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69节(1 / 1)

作品:《六零年代选专业

最起码普通的雕工是没有资格的。

这玩意放到以后绝对是能升值的,而且也是真好看。

就是价格是真贵,最小的也得有成人巴掌大,雕刻的桃花源记,因为她看到桃园、小路和河中小船。

这块玉石是摆放的一排当中最小的,但价格却不是最低的,要一千二百块钱。

沈梦有些乍舌,啥东西进了这个华侨百货,价格都要翻番的长啊。

她是不知道现在玉石的价格,也不会看玉石的等级,但是她有对比呀,她还记得前几年她娘用几十块钱买了好多玉石给她,30块钱50块钱来着,现在居然要过千儿。

当然他也得承认这块玉石肯定是要比她娘买的要好,而且雕工也是需要给人工费的,何况还是雕工大师,肯定便宜了,人家是不会干的,各种成本加在一起稍微贵点也是能接受的,这最重要的是,这种只要买了以后就会千百倍的升值啊。

感觉跟投资京都房产有的一拼。

所以沈梦大手笔买了三个,她们娘三一人一个。

自己挑,以后闺女的作为陪嫁,儿子的作为传家宝。

她自己的留着自己玩。

不过她即使不差钱,也不会一下子带几千块钱出来,何况现在还是第三套人民币,还没有百元的人民币呢,几千块钱正经不少呢。

所以她交了一百块定金,约定明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在玉石这她花了一大笔,然而购物的瘾头也被调动起来了。

之后她又和闺女买了景泰蓝手镯。

这个不是为了增值,存粹是好看吧。

女人看到好看的就容易走不动道,沈梦其实还好,但是优优特别喜欢,母女俩索性都买了一个。

她还学了不少关于景泰蓝知识的,不得不说这里的售货员让她有点后世的感觉。

不但服务态度好,而且还经过培训,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可以给客人进行简单的讲解。

景泰蓝手镯是一种美术工艺品,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初创时只有蓝色,所以叫景泰蓝,又称“珐琅”“法蓝”。采用景泰蓝的工艺手法,通过掐丝、点蓝的技术制作而成。

最后售货员的结束语也是这样子的,这件产品是国家技术精湛的工人做出来的,非常有特色,适合作为送给海外亲朋的礼物。

沈梦微笑点头认可,看来培训这些售货员的都是一个套路啊。

这里也有卖金饰的,每克居然要四十块,沈梦是知道后世黄金价格的,高的时候四百多,便宜的时候低于三百。

按照升值空间,或者是性价比,都没啥好买的。

现在工人的工资才多少啊,所以40块钱一克绝对是天价了,现在真的是有钱人才带金饰的。

沈梦本来对金饰就不怎么喜欢,要不然当年姥爷给嫁妆的时候就不会给她的都是玉石了。

没买黄金,但是最后她仍然买了不少好东西,绿松石的银戒指和大块西瓜碧玺。

绿松石是十堰的特产,碧玺是新疆的。

沈梦觉得这个华侨百货真的是牛叉啊,简直是集合了全国上下的好东西。

之后沈梦都觉得差不多了,结果又发现了几样好东西,其中一样是寿山石和鸡血石的印象。

就是那些画家、作家创作之后卡的印章那东东。

人家还有师傅坐镇,当场给刻的。

沈梦觉得有意思,两个孩子也觉得好玩。

所以又剁手了。

“这玩意可不便宜,妈妈给你们买,除了看你们喜欢,也是这几样东西带着爸爸妈妈的希望,希望有一天你们可以真正用的上。”沈梦觉得这也算鼓励上进的一种方式吧。

优优听懂了,“放心吧妈,我会努力的。”

睿睿有些懵,但是人聪明,也跟着他姐学,“我也会努力的。”

沈梦很是欣慰,“那就好。”

她这回买了八块,两个孩子一人两块,剩下的都是她和大元的。

也是先交定金,她选择印刻四块,剩下的不用刻,要留起来。

沈梦终于记得老公了,决定给他刻一个印章,就当生日礼物了。

印章的讲究很多,老师傅边刻(不是她们的)边给她们科普。

印章不是越大越好,应与作品相匹配。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的说法。

和现代人喜欢双数很是不一样。

沈梦觉得这次逛街大有收获,涨知识了。

沈梦将要刻印的字留下,分别是:沈梦之印、苏元之印、苏明优印和苏明睿印。

都是基本款了。

这回仍然是交了定金。

东西小巧,其实可以拿的,无奈兜里钱没有那么多。

最后的几样东西是古董,真古董。

清朝末期官窑的盘子、碗和瓶子之类的。

盘子三块钱一个,碗是五块,瓶子要贵一些,特别是成对大的。

沈梦第一感觉这些怕不都是假货吧,是工艺品。

可是想想觉得不可能,在华侨百货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是对外,国家也是要脸面的。

