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七章 寿礼风波(1 / 1)

作品:《相府殊容

宴会正式开始,众位宾客都入了座,沈氏也在容婳的搀扶下入了席。经历了方才的事情,众人都不由得将目光放在了容婳身上,但是谁知容婳依旧是一脸笑意仿佛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容潋羽见了唇角微勾,心中竟有些佩服起沈氏来。容婳这样愚蠢的女儿,在沈氏的教导下都能做到这般,实在是不容易啊。

在宴会开始的第一个环节自然而然便是小辈们献上自己的孝心了,容婳作为长女,自然是第一个站出来。

“祖母,孙女知道你信奉佛法,便亲自去三清观求了这尊玉佛,佑祖母平安康健,万事顺遂。”容婳说着便跪了下来朝着裴氏深深一拜,她身边的明月手中捧着一尊玉佛,刚看质地便是极好的宝贝,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了。

“你有心了。”裴氏见了一笑说道,虽然那尊玉佛很是金贵。但是容府是什么样的家庭,裴氏又是从小出身名门,什么好东西没有见过。而且裴氏已经七十了,人到了这个年纪,对于这些身外之物自然而然就看得淡了。

所以总的来说,容婳的这份寿礼并没有送到裴氏的心里去。

容婳却不自知,依旧是一副沾沾自喜的模样。

“二妹妹,该你了。祖母素来最疼爱二妹妹,不知道二妹妹准备了什么宝贝献给祖母。”容婳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之前还不忘看向容潋羽挑衅的说道。

“大姐姐说笑了,和姐姐比起来,妹妹的寿礼实在不值一提。”容潋羽闻言很是谦虚的说道,随后转身接过碧珠手中的托盘,亲自走到大厅中跪下来。

“这是孙女手抄的佛经百卷,不值什么钱,祖母莫要嫌弃。”容潋羽开口扬声说道,可是她话音刚落便听的容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我见这盒子精致,还以为是什么宝贝,原来只是手抄的佛经。二妹妹手中握着大房的全部家产,竟连寿礼也懒得给祖母置办嘛?”容婳好不容易逮着这个机会刻意报方才的仇,便开口嘲讽的说道。

她特意将全部家产几个字咬的极重,为的就是让在场的众人知道,容潋羽虽然手里有不小的财富,但是却连裴氏的七十大寿寿礼也不用心准备,这便是在指摘容潋羽不孝了。

“是啊,这区区佛经却是拿不出手啊。”

“这容府二小姐到底还是不懂事,做事还是分不清场合轻重。”

“……”

一时间指责容潋羽的声音铺天盖地的涌来,容潋羽只是安静的跪在大厅中央,也不着急辩解,任由众人指责。容婳见状大喜,只当是容潋羽羞愤难当,所以无话可说了。

“原来在大姐姐眼中,金钱宝贝就这样重要。大姐姐这样说,我实在不知该如何反驳。”良久之后容潋羽这才开口淡淡的说道,但是她这一番话就像是石沉大海一般,根本没有用。

“老夫人,您常年信佛,可知道以血入墨抄写的佛经最是真诚?”碧珠见容潋羽受尽指责,到底还是不忍心了,便看向裴氏开口说道。

在场的人闻言不禁一愣,原本还吵闹的大厅顿时安静下来。

百卷佛经,以血入墨。这份诚心岂是钱财能够衡量的。

“这佛经是羽儿用自己的血抄写的?”裴氏闻言不禁震惊的问道。正如碧珠所言,她常年信佛,自然是知道这个说法的。

“七七四十九日,小姐每日抄写了都会送去三清观请主持诵法开光。从未假他人之手,从未停下一日。小姐不许奴婢张扬,但是奴婢想小姐得这般诚心,远比大小姐数日前的惺惺作态要真诚多了。”碧珠闻言淡淡说道。

到底是百里溟培养出来的丫鬟,即便是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已经是不急不缓,滴水不漏。

众人闻言更是震惊,碧珠若是不说,他们怎会知道这份寿礼竟这般贵重。

“祖母已经年过古稀,若是那些花言巧语金银珠宝真的可以让祖母平安顺遂,孙女愿意倾尽所有日日说与你听。”容潋羽深吸了一口气,终于抬起头来,双眸含泪的看向裴氏柔声说道。

她没有仗着自己的所作所为控诉容婳,没有逼着裴氏还她一个公道。她只是这样静静的望着裴氏。眼中有对裴氏的敬重和真心,也有被容婳嘲讽,被众人误会的委屈。裴氏见了更是心疼不已,连忙起身走下来亲自将她扶了起来。

