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7节(1 / 1)

作品:《嫡嫁千金

姜梨不但不能出事,还必须好好地接回来,甚至要风风光光的,给洪孝帝看。

想想真是令人不痛快。

“无妨,”季淑然冷声道:“不过是多给了她七年时间活头,就不知天高地厚了。她回来也好,回来后,我自然有办法收拾她。”

“到那个时候,她就不会觉得回京是件好事情了。”

------题外话------

渣爹渣母渣妹齐上线╮(╯▽╰)╭

感谢各位小仙女送的花花钻石~又快周末啦

==================]]

☆ 第 13 章、第十三章 来人

青城山上的桃花开的繁盛,盛至极点,就开始大块大块的衰败。即便是衰败的花泥,似乎也是桃粉色的,配合着前些日子鹤林寺艳僧的传言,倒给这山里增添了不少旖旎的色彩。

山里不似山下炎热,清爽极了。姜梨和桐儿再不必同从前一般做无尽的活计,柳夫人临走前留下了足够的吃食和银子,玉香也在一边帮衬着。尼姑庵里没有了那些恶尼,桐儿的笑声都飞扬了许多。

六月初二的时候,尼姑庵外突然有了嘈杂的人声。桐儿正坐在窗前听玉香说燕京城这些年发生的奇闻异事,听见人声便是一怔,奇道:“外面出什么事了?”

坐在下首并着桐儿听玉香说话的姜梨眼眸一动,轻声道:“来了。”

“什么来了?”桐儿不解。

姜梨微微一笑:“接我们的人来了。”

玉香心中思量几分,站起身道:“奴婢先去外面瞧一瞧,二小姐先在此坐一坐。”

“不必。”姜梨笑着站起身:“我也跟着一道去吧。”不等玉香说话,她便率先往屋外走去。桐儿见状,急忙跟着起身追出门,道:“奴婢也去!”

自从出了了悟大师和静安师太一事后,鹤林寺且不说,尼姑庵却差不离是荒废了。本来这里的香火就不旺盛,声名一落千丈后,哪个正经人家愿意主动往这里来,巴不得离这等污秽之地远远地,免得也被人连带着指指点点。

因此,安静了大半月余,突然来了人,便显得格外明显。

刚出了尼姑庵庵堂的大门,便见门口早已陆陆续续的站着一群人,约有二十来人。大半人穿着护卫家丁的衣裳,还有些丫鬟打扮的,为首的是个黑壮的妇人,穿着绸缎小衫,头发上插着晃花人眼的足金钗子,三角眼,因着身材高大,眼神都带了几分居高临下的凶恶。

这些人站在这里,实在格格不入。为首的妇人打量了一下走出门来的三人,目光极快的落定在姜梨身上,上前一步,道:“奴婢见过二姑娘。”

姜梨没有回答,含笑微微侧身,接了这个礼。她并非真正的姜家二小姐,是以也不知道这妇人姓甚名谁,不过也不值得惧怕罢了。

那妇人见姜梨非但不接话,还从容的受了她的礼,不由得有些诧异,忍不住抬头打量姜梨。

事实上,时间过去了六年,整个姜家还记得姜二小姐的人实在不多,便是当初见过姜梨的,只怕如今连这位小姐的容貌也记得模糊。此刻抬眼看去,妇人只觉得眼前的少女陌生至极。当初姜梨送往尼姑庵时尚且只是个稚嫩女童,然而如今眼前的女孩子,衣裙素净,眉眼清澈,亭亭玉立的站在这里,便让人心中说不出的熨帖。

不愧是姜首辅嫡出的姑娘,清落高洁的模样,真是和她父亲如出一辙。妇人的心里没来由的浮起这么一句话。

桐儿眨了眨眼睛,语气古怪道:“孙嬷嬷,您怎么来了?”

原来这妇人姓孙,姜梨心中想着,只听孙嬷嬷笑道:“夫人命奴婢接二小姐回府,二小姐在此呆了几年,夫人心中挂念不已,多次同老爷说起想将二小姐接回府中,前些日子老爷总算答应了,夫人立刻就让奴婢带人来接二小姐。”

只说夫人季淑然想接姜梨,首辅姜元柏反而百般阻挠,听起来她这个女儿的确恨不得生父喜爱。这到底是事实还是挑拨,姜梨当然不会瞧不出来。

她笑着冲孙嬷嬷颔首,道:“多谢母亲挂念,姜梨在尼姑庵里也时时刻刻惦记着母亲,不能侍奉在母亲跟前尽孝,一直颇为自责遗憾。如今总算要回府了,母亲的一片心意,姜梨不敢忘怀,今生今世,一定会想法子报答。”

她说话的声音轻柔温顺,孙嬷嬷听着听着,却觉得自己的胳膊不知为何遍布了一层细细的鸡皮疙瘩。仿佛六月的炎炎夏日,竟也生出点点寒意,不动声色的拂过她的心头。

孙嬷嬷一时哑然。

还是玉香打破了沉默,玉香笑道:“既然如此,姜二小姐能回府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敢问嬷嬷,打算带二小姐何时动身?”

