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男主他疯了[快穿]_第162章(1 / 1)

作品:《男主他疯了[快穿]

第85章 某人总以为朕在撩他

柴王的脸色相当不好看, 不过还没等他想说什么,一旁的崔相出列,先一步开口解释:“皇上,柴王大概是太过担忧您的安危,才慌乱之下这般说。微臣倒是能理解柴王为何先入为主认为这个谋刺之人是平王, 是因为皇上先前话中提到了将人召唤回京杀了砍头,而有这个能力在宫中安插这么深的眼线, 在皇上出其不意间行谋刺之事的,有能力办到的, 加上回京这个词, 就让柴王一时间……皇上还望恕罪,莫要因为莫须有的怀疑就伤了兄弟情分。”

崔相这一段话看似没什么, 却是不动声色地向朝臣解释了为何柴王会这般认为,是因为皇上自己说的,“召唤回京”“意图谋害”,如今朝中有这个实力的,还需要召唤回京的, 可不就只有平王一人吗?

还顺便借机将所有事推到新帝身上,皇上这么说莫非是因为遇刺起了疑心就随便谁都怀疑?

这话可不是专门与巫舟说的,而是说给在场的文武百官。

巫舟一直没打断崔相,等崔相全部说完之后, 满朝文武原本眼底的疑虑随着这一番话, 露出“原来如此”的神情, 他们刚刚因为新帝的雷霆之怒没敢开口, 其实听到召唤回京也是反射性地想到了平王,只是没人敢在这个关头开口。

后来皇上这么一说,他们回想了一下,一开始的时候皇上的确是没提过“平王”,加上柴王与新帝的不对付,也觉得莫非是柴王故意设计陷害。

如今被崔相这么一说,也觉得是皇上太过敏感,这是误会柴王了吧?

谁知,等众人在心底感慨一番之后,就听到头顶上方传来新帝凉薄的嘲讽:“相爷倒是有心,朕这也不过是随口询问一番,柴王这里还没解释,相爷倒是热心的想替柴王开口了。可朕让你说话了?还是说,这朝堂之上,这金銮殿上,没有朕的准许,可以随意开口了?!”

随着最后一句拔高的嗓音,百官下心一骇,还是第一次听到皇上这般震怒,甚至有较之先前的怒火,让他们垂着眼,不敢多言。

崔相脸色也难看下来,皇上这是故意没事找事?这是憋着一口气呢。

柴王本来因为被算计了正郁闷着,被崔相打断了之后听完之后,脑子清醒了些,本来不想多说,先前压根就没多想,觉得没了赵柏晏,这季司舟不过就是一个毛头小子,结果差点算计了他。可再听崔相的话,觉得也是,他自己说出来的让人联想到就是平王,凭什么他不能先入为主的怀疑?

也是他心虚,才差点真的觉得是不是自己露出了什么马脚,被崔相这么一提点,松了口气,刚想按兵不动,结果对方来了这么一句,可刚想开口,被崔相不动声色地衣袖在一侧摆了摆,将到了嘴边的话噎了回去。

崔相立刻跪了下来,磕头:“是老臣逾越,皇上息怒,老臣知错。”

崔相道歉道得利索,若是再揪着不放,作为一个老臣被这般挑刺,巫舟这个新帝反倒是显得咄咄逼人了,不过,他的目的本来也不是为了这个。

他突然长叹一声,揉了揉眉心,像是刚刚只是被刺杀的事气到了,摆摆手,声音和缓了下来:“罢了,也是朕因为先前遇刺以及赵大人出事心急,崔相起了吧,这事与你无关。朕知道崔相也是为了朕,可那小德子待在朕身边这么久,说对朕下手就下手,朕这才生出疑心。被崔相这么一提点,朕也糊涂了,朕刚刚真的说过将人召唤回京的话了?”

巫舟这典型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又温声下来的新帝让众人捉摸不透,崔相皱皱眉,一时间竟是也有些拿捏不住新帝到底要做什么,在巫舟再三让他起身之后,谢恩起身之后,拱手:“回禀皇上,您的确说了。”

“哦?朕记性着实不太好了,聂统领,你重复一下刚刚朕都说了什么,朕着实记不住了。今晚上发生的事太过了,朕啊,这心力交瘁啊。”他这长长的感慨,让百官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新帝到底年轻,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发点火也是情有可原的。

于是,百官面色也和缓了下来,甚至觉得这样真性情为赵大人焦急发怒的皇上,反而带了点人情味。

聂统领是个粗人,他只负责听命,闻言,单膝下跪,一板一眼重复:“皇上不久之前道:您一直将他当做兄长,也一直敬重他是个正直的人,对您也是忠心的,可您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是他想要您的命。简直胆大妄为,定不能轻易饶恕。这次若不是赵大人以命相护,您怕是……驾崩了。这次您不仅要将他召唤回京杀了砍了,要灭他的九族,一个不留。”

聂统领到底不敢直接称呼皇上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中间大致改了一句之后,垂首不言。

聂统领说完,众人都长长呼出一口气,看来皇上真是气急了,的确是说过这句话,只是重新听了一遍之后,百官愣了下:兄长?何时皇上唤平王为兄长了?他们的关系何时这般好了?

