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77节(1 / 1)

作品:《生于封神

——

说完之后把武成王黄飞虎的腰牌抛在了地上,“你若是不相信,那就等着瞧吧。”

家将把腰牌捡了起来,“你这会儿想出去千难万难,虽然这城门是我们王爷在镇守,但是城门又不是我们家的……”

正说着,牛上的人扔下来一缕头发。

家将吓得破了音,“你等着,我现在让他们开城门。”

第85章 潼关内太师埋伏

姬昌逃了!

满朝震惊,更震惊的是武成王黄飞虎被人家坑了。

黄飞虎醉成一滩被抬到了大殿上,他毕竟是武成王,一般的大臣还不敢碰他,作为年轻一代的佼佼者,恶来的位置靠前,将黄飞虎扶了起来。

恶来用一瓢凉水泼醒了黄飞虎。

黄飞虎一睁眼就看见恶来端着瓢盯着自己,脸上水淋淋的,当时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心想恶来好大的胆子,他父亲飞廉见了自己都客客气气的,这小子如今敢对自己扎翅了,对着恶来咆哮了一声,“竖子尔敢。”

恶来看到他醒了,立即退后一步,站到了一边,黄飞虎突然发现了被恶来挡着的女荒。

女荒冷笑一声问,“黄将军,酒醒否?”

这里正是九间殿,有人用托盘端上来一条布巾,黄飞虎看见公主把布巾拿起来,再火把的照耀下看完之后又扔回了托盘上。

这是姬昌给黄飞虎的留言,只说了自己思乡心切,借用了腰牌神牛,让黄飞虎醒了去城外牵回神牛,又说如今的大恩大德他日肯定会有厚报。

通篇都是感激之词,但他做的事情却是把黄飞虎坑的一脸是血。

女荒抬了抬下巴,“恶来,给黄将军说说,他从昨天晚上到现在都经历了什么?”

恶来赶快接了布帛,趴在黄飞虎的耳朵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没过一会儿,有人牵着五色神牛来到了大殿上,王色神牛看见了黄飞虎嗖嗖的蹭了过来,亲昵的挨着黄飞虎蹭了蹭。

黄飞虎这个时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碰见了这样的事。

除了赶快请罪,他也不能再做其他的,甚至要给自己辩解,在姬昌留言的衬托下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

女荒当着群臣的面头疼的揉了揉自己的脑门,丞相看了看,上前一步,“公主,虽然姬昌是用武成王的腰牌出了城,然而黄飞虎终究是被人骗了。念在他这是初犯,求公主从轻发落。”

接着大殿上是一片求情之声。

女荒特别生气,“我说过不让他走吗?我要害他吗?姬昌是怎么想的?他不辞而别,甚至不惜陷害同僚,他这是要干什么?是因为这几年囚禁对朝个心怀不满,还是想要谋朝篡上?”

没人敢回答,黄飞虎想到自己不经意的跟姬昌说了老太师不在朝中,又在喝酒的时候透露出来了这年轻一辈儿逐渐在掌握军权,冷不丁的自己哆嗦了一下。

——

女荒站起来,围着黄飞虎转了几圈,“你们都说黄飞虎这是初犯,可是有没有想过他乃是带兵统帅的大将,让人家撂翻了,拿了铠甲衣服,割了头发,顺走了坐骑,这在战场上是什么,是脑袋搬家!是奇耻大辱!是战败被杀!脑袋搬家的事情还有第二回 吗?”

大殿上没有人敢说话,女荒转回身看着黄飞虎,“黄飞虎,革了你武成王的爵位,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现在出去把姬昌找回来,你能做到吗?”

黄飞虎五体投地,“多谢公主大恩,多谢,臣这就去,抓不会姬昌,臣就不回来了。”

女荒点了点头,一言不发了离了九间殿。

刚到分宫楼就看见黄娘娘带人守在后宫入口。

黄娘娘已经换了一身素净的衣服,赶快迎了上来,“公主,我哥哥他……我哥哥他只是识人不明,求公主饶他一命,念在我们父亲的份上,让我哥哥解甲归田,我们全家感激公主的大恩”。

女荒冷笑了一声,“我若是杀了他,你们全家岂不是恨上我了。”说完也不搭理黄娘娘,带着人直接回了延庆宫。

回到宫殿之后,女甲带人接了过来,一边走一边跟女荒汇报,“您的铠甲拿出来了,重新擦洗了一遍,您的战马也已经挑选好了,一共挑选了三匹,夷姜将军接到了您的命令之后想要见见您。”

女荒先是看了一遍自己的铠甲,“不用让他们进城,我到城外大营去一趟,到时候让他们把洪儿带走,大战一触即发,他们不适合再留在这里了。”

说到这里,女荒去换了衣服骑在马上,带着人马飞快地到了朝歌城外。

殷洪在辕门处迎接了上来,一见面就问,“姑妈,姬昌真的跑了吗?你真的要把我赶走吗?你怎么不跟我们一块回去?”