孙嬷嬷这才注意到玉香,探询的问道:“这位是……”

“奴婢的夫人是承德郎府上的柳夫人,”玉香笑道:“我家夫人心疼姜二小姐,本想当初就带着姜二小姐一道回燕京的,姜二小姐不肯,夫人就让奴婢留下来照顾姜二小姐。”

承德郎府上柳夫人的贴身丫鬟,竟然留在这里给姜梨使唤,姜梨何时与承德郎夫人这般亲近了?孙嬷嬷心中生疑,嘴里却回答道:“夫人当然是希望二小姐越早回府越好,等二小姐收拾好行礼,就即刻动身。”

“如此,”姜梨嘴角一翘,“正好,咱们现在就出发吧。”

此话一出,周围人都愣住,包括那些车马旁的家丁。孙嬷嬷掩住眼中的鄙夷,道:“二小姐不必如此心急,夫人既然说出,就一定会让二小姐回府,何必……”

“不是心急,”姜梨打断了她的话,“而是没什么可收拾的。”

孙嬷嬷一愣。

“我没什么行李,便是当初带过来的那些行李,六年了,嬷嬷该不会以为还剩下什么吧。嬷嬷又不是不知道,我可没带什么金银珠宝,只带了些衣裳,如今那些衣裳我也早已穿不下了,整个尼姑庵里,我唯一有的,就是桐儿,把桐儿带着回去就够了,至于那些木头凳子碗筷……莫非首辅府里还需要么?需要的话,我便让桐儿把它们都收起来。”

孙嬷嬷的脸“腾”的一下红了。

当着玉香的面,姜梨这话,岂不是说首辅府虐待了她这个嫡出的女儿,在山里呆了六年,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用,不名一文,如今要离开了,连行李都收拾不出来一件。她这个下人都还有几件首饰呢!

要知道玉香府上的男主子,承德郎柳元丰可是和夫人季家不对盘,晓得了这些事,谁知道会怎么做文章!

孙嬷嬷看向姜梨,姜梨一脸认真地看着她,仿佛并不明白方才那番话中,包含的深意与讥诮。

一瞬间,孙嬷嬷觉得有些棘手。

这个离开了姜家六年的二小姐,并非如书信中所说的冲动无脑,她温柔客气,却并不能让人轻易讨得了好去。

孙嬷嬷勉强挤出一个笑,道:“那好吧,二小姐,容这些护卫喝口茶歇歇脚,咱们就启程出发。”

姜梨感激的笑笑:“多谢嬷嬷。”

------题外话------

阿狸:走,回京撕逼去。

孙嬷嬷:_(:3ゝ∠)_

==================]]

☆ 第 14 章、第十四章 回府

青城山到燕京城,路途并不算是很遥远,不紧不慢的赶路,十日也就到了。

从山上到山下,变化的不止是天气,还有沿途的风景。

一路渐渐炎热起来,即便是这样的天气,也没能阻挠桐儿好奇又激动的心情。越是临近燕京城,越是不时小心的掀开马车帘一角,偷偷瞧着车窗外的风景。

玉香坐在姜梨身边,孙嬷嬷虽说是来接人,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却并未带伺候姜梨的小丫鬟。是以一路走来,还是玉香和桐儿跟在姜梨身边。

马车倒是好马车,车里铺着软软的褥子。桐儿方落下手里的马车帘,回过头看着玉香道:“玉香姐姐,马上就要进京了。我同姑娘多年不曾回京,也不知道京城里如今时兴什么,又是什么情景,玉香姐姐能不能教教我,免得回去闹出了什么笑话。”

桐儿和姜梨的年纪差不多,当初姜梨被送到青城山的时候,桐儿充其量也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对于京城的印象,实在是很模糊了。

玉香失笑,道:“一路上你说这句话没有十句也有八句了,该说的我都与你说了,再者不过是回京而已,这么紧张作甚。瞧二小姐,可一点儿也不担心。”

桐儿瞧了瞧正在看书的姜梨,不知想到什么,忽然又乐了:“那是当然,我们姑娘,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姐,自然犯不着紧张。”

玉香闻言,也跟着笑了,却又忍不住看了一眼姜梨。一路上,姜梨要么是看书,要么是闭目养神,和桐儿层出不穷的好奇心不同,对于回京这件事,姜梨表现的格外平静,也格外不在意。

玉香不明白,不管当初姜二小姐是因为什么原因被送到青城山去,是被继母设计陷害也好,还是真的谋害继母也好,离开姜府这么多年,甫回京,总要表现出一点情绪吧。激动,紧张,好奇,或者愤怒,不甘,甚至近乡情怯?

