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十七章 道是一支木签(1 / 1)

作品:《奔亡道中

第二十七章道是一支木签

“我还是感应不到气劲!”

“师父不是说你已经顿悟了吗?”

“悟了武,忘了道!”

“那咋办?”

“不知道……”

杨亭头枕着名叫大黄的那只斑斓猛虎,嘴里叼着一根已经干枯了的狗尾巴草,躺在院子门口懒洋洋的晒着太阳!

“那你什么打算?”

素子坐在杨亭身边,摆弄着大黄的耳朵,揉捏成各种形状。

杨亭眯着眼,轻轻道:“我答应过师娘,要将她跟师父葬在姑苏城外的枫林,等伤痊愈了我就去姑苏一趟;然后去找道三,问清我的身世,因为他说过,我的父母可能还在世,我想问问他们,当初为什么要丢弃我,最后,找到月恒,回到三里亭,那里有一家小客栈,叫凌晨客栈,是我和师父开的!”

“我也想问问我的父母,可是,没人知道他们是谁,就连无所不知的师父也不知道,也许他知道,只是不愿意说罢了!”

月恒低着头,手轻轻抚摸着大黄的耳毛,大黄抬了抬硕大的脑袋,在少女的手心摩擦了下,似乎在安慰!

“如果可以的话,我以后去你们三里亭做客,你和月恒姐姐可不能拒绝啊!”

少女的心思就是多变的天气,前一刻还是阴雨绵绵,下一刻却已艳阳高照。

阳光斜斜的照着,少年,少女安静地看着太阳一点点落山,大黄时不时的传来一阵咕噜声……

夕阳残照,原来已近黄昏!

“素子啊,是不是该做饭了?你们年轻人有情饮水饱,我看人家难道只能吃吃狗粮?”

院子里传来老人抱怨的声音。

素子羞红了双颊,恨恨地跺了跺脚,嗔道:“老家伙,乱说什么?”

又狠狠地瞪了一眼一脸揶揄的杨亭,哼了一声,一溜烟跑进了院子……

太阳终于全部落下了山,只余下满天红霞。

红霞下,一老一少并肩而行。

“今日多谢师叔指点迷津!”

“不客气,我受你师父之托,本就要替他给你上完他不曾给你上过的课!”

“师父他……”

杨亭又想起了那个冬霜漫天的夜,心里一阵阵绞痛!

“你现在筋脉已废,心田已毁,气海消散,也许将终生做一个废人了,你可怕了?”

“怕了倒不至于,但略微有些遗憾,这天地间大好风光,这江湖中无数英豪,都无缘一见啊!”

“其实吧,修不了气劲没什么,入不得道也无伤大雅!”

老人看着红霞缓慢消散,直至第一抹夜色降临人间!

杨亭笑而不言!

“你笑我,站着说话不腰疼?”

老人回过头看了一眼少年!

“不敢!”

杨亭额头有汗。

“那你觉得我武道修为如何?”

“深不可测,不敢揣摩!”

“哈哈哈……”

老人拂须而笑,道:“我,不曾修武道,以医入道,从而一法通,法法通,天下大道皆是囊中物!”

“师叔是要说,天下大道,路有千条,这条不通还有下条?”

“对了一半!”

“哦?”

“我要说的是,道就是个屁,一文不值!”

老人仪态阑珊,满目萧瑟!

杨亭惊住了,天下人毕生的追求在这位老人面前竟是如此廉价。杨亭虽是初出江湖的雏儿,却也见过剑圣登天,见过白帝浩然正气,见过墨子瑜的儒雅,韩矩的问天,任平生的一剑开天幕,道三的邪气……这些人都是武道走的至高至远的几人,如果这都算是一文不值,那这世上还有什么值得这位老人正眼一看?

“这世上,没有什么值得我去留恋或者为之奋斗!”

老人似乎看到了少年的惊讶,解释道:“因为,万法皆空,都是虚妄!包括这天地大道,甚至于这一方天地!”

“大道?天地?”

这一切都已超出了杨亭的认知范围,只觉得心中一阵翻江倒海,他知道,接下来听到的或许将会颠覆自己的世界,可是,他却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似乎隐隐中要抓住什么,但具体是什么,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要说天地,就要先洞察这道到底是什么?”

“老子《道德经》有言:道可道非常道!”

道之一字,容纳天地万物,是存在的,却也是不存在的,它存在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它是具化的,却也是虚无的,它是物质的,也是非物质的。

佛家修来世,说相!

道家修今生,说道!

儒家立言,立功,立德,修浩然正气,三立成圣!

墨家兼爱,非攻,一个巧字道尽世间万物!

阴阳家近道,驭神算而测无常,有窥天之能!

这一切,是道,却也非道!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夜色已重,天地之间只剩下一片灰色,老人在一块大石上盘膝而坐,声音悠然响起,犹似从九天传来,却似冬雷震震,令人震聋发聩……

我曾见过一只老鼠,捡到了一支人类随意丢掉的木签,却终其一生,没有拖到洞中,因为洞口太小了……天下所有的耗子,都没有能容下那支木签的洞口……因为如果有一个可以容纳那支木签的洞口,那么,猫啊啥的也就能进洞了,而一只不怕猫的耗子也就不再执着与一支木签。

道就是一支木签,一支求而不得的木签!

众生就是那一只只自以为是的耗子……

杨亭双手拄剑,强忍着颤抖的身子,使自己站稳,涩声问道:“我们是耗子,那么,谁是猫?”

“谁是猫先不急,我先问你,你觉得这方天地是怎样的存在?或者说,什么是天,什么又是地,这天地是否有意识?”

“天圆地方,青天如华盖,大地似棋局!天是头顶三寸处,地是脚下纵横局,天地正因为无意识,所以无情!”

杨亭隐隐觉得自己知道的似乎都是错的,却仍忍不住说了出来,只是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他的全身上下已被汗水打透!!

“既然如此,那你有没有想过这片方地之下有什么?你有没有想过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或者它升自何处,又落至何地?你昨天看到的那轮太阳,还是今天看到的这轮吗?天上为何会有万千星辰,为什么这些星辰不曾坠落?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万物为何要有轮回?”

那一声声道问,就像一道道霹雳在杨亭耳边炸响,他只觉得双腿发软,浑身发抖,双眼昏沉,最后只剩一片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