崔相与柴王先前因为心虚加上紧张,将巫舟的话都放在后半句上,倒是没太注意听对方一开始的称呼,如今重新听了一遍,少了巫舟暴怒时不稳的音调,聂统领平铺直叙的嗓音让崔相突然想起一个人,一个在宫里如同新帝当初还是个皇子时不怎么起眼的人,心里咯噔一下。

柴王还没意识到,垂着眼,脸色很不好,但是这次却没敢再多嘴,只是阴郁着脸,只是却明显感觉到不知为何身边的崔相身体一僵,因为两人靠得近,太过明显,让他眉头紧皱。

刚想偷偷询问一句,就听到头顶上方再次传来少年的长叹,有些不耐烦,却只听对方长叹一声,开始回忆往昔:“朕是真的将平王当亲兄长的,他因为是异姓王,当初先皇驾崩时,即使边境离京这么远,他也日夜兼程只带了百余人就赶了回来给先帝送行,当年朕还是个皇子时,这么多皇兄里,也就他这个不是兄长更胜兄长的王爷心底好,即使手握重兵,可看朕可怜,却再三照顾。可没想到……他怎么会想起来刺杀朕呢?说起来,朕倒是想起来,十皇兄在先皇驾崩之后自动请缨跟着平王去了边境历练……”

听到新帝这一番回忆往昔,崔相的脸色变得极为不好看,一旁的柴王还没听出话里的深意,皱着眉,神色愈发不耐,却没敢表现出来。

百官却是忍不住随着巫舟的话回忆起了几个月前先皇驾崩时的情景,忍不住想到平王日夜兼程赶回来只是为了给先帝送行时风程仆仆的模样,甚至没睡过一个好觉,等送走了先帝,为了边境的安危又日夜兼程赶了回去,当真是……诶?如果平王真的意图谋反的话,当初他手握重兵,当时只要趁着先帝驾崩时率兵逼宫,怕是这皇位就轮不到皇上来坐了。

既然当初平王都没动手,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就来这么一出?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有心思细的,仔细一琢磨,总觉得今晚上柴王与崔相不怎么对劲,柴王这人可是出了名的性子暴躁、眼高于顶,这次竟然主动要求去抓人?还只是抓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若是说柴王要替新帝报仇,可柴王可是一直与新帝不合,怎么可能?

还有崔相在皇上一出声责问,还没等柴王回答,就先一步开口,甚至不惜惹怒皇上。

他们先前还不觉得,如今怎么瞧都觉得不对劲……

巫舟铺垫的差不多了,不给崔相开口的机会,感慨一声:“说了这么多,朕都觉得平王不像是那种人,众爱卿觉得呢?”

钱闻举与娄杨一直都在等机会,他们一听说赵大人出事了,火急火燎进了宫,刚刚快要到金銮殿时,被人塞了一张纸条,上面简单的十个字:真凶另有其人,借机行事。

他们刚开始一直不明白,如今哪里还不懂,即使皇上这般说了,百官心里有所怀疑,但崔相与柴王在这,却需要一个领头之人,而皇上要他们做的,怕就是带头羊。

钱闻举直接出列,撩起官袍的下摆跪地:“皇上,微臣觉得此事怕是有诈。单凭两个太监的供词怕无法服众,更何况,仅凭二人之言,不足为信。平王此人在先皇还在时,就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守卫边境从未出过半分差错。若是当真受到冤屈,岂不是让平王寒心,让众将士寒心?还望皇上三思,更何况,平王一个异姓王,行刺皇上作甚?就算是,十皇子的嫌疑岂不是更大?指不定这件事就是十皇子临走之前设计陷害给平王,趁着这边大乱,将平王的军队给掌控在手,打算起兵谋反。皇上三思啊!”

百官被这么一提醒,也想起来了跟新帝先前一样被忽视的十皇子,先帝驾崩之后,十皇子就突然随着平王去边境了,好好的,怎么突然说走就走了?

这么一说,万一真的是……更何况,差点忘了,十皇子好像跟柴王是一母所出,只是对方一向没什么存在感,也不怎么突出,因为先帝子嗣众多,后来新帝登记之后,大多封了地之后就去了封地,十皇子则是孑然一身去了边境。

莫非……

众人的视线忍不住都看向了柴王,再联想到柴王先前不正常的积极,愈发觉得不对劲。

果然,已经有朝臣开始松动了,若是真的动了平王府里的人,到时候可就无法弥补了,可……

而这时候,娄杨也出列,跪地让新帝三思,莫要寒了将士的心。

有真心敬佩平王的,看有人出列,也走了出来,跪地让新帝三思。

有一有二就有三四,断断续续又有几位大人出列。

崔相从听到新帝开口追忆往昔,还将十皇子牵扯进来,就知道今日这件事怕是成不了了,十皇子虽然的确是柴王一母所出,但因为年纪相差不小,加上先皇子嗣不少,这十皇子性子孤僻,连柴王的生母都不喜对方,更何况眼高于顶的柴王,兄弟关系本就不好,后来先帝将皇位传给了巫舟,柴王本来还顾念着些情分想给他请一块封地,结果人直接跟着平王走了。

柴王再也没当这十皇子跟自己有关系,本来也就是一个存在感不高的人,还真一时间忘了。

如今被提及,因为这成关系,怕是反而会怀疑这件事是不是与柴王有关。

柴王脸色阴郁,觉得这钱闻举说的都是屁话,刚想反驳,被崔相不动声色地扯了下,直到这件事也就只能这样了,跪地:“老臣也觉得此事冒然下定论不妥,还需仔细查看。”

柴王差点气炸,他铺了这么久的线,可就这么断了,可他能怎么办?季司舟这个小畜生。

他垂着眼没说话,却也冷静下来,崔相的态度代表着这事成不了了。

果然有崔相带头,几乎所有人的文武百官跪地:“微臣恳请皇上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