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21节(1 / 1)

作品:《六零年代选专业

沈梦先下嘴为强,“娘,你别说了,我知道了,我回头就骂苏元去。”

这锅必须是他背。

沈母哼了句,到底这事不好说,“你心里有点数,别太纵着他了。”

沈梦感动坏了,多少年了,她娘终于向着她说一回话了,真不容易啊。

等回了家,沈梦把情况和苏元一说,他也懵逼了,这咋说的,原来他做的都是“无用功”啊!

他还和大舅哥定了一份驴~鞭呢,看来可以取消了。

三个月后,沈梦在夏天的尾巴终于怀上了,真特么的不容易啊。

沈母也是高兴,大手一挥,全家聚餐庆祝一下。

聚餐的时候杜老爷子也宣布一件好事儿,副厂长找他谈话来着,是想劝他退下来,把大勇给推上去。

至于现在的二厨,人家是要调走的,要调到附近的国营饭店当主厨。

其实就是用老爷子的岗位换杜勇再次晋升。

这对大勇是好事,但也把沈母的计划打乱了,她原打算等老爷子退下来,就让小五接班,从废品回收站出来,进她们厂子。

没想到会成这样。

她现在只能庆幸没把心里的想法跟任何人说,要不然兄弟俩会不会因为这事而生疏。

先头人们都恭喜沈梦,现在都工资杜勇,要升官了。

他才二十八啊,绝对是年轻有为了。

不过人家的工龄并不短,他从十二三岁就进食堂帮忙了。

最重要的是他手艺好,即使有心里不满的也没办法,厨房里如果现在二厨走了,没人能替代他。

这也算双喜临门吧。

沈家人高兴呢,可是有人发愁啊。

杜大姨家现在住宿条件宽松了,杜老爷半卖半送把房子卖给她了。

她就会错意了,以为杜老爷终于记起她这个闺女了,要补偿她了。

得了房子之后,就开始惦记老爷子的工作岗位了。

主要是她家几个娃太不争气,老大从小身子不好,好不容易娶了个媳妇,后来才知道嫁过人,不过她家也实在没能力再给老大娶了,也就捏鼻子认了。

还好这媳妇能干,找了个临时工的活,也算能养家,关键是还给她一口气生了俩孙子。

两个闺女都嫁人了,过好过赖她也不管了。

就剩老小了,啥活也不好好干,找个活干不了两天,成天在外头乱逛,这样咋找媳妇啊。

她可以听说了二丫家几个娃都有正经八百工作了,那老爷子工作她肯定不会抢了吧,拿排队也该排到她家了。

结果杜大姨还没美几天,就传来老爷子退休,杜勇上位的消息。

工作岗位彻底没戏了。

杜大姨找沈家来闹,可是老爷子直接把她骂走了,说她会生不会养,二丫(沈母)几个娃不是能学习就是有手艺,她家几个除了吃还会啥。

她回家拉着小儿子哭诉老爷子的狠心。

没想到付强一脸的不在乎,他现在找到了好营生,谁愿意干那死累的活啊。

沈母才不管杜大姨呢,她只知道自家儿子升官了。

要不是杜老爷子压着,她都想摆两桌了。

不过也叫全家人聚了回餐,把这好消息分享了下。

沈梦由衷的替大哥高兴,他学手艺真心不容易。

她还记得,最初大哥才几岁,放学就去食堂帮忙,练习刀工—削土豆皮。

一练就是两三年,后来大哥就能闭着眼睛削土豆皮,手上就跟长了眼睛一样,老爷子才宣布合格。

说实话,换成她她未必能坚持下来。

这么多年的苦没白吃,也算熬出头了。

杜老爷子尤其高兴,他把手艺完整的交了出去,就连食堂也让大外孙“继承”了,他没啥遗憾了。

高兴就想喝酒,结果喝多了,晚上就发了烧,沈母唬的不行,半夜喊许杜勇、兰兰,然后送医院了。

差点好事变坏事。

因为这个,沈母说了以后不给老爷子酒喝。

这边老爷子脱险了,回家只要好好养着就可以了。

那边沈老太太也病了,这次不是装病要钱,是真病了。

沈大伯把沈爹娘还有沈大姑、沈二姑都叫去了,商量这病怎么看。

其实就是让他们掏钱。

“医生说咱娘得的是胃口的病,治是治不好的,顶多让它不再坏了。但是药太贵了,反正我家拿不起。”沈大伯母的意思就是这病治不治没啥意思,他们要治就得掏钱,她家没钱。

沈大姑、沈二姑面面相觑,她们可是嫁出去的闺女,要是有钱可以掏,但是和儿子一样摊钱就说不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216章 沈老太太怕死

