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49节(1 / 1)

作品:《六零年代选专业

“小梦你放心大胆的下来,我在下边接着你。”苏元冲着沈梦笑,给她力量。

睿睿握着小拳头,“娘,加油!快下来。”

“娘别怕,很简单的。你抓住铁梯子…”优优急的在底下指挥。

沈梦闭了下眼睛,然后吐口气,然后屁股往前使劲的做了个动作,利用这个惯性手抓住了铁梯,very好,成功了!

她后背都出冷汗了,她也觉得自己挺没用的。

之后就简单了,等她站到楼道口,心也算再次落了地。

被苏元扶着,腿还软呢。

“娘好笨哦。”还没学会善意谎言的睿睿同学,实话实说了。

沈梦:“……”她只能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决定了这个月苏小睿同学的奶糖没了。

之后的工作人家工人一天就给弄好了。

还有个小插曲,就是苏元买的那个大木桶有些大了,从楼道口这边根本过不去,没办法,最后从窗户那块上去的。

先在楼顶放人,然后往下垂绳子,他们把绳子拉进屋里,把大木桶给缠上,然后从窗户侧着把木桶放出去,工人在楼上慢慢的拉绳子,这样才把木桶弄了上去。

也是够费劲的。

等到水管也安好,开始种菜了。

仍然是全家出动。

因为地方不大,加上一些菜并不适合,比如说土豆这种根系比较丰富的菜,都是不能种的。

种了一些葱、蒜,还有就是一些当季的青菜。

因为土质细腻,所以打垄特别的方便,不费劲。

所以她们就跟玩似的把菜种好了。

苏元打垄,优优扎坑,睿睿扔种子,沈梦盖土。

之后在一起浇水。

菜很快就种完了。

之后还要照看,这活暂时是优优和睿睿的。

至于她个苏元还得编写练习册呢。

之前忙着搬家忙着弄楼顶已经浪费了一些时间了,好在盖房已经全权委托给王哥了。

得抓紧时间了。

之前沈梦走了老同学的门路,把两人编写的两本高一数学练习册送到了出版社。

主编没有直接决定,而是要找专业人士看一看。

过程挺快的,三天后沈梦就得了准信,约了下班时间过去谈合同。

主编的意思是沈梦是新人,没有名气,本来是按照新人润笔费标准给钱的,但因为有那位老同学的面子,所以给提一个档。

大家都是千年狐狸,玩什么聊斋呀,这么明显的套路,哪能忽悠住沈梦。

沈梦不可能傻乎乎说价格低不同意,她说的是不能让出版社完全承担风险,她愿意跟出版社共同承担,也就是她不要任何的润笔费,只需要返点,如果这每套书籍卖出去一千本以内,只需要一个0.5个点。

也就是说每卖一本书八毛钱,只需要给她四分钱。

如果1000本儿到3000本之间,她就要一个点。3000本到5000本,要1.5个点。5000到8000本就是两个点,8000本到1万本是2.5个点。1万到15,000之间是三个点,之后每涨5000本就提高半个点,最高10个点封顶。

她也不算狮子大开口,是打听过行情的,一些知名的作者他们出书不但有丰厚的润笔费,返点也多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之间,她这个最多只是10%,而且这还是在能卖出几万本书的条件下,如果卖不出去,其实出版社要支付给她的钱是非常少的。

有一些赌的意思在里面。

她这样的做法虽然在这个年代稍微有些出格,但是返点却是很多作家约定俗成的规矩,所以也是能接受的。

最起码当时的主编没有一口拒绝。

后来他们又研究了一下,双方才签订了这份新奇的合同。

老同学还调侃沈梦,很有信心。

因为已经是五月份了,已经进入高一下学期了,所以先要出的是高一下学期数学练习册。

出版社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一个星期成书就出来了,不过很保守,首印才800本。

对于这个数字沈梦当然是不满意的。

因为即使把八百本都卖了,她不过得3点2块钱。

先不说两人在弄资料就花了不少,就是他俩大半年的时间,这3块钱也太廉价了。

这时候对于销售都属于被动型的,倡导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沈梦却有后世的经验,知道宣传的重要性。

不得不又去找了老同学,她也不干别的,一是自掏钱包买一百本练习册,二是让她用出版社的名义。

她要免费给一些高中送书。

她做的也不是伤天害理的事,加上她用自己的钱,这事很容易通过了。

不过让她哭笑不得的是,老主编还让她不要那么争强好胜,要学的淡然一点。

沈梦知道对方是误会了,以为她这是自己掏钱给自己长脸呢。

不过也没解释,还是让事实说话吧。

之后她和苏元分别往不同省市的几十所重点高中邮寄了小包裹,除了两本练习册,还有一页简单的感谢信,写的是练习册免费试用,让他们提出宝贵的建议,如有需要也可以来电购买,她把出版社的电话地址都留下了。

