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17、第 17 章(1 / 1)

作品:《红楼之林氏

过了冬,天暖起来就快了,这几日天气变得快,一日比一日热,说是春天,倒像是夏天了。中午用了饭,主子们都在休息,有些体面的下人也不愿在这时候难为自己,都把事情打发给下面的,自己找个阴凉地方缩了。宝钗天生体热,大中午的正热着,她也睡不着,她拿了把昭君出塞的团扇去了院子里。毕竟现在还没到用冰的时候,屋里又憋闷,还不如花园里,阴凉树下还有些风。如今春日正好,花木绽放,郁郁葱葱,不仅看着喜人,也确实要比屋里头凉快多了,只一条,蚊虫确实要比屋里多谢。宝钗摇着扇子一路从小径走到湖边,湖边有一个亭子,只是虽凉快,但最生蚊虫,宝钗从贴着亭子的小径上正要远远的走开,却听到里头有人窃窃私语,话里头还带了宝玉。低头思虑片刻,宝钗停下了脚步,侧头去听,是宝玉房里的两个二等丫头,宝钗往常去宝玉院子里,其中一个伺候过,因此宝钗记得这声音。说是两人在说话,但是出声的只有那一个,另外一个不过是一直嗯呐嗯呐的。宝钗细细听来,翻过来翻过去不过是些大丫头不容人的话。说宝玉房里的大丫头看宝玉看得跟自己家的金子似的,别说靠近宝玉了,除一等丫头这几个其他人等闲连宝玉的屋子都不准进去。但凡有人在宝玉面前露了脸,大丫头能把人骂得翻过背去,其中尤其以晴雯是最泼辣的,不放过一点儿,也就袭人最是亲和,对下面的人友善些,只是再怎么友善也不准人到宝玉面前去。宝钗面色不改的听着里面的抱怨,手里的扇子也没停下,有一下没一下的扇着。里头还在继续说,平日里听晴雯骂骂咧咧,竟是袭人拦着,连另外三个大丫头都不准靠近宝玉。要说这三个大丫头把宝玉看得跟金子似的,那袭人竟是把宝玉看成了自己的眼珠子一般。这湖边的蚊虫着实多,宝钗纵使摇着扇子也还是被蚊子狠狠的叮了一口,一时没忍住她竟然叫出了声。宝钗很有些机敏,连忙退了两步,作出一副正往亭子来的样子,正巧那两个丫头听见声音打开了窗子。“你们可见着林妹妹了?”宝钗摇着扇子往亭子边走,看起来好像刚到这里似的。那两个丫头脸都白了,穿了水粉对襟的那个就是说话的二等丫头了:“没,没瞧见。”她说起话来都在发抖。宝钗笑了:“那丫头和我躲迷藏呢,瞧我不抓着她。”说着便坦然的走了。水粉对襟的丫头吓得一下子抓着旁边穿红色衣裳的丫头:“怎么办?林姑娘最是小性,她刚才若听到我们的话,必定要说嘴的,要是让袭人姐姐他们知道,我就完了。”那红色衣裳的丫头却不信宝钗:“你听她说,林姑娘出门什么时候身边没带三四个人?你瞧着像是有这么多人躲过的样子吗?况且如今正是蚊虫多的时候,林姑娘身边的人早早就带了熏虫的香,你问问,现在有味道吗?真要有这么几个人在这里躲这么久,怎么可能一点味道没有。退一万步说,真是林姑娘听了你也不必担心什么,林姑娘人品贵重,从来不多说他人是非,便是她听见了也绝不会传播出去。”水粉对襟的丫头听了着实是被安慰到了,嘴里囔囔的说到:“还好,还好,就算是宝姑娘听见也无妨,宝姑娘最慈悲大方的一个人了,不必担心她。”红色衣裳的丫头侧头看了她一眼,眼里都是一言难尽,手里默默的松开,隐隐是往后退了一些:“我还有活计要干,我先走了。”说着就匆匆离开,也不管粉色对襟的丫头跟在后头唤她。王熙凤带着平儿就隔着一大丛荆棘瞧着这做戏一般的场景。她被贾琏打得狠,修养到现在才稍好一些,平儿见她终日郁郁,惶惶不安,便劝着她出来散散心,好说歹说总算是出来了,只是没想到出来居然能碰到这样得一部戏。“就她聪明。”王熙凤意味不明的说了一句,正要走又吩咐:“那个红衣服的倒是聪明,你去找宝玉,把她带回来。”说完也没有了闲聊先去的勇气,只转身离开。宝钗自导自演的这一出,除了旁观的两个和心知肚明的那个,其他人都不知道,只是到底出了些岔子,她也没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念头,只急忙忙的回了家去,在家中呆了好几日都不出门。这几天着实有些天热了,连一贯在家里在外头东窜西荡的宝玉都被贾母和王夫人联手拦下,不准他出门多了,好容易跟着薛蟠出了一次门,回家又被看管了起来。好在他是个性情温柔的,贾母叫了丫头左右缠着他,他也就不惦记着出门了,整日里忙着弄花做胭脂写些甜腻腻的诗,快活得不得了。快乐总是短暂了,宝玉还没快乐几天便被人找上了门来,来的是秦家的小厮,往日里是跟着秦钟的,他近来病着,贾母便拘着宝玉不让他去,怕他染了病气。今日小厮来寻,宝玉便以为秦钟已经好了,正高兴,叫丫头传他近来说话,谁知道那小厮近来腰间竟围了白色麻布的腰带,宝玉一看便有些惊了,也没问话。那小厮也不管宝玉问没问就通通的报了:“我家少爷去了。”接下来的话宝玉便一句也没听清了。袭人见他呆住的样子害怕了,连忙外头的粗使近来把这小厮引出去,又不住手的摩擦宝玉,不住的唤他:“宝玉,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