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6节(1 / 1)

作品:《嫡嫁千金

后来薛芳菲来到燕京,不再抚琴了,他成了状元,忙着各路应酬,记忆里薛芳菲的琴声也渐渐模糊,却在今日,姜二小姐的琴曲下,莫名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的亡妻。

虽然薛芳菲不会弹这么凄怨的曲子,虽然薛芳菲和姜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沈玉容的异样,却被坐在成王身边的永宁公主看在眼中。永宁公主唇角笑容依旧,眼里却闪过一丝怨毒。看沈玉容这模样,分明就是又想起了薛芳菲。

一想到沈玉容如今还会惦念薛芳菲,永宁公主就妒忌的发狂,连台上的姜梨也一并恨上了。都该死,谁让姜梨像谁不好,偏偏像那个贱人!

外头的个人心思,姜梨自然也不会知晓,她只是心里盘算着,不晓得肃国公姬蘅是否发现了什么,总觉得姬蘅的目光让人十分不自在,莫非还有什么深意?可除了在青城山那一次,她和姬蘅又并无交集。就算姬蘅记得她,也只是一面之缘。

应当……没什么关系吧。

姜梨打定主意,倘若姬蘅拆她的台,说出她在青城山上算计静安师太的事,她就咬死也不松口,反正也没有其他证据。

这般想着,竟连学生们上台校考也不上心,一个个学生继续琴乐,柳絮也过去了,姜玉燕弹过了,姜玉娥也完成了,直到最后一位女学生弹过,整个琴乐校考已经结束,已是下午了。

有了姜幼瑶,或者说有了姜梨珠玉在前,其他人的琴声听起来总是寡然无味,像是只进的指法,甚至连指法都没有熟练。实在是差距太大了,别说是懂琴的,就连门外汉也能立刻分得清孰高孰低。

琴乐校考是要当时便出榜的。而如今众人关注的焦点,也无非就是姜梨和姜幼瑶二人身上。

姜幼瑶站在台下,抓紧了季淑然的手,这一刻,神情还是忍不住紧张起来。

若是在自己最擅长的一面输给了姜梨……姜幼瑶根本不敢想,若是周彦邦看到了会怎么看待自己!

二房的卢氏眼见着姜幼瑶不如之前自信,登时就笑着对季淑然道:“还是大嫂好,养了两个女儿,都是个顶个的聪慧,我看,无论是幼瑶还是梨丫头得了魁首,都是你们大房的人,大嫂定然是高兴的,不愧是大哥的孩子。”

季淑然本就有些心烦意乱,闻言卢氏挑事的话更觉怒意,面上却是一点儿也不显,笑道:“那是自然,我倒是觉得,梨儿弹得更好一些。”还主动夸奖了姜梨。

姜玉娥在心里嗤笑,只怕自己这位大伯母,心里已经恨毒了姜梨。不过姜玉娥也宁愿是姜幼瑶得了魁首也不愿意是姜梨得了第一,毕竟姜梨什么都没有,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怎么能和什么都有的人争东西?就应该乖乖俯首称臣,摇尾乞怜如自己一般才对。

五位考官在商量。

其他的学生倒是没什么异议,唯独到了姜梨和姜幼瑶二人这里,分歧出现了。

惊鸿仙子和萧德音认为,姜幼瑶应当得魁首,而绵驹和师延认为,姜梨应当得第一。两方僵持不下,谁也不肯让步。

“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就是姜梨第一,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绵驹痛心疾首,“你们都听不出来吗?”

“绵驹先生,”萧德音道:“个人有个人的看法,正如我们不能左右您的想法,你也不能左右我们的想法才是。”

惊鸿仙子心里有些微微诧异。

她自己是因为得了季淑然的银子,姜幼瑶又是她亲手教出来的,不得已才只能选择姜幼瑶。可是按他们懂琴的人来说,姜梨的琴艺应该是在姜幼瑶之上的,萧德音不可能没听出来。

那为何萧德音非要弃姜梨而选择姜幼瑶,莫非萧德音也得了季淑然的银子?可这不可能啊,萧德音平日在明义堂做先生,生活富足,况且当初做宫廷琴师都给拒绝了,可见是个不贪慕荣华富贵的,不会是因为银子的原因。

惊鸿仙子难以理解。

萧德音却是难得一见的坚持。

绵驹更不可能放弃,师延连话也不多说一句。惊鸿仙子迟疑了一会儿,道:“莫非,此番要并列两个魁首?”

并列魁首,从前的校验中,也不是没有过。是因为两方不相上下实在难分伯仲才不得已而为之。

绵驹冷笑:“可姜梨分明就比姜幼瑶弹得好多了!”这是不肯的意思。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气氛于是就僵持了起来。

校考的考官迟迟不拿出个结果,渐渐地就被校验场上的众人注意到了。

“怎么回事?怎么还不宣榜?”

