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7节(1 / 1)

作品:《一生余得许多情

陈胜男不禁感慨道:“之前在这里饿着肚子,我为了忍耐,不禁把自己想象成之前被反动军阀关押起来的华教官,绝食抗议,斗争到底,这才能捱到现在。”

多年以前,华永泰曾在天津领导学生运动,确实曾下狱一遭。

华永泰一愣,旋即失笑:“这样倒也是个办法。”

萧瑜打趣:“人家华教官当年在狱中绝食,却还能在墙上题诗明志,你饿了一天一夜,可有什么心得感悟?”

陈胜男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肚子里那点墨水哪里够....对了,云飞!云飞一定有感悟,他还拿书过来看呢!”

见众人目光都转向他,汪云飞无奈的笑笑:“作诗我不太在行,但在看着这本《宣言》,我确实感慨良多。”

华永泰问道:“云飞有什么感慨?”

汪云飞轻叹了一口气,“我想起了魏教官在课上教我们的那首《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汪云飞轻声道:“我们立志建立的新中国,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是真正的自由、平等、幸福的社会。”

而达到这一切,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这一夜,有多少蒙昧的种子,就这样在心里埋下,直到有一天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勃勃生机。

禁闭室的另一边,韩文彬趴在石窗边望眼欲穿,不住的招呼着旁边的闫国民:

“诶,你闻没闻到,是饭香味!他们居然在吃饭?天啊,哪里来的饭菜,我快饿死了!诶诶诶,怎么还唱上歌了?有没有人能管管我们了?闫国民你说他们是不是太过分了?喂!姓闫的,你说话啊!别只让我一个人呆在这里,之前全是我错了还不成嘛,求求你跟我说句话呀!”

.......

禁闭结束以后,众人又恢复了正常生活,投入到了紧张的课业和训练中。

广州军校先天优势,能够接触到全国最前线的学识思潮,平日里常有社会各界精英被请到校内大花厅讲堂演讲。今日的内容是国民财政,请到的先生乃是新上任的中央银行行长,亦是康家的二公子,萧瑜的舅舅,康博文。

演讲过后,师生陆续散场,萧瑜稍一犹豫,还是上前打了招呼;

“舅舅。”

康博文相貌斯文,为人和善,两人之前在上海见过面,彼此印象不错。而且康博文与霍家有旧,更是与霍锦宁关系很好。

康博文见萧瑜一身军装,英姿勃发,满意的点了点头:“一入军校,就没有小姐少爷,只有战士了,如今我这外甥女可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舅舅见笑了,我不过就是马马虎虎装个样子,比起真正的军人还差得远。”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嘛。”康博文笑眯眯道。

舅甥两人慢悠悠向校门口走去,期间聊些不疼不痒的闲话家常。到了校门口,萧瑜待要作别,康博文好整以暇的问道:“你就没什么人想问的?”

萧瑜微愣,一时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只见康博文无奈摇头:

“有人还担心你在这里吃苦受累,没想到你却乐不思蜀,我可是有些同情他了。”

他笑着指向门外:“你瞧谁来看你了。”

萧瑜顺势看过去,只见门外停着一辆黑色福特汽车,车门打开,一个身着浅色格纹西服的男人走了下来。

这样衣冠楚楚文质彬彬的翩翩公子,能够千里迢迢出现在这里的,再也没有第二个人。

霍锦宁也看见了她,两人都没急着走近,只是遥遥相望,莞尔一笑。

“我还以为你辛苦这么久,会狼吞虎咽,风卷残云。”

一品海鲜酒楼的包厢里,偌大个红木餐桌只坐了两个人,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倒是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

萧瑜兴致缺缺,只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刚才在学校吃过了。”

军校伙食不敢恭维,清汤寡水,粗茶淡饭,却还不管饱。但她骨伤未愈,不能吃发物,这一点不能叫霍锦宁知道。

“等一下打包让我带回去吧,难得改善伙食。”

最近军校经费实在短缺,华永泰告诉她们上周饭堂得以开伙,是魏若英教官把首饰当了,这才有钱买的米菜。荤腥就不用想了,陈胜男这几晚做梦都是红烧蹄髈,差点把军帽吞了。

“打包可以另带。”霍锦宁忍不住给她夹菜:“难得出来一趟,吃多一点,怕你营养不够,跟不上训练。”

萧瑜不是没上过学,可是国内也好国外也好,都是在霍锦宁眼皮底下,如今独身一人跑到穷山恶水念这军校,吃苦受累显而易见,霍锦宁莫名就生了些担忧的情绪。

“你放心,扛不住了,我会开口。”

霍锦宁并不放心,他深知她的性子,既然自己选了这条路,那么打落牙齿吞进肚子里,她也不会张这个口。

他不动声色端详了她一番,轻笑道:

“瘦了,晒黑了,但人也精神不少。”

萧瑜一愣,下意识摸了摸脸,“有吗?”

霍锦宁含笑点头。

可能她自己不觉得,但他与她朝夕相处,她的一举一动一丝一毫的变化,他再清楚不过。

这身宽大军装衬得她瘦削高挑,走路带风,坐下来时不自觉的昂首挺胸,端正不倚,双手放在膝盖之上,军人风姿尽显。

少了原先颓靡风流气,倒是显得英姿飒爽,朝气蓬勃,像是她这个年岁的青年人本该有的向上姿态。

也许在长洲军校这个充满热血斗志,青春少年的地方,即便再过置身事外,也终究会耳闻目染。况且本就不是麻木无知的愚人,虽无革命之心,却从来不缺救国之志。

“也许吧。”萧瑜无所谓的笑了笑,并没有反驳,“最近家中如何?”

