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2节(1 / 1)

作品:《六零年代选专业

这辈子也不知道会不会遗传下姥爷的厨艺基因,她不贪心,会做一些家常菜就可以了。

中午沈梦喝到了半碗鱼头汤,还有一小块被沈母挑过刺的鱼肉。

吃的直吧嗒嘴,香啊!

中午忙完了,杜老头沏壶“茶”水,让大家伙都歇歇手。

沈梦研究了下,这可不是什么茶叶,那玩意金贵,她姥爷可舍不得买。

倒有些像野菜干?

她小心翼翼的沾沾唇,马上扭成包子脸,苦了吧唧,这味儿太熟悉了,野菜没跑了。

她姥爷也太创新了,没钱买茶叶就喝白开水呗,还泡野菜干喝。

沈梦不知道,其实有些野菜是有药用价值的,用它们泡水对身体很好的。

她在一边挤眉弄眼,那边大人们已经聊开了。

罗爷爷起的头,“老哥,你说现在我咋看不懂了呢?外头兵越来越多了,可咱们日子倒好过了。”

杜老头喝了一口“茶水”,“就怕是回光返照啊。”

沈梦差点给姥爷竖起大拇指,说的真对。

杜大姨声音有些虚,“不能够吧,那么多人那么多qiang,还怕啥啊。”

杜老头对大闺女越来越看不上眼,“你那点眼光就别跟着参和了。”

就差直接说杜大姨是井底之蛙眼界小了。

沈母问的很实际,“爹,你说该咋整?”

杜老头叹口气,“趁着现在日子好,躲攒点粮食,有粮食心就不慌,至于别的,咱们普通工人能干啥,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的顶着呢。”

沈母低头寻思着,回头让孩他爹把家里的钱都买粮食了,之前孩他爹的意思是存起来,到时候给她爹买金溜子。

现在看来还是先买了粮食是正经,金溜子只能等以后了。

之后沈家的饭食又降了一个档次,沈梦还好,她隔三差五的吃个蛋蛋,虽然还是瘦了吧唧的,但是脸色没有她哥姐那么黄。

沈勇他们更喜欢往外跑了,尽可能的找一些吃的。

他们挖野菜、挖耗子洞,更上树掏鸟窝,抓蛤蟆、青虫…反正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找吃的。

这时候更发生了一件“雪上加霜”的大事,军队突然带着大量的金圆券在市场、农村强买粮食。

老百姓突然发现手里的钱更不值钱了,前两天一万元还能买一斤细粮,现在只能买粗粮了。

沈父母又是高兴又是忧愁,高兴的是家里的钱早些日子都买粮食了,忧愁的却是粮食不算多,如果这样的日子持续下去,他们家可能撑不过这个冬天的。

不管人们多么愁苦,日子还是要过的。

不久后世被称为“辽沈战役”的著名解放战争在48年九月份打响了。

但是刚开始战斗集中在锦州等地,沈阳这块还没打起来。

可是已经人心惶惶了,因为又来了很多逃难的。

也正是这些难民让城里人知道了外头的实际情况。

工厂们着急去找厂领导,才发现最大的厂长已经跑了。

更是乱了套了,都没啥心思上工了。

沈爹的意思是趁着沈阳没打起来,他找几个人合伙去趟农村,因为地里的水稻之前还没到成熟的时候呢,就是军队去农村搜刮粮食,总不至于把没成熟的粮食给割了。

沈母当然是不愿意的,这年头太危险了,而且就是弄着了粮食,也带不进来城。

在城门口就得被收走。

沈爹也知道孩他娘说得对,可是他就是怕啊,被之前那次断粮吓到了。

沈梦差点憋不住告诉他们,她花了五个表扬值,已经把辽沈战役的相关内容了解完了。

它一共就打了五十来天,也就是说十一月初就能完事了。

她家的粮食,虽然爹娘藏的严实,她心里也有个大概数,支持到那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等战斗真打到沈阳的时候,沈梦是有些怕的,每天都是听着炮声入眠,惊醒很多次。

她两辈子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得接触战争。

怕是必然的,但也有些好奇,但也仅仅是好奇,一点想参乎一下的心思都没有的。

她真怕那颗炮弹不长眼,再乎她家房子上。

当然这种小概率事件还是没有发生的,不到十月末,沈阳的国民党军队就在陆续撤退,已露败象。

不久八路军进驻沈阳城,宣告沈阳正式解放。

沈阳进入军管时代。

不管谁当权,工人们都要过日子,之前因为国民党乱发金圆券,让工人们饱受其害,最近的一个月工资连买些日常用品都不够了,所以他们迫切的要生活下去。

最起码像沈父母这样的底层工人,他们更在乎温饱问题,至于上头谁当官,并不是他们可以操心的。

沈父很是高兴,“咱们都长了工资,而且首长们说了,以后都能买到粮食,不会让咱们再挨饿的。”

