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106)(1 / 1)

作品:《重生之与君厮守(GL)

但,规矩遮掩不掉天性,也挡不住好奇。

奴打听了,今儿中瓦子的莲花棚里有皮影戏,牡丹棚还出了一场傀儡戏,姑娘可要去看?

驸马今日哪去了?

小六子说快到冬日了,吏部考核,官家似乎想启用姑爷,姑爷一大早就入了大内,此时只怕宫门已经关了,下钥也得明儿清晨。

赵静姝瞧着窗外,天色已经暗了。

姑娘?

赵静姝回过神,起身道:今夜不去看戏了。

可那牡丹棚里的傀儡戏很是难得。千凝似有些失落的跟上赵静姝。

戏台子就在哪儿,戏师要吃饭,跑不了。赵静姝转身进了房。

姑娘您找什么?

找她的衣服。

姑爷的衣服?

只有她的衣服我能穿。

您是要穿姑爷的男装出去么?

这样才不麻烦,否则,每回出去都要蒙着脑袋蒙着脸,好不自在。

千凝站在她身后发笑,原来姑娘是想要自在。

她原以为宫里规矩森严,出了宫便自由了,谁知道宫外大户人家的规矩也不胜繁多,宅中内外分也和禁中一样分的清清楚楚,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厕,士大夫女眷出门还需以巾蒙首,此巾称幂首巾,长至耳处。

不过这些对于女子限制的规矩也只是存于大户人家与仕宦之家,寻常百姓家倒是没有这么多顾及与麻烦的。

赵静姝打开一个柜子,柜中的衣服折叠齐整,竟有些不忍心弄乱。

姑爷平常都是自己收拾的。千凝连忙又道:姑爷的东西从不让下人碰。

最后赵静姝还是下了手,一阵倒腾,拿着衣服一件件在铜镜前比对着,我要穿这个肯定比她好看!

那是,我们家姑娘天生丽质。

赵静姝放下手中的衣服,上回在国子监...

千凝知道公主是想起了往事,连忙说道:折二都死了,姑娘何必在意那种人。

又看着赵静姝盯着衣服的眼神,反应道:姑娘可是想起了姑爷当日为您挡了一刀吗?

其实...我还是想不明白。她想不明白的事太多了。

或许,姑爷那时候就喜欢上姑娘了呢。

可我赵静姝语塞。

不知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但你又说大内也存在这样的的事。起初赵静姝只是为了脱离宫中,又不愿意嫁人,才拉了丁绍德做垫背,想来都是女子,即使成了婚也不会如何。

想的也极为单纯,各取所需。

千凝没有听懂赵静姝话里真正的含义,用着自己的理解回道:既然存在,那肯定是对的,否则,它又怎能存在呢?

千凝这含糊的解答,瞬间解开了赵静姝心中堵塞,是啊,我真笨。

出宫一年多了,日子久了,抬头不见低头见,有时候千凝还会替自家姑爷叫苦,明明婚事是姑娘硬求来的,最后背锅的却是三驸马,可怜姑爷在外常常被人误会,回了家还要被您冷落。

赵静姝将一件绿色的交领长袍换上,谁冷落她了?那谁,丰乐楼那谁,隔三差五就过来。

可阿凝记得顾姑娘上次来都已经是半年前的事情了。

哎呀,我不管!她将头上的发饰耳饰毫不珍惜的拔下,坐于铜镜前,快些,不然酒楼都要关门了。

千凝捂嘴笑着,关不了,开封府东西南北各市都不禁宵夜呢。

南方的战火未消,东京的闹市依旧,丰乐楼内的繁华也不曾落幕,前厅搭建的戏台,每日都有演奏。

衣着较少的美丽女子甩着双袖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宛若一只娇柔的蝴蝶,伴奏的后行中,少女哼着悠扬婉转的小曲,曲目悦耳,也悦人。

樊楼我去过,没有想到丰乐楼竟比樊楼还要大!她只是惊,映入眼帘的奢华,宫中若非盛大喜事,平常之时,除了规矩,其他的与寻常百姓家差不了多少,前省论君臣,到了后省便只有父子,显然此处更为奢靡。

哟,这位郎君好生俊俏。赵静姝刚跨进大门,就有一个绑着头巾的厮儿出来笑眯眯的招呼,郎君瞧着面生,可是第一次来咱们这儿?

