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69节(1 / 1)

作品:《生于封神

既然明天有大事,那今天晚上不能再有歌舞夜饮了,其他人都睡不着,自认为有实力的人更是心中七上八下。

统帅西方二百诸侯,这是极大的权利,而且西伯侯的位置父子相承,一旦握到手里,除非是德行太差,差不多能太太平平的一直做下去。

不少人赶快站起来送殷南风出门,殷南风带来了不少将士,驾着他的胳膊到外边儿乘马去了。

但是从背影看,殷南风走路跌跌撞撞的,要是骑马肯定出事儿。陈仓侯作为主人,赶快让人把一辆出行用的马车拉了出来。

虽然颠簸一些,但是比他从马上栽下来要强太多了。殷南风有些嫌弃的看了看这马车,说是马车,前面绑上马就是马车,前面是人拉着,就是架子车。

跟着南风一块儿来的人看他喝的有些晕头转向,直接把南风放到了架子车上,众人在门口看着这一群人骑在马上打着火把离开了陈仓往西岐去了,直到看不见火把的光芒了,众人才敢纷纷交头接耳。

“没听说朝歌指定了西伯侯的人选呢。”

“此一时彼一时,公主看着好说话,霸道起来不比大王弱到哪里去,她想让谁做西伯侯,根本不会听群臣在那里叽叽喳喳的吵闹。”

“诸位不妨猜猜看,咱们当中谁是明天的西伯侯。”

周围的人一听哈哈大笑,干嘛要猜呀?明天就能知道了。众人又说笑了几句,离得近的各回各家,离得远的就在陈仓候这里住下。

陈仓候回到家里之后,他的儿子们赶快围了上来。

“父亲,西方二百诸侯里面,咱们家也算是排在前面的,明天的诏书上会不会是咱们家?”

“这不好说呀。”

他其中一个儿子就问陈仓候,“要是今天南风将军回去的路上被人打劫了,明天没办法宣布怎么办?要是西岐那边走漏了风声,西岐的人把诏书藏起来了怎么办?”

陈仓候一听心想这果然是个事儿,“刚才就不应该让南风将军就这么走了,一定要让他留到明天才能回去,要不然要出了事谁都推不干净。”

因为刚才喝了酒,每个人的脑袋都晕晕乎乎的,再加上被这样一个消息一刺激,根本就没有以往思索的那么周全。陈仓候脱了一半的鞋子又重新穿上了,赶快让人把与自己关系好的几位诸侯请了出来。

几个人还没开始商量,这府邸里面住的其他诸侯已经听说了消息,心想你们几个围在一起想商量什么大家伙都知道,别看借住在陈仓候的家里,西伯侯的位置可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这个时候可不是推让的时候。要是有什么悄悄话大家一块说,你们在这里分出个内外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诸侯们都这么想,好多不请自来,直接涌到了陈仓候请人的院子里。

看到满院子的诸侯,陈仓候心里面苦笑了一声,“我今天请几位来,有件事想跟大家说,假如南风将军今天路上出了意外……这诏书是从朝歌送过来的,若是西岐那边走漏了什么消息……”

“您的意思是说,有人会在路上害了南风将军?”问这话的是一个青年,封地在共东,人称共东侯,“怎么会有人如此大胆?南风将军是殷商的宗室,如今身上还兼着公主给的差事……”

他的话没说完大家伙都把目光从他脸上收了回来,心想这家伙就是个棒槌。

人群当中就有人说:“不如咱们派人跟在后面,要是南风将军安安稳稳地进了西岐也就算了,要是路上有一个磕磕碰碰,咱们也能及时把人抬回来。”

这个办法不是不行,就是害怕南风将军那边恼了起来,万一再引起什么不必要的误会,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最有希望成为西伯侯的几位诸侯不好下定主意,就害怕到时候做了什么让殷南风不高兴的事,殷南风那张嘴一歪,明明是落到自己头上的西伯侯变成了别人的,他找人把竹简上的字刮掉重刻,回到朝歌之后只管跟公主说某些人为什么不适合做西伯侯,公主又不管这一些细节,只要有一个西伯侯就行了,这就是到嘴的鸭子飞了,到头顶的西伯侯没了。

到底要不要派人去跟着?大家伙这会儿都装起了哑巴。

南风今天确实是喝了不少酒,特别是躺在这架子车上,道路不平,路上全是沟沟坎坎,颠簸的胃里难受,趴在架子车上吐了一路。

就在半路上南风听见有个地方有着流水声,他赶快让人停了下来。

“这里已经旱了快一年了,怎么还有溪水呢?”

身边跟着的这些甲士和奴隶们可不管这些,“将军您先坐着,我们去打一瓢水来让您漱漱口。”

南风早就被颠簸的骨头散架了,不想再在这架子车上坐着,他挣扎着下来让人扶着自己去看看小溪。转了几个弯又跌了几回跤之后,终于看见月光下有一片反着光的地方,走夜路的人都知道黑泥白石闪水涧的说法。

黑乎乎的是泥土,白色的是石头,闪光的地方绝对是水。

就有奴隶用水瓢从中取了一瓢水端起来,在火把下看了一会儿之后,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

“将军,真的是溪水,甘甜的溪水。”

南风就在想今天来的时候就没有发现这片水,难不成是回去的时候走错路了?还是说这里有山精水妖在作怪?