“祖母知你是真心的。”裴氏拍了拍她的手柔声说道,甚至眼中含泪,和方才对待容婳的模样完全不一样。

容婳见状虽然气愤,但是也知道自己今日不占理,便不敢胡搅蛮缠,免得又弄巧成拙。容婳恨恨的坐下来,沈氏轻轻的拍拍她的手,示意她冷静下来。虽然沈氏也恨的直咬牙,但是却不能表现出来。

反正容潋羽也出不了多久的风头了。

想到这里,沈氏的目光不由得落在容潋羽身上,眸中满是冰凉的寒意。

“我大顺朝最推崇孝道,容二小姐实为众人表率啊。”百里夜率先站起来看向容潋羽夸赞着说道,他的目光里满是欣赏和毫不遮掩的爱慕,仿佛要黏在容潋羽身上一般。

容婳见了更是恼的浑身发抖,手中的帕子几乎要被她绞碎了!

百里夜此话一出,紧随其后的便是众人的赞赏。容潋羽闻言只是浅笑应之,心中却是鄙夷不已。毕竟方才说那些怪罪的话的人是他们,现在赞赏容潋羽孝顺至极的也是他们。这样跟风而来的赞赏,容潋羽还真是一点都不在乎。

“回去坐吧。”裴氏慈爱的说道。

有了容潋羽珠玉在前,容琇容黛二人也不敢太放肆,两人送的也都是自己亲手做的物件。容琇绣了一件百寿袍,寿袍上有一百种不同字体的寿字,绣工精巧,心思绝妙,在场的人也是赞叹不已。

容黛的寿礼则是一双绣鞋,看样子和容琇的百寿袍像是一套衣衫,绣工也是了得。对于她们姐妹二人的寿礼,裴氏也很是喜欢。如此一来只有容婳一人的寿礼是金尊玉贵的玉佛,和其他三人比起来,诚意上倒是差了一大截。

“老夫人,其实今日还有一位贵客未到。”这时沈氏扶着已经微微隆起的小腹站起来,看向裴氏柔声笑着说道。

在场的人闻言不由得好奇起来。

“还有哪位贵客未到,怎么没人知会我一声?”裴氏闻言只当自己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人物,连忙看向姚氏和杜氏询问道,但是却发现姚氏杜氏二人也是一脸的疑惑,不知道沈氏口中的贵客所为何人。

“儿媳听李妈妈说老夫人今日来总是头疼的厉害,请了多少大夫也没有用。恰巧婳儿在三清观遇到了出门游离的弘一大师,儿媳斗胆便请了弘一大师前来为老夫人瞧瞧。”沈氏看向裴氏轻声说道。

她的话音未落,大厅中便响起了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看着众人震惊的模样,沈氏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弘一大师?可是那位长年隐秘踪迹,当年连太后亲自纡尊降贵都没有请到的弘一大师?”裴氏猛然抓住了椅子的把手,看向沈氏一脸急切期待的问道。

她这般模样,足以彰显这位弘一大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了。

“正是,弘一大师原本不想沾染俗事,却被婳儿的孝心打动,这才答应今日前来。”沈氏闻言点头说道,她的声音温柔清和,但是足以让在场的人全部都听见。

裴氏更是高兴的红了眼,弘一大师身份神秘,但在百姓眼中却是犹如天神一般的存在。房间传说他能通天地,判生死,知过去,晓未来。但是这样一个神人却从来没有一个人见过他的真面目,众人只晓得弘一大师出门常戴斗笠,胳膊上印有经文,一袭白衣仙风道骨。

据说当年太后在五台山礼佛时偶遇弘一大师,从五台山的佛观一路膝行至他的落脚处,只为见他一面,可是后来竟被拒绝了。

这样的神人,连大顺朝最尊贵诚心得太后也不放在眼中。

此事很快便传了出去,众人非但没有苛责弘一大师不知规矩,反而愈发的敬佩他的为人。就这样,弘一大师在百姓口中越传越神,成了脱离人世的存在。

可是现在弘一大师竟主动上门来为裴氏看命,这等优厚的待遇只怕还是世间头一份,裴氏怎么能够不激动。

“那大师现在何处啊?还不快快请进来,若是怠慢了大师该如何是好啊?”裴氏连忙起身走下来看向沈氏迫不及待地问道,她有些手忙脚乱起来,甚至连说话都有些紧张了。

“大师已经来了,儿媳这就命人将大师请进来。”沈氏闻言微微福身说道,她话音刚落,门外便响起了一阵竹杖落地的声音,众人出于好奇纷纷抬头望去。

众人只见一男子长身玉立穿着白色衣袍,头戴斗笠遮去了面容,步伐从容沉稳,一步一步走了进来。偶尔几缕微风吹过,扬起他的白色衣袍,更增添了他仙风道骨的气质,仿佛下一秒就会乘风而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