怕自己听错了。

“苏大太太,”谢茹岚听得真切,一把拉住母亲,“苏家大爷的母亲。”

谢二太太错愕,苏大太太竟然在镇州府。

谢二太太就要去迎,管事妈妈道:“苏大太太先去看大小姐了。”

谢茹岚紧张起来,急切地道:“母亲,咱们也快过去。”不知道苏大太太会与长姐说些什么。

苏大太太让谢家管事带路,去了谢良辰养病的院子,她本来不准备登门,却收到谢良辰想要退婚的消息。

苏大太太十分惊愕,在她看来谢良辰该是想方设法攥住怀清才对,嫁给怀清会是谢良辰这辈子最好的前程,没想到谢良辰会这样做。

所以不管谢良辰在打什么主意,她都要走这一趟。

下人上前撩开帘子,苏大太太径直走进内室,她的目光先落在一身粗布衣裳的陈老太太身上。

再怎么说陈老太太是长辈,苏大太太行了礼,然后就去看床上的谢良辰。

谢良辰虽然未施粉黛,但皮肤白皙如玉,眉眼中透着一股的娇美,还没有完全长开,就已经让人挪不开眼睛。

这样的人决不能嫁来谢家,否则定会将清哥儿迷住。

苏大太太思量着坐在床前,还没开口说话,就听到顾良辰清亮的声音道:“我想与大太太做笔生意,让苏家就此摆脱这婚约,如此一来苏家大爷高中之时,就可觅得更好的姻亲,不知苏大太太愿意否?”

第九章 答应

苏大太太听完谢良辰的话,再次讶异,不禁再次审视谢良辰。

少女与苏大太太四目相对,她目光清明,嘴角微微上扬,脸上挂着一抹微笑,笑容让她整个人看起来更加明亮,看久了甚至瞧出些真诚。

苏大太太不禁暗忖,真是见了鬼了。

苏家手中有商队,苏大太太也管着几个铺子,现在看谢良辰的模样,宛如她面对的是个大商贾,拿出自己想要兜售的货物,笑脸相迎与人谈价。

苏大太太不动声色:“苏、谢两家交好才定了这门亲事,你怎么能拿来做算计?”

谢良辰就像没听到这话,自顾自地道:“如今我父母双亡,苏家若毁约,不免要被人诟病,苏家大爷是有大前程的人,怎么能有这样的瑕疵?但是退亲由我们提出那就不同了,无论对谁都好交待。”

不等苏大太太开口,谢良辰忽然收起笑容,表情变得异常冷淡:“否则日后我嫁去苏家,免不了要与大爷和大太太日日相对。”

这是在威胁她,苏大太太眉头一皱,竟被这话说的有几分惧怕,好像只要她不答应,这谢大小姐真的有法子嫁给怀清似的。

苏大太太对谢良辰更多了几分厌恶。

她早就想要将这婚约作罢,怎奈老太爷不肯松口,她也不敢自作主张,惹怒了老太爷,她在苏家的日子也不好过,若是谢良辰执意如此,老太爷就不会再怪罪她。

苏大太太冷声道:“你想要什么?”

谢良辰脸上重新浮现起笑容,再次变得亲切:“我要拿着我母亲的嫁妆,还有我父亲从前置办的田地离开谢家,做成这些事之后,我们就两清了,所有恩情一笔勾销。”

谢良辰说完将手中的退婚书递给苏大太太看。

苏大太太惊诧地看着谢良辰来回变脸,好像刚刚的要挟只是她做的一场梦,根本不曾发生过。她长长舒一口气,说不清心中是什么滋味儿,又怨恨谢良辰的威胁,又欢喜这件事将要彻底解决。

五十两银子她还不心疼,要知道为了解决这桩事她送给谢家二房的礼物也不止这些,至于帮谢良辰离开谢家,苏大太太觉得也不难,唯有那些土地……

苏大太太道:“什么地?”

“山地,”谢良辰道,“我父亲买地时定有文书,只不过现在那文书不在我们手中。”

苏大太太知晓,那些文书必然握在谢二老爷手里,谢二老爷不肯拿出来,谢良辰也没有法子。

谢良辰接着道:“按理说即便拿不到这文书也不妨事,衙署还有一份留存,可这几年战事不断,官衙曾失火,不知是否还能在官衙寻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