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7节(1 / 1)

作品:《六零年代选专业

这些小棍是沈梦专门给她大哥弄的,谁让他算数那么不开窍的。

十以后还好,毕竟可以数手指么。

可是二年级数学加深,手指不够用之后,就是灾难了。

沈梦没招了,就让二哥给找了些蒲杆,切成手指长短,再让大姐给缝在一起,这样她大哥就能用来算数了。

可是人家该错还错,她也是无语了。

沈丽和沈伟也在一边乐。

“二哥,二加二等于几?”沈梦看她二哥幸灾乐祸的,开始考她二哥。

家里大哥、大姐都上了学,下面就剩她和二哥了。

这边上学都晚,**岁上学很正常。

可是她不想也不行,她算过时间,在不跳级的情况下,上完大学需要13年,她必须在66年大学停课之前拿到毕业证。

那么也就是53年必须上学了,她为了以防万一,52年就想上学,那时候她五周岁,她二哥七周岁。

她要上学,她二哥必然也得去。

所以她就有意识的教给她二哥一些简单的知识。

别到时跟不上。

她二哥算数虽然不怎么快,但也没像老大那么让人绝望。

沈伟摆弄下手指,就给出了答案,“四,是四。”

沈梦差点露出老母亲微笑来。

欣慰~

就在这时,沈爹过来了,“大勇、小丽你们过来一趟,和你们说点事。”

沈勇哦了声,和沈丽跟了过去。

沈梦拉着二哥,“咱们也去。”

沈伟没那个兴趣,“我不去,我玩会大姐的嘎拉哈。”

沈梦心说不去正好,她自己偷听更方便。

沈勇和沈丽有些懵的被沈爹带到了东屋。

沈母这回先开口了,“大勇,小丽,娘问你们一件事,以后你俩和娘一个姓成不?”

沈勇、沈丽瞅瞅她们爹,有些期期艾艾的,不太敢开口。

沈母哼了声,“你们爹答应了,现在就问你俩意思。”

这回俩人都松口气,“可以啊。”都表示可以。

沈母有些得意的看了眼孩他爹,“你还想说啥不?”

沈爹有种鞋子终于落地的感觉,长出口气,扒拉大勇、小丽,“你们去玩吧。”

沈勇和沈丽又一脸懵的被撵出来了。

沈梦差点被看到,她来不及跑,只能装作去水缸舀水。

“小妹,你要喝水,我帮你。”沈丽帮着沈梦舀了水。

沈梦其实并不怎么想喝冰凉凉的井水,她要喝热水。

沈丽将水舀子凑了过来,声音温柔,“喝吧。”

在沈梦看来她姐就像个“逼良为娼”的坏人。

只好沾了沾嘴唇,“我不喝了,太凉了。”

她不想闹肚子。

沈丽瞪了她一眼,“你不是想喝水,是想玩水吧,都和沈伟学坏了。”

沈梦:这个锅她不背!

她才没有二哥那么无聊呢,拿着水舀子在水缸里砸冰玩,还拿出大块的冰咯吱吱的咬着吃。

看来再次偷听无望了,沈梦只能耷拉着脑袋和大姐回了西屋。

东屋这边,事情已经谈完了。

大勇、小丽改姓的事等沈母出了月子再办不着急。

至于筒子楼,杜老头的意思是先和科室打个招呼,现在先不改,等最后再说。

沈爹娘心里不管咋想的,这时候都只能说好。

即使迫不及待,也得压一压。

沈母还是相信她爹的,只要答应了就不会后悔的。

而且她猜测她爹不想提前爆出来,也是怕她大姐闹,想消停一阵是一阵。

杜老头说完就要走了,沈爹起身去送。

西屋这边,沈梦有些纠结。

不明白她娘怎么好端端的让大哥大姐改姓。

她是女生,当然偏心女性,认为儿女随母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怎么无缘无故的呢,还当着姥爷的面,这也是绝对有她不知道的事儿。

“大哥、大姐你们对改姓没想法么?”这也太平静了吧。

沈勇还在算数,沈丽把嘎拉哈从沈伟那抢了回来,正稀罕的擦拭呢。

倒是沈伟很有兴趣,“啥改姓啊?”