想到这里之后,他把所有人叫上,刀出鞘弓上弦,“要是等会儿有什么长得漂亮的男男女女出来了,二话不说先射死他们。”

还有些人在一边提议,要不要这个时候赶回陈仓去,明天白天再回西岐去拿诏书。

南风原地响了一会儿,让人在水边扎营,“现在天热了,咱们就算是露宿半晚上也没什么事,只要防着有什么动物来这水边喝水的时候咬咱们一口就可以了,要是没有妖怪出没,咱们就能太太平平的等到天亮。”

众人答应了一声,过去将马牵了过来,喂它们喝了一些水,南风又躺在架子车上睡着了,其他人有的躺在地上有的靠在树边也跟着睡了过去,只留下少数几个人在附近警戒着,防着野兽和妖怪靠近。

埋伏在西岐城外的人马,等了一晚上也没把南风等回来。

白天下手风险太大,所以这一群人又撤了回来,撤回来的时候正是早上,天气越热天亮的越早,这些勤劳的庶民们起得也就更早。

有些庶民想要到城外去修建高台,有的在门口跟乡邻说几句闲话,不少人看见有人骑马带着兵器从城外匆匆的赶了回来。

很多人就不当回事儿,可是生活在西岐的这一些探子们都把这当成了大事。

等到吃早饭的时候,昨天的事情已经被有心人打听到了。

比如说散宜生,他也知道了早上有人携带兵刃进城的前因后果,当初在丰德楼上,散宜生被女荒吓得魂不附体,听说了姬发派人出去刺杀殷南风之后出了一身冷汗,赶快找到了姬发。

“二公子使不得呀,咱们觉得这件事办得天衣无缝,但是让那公主看来却是疑点重重。”

姬发根本不相信女荒会有这么大的本事,“散大夫,你也太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咱们以前都说过殷南风必须死,现如今也不过是早死与晚死的区别。”

“早死跟晚死不一样,死得早了只会让公主生疑,死得晚了才叫死得其所。”

姬发不想去朝歌,而散宜生却是支持姬发去朝歌把姬昌换回来。散宜生忠心的是姬昌,只要姬昌还活着,姬昌永远是西岐的主人,至于这几位公子,在散宜生看来也只是公子而已。

两个人两种心思自然说不到一块儿,都想彼此把对方说服了,但是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外边儿突然着起火来。

听到外边喊着救火的声音,姬发和散宜生赶快出了正堂,向着着火的地方看去,那个地方像是殷南风的住处。

没过一会儿就有奴隶来报告,说是殷南风将军的府邸现在起了大火,里面的东西已经救不出来了。

散宜生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这会儿就快中午了,要是按照往常习惯,殷南风应该早早的守着赈灾的事了,这会儿还没看见殷南风,听说昨天和今天都没有进城,他住的地方又着了火……

“不好了公子,这消息走漏了,殷南风怕是想要逃命。”

姬发一听,赶快派人封锁西岐的几道大门检查是否有内应,扑灭大伙找里面往来的竹简文书,又让人去周围寻找蛛丝马迹看能不能将殷南风捉回来,最后赶快回去找他母亲商量对策。

他母亲就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既然他有命逃了出去,那咱们也只能派人追逐,若是能追上,他这条命逃不掉,若是追不上,你想想最坏是什么结果?”

“最坏的结果就是公主杀了我父亲,如此一来,咱们就彻底成了仇敌。”

太姒夫人点了点头,“去吧,看看还有多少粮草,还有多少兵马,派人去朝歌,朝歌若是有什么蛛丝马迹赶快传信回来,咱们坚壁清野以御大敌。再派死士混进去,无论如何要将你父亲救出来,就说是救不出来,也要将尸首抢出来。”

姬发答应了一声,出门的时候,那双眼睛里面透出一种熊熊燃烧的野心,他的心情倍受煎熬,一方面觉得如果父亲真的死在朝歌了,自己真的要当家作主了。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太不孝了,父亲把自己养这么大,对自己又这么的好,怎么能盼着他死在朝歌,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死在朝歌而又不去救他回来。

一边是权利的诱惑,一边是亲情的呼唤,他一路走,只觉得心情激动,一边身子处在数九寒天,而另一边身子又处在三伏暑天。

脑袋里面各种想法轮番上阵,甚至这个时候还在想,“如果我是朝歌的大王,如果他处在我这个位置,又该如何?”