这是军管会和工人代表商量之后给的承诺。

军管会就一个要求,就是工人们尽快复工,恢复沈阳城的稳定。

工人代表趁机提出提高待遇,经过协商后,双方都做了妥协。

算是皆大欢喜。

沈母没有那么乐观,低声念叨,“别看说解放了,可还不太平呢,前两天沈阳站就被抢了,我可听说城里不少国军呢。”

沈母说的还真是真事儿,沈阳城里最起码有五千多散俘,他们绝对是不安定的元素之一。

沈父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是让孩他娘多管管孩子,别让他们乱跑,大冷天的就在家炕头猫冬吧。

沈梦这下子终于放心了,和平年代终于到来了。

第18章 走后门

上面变天了,下面也是要动动的。

沈爹那边变化不大,厂子还是国有,干的还是老本行,技术口的。

就是最近新官上任三把火,所有机械都要检修、保养,所以每天都要加班。

可是加班是有补助的,普通工人巴不得加班呢。

沈母这边变动就有些大,因为她们那个小食堂要扩招,以后要面向所有的工人,大家都可以去食堂吃。

她们厂子几千口工人呢,肯定管不过来的。

所以就是食堂做多少,卖完拉倒。

又不是白吃不要钱,相信很多工人舍不得吃食堂的,毕竟没有自己做的实惠。

沈母有些意气风发,食堂这么一搞,她爹也算是变相升官了,但也有可惜的地儿,“咱家大勇就是太小了,要不然给弄食堂去,也是一份好工作,还能挣份工资呢。”

食堂扩招,很多领导就开始打招呼想塞人,可她爹那里也有个名额,不过她们家这些人要不是有工作,要不就是年纪不合适,想想就亏得慌。

沈爹也觉得可惜,他家小辈最大的就是大哥家大武也才十三,都太小了,“那以后领导就和工人吃一样的?”

沈母白了他一眼,“傻帽,说啥你都信,领导们人家是有级别的,一般干部吃大灶,科长以上的吃中灶,副厂长以上吃小灶。”

她爹都和她们说了的,以后来了新人负责大锅饭,她们有手艺的还是负责给领导做,这活轻省该讨好。

能亲身经历一次建国,这种事真的是几辈子就这么一回啊,所以沈梦对各种消息都是竖着耳朵的。

听到她娘的话,就忍不住想吐槽,“统啊,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这些领导飘了?”

居然敢明目张胆吃小灶。

系统对于沈梦的学渣属性,已经了解的透透的了,“这是现在的政策,也就是干部供给制,这实际上是老解放区供给办法的继续,供给制可以解决干部本人的吃、穿、用等问题。不过这也就是过度时期,等到五零年,沈阳完全转入恢复建设期,薪金制就会取代供给制了。”

沈梦表示明白了,这就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和干部作风没关系。

不过对她家来说也是好事,她姥爷以后手下也能管着不少人,权力大了不少。

当晚沈家都要睡了,突然来客了,这可太稀奇了。

来的人是沈爹的工友,俩人关系一直不错的,去年沈爹就是和他去的他家亲戚的农村买的粮食,才让他们家度过了两个多月。

“老三,你这样可就见外了,有啥事就直说,还来这一套。”沈爹有些不高兴的看着工友带来的点心。

为了照亮,沈爹拿了两块烧通红的煤块放到了屋地下。

吓得沈梦就没注意什么点心,赶紧把稻草门帘子掀开通风,她可不想一氧化碳中毒。

沈母不理解她的苦心,直接把门帘子拽下,“快上炕睡你觉,别闹了。”

还瞪了小闺女一眼,咋来客人倒掉链子了呢。

沈梦心里苦,她哪里敢睡觉,怕一睡不起啊,可又没法子解释,着急的喊系统。

系统表示它也无能为力,它又没手脚实在帮不上什么忙。

就在沈梦准备做熊孩子,把煤块都扔出去的时候,来的客人倒是先开口了,“这个煤块可不能在屋里烧,有毒的,你忘了几年前门房的醉鬼憨老头咋没的。”

沈爹有些不解,“那不是烧一宿么,咱就这一会,不和在灶坑烧热炕一样么。”

沈梦傻眼,她爹哪里来的歪理啊,关键不是烧煤,是封闭空间啊。

显然那位客人也是一知半解,“反正最好是别烧了。”

沈母很是果断,“老三也不是外人,就摸黑吧,把这煤块弄出去,孩他姥爷也说过,屋里多冷也不能在屋里烧煤。”

显然沈母也想起来这事了。

沈梦暗暗的松口气,不用当熊孩子了真好!

“嫂子,我是过来求你办事的。”这位沈爹的工友好一会才不好意思的开了口。

沈母很是诧异,“求我?啥事啊。”

“那个…那个不是食堂招人么,我大姨家有个小妹子,今年十六岁,手脚勤快可能干了,你看看能不能…”最后未尽之语谁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