沈梦将他推开,把事情说了一遍。

沈伟跟着起哄,“那我也改,咱们一起改。”

沈梦不想理他,人来疯!

沈勇挠头,“随谁姓都成,只要爹娘都同意。”

沈丽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妹子,你看哥这回全对没有?”沈勇一副很有信心的样子。

沈梦瞄了一眼,这回11+12=24,她真想说,“大哥!你就是改姓智商的智,也挽救不了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那个美妞们不要代入现在开明的家长啊,做决定还要问过孩子。

就是沈爹他其实也不是想要征求孩子们意见的。

说到随谁姓这事,有个笑话,我妈同事孩子,他爸姓蔡,他上学同学给起了个外号菜包子,他回家死活要姓他妈的姓,然后他妈姓孙,同学又管他叫土行孙~

第33章 吃牛肉

沈母这次仍然没做成“满月”,二十天就回食堂上班了。

好在杜老头是领导,给安排了一些轻松的活儿。

又有陈小满帮忙,不让她碰凉的,所以还算好。

刚上班当天下午沈母和杜老头就去了人事科,把沈勇、沈丽的姓改了,以后她们就叫杜勇、杜丽了。

这事操作起来也容易。

之前杜老头都答对好了,只要她们过去就直接给办。

果然办事员问都没问,几分钟,新的户口本就有了。

两孩子的户口从此就迁到了杜老头户上。

杜老头给办事员塞了两包好烟,又稀罕八叉的摸了摸新户口本,才把户口本还了回去。以后老杜家的户口就不是他孤零零的一个老头子了。

建国后,他们这些工人的户口都是厂里重新普查后建的集体户口,需要用到户口的时候,比如申请结婚之类的,要去科室提前申请借出来,然后再好好还回去,私人是没有户口本的。

杜老头心里高兴,就决定,“今晚上都去我那,把小五也抱着,咱们一家子好好吃顿饭,我主厨。”

沈母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那可有福气了,家里有块五花肉,我带去。”

杜老头摆手,“不用,我那有三斤多牛肉,我放点萝卜给炖上,保证好吃,别的就不用了。”

沈母咽咽口水,牛肉啊,多少年没吃着了,“爹,给哪整的啊?”

杜老头转头瞄了眼二闺女,“是采购部在乡下买了头折腿的牛。”

沈母寻思着不对,“那我在食堂可没看到牛肉。”

杜老头嗤了声,“这么金贵的东西还能进食堂,早在半路就分了,我要不是赶得巧也沾不着边儿。”

这就是运道了。

沈母抿抿嘴不说了,心里却是明镜的,估计是被领导们给分了。

她现在已经给小五忌奶了,也不担心忌口,倒是能多吃点。

她家小五是个悲催的娃儿,从出生就没吃太饱,因为她缺奶。

她从怀孕就怀象不好,生的时候也艰难,好不容易生出来了,这奶稀沥光汤的,根本不够娃吃。

后来差不多就自己回奶了,她索性也不喂了。

正好大前街有个妇女也刚生了娃,她就带着鸡蛋上了门,和人家商量好,一天挤出一铁缸子奶,她一个月给人家买二十个鸡蛋。

人家媳妇两个胸脯子沉甸甸的,自己娃吃不完直往外冒,本来还挺愁,现在多余的奶水还能挣鸡蛋咋能不乐意呢。

就是喂奶费劲点,每次得把奶用温水捂热乎,然后用勺子一点点喂。

刚开始小五不会喝,总呛奶,现在好了。

人家媳妇的奶够稠,也养人,小五喝了四、五天眼见得胖了,她也彻底放了心,回来上班了。

沈母想着小儿子又在食堂摸了会鱼就下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