千凝下意识的就护在了主子身前,离我家姑,郎君远些,不得靠近一步之内。

厮儿看着这架势,想必是哪位大官家里的郎君,于是态度更加恭谨,退后一步,是是是,小的冒犯了,不知郎君...

我要找顾氏!赵静姝摸着两撇小胡子。

厮儿看着赵静姝顶多不过十几岁的样子,眯眼道:郎君好眼光,可是今日三娘已经有约了,咱们楼中也有楼中的规矩。

又是规矩。赵静姝挑起眉头,什么破规矩,规矩还不是人定的,我今日就要...

千凝扯着赵静姝的衣角,郎君~

抵在耳畔道:丰乐楼背后是楚王府,您的亲伯父,还是别闹大为好。

你怎么知道?

姑爷曾与我说过,大概是怕您任性...

哦~赵静姝转过身,原来你早就和她串通一气了。

没有没有,阿凝冤枉!

厮儿看着主仆两,愣了神,轻声问道:郎君可还...

要你们这儿最好的酒,挑个赏舞最好的房间。

好嘞,郎君请随我来。

赵静姝跟着厮儿上了二楼,一边走着一边看着,又问道:我何时能见得到顾氏?

厮儿赔着笑脸,郎君您有所不知,三娘见客有规矩的,名字要好听,样貌还要能入她的眼,又或者是东京城里叫的上名号的人。

豁,官家选秀呢!

差不多。

可她又不姓赵。

厮儿愣住,回过头,莫非郎君您姓赵?

我是姓赵,可不是大内那个赵。

厮儿松下一口气,雅间到了,这是二楼,出到栏杆旁边可将戏台一览无余。

一会儿酒就给您送上来,还有弹曲的姑娘。

赵静姝走到雅间珠帘外的长廊上,中间那个房间?

厮儿随着望过去,哦,那是三娘特意给一个贵客留的专席,不过那个贵客自成婚后已经有一年之久没有没有去过那个房间了。

丰乐楼的人都以为那位贵客会三媒六聘来迎娶姑娘,结果...厮儿叹一口,小的先下准备了,若郎君有需要,拉一下这个铜铃。

好。

修缮好的阁楼还充斥着淡淡的梨木香味。

今日你怎么想起到我这里来了。

丁绍德抱着眉霜,摸了摸它的长毛,眉霜似乎十分喜欢她的样子,倦在她怀中蹭着脑袋,今日官家召见了我,似有试探之意,许是我没能合官家的意,被训斥了,之后去了吏部,哎,大内尽是烦心事。以前烦心时她总爱来这里,成婚后得以从丁宅搬出,烦心事少了,她来的次数便也少了。

汴河的冷风吹过门楣下的珠帘,顾氏替她斟了一杯酒,快入冬,四郎的生辰也快要到了。

年年如此,已没有什么好过的了。又问道:南方战事如何?

雨季刚过,此失天时,叛军世居西南,夺城占山,此失地利,将帅意见不一,此失人和,所以西南接连战败。

官家派曹为帅,本就是错误之举。

世人言曹喜谈善辩,为人慷慨。

他的慷慨,是建立在贪图之上,以博取好名声,官家只看结果,却不知前线隐瞒军情。

即便官家知道,可曹是圣人的人。

丁绍德陷入沉默。

你把那批人调去广南吧,我怕丁绍文会借此起杀心。

顾氏一愣,那些人都是...

算了,战场上,未必有用。

顾氏低声下来,垂眸道:你这般,都只是为了不让三公主伤心,可她,丝毫不曾动心。

丁绍德饮下一杯酒,公主怎么想我不要紧,我不愿看她伤心,大婚当日,我看着她眼里满是伤痕。

三娘,大堂有人喝醉了酒闹事,点名道姓要您出去陪她。楼梯口上来一个伙计。

谁?

那人说他姓赵,叫赵容。

赵容?顾氏只觉得这个名字耳生没有听过。

丁绍德将猫放下站起,疾走上前捧着伙计的臂膀,是否和我差不多高?

伙计回想着连忙点头。

元容!丁绍德一把甩开伙计,朝楼下奔去。

四郎?

丁绍德飞奔下楼,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起来。

这不是丁家的四郎吗,现在的三驸马吗?