他们两个并没有形式上的“家”,而霍家的事她不感兴趣,那么问的就只能是康家的事了。

“岳父留京处理中山先生后事,应邀担任了中俄会议督办公署坐办,岳母随行。”

“聆姨呢?”

“聆姨最近与奉系的张少帅走的很近,岳母极力反对。”

萧瑜摇头失笑:“她多虑了,聆姨是不会嫁给少帅的。”

康家三姐妹,大姐爱钱,野心勃勃,二姐爱国,忧国忧民,而三妹爱权,心高气傲。

“她想嫁的,是中国的林肯。”

中山先生病逝后,可能接替他的人,无外乎是廖、汪、胡、许,和校长。

自廖党代表八月份遇刺之后,胡许二人相继牵连其中,五去其三。汪圣人颇得人心,但校长手中掌握的是军校三千弟子,狼虎相争,结局尚不好说。

而谁若是能做了康家的女婿,钱名势,就都有了。

“本以为北洋派系斗争风云际会,没想到广州也是波云诡谲,一团乱麻。”

不仅党内纷争,党外还有苏俄和第三国际的掺合。

萧瑜心中索然。

“左右不必我们来站队。”霍锦宁一笑,“我是个商人,只信生意,不信主义。”

“可巧,我也是。”

她拿起茶杯,慢悠悠抿了一口凉茶,打趣道:“我听闻近日里坊间流传着‘民间公子’的排名,什么虎父犬子,吃喝嫖赌的人物都榜上有名,却独独缺了你霍二少,不知是不是你这一身铜臭叫人望而却步啊?”

霍锦宁也不动怒,只笑的轻描淡写。

“那真是扫兴的很。”

他又哪里是计较这样虚名的人?

可生于锦绣堆中,不耽于声色犬马,门客三千,国士无双,除他以外,又有何人?

是非功过,后人评说。

作者有话要说:  1.当时黄埔军校的大花厅里,彭湃讲广东海丰农民运动,邓中夏讲省港大罢工,孙科讲肃清吏治问题,还有鲁迅,甚至毛爷爷等人都在这里发表过演讲,阵容空前绝后。

2.民国四公子,有很多版本,流传比较广的是:张学良,袁世凯之子袁克文,孙中山之子孙科,加郡王衔恭勤贝勒载治之子溥侗。

吃喝嫖赌那位就是某少帅。

第55章

血花剧社的话剧表演, 排练几经周折,到底还是在联欢晚会上演了。剧社在校内影响很大, 演出座无虚席, 这次也不例外,客观来说, 汪云飞编排的剧本跌宕起伏,情节扣人心弦,在晚会中大受欢迎。

只是表演途中生出了一段插曲, 舞台上甲君扮演一个地主正在剥削长工时,台下忽然一阵骚动,乙君和几名同学冲了出来,制止了表演,乙君家中正是地主豪绅, 认为台上表演不实, 有意丑化。双方争论不休, 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最后导致联欢晚会草草收场。

甲君乃是青年联合会成员, 乙君是孙文学会成员,究其本源, 竟然又是阶级不同, 信仰不同。

这一次的冲突是解决掉了,可以后再发生该如何?萧瑜对军校的未来不禁隐隐担心起来。

过年期间军校停课三天,只停课不放假, 甚至除夕夜里还安排了城内巡逻任务。

萧瑜正巧被排上,而和她两人一组共同巡逻的人是华永泰。

广州城的冬夜并不寒冷,只是不曾飘雪的冬天让萧瑜有些不习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的除夕夜,就这样走在午夜空荡的街头,难免心生孤寂,好在身边还有个同伴。

“今晚本来不该华教官巡街的吧?”

华永泰被点破也不否认,笑了笑:“能让学生安稳过个除夕夜便好。”

萧瑜玩笑道,“我可知道这几天的巡逻排班都是华教官手笔,让我大年夜在街头闻着百家饭吹着西北风,怎么也要让华教官请一顿宵夜才成。”

“当然可以,不过今晚店家早早打烊,许是没什么宵夜摊子了。”华永泰沉吟片刻,忽然想起什么,笑道:

“不对,也有个例外,你跟我来吧。”

街上门户紧闭空无一人,萧瑜本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华永泰真的带着她在小巷子里七拐八拐,敲开了一户小面馆的门。

一个体态壮硕,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披着外衣,从里面打开了门。

看见华永泰后,他毫不惊讶,反而爽朗笑道:

“我就知道你小子会来看老头子,特意给你留的门!”

他看向萧瑜,笑得更开心了,“还是带了小媳妇儿一起来的?”

华永泰有些尴尬,轻咳一声,解释道:“这是我的学生,我们今夜例行巡逻,顺道来看看您。萧瑜,这位是秦关前辈,于我幼时教过我拳脚功夫。”

萧瑜有些惊讶,“秦关前辈?可是南武林咏春泰斗秦关师父?”

秦关摆了摆手,不在意道:“什么泰斗不泰斗,糟老头子一个。快进来暖和暖和,我给你们煮两碗竹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