虽然价格贵,但不可否认都是国家顶尖的东西。

但是啥时候古董盘子,还是官窑的,就三块一个了。

大架子上密密麻麻的,这得成千上万吧,古董也太不值钱了。

“这真的是清朝的古董么?”沈梦还是问了。

“是的,这绝对是真的,您可以看看落款,我们百货大楼不可能卖假货的。”售货员微笑着做了保证。

沈梦和孩子们还真看了两眼,也没看出来啥。

不过输人不输阵,“外形还是很漂亮的。”

“肯定很好,官窑是给皇家做工的。”售货员又拿过来几个其他的款式。

最后沈梦买了两对漂亮瓶子,她恍惚记得上辈子拍卖大会一对乾隆得瓶子拍出了天价。

虽然知道她这一对儿35块钱的瓶子和以后上亿的瓶子肯定不是一回事儿,但这也算同宗同源吧。

她留着做传家宝好了。

多传几代,肯定会成为古董的。

所以她们大包小包回家,最占地方的就是四个大瓶子。

明个她还得去交钱和拿东西。

钱有些多,她准备让大元陪着她一起。

至于运回来也有些麻烦。

好在大元有摩托车,大不了多运两回。

不过这趟逛街的主要目的没有达到,给老人家买东西还一样没买着。

二天后,玲玲和肉包一起来了沈梦家里。

俩人应该早有约定,才能一起过来。

沈梦看到侄女、侄子很是高兴,赶紧拉着进屋。

让两人坐到炉子边上烤火。“外头冷,快烤烤火,睿睿给你姐哥倒热水,冲麦乳精吧。”

“谢谢睿睿,姐不喝麦乳精,把姑父的好茶给我泡点。”玲玲也不客气。

肉包没吱声,他喝不惯茶叶,觉得苦了吧唧的。

沈梦笑,“啥好茶,好茶能到你姑父手。”

沈梦也不知道啥是好茶坏茶,不过这茶叶还真不是大元买的,是领导给的。

“挺好的,反正我爱喝。”玲玲觉得肯定是好茶,因为有回甘。

不像家里的茶叶那么苦。

“那回头给你包点。”沈梦很是大方,反正白来的。

而且大元说了他办公室还不少呢,根本喝不完。

怕浪费了,就拿回家让大家伙一起帮着喝。

优优和睿睿对茶叶并不那么喜爱,俩人更愿意喝白开水。

所以好不容易玲玲爱喝,她肯定要大方的。

玲玲慌忙摆手,“不用二姑,我总来,放这就成了,我想喝就过来。”

她再不把自己当外人,也不能连喝再拿的,多大脸啊!

沈梦有些遗憾,没送出去,“这回你姑父到了新单位,工作很忙,今年过年我们不能回去了。优优睿睿,你们把写给家里的信拿来,让你们玲玲姐帮着带回去。”

优优和睿睿答应了一声,去了她们自己的屋子拿信去了。

“俩人没少写。”这是他规定的,“我们一家还在天安—门照了相,到时候让你姥姥、姥爷看看,我是想让俩人来趟京都的,趁着身体健康,来亲眼看看,之前我就说过,你姥姥偏说不动,回头你俩多说说京都好吃的好玩的,最好让她们改变心思。”

玲玲瞅瞅她弟,看他低着头,只能瞪眼,“姥姥也不听我的啊。”那是个顽固老太太。

沈梦当然知道她娘的性格,也不再多说,“你们猜,我给家里买啥了,哈哈…你们一定猜不着,我买到了一套王麻子菜刀,家里肯定用得上。”

第264章 电视台

沈梦也没想到最后居然是送一套菜刀,这还是苏元的提醒,老家的菜刀钝了,老需要磨,还不如给重新买一套。

而且她买的这套王麻子菜刀绝对是这个年代的名牌,很多家庭都很喜欢,不但锋利而且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