现在包裹刚发出不久,近的地方差不多收到了,远的还在路上。

沈梦逼着自己不去想,也不给老同学打电话询问情况。

而是和孩子们弄楼顶菜园子,还有继续编写高二的数学练习册。

她心态其实不咋地,怕炸了。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和~蟹的太严重了,我本来想开年代文的,有点怂了:-)

我又爱看红楼,就手欠开了本预收,第一次尝试,美妞们有喜欢这个类型的,就收一下。

第242章 开饭店

沈梦不知道炸的不是她,是她老同学。

出版社连着几天接到电话,都是要买金牌状元练习册的。

出版社卖书的过程一般都是刊印出来后送到跟他几个合作比较好的新华书店里去,基本上都是左近的,如果口碑发酵的好的话,才会慢慢的向外推广,基本上这个过程是很慢的。

但是这次居然是不同省的高中学校直接想找他们买书。

出版社能直接卖书么?这得请示领导。

之后沈梦也被紧急叫到出版社了。

老同学见到什么还啧啧了两声,很是不可思议的,“你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

沈梦很不要脸的自夸,“我聪明嘛。”

“那你之前怎么不跟我说一声,你不知道我接头一个电话的时候一头雾水的,差点儿以为对方开玩笑要挂电话呢。”老同学嘴上有些埋怨,但从说话的口气就能听出喜悦居多。

虽说他们的工资是固定的,但是如果业绩好,福利也会多呀。

而且这练习册是他主要负责的,如果出彩了,也证明他工作做得好。

沈梦有些敷衍的答了句,“我相信你的应变能力。”

她也拿不准出版社的态度,万一对方不允许呢,还是先斩后奏更保险。

其实她也透露了一些,之前还跟老同学说过要借用出版社的名义呢,只不过详细的没有多说而已。

老同学又神经兮兮的来一句,“你不怕他们看了不买么,学校可以自己印的啊。”这样更省钱。

这个沈梦早就想到了,“我把后面答案撕了。”

老同学笑着点点沈梦,“有点缺德。”

沈梦耸耸肩,“反正他们也不知道是我干的,我是以你们出版社的名义寄的。”

老同学:“………好了,不说笑了,我们说正事,我们是出版社,道理上不允许我们直接卖书的,不过这也不难,我们可以主动联系那几个高中当地的新华书店,这是给他们送成绩,没有问题的。不过这样的路费也就增加了。”

沈梦却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你们出版社之前跟其他省份的新华书店是没有业务往来的,但是通过这本书打好交道之后,以后你们其他的书也可以发售出去,这是多好的一个拓展关系途径啊,我觉得你们总监还应该感谢我,要知道这个途径是我自费弄来的。”

老同学:“………”

沉默了会,“说不过,说不过,我认输。”摸摸鼻子,“其实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预祝你练习册大卖。”

沈梦和他握了个手,“也靠老同学帮忙。”

“告诉你个好消息,你那七百本练习册已经卖了一多半了,主编已经让加印了。”老同学伸出手指比划了下,“加印两千。”

沈梦勾了勾嘴角,“我也希望能得到更多老师学生的肯定。”

其实这话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她也希望能多卖多挣钱。

老同学招呼沈梦喝茶。

沈梦喝了口润润嗓子,“这次这么着急找我来,不会只是告诉我一声吧。”

同学表情有些尴尬,不过还是硬着头皮说了,“嗯,我们主编觉得你这个主意不错。”

沈梦垂着眼眸,似笑非笑,“所以他也想照搬。”

虽然心里有些不得劲儿,但沈梦也知道没有办法,这个时候还真没有原创意识。

能和她说一声已经是不错了。

“咳咳…也不白用,我们会主动联系一些以前没合作过的新华书店,你的书我们会免费推广,不过数量不能太多,一个新华书店也就是五本左右。你觉得可以么?”老同学文人脾气,谈到做生意有些抹不开脸面。

沈梦答应的很是痛快,“可以。不过还有一个要求。”

“你说。”

“之前我们给不同省份五十个高中邮寄了练习册,这是具体的地址和电话。”沈梦掏出两张纸,打开,推了过去,“之后得后续跟踪需要你们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