不过,什么都没有。姜二小姐只是安静的坐在马车上,安静的赶路,对于即将见到的京城,许久不见的亲人,表现的事不关己,只是那眉目间的温顺和安然,有时候看着,更像是漠然。

马车轮子“咕噜噜”的行驶着,到城门口时,已经快近中午。

城守备瞧过孙嬷嬷一行人的行令放行,一进燕京城,耳朵边似乎都热闹了起来。

孙嬷嬷的声音从外面传来,笑道:“二小姐,这就进城了。”

姜梨挑开马车帘,方一开马车帘,便对上外头民众好奇的眼神。桐儿也没料到外头竟然这么多人,一时怔住了。

玉香笑着解释:“首辅府上的马车华丽精致,百姓们见了多会注意,想来二小姐要回府的事外面已经晓得了,今日这些百姓如此,多是得了消息。”

姜梨笑笑:“多谢玉香姐姐提点。”

玉香忙称不敢当。

外面的日头晒得人实在刺眼,姜梨只匆匆一瞥,便将马车帘放了下来,桐儿还想往外看,只得作罢,又觉得心里有些不安,想安慰姜梨几句,谁知姜梨只是倚着马车垫子,不紧不慢的喝茶。

仿佛一点都不担心。

桐儿扯了扯姜梨的袖子,小声道:“姑娘,等回了府,奴婢一定会好好保护姑娘的。”

这干巴巴的誓言取悦了姜梨,姜梨摇头道:“没什么可怕的。”马车帘子隔绝了外头那些好奇的目光,却让姜梨的心里更加如明镜一般清楚。

青城山出事以后,姜家二小姐被送到妖尼庵中的事人尽皆知,想来柳元丰没有放过这个参季家一本的机会,这其中自然也有柳夫人的帮忙。季淑然既然要证明自己是个贤良的继母,必然就要堵住悠悠众口,不仅要将自己接回来,还要让整个燕京的人都晓得自己被接回来了。

这排场么就不得不阔气,无论是马车亦或是护卫,都是季淑然必然要做的面子。无形之中却给姜梨自己抬高了身家,让燕京城的民众都晓得,即便姜二小姐是个毒害继母嫡兄的蛇蝎心肠,即便又被送到庵堂里消失了七年,可,她仍然是首辅府中嫡出的金枝玉叶,怠慢不得。

只是不晓得如今的元辅夫人,姜梨的继母季淑然,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是否闹心了。

姜梨嘴角微微一翘,她并不惧怕首辅府中将要到来的未来,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豺狼虎豹,她也无所畏惧,死过一次的人,连胆气都铸炼成铁。成为姜家二小姐,从此以后,姜二小姐的未来和过去,她都一力承担。

而她最后要走的,便是借助姜家的权势,接近那个人,那一双人的复仇之路。

马车一路行驶,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在一处停了下来。

外面的熙熙攘攘似乎安静了下来。

孙嬷嬷的声音从外面响起,道:“二小姐,到家了。”

到家了。

这,就是姜梨的家了。

马车外,宅门口,四处都是看热闹的民众。前几日姜二小姐即将回府的消息整个燕京城都知道了。七年前姜二小姐毒害继母的事可是热闹了好一阵子,而姜元柏又是如今朝廷的肱骨之臣,姜家的事,自然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包括这七年不曾回府的姜二小姐。

姜府大门外,也正站着一大群人。为首的妇人温柔美丽,颇有风韵,而站在她身边的少女,更是娇俏可人,五官精致的如同画中仕女。站在她们二人身边的男子,身材高大,形容清俊,十分儒雅。

这便是姜元柏,以及他的夫人季淑然和女儿姜幼瑶了。

百姓们窃窃私语的声音传进耳朵。

“姜三小姐生的真是貌美极了,不知姜二小姐生的怎么样?”

另一人啐道:“姜三小姐那是肖母,也不看姜夫人是如何仙姿琼态。我听说姜二小姐的生母,先头那位姜夫人可是容貌平平,若是姜二小姐也随母,噫,差之远矣。”

“那也不能这样说,你又没见过。”

“没见过怎么了?且不说容貌,姜二小姐可是在庵堂里呆了七年,规矩礼仪都不懂,怎及得上姜三小姐谈吐修养?再说,那庵堂不干不净,说不准还沾染了什么不得劲,那就更入不得眼了……”说话声音小了下去,似乎是怕被人追究口舌之祸。

姜幼瑶听着这些议论,差点忍不住翘起嘴角,但看一边的季淑然,仍是端庄得体的模样,便隐没了内心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