他的问题太多,女荒选择不回答,拉着他的手进了大营,一进大营两边欢呼之声震耳欲聋,所有的将士集中在了中军大帐左右,女荒拉着侄儿的手登上高台,在将士们三呼万岁之后让他们起来。

“今日我已下令让你们拔寨回营,明日你们就动身,一路保着少主回到草原,让他接受群臣朝拜,我来的时候就已经跟各位长老大臣们说过了,短则几个月多则四五年我就能回去,今日仍然跟大家这样说,等到这里事情了结了之后,你们再来接我。”

说完拉着侄儿下了高台,来到中军大帐,写了几封信,又将自己的臣子奴隶们全部叫来,反复交代他们一定要保护好殷洪。

——

又告诉南川,“这一路往西走,不许你们回头,若是有一天风带来了我战死的消息,你们不必悲伤,赶快护送着少主登基,我死之后,大神自会回到少主身边。”

南川并不想回去,“公主是殷商宗室,难道臣不是吗?怎么能留公主一个人在此地独抗大梁。”

女荒并不想和南川多说,“我跟你说什么你就听什么,我又不是老糊涂了,如今做了什么事情我自己明白清楚,你该做什么事情也希望你能明白清楚。你是臣子,自然该拱卫君王,我是君王,早晚该为社稷死难。不用再说了,一路小心,你一定要确保少主登基。”

统军大将夷姜私下里悄悄的问:“臣把少主送回去之后,就带着大军来到边境,悄悄的埋伏下来,若是您有需要,只需要一声令下,咱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直插西岐的后方,到时候用一个出其不意,保管他们元气大伤。”

女荒听完之后想了一会儿,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害怕担心到时候有大军误入边境,有必要在边境边上囤下一支大军。

“你说的对,到时候将少主送回去,你把一些心腹之人留下,再带一部分大军出来,我这边都是小事,务必要让少主在咱们西荒扎下根来。”

夷姜听了,领命而去。

姬昌在不少人的保护下,匆匆渡过黄河来到孟津,靠的就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他来到孟津之后,回首看了看朝歌方向,想着公主肯定发现了自己逃脱了朝歌,如今要在朝歌追兵还没来之前逃脱了才是重中之重。

甚至连饭都来不及吃,他催马打鞭一路来到了渑池,远远的看到了渑池县,就想穿过渑池县直奔潼关的时候,就有身后的人拉住他。

“侯爷,渑池这个地方去不得,守将张奎是个厉害人物,咱们这个时候不能撞到他的枪头上,找个地方绕过去吧。”

姬昌看了看渑池,想到张奎对殷商忠心耿耿,无奈一咬牙带着人绕过渑池往西逃命。

没过半天,骑着五色神牛的黄飞虎一头扎进了渑池县。

张奎出来接着,邀请黄飞虎到渑池去坐一坐,黄飞虎追人心切,拿出公主的诏书递给了张奎,“公主让我追击姬昌,张将军知道他往哪里去了吗?”

张奎把诏书接过来看了一会,摇了摇头,“黄将军,姬昌并没来我们渑池县,不管怎么说姬昌肯定要从潼关回家,您可以从我渑池直接去潼关来一个以逸待劳。”

黄飞虎告别了张奎,直扑潼关去了,张奎对着黄飞虎和西去的背影看了一会儿,来到衙门,告诉别人不可打扰自己,随后消失在原地,通过土遁来到了潼关。

他刚从土地里面露出头,就发现有兵器已经对准了他的脑袋,张奎大大方方的从土地里爬出来,拍了拍身上的土,“请告知老太师,渑池张奎有事前来禀告。”

没过一会儿就有妖怪带他去见老太师。

老太师正坐在潼关城墙上,对着东边儿不停的眺望,张奎踩着木头梯子来到了城墙上,“老太师,有消息了。黄飞虎亲自带人追击姬昌,姬昌似乎已经路过渑池,黄将军也在来潼关的路上。”

老太师听完之后转回身对着两边摆了摆手,两边不少将领一块退了下去,“公主的意思是将姬昌抓回去,我只怕姬昌不会愿意跟咱们走。”

“您是说他会在路上寻死?”