“我方才看绵驹大师好像指了一下姜二小姐和姜三小姐,是不是难以抉择?”

“那倒也是,姜二小姐和姜三小姐平分秋色,不过我更喜欢姜三小姐,姜三小姐可真是漂亮!以往也都是姜三小姐得琴乐第一的。”

“我倒是更喜欢姜二小姐,那可是《胡笳十八拍》,从未有人弹过的。”

姜幼瑶见那头迟迟不出结果,心里又渐渐升起一线希望。哪怕是并列魁首,都比姜梨胜过她要令人好受一些。

“咱们总不能在这里呆到天黑吧?”绵驹有些不耐烦了:“总得拿出个说法。”

“可现在也没有旁的办法了。”惊鸿仙子苦笑一声。她和萧德音是决计不肯让步的,眼下看绵驹和师延也是和他们一样的想法。

进退维谷。

正在这时,突然有个声音响起,带着些懒散的深意,问道:“怎么,还没结束么?”

回头一看,却是一直在打盹的肃国公姬蘅,不知何时已经醒了过来,正把玩着手中的折扇,含笑看着他们。

即便是已为人妇的惊鸿仙子,瞧见姬蘅的笑容时也忍不住一时间晃神,回过神来后,才歉意的道:“眼下出了分歧……”

绵驹却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对姬蘅道:“国公爷,你醒了正好,我和小延延以为姜梨应当得魁首,仙子和萧先生认为第一应当是姜幼瑶,咱们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既然你醒了,今儿你也是考官,你且来说说,你站在哪一边?”

惊鸿仙子简直哭笑不得。

绵驹找谁不好,偏偏要找这位肃国公。虽然不晓得为何肃国公也成为了琴乐一项的考官,但是今日众目睽睽之下,这位肃国公可是从上场开始就打盹,中途或许是醒了一两次,但又很快心不在焉的眯起眼睛。

从评判第一位学生开始,姬蘅都没有说过一句话,仿佛今日他只是来游玩凑个热闹。所以四人心照不宣的,也没有去烦恼他,四人就自顾自的决定了其他人的成绩。便是真的让姬蘅过来,他又不是琴师,又怎么懂琴呢?

可是眼下,绵驹却让这位连眼皮子都懒得抬的肃国公来评定最后结果。说姜梨还是姜幼瑶得第一,惊鸿仙子甚至怀疑,肃国公到底认不认识哪个是姜幼瑶,哪个是姜梨?连人的琴声都没有认真听就来评判,这不是瞎胡闹吗?

最重要的是,肃国公的态度就是根本不屑于参与这些事,谁知道他会不会开金口,怕是话都懒得多说一句。

绵驹却是目光炯炯的盯着姬蘅。

姬蘅瞧着面前的一页红纸,目光停留在“姜梨”和“姜幼瑶”两个木牌上,低声道:“姜梨……”

“对!听到了没有,肃国公大人很有眼光,已经决定了是姜梨!”姬蘅乐得差点跳了起来。

“绵驹先生稍安勿躁。”萧德音淡淡道:“国公大人话还没有说完。”

萧德音想着,肃国公对琴没什么喜好,喜欢的是唱戏,今日也没有认真在听,定然不会因为琴艺去选择谁。但是肃国公的爱好,有一个是喜欢美人,姜幼瑶可是个活色生香的大美人……萧德音突然心里“咯噔”一下,说起来,姜二小姐姜梨,也并不丑啊!

她扭头看向姜梨。

姜梨正侧头在和身边的柳絮说着什么,更衬得侧影清秀绝伦,浅碧色的衣裙如春日,更勾勒出少女的窈窕和美好,似乎还能闻到她发间的芳香。

姜幼瑶的确很美,但姜梨也一点不差!

正想着,就见美貌的红衣青年突然扬唇一笑,手握着折扇,洋洋洒洒随意指了一个方向,漫不经心的道:“就她吧。”

众人连忙朝他指的方向一看!

金丝折扇薄如蝉翼,合起来也只有窄窄一条,扇子指着的木牌,赫然只有两个字。

姜梨!

姬蘅选择的是姜梨。

惊鸿仙子心下一松,不知为何,她竟觉得轻松了不少。拿了季淑然的银子,她也的确帮了姜幼瑶,可是肃国公亲自说话,这是她所控制不了的。而姜梨也名副其实。

萧德音却仍然执拗的道:“国公爷勿要戏耍,校考不是小事……”她的话全都咽在嗓子里,只因为姬蘅瞥了她一眼。

那一眼凉凉的,含着几分讥诮,像是洞悉了她心底的秘密,让她一瞬间如坠冰窖,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绵驹当机立断,大笔一挥,就在红榜的魁首处写下姜梨的名字。

尘埃落定!