沈母看出沈爹着急了,毕竟是他亲娘,但是事一定要讲清楚的,“当年老太太跟大哥你们过,我和孩他爹净身出户,说以后生老病死都跟我们没关系。不过这么多年过年我们没少了礼。应该让外人讲究不出来啥。现在大嫂这话我就不懂了,老太太病了,你说没钱,那就卖房啊,那是老太太的房子,要是房子钱也没了,那应该是两个儿子的事了,不该不着大姐、二姐的事,她们是嫁出去的闺女。”

沈大姑日子难过,真让她掏钱有些太为难了,但这事亲娘,真不管又狠不下心,现在老二媳妇这话就说到她心坎里去了。

她们是闺女,可以出人,但是出钱得排在大哥、小弟后头。

可是沈大伯母不干了,她家就那一所房子,那是命根子,卖了住哪?“娘不是你们亲娘啊,你们不能丧良心。”

这地图炮一开,彻底把沈爹娘和沈大姑、二姑推到一起去了。

“那大哥你俩拿着娘的家当,娘生病了不给治才是丧良心呢。”沈大姑不得不吵,就怕最后真让她们掏钱,别人家都能掏出来,就她家根本拿不出来,到时更丢人。

沈大伯母一拍大腿坐地下开嚎,可是没人吃她这套。

要是沈老太太在,肯定会配合两句的。

小辈们都让沈大伯母给撵出去了,外头有经过的倒是慢走两步听个热闹。

沈爹也不理会大嫂,直接和沈大伯说话,“大哥,你咋想的?”

沈大哥这回也装不了深沉了,大家都瞅着他了。

平时总以沈家长子顶梁柱自居,这出了事却担不起事就很磕碜了。

他还是要脸的,烦躁的抹了把脸,“回头我去借点。”

认可借钱,也绝口不提卖房的事儿。

沈母撇撇嘴,就知道会这样。

沈大伯母不干啊,凭啥就她家借钱,“老四,你家全是工人,又是筒子楼又是盖新房的,咋不能给娘拿钱看病,二妹子,你家还有领导干部,更不缺钱,就眼睁睁看咱娘病死啊,这日子没法过了,都是丧了良心的。娘啊,你生了一群白眼狼啊!…”

心里却在骂,嘎呗死的老太婆几十岁了,死了就死了呗,死了正好给娃倒地方。却怕死的不行,不去医院都不行,这得花多少钱是个头。

她要是不拉着他们姐弟三个,这药费可掏不起。

沈爹娘他们都还不知道这事呢,都以为是老太太生病,沈大伯给送去了。

根本没想过老太太怕死,闹吵着必须去医院的。

不过就是知道也得听着,难道还能拦着啊。

“大哥,医生咋说的?如果治需要治多久,大概需要多少钱?”沈爹就当大嫂唱戏了,也不管她。

“得了,闭嘴吧,别嚎了。”沈大伯骂了句沈大伯母,“也没咋说,就说这病治不好,如果有钱吃药,那就能多挺挺,药费很贵,一个月得三四十块,说是有种药还得从北京买呢。钱也是太多…”

沈母也没想到需要这么多。

沈二姑开了口,“大哥,要不咱们换中药试试?”

沈大伯愣了下,“不都说那玩意不管用么。”因为西药见效快,现在很多医院都没中医了。

沈大姑一拍大腿,“咋不行啊,我们厂子有那生不了娃的,喝了两个月就有了,得找对人。”

中药好啊,只要没有人参啥的,它特别便宜。

最后决定先带老太太去找老中医看看,看大夫怎么说。

沈大伯母要求他们三姐弟必须都去医院接老太太,一起去看中医,还说这样谁也不糊弄谁。

这回沈爹他们答应了。

就定在明天上午,毕竟看病不能耽搁。

结果转天一早,他们都到了,老太太却死活不肯出院。

“别想骗我出院,出院就得等死了,我生了你们四个,你们爹早早没了,我一个人把你们拉扯大,咋还不能给我看病!我命苦啊…”老太太把着病床哭号上了。

老太太住的是六人间的病房,她这一哭号,周围全是看热闹的。

也有正义感强的,或者是有些物伤其类的老人帮着说话,“你们娘把你们拉扯大不容易,可不能这样啊。”

“真的是太不孝顺了,一群白眼狼啊!”

……

沈大伯母尖着嗓子,“你们知道啥,是医生说老太太这病治不好了,我们几个做儿女的一起商量,要不去找老中医看看,看看能不能治!”

沈大姑、沈二姑、就连沈母也跟着解释。

这绝对是少有的沈母和沈大伯母站在同一个阵线上的时候。

后来医生、护士来了,把她们都弄到了办公室。

沈大伯母就让沈大姑、沈二姑去劝,结果老太太死活不同意,还闹吵着骂人。

最后还是沈母说了,“娘要实在不去就拉到,反正我和孩他爹就请了半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