“他要是寻死绝对是一条汉子,我对他还能敬仰一份,他能在朝歌的层层盯梢之中跑出来,就说明西岐的人在营救他,说不定现在已经有不少能人在赶来潼关的路上了。”

说到这里转头看着张奎,“你先不要回渑池,先留在潼关,并非是我不信任张凤,而是张凤不足以应对接下来的明争暗斗。”

张奎领命下了城楼,张凤与他走了一个对头,正提着兵器冲冲上城墙。

两个人踩在木头的梯子上互相抱了抱拳,算是打过招呼了,随后一个向下,一个向上。

张凤来到了城楼上,“太师,收到消息,姬昌来了,离咱们还有八十里地。”

“张将军,姬昌这个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西岐那边来人了吗?”

从潼关到西岐中间还隔着几个关隘,如果是他们派人,根本不是大军,而是一些修道之人。

张凤也想到了这些,“老太师放心,我有几个亲朋好友,到时候能来为咱们助拳。”

——

老太师点了点头,“到时候你亲自引荐,我要与他们见一面,他们都是壮士,如今为朝廷尽忠,公主自会感谢他们。”

说完之后把一根香从袖子里取了出来交给张凤,“这根信香给你,要是等一会儿咱们不敌,你就将这根香抛在火中,到时候孔元帅就会前来相助。”

张凤珍而重之的把香接了下来,藏在了自己的袖袋里面。

第86章 陷潼关义子救父

姬昌来到潼关外边,发现城门里面进进出出的都是一些百姓,门口站了几个守军,对着来往的百姓们呼来喝去。

从表面看,潼关如今还没有关闭,想来朝歌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潼关。

姬昌有一种直觉,他直觉要在潼关内出事。所以就有些犹豫不决,后面跟随护卫们,主事的人问他:“主公怎么不进关去?”

“你们说渑池的张奎是一个难缠的人物,我总觉的在张凤这里要发生什么意外。”

身后的人听了之后闭嘴不言,但是他们心里面想的却是十个张凤也比不上一个张奎,张凤这个人有点官迷,对待朝歌的这些官员特别是权贵存了几分巴结之心,不管有没有本事,光冲着这些行为就让人看低了一些,所以护送姬昌往西去的这些人也对张凤存了一些轻视之意。

姬昌摇了摇头,在渑池的时候自己没感觉到任何危险,但是对于进入潼关总有点心怯。

潼关又是往西的必经之路,他用马鞭指了指眼前的关隘,“这才是第一关,如果是不趁着这个机会混进去追兵就要赶来了,咱们按着计划行事。”

后面的人答应了一声,没过一会儿就从外边拉来了几车商品,民间做买卖的人多,买卖兴旺,很多时候大家都结伴出行,也因此兴起来了一些大商团。

他们打着一个商团的旗号赶着牛车拉着货物进了潼关,守关的军士就问:“从哪儿来的?到哪儿去?车上装的什么东西?”

“车上装着一些枣子,我们要赶到界牌关卖了。”

商团打头的人低声下气的说了几声,又赶快打开麻袋,里面装着一些圆滚滚的红枣,抓了几把红枣就往这些军士的怀里塞,“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见者有份,见者有份。”

这些军士们哈哈笑了一声,十分爽快的让他们进关了。

姬昌这个时候心中忐忑不安,越是往里面走就越难受,走着走着,他生出一种后悔之情,立即站住了,他身边的人同时站住,姬昌忍住了卜一卦的冲动,对护卫头子说:“我觉得有些不祥,咱们赶快撤回去。”

身边的人立即掉头往回走,就在他们马上走到城门口的时候,大门忽然关闭,两边来来往往的百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了。

姬昌的心终于落到了地上,心想果然发生了意外,要是这一万迟迟不来,只会让他惴惴不安,如今变故横生,倒是让他心中放松了不少,朗声向四边询问,“不知道张凤张总兵在何处?西岐姬昌前来拜见。”

张凤披甲而出,用手扶着腰中的宝剑,“姬昌,你不在朝歌来我潼关干什么?”

姬昌定了定心神,还想挣扎一下,妄图蒙混过关,整了一下衣服,用一种诸侯派头出来说话,“蒙公主恩德,已放我回归西岐,如今回家路过潼关,前来拜见总兵。”

“既然是公主让你回西岐,通关的文书何在?你不排出仪仗带着奴隶大大方方的从潼关路过,为何装扮成商贩?”

姬昌回答不上来,他身后的人已经握上了兵刃,小声地跟姬昌说:“待会儿打起来,主公只管退后,我等保护着主公,出了潼关自有人接应。”

姬昌点了点头,往身后队伍里面退了几步,就听见身后有人用洪亮的声音叫了他的名字,“姬昌,站住。”

姬昌听了这个声音,扭头一看,原来是闻太师,来的时候就听黄飞虎说闻太师带兵出来了,可没想到闻太师来了潼关,从潼关开始,过其他几处关隘就是西岐了,各关都有镇守的可靠之人,太师坐镇朝歌,轻易不会外出,来到潼关意思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