天上有雄鹰飞了过来,降落在丰德楼上,有甲士举着飞鹰来到了女荒跟前。

女荒亲手从鹰爪上解下半截竹签,上面只用几个字形容了南风为什么从西岐逃了出来。

女荒把竹签放到自己的手边,端起水来喝了一口,心里面想着自己还想积蓄力量,可是对方已经不想再忍下去了,如此也好,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对方未必准备的都很齐全。

让人把丞相和闻太师一块请了过来,在等待他们两个过来的时候,女荒还在想着怎么处置了姬昌才能让西岐的那些人觉得心疼。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西岐的那群人看样子真的放弃姬昌了。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女荒觉得自己干不了这种事儿,要是自己的父亲被人扣押了,自己是不敢随便动作的。

想到这里又让人去把姬昌从大牢里提出来。

丞相和闻太师来的很快,两个人来到女荒跟前想要下拜,女荒让人扶着他们两个,把那半截竹签给他们轮番看了。

闻太师仍然觉得现在不是出兵的好时候,丞相也觉得这个时候不能用兵。

闻太师觉得现如今大军还没操练完毕,“匆匆出战只会让儿郎们白白送了性命。”

丞相的意思:“这眼看马上就要夏收,紧跟着是秋耕,这时间不能耽搁,耽搁了就没饭吃。”

两个人一合计,反正殷南风还在路上,这件事大家就装作不知道。

朝歌这里再派出一位大臣,去西边宣读诏书册封一位西伯侯,“必须要册封一个西伯侯,将西岐二百诸侯分化拉拢打击之后咱们再出兵。”

女荒点了点头,外边又有人说姬昌在台阶下等候。

女荒点了点头,让人把姬昌叫了过来,自己把那半截竹签儿掰折之后藏进了袖子里。

姬昌没有去年来的时候看上去精神饱满,脸上有了不少褶子,整个人也瘦了不少。衣服虽然看着华贵,但是穿在身上空空荡荡,别有一番落魄的感觉。

虽然看着落魄,但是整个人还保留着贵族的威仪,给女荒下拜,向闻太师和箕子王叔打招呼的时候都是落落大方,没有一丝一毫祈求谄媚之态。

闻太师和丞相两个人也不知道女荒把姬昌叫过来想要干嘛,女荒一开始把姬昌叫过来,就是想找一个理由将他杀了,可是经过刚才两位老臣的劝诫之后,女荒把杀心收了起来,这人是早晚都要死的,眼前也不过是先饶他一命。

“听说姬侯的卜算厉害,前些天有人在我面前大放厥词,说我将来会有一个子嗣,所以我特意请你过来替我起一卦,看看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关于女荒有没有孩子,闻太师不当回事儿,丞相箕子王叔惊讶极了,这事儿可不是个小事儿,要是公主有了孩子,那么二殿下殷洪怎么办?

姬昌听完之后,从自己的袖子里面摸出几枚铜板,放在手心里摇了摇,还没进行下一步就被女荒叫停了。

“我记得你手中的铜板不是这个数,是不是少了一枚?”

姬昌听了眼皮儿一跳,确实是少了一枚,少的一枚是给了姜子牙作信物,让他拿着去见伯邑考取信散宜生。

“公主记错了,这些东西陪了老臣这么多年,老臣自然知道有没有少。”

闻太师对姬昌卜算没见过几回,也没有留意姬昌用几枚铜板,箕子王叔虽然见过,但是也没有留意过姬昌用几枚铜板。

女荒摇了摇头,“你这么算,怕是不准吧。”

姬昌表现的特别好脾气,“公主对于卜算之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管有几枚都能卜算出结果,只不过铜板越多卜算得更精确一些,若是公主觉得少不如请公主赐下来一枚,加上这一枚我再为公主卜算。”

女荒听了不在意的挥了挥手,“算了,还是用这几枚吧,既然都是你随身携带的东西,想来是有几分灵气的。”

姬昌点了点头,重新把铜板放到手心里摇晃了几下之后手贴在额头上,默默的祷告了几句,随后双手一松,铜板掉在了地上。

这些铜板滚落地面,按照不同的方位排列了起来。

而且铜板上刻着不同的花纹,在场的三位都看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只有姬昌对着这些铜板数来数去,嘴中念念有词。

姬昌看了之后,把铜板一枚一枚的收了起来,放进自己的袖子里面,“公主,已经算出来了,公主与人有血缘,然而却并非是自己亲生。”

丞相松了一口气,不是亲生的就行,不是亲生的到时候就不会争夺王位。虽然有这想法对不起公主,但是国赖长君,公主生下了孩子,到底年纪小。而且公主曾当着殷商和西荒文武大臣的面说过要将殷洪殿下立为少主,出尔反尔必生祸患啊。

对于姬昌说的话,女王根本不相信,缺了一枚铜板还想来糊弄自己,做他的春秋大梦吧。

第79章 九天上教主问询

丞相明显松了一口气,姬昌察言观色,想着应该是殷商宗室自己内讧了。

为了江山,这些人终于把那层温情脉脉的外衣撕开之后,开始争权夺利起来。姬昌一方面想着殷商终于现出败亡之兆,一方面也是因为眼前的事情想到自己有些伤感。

无论怎么伟大的王朝终究逃脱不了内讧的局面,多少家族是从内部开始衰败的,多少王朝是自己作死的。远的不说,现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说不定正争得你死我活,想到这里姬昌也没那种得意的心思了,跟着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情说了一句话:“公主年纪大了,就算保养的比较好,但是年华不在岁月老去,生育之苦根本就受不了,还是不要冒险为之了。”

姬昌说这句话不管出于什么立场,在场的人听起来都觉得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