萧德音眼睁睁的看着红榜上姜梨独占鳌头,再无转圜余地,肃国公姬蘅却是轻笑一声,站起身来,像是不准备在这里呆下去,就要离席了。

离席之前,眼神却又似有似无的,往姜梨那头飞了一眼。

姜梨也正盯着姬蘅,还想着姬蘅的目的,冷不防姬蘅临走时又看了她一眼,一时间更是怔然,就觉得这人还真的当得起“无常”二字,实在是不晓得在想什么。

不过他这是准备走了么?

尚在愕然,绑着红巾的小童已经拿了写好的红榜,一个个的开始念榜。从后到前,柳絮得了中等,姜玉燕和姜玉娥更差一些,孟红锦倒是得了第六。越往前,姜幼瑶就越紧张。

她能不能得第一呢?

红巾小童念道她的名字:“姜幼瑶,次乙——”

姜幼瑶只觉得脑子一懵,双腿一软,险些跌倒在地,幸而季淑然扶了她一把。待站稳后,身上微微颤抖着,绝望的等着那小童说出最后一个名字,心里拼命呐喊者千万不要。

然后她注定要事与愿违。

“一甲,姜梨!”

干脆利落的两个字,粉碎了姜幼瑶不切实际的幻想,像一把利剑直刺姜幼瑶的胸口。同时刺伤的,还有孟红锦。

孟红锦摇着头,狠狠掐了自己一把,似乎要分辨这一切究竟是做梦还是现实,手上传来清晰地痛感,提醒着她这一切都是事实。

加上上三门,姜梨一共拿了四个第一了。

在这样下去,自己的赌约就要输了,就要在国子监门口,沦为整个燕京城的笑柄,自己输定了!

一时间,孟红锦的脑子里只有这个念头。

叶世杰远远地松了口气,见姜梨得了魁首,他既觉得不可思议,又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事,连他自己都没发现,听到姜梨是一甲的时候,他嘴角边的笑容。

到底是胜了。

在柳絮一迭声的恭贺中,姜梨的笑容也是很温和的,并不十分感到兴奋。事实上,拿她的所学来参加明义堂的校考,是在欺负这些年轻的学生。不过,看着校验场上沸腾的人声,姜梨心里也小小的高兴了一下。

这一战,她也算小小的扬名了,以后的路走起来,会更加容易。

姜梨又扭头,想去看姬蘅,可只见到校验场门前红衣的背影,渐渐隐没在日光的余晖中。

罢了,姜梨心想,或许是自己多心,肃国公与姜家并无瓜葛,又怎么会注意到自己一个小女子,无非就是恰好遇上,觉得新奇看了两眼而已,就跟他看那些学了新戏本子的戏子一样。

想通了这一点,姜梨就释然了。

柳絮激动地比自己得了一甲还要高兴,道:“姜梨,你是第一,你可听见了?”

“我听到了。”姜梨笑道。

“你怎么瞧着一点儿也不激动?”柳絮有些狐疑,“难道你不高兴?”

“我怎么会不高兴?”姜梨道:“不过是想到接下来还有御射两项,心里觉得很是担忧而已。”

“对哦,”柳絮也想到了,“御射两项,除了那些将门之家的女儿,咱们学堂里的姑娘们也大多势弱。你……会吗?”她小心翼翼的问姜梨。若是从前,柳絮定然毫不犹豫的以为,姜梨肯定不会。可在经过好几次之后,柳絮也不晓得姜梨到底会不会了,姜梨总是一次次的出人意料,让人怀疑她究竟有什么是不会的?比如上三门的书算礼,比如会辨别真画和赝品,又比如能弹出所有人都没用弹过的《胡笳十八拍》。

姜梨含含糊糊的答道:“会一点。”

即便只是“会一点”,柳絮也被这个回答震住了,险些惊叫出声“你果然也会”这样的话。

“好了,”姜梨笑笑:“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也只是为了应付校考而已,大约今日是运气好,不知御射两项上有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她与柳絮一边说,一边往姜家的位置走。

姜元柏看见小女儿姜幼瑶满脸失落的模样,心里正不是滋味,就看见自己的大女儿往这边走来,表情就复杂起来。姜梨背放在庵堂八年,无人教她也能出落成这般,这似乎说明了姜梨本身比姜幼瑶还要聪慧,可这样聪慧的女儿就这么被耽误了。

一方面姜元柏为自己对姜梨多年的不作为感到愧疚,另一方面却又无法忘记八年前姜梨对季淑然犯下的错。虽然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伤害已经造成,用什么办法弥补都会有裂痕,对姜梨来说是这样,对他自己来说也是这样。

姜梨忽略了姜元柏复杂的目光,迎上了卢氏热络的笑意,卢氏道:“梨丫头真是好样的,这才进明义堂没几天呢,就又得了魁首。我瞧着,明义堂这么多年来,梨丫头是最厉害的,旁人都没能做到的事,梨丫头你却一下就做到了。”

夸奖姜梨,却也是不动声色的又踩了姜幼瑶一脚。说姜梨能做到的事,姜幼瑶却没有做到,姜幼瑶比不上姜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