是啊,好久没有看见咱们这位驸马爷了。

估计又是来找顾氏的吧。

丰乐楼之大,足足跑了好一会儿她才到大堂,扶墙粗喘气,四处张望。

赵静姝已经从二楼下到了戏台上,夺了戏台上女子的剑,吓得宾客四处逃窜。

快将你们家的头魁叫出来!

千凝在一旁搀扶着,生怕她一个不小心砍伤自己,你们这里的酒怎么这般烈,还不快去将顾氏寻来,我家郎君要是有个什么闪失,就是砸了你们这个楼,你们也担不起!

伙计听着,害怕的发抖,委屈道:是郎君说要最好的酒,丰乐楼一向以酒出名...郎君酒量不好,自然要醉的,但是三娘今日有贵客,实在抽不开身。

贵客?你可知道我家主子是谁!

阿容!丁绍德从转梯内走出,果然看见了醉酒的赵静姝。

于是走近道:怎么醉成这样?

姑爷?千凝惊讶的看着自家姑爷。

赵静姝眼前一片朦胧,迷迷糊糊的看着半天,发现眼前人有点熟悉,用剑指着道:你是谁...又含糊道:你怎么在这儿

丁绍德怕她误伤自己,焦急道:我是四郎啊,阿容,你看看我!

四郎...赵静姝只觉得脑袋很沉,身上也没有了力气,整个人瘫软了下去。

丁绍德顺势接住,发现她的身子滚烫的很,怎喝这么烈的酒?

千凝嘟嚷着嘴,我们又不常来这里,怎知道那眉寿酒这么烈。

姑娘会来这里全怪你,若此事被贵妃娘子与官家知道了,少不了又是一顿骂。

丁绍德滚动着喉咙,将赵静姝拦腰抱起,回家。

四郎。顾氏叫住她。

抱歉,有什么话,改日再说吧。

丁绍德带着一行人从丰乐楼离去,不曾回头。

顾氏驱身一颤,眸中已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失落道:大婚当日,你只看到了她眼里的伤心,却未看到身后之人的失神。

多情便是无情,无情往往最有情。

我早说过,她非你良人,你又何必,这样伤害自己。

顾氏回头,才发现身后站了一个出尘的女子。

第124章 惊魂一场原是梦

丰乐楼的门前, 栀子灯照耀, 楼下闲人目光云集,她将人抱上马车,脱了自己的外袍,轻轻放下。

半躺着的人闭眼无声,脑袋埋入袍子上的毛绒内,如同睡死过去。

丁绍德随之坐下, 看了她许久,闷声道:公主, 可闹够了?

赵静姝这才缓缓睁开眼,将头撇过去, 鼓着腮帮子。

公主知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万一身份暴露,可知日后东京那些人会怎么传你?

赵静姝回过头, 若不是伙计说今夜顾氏见的贵客就是昔日的丁衙内,我岂能知道你会在此, 又来找顾氏了, 我又怎会...声音渐小,直至无声,直至视线偏向窗外不再去看她。

可是公主如此做,损的是自己的清誉, 官家与贵妃若知道了,定少不了责罚,我来此, 不过是为了询问西南战事,公主又何必如此。

她坐起与之对视,抓着丁绍德的衣襟,将她整个人从座上拽下,狠狠的逼到了角边,我想怎么做是我的事,但是你,你是我的驸马,是我的人,我不许你找她,就是不许。

颤动的心跟随着呼吸的凝固,丁绍德楞楞的看着眼前人,相隔不到一尺,透彻的眸子里有怒火,很是少见。

拽了许久,直到看见手腕抵着的脖颈处生了红,赵静姝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有些失态,眸子一转,松了手,也从她身上离开坐回座上。

丁绍德理了理衣襟,抬头看道:公主不喜,往后我不来便是。

赵静姝没有回头看她,只是呆呆的看着车窗外,开封府的大街上,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辉映,西南的事你也不要管了。

西南如今有难,公主可放得下心?

你的脑子是什么做的?赵静姝气的回头直勾勾的看着她。

我...

师兄的事情自有阿姐帮忙,若阿姐都没有法子,那还有谁有呢,你本不喜斗争,就不要卷入其中了。

我心...

我不需要你的心甘情愿。

战火一直延续到十二月入冬,由于指挥不当,朝廷的军队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士气一再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