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69)(1 / 1)

作品:《重生之与君厮守(GL)

师父前日来了东京。

李舒平和的眸子里突起了一丝光芒。

宸妃娘子,惠宁公主来了。偏殿门口,女官通报道。

第83章 绝艺如君天下少

月末的尾巴, 连那夜空中的月亮都黯淡无光, 宫廊的梁柱上挂起了新烛。

移清殿内,三人成影对坐,院外蝉鸣嗡嗡嗡个不停,又因夏日闷热使的过路之人听了觉得甚是聒噪。

两杯新茶刚从紫檀壶内斟出,正在一点一点凉去。

李宸妃着形似道袍的素衣,发饰也是极为简单的单髻, 赵宛如入殿先是用着略冷的眼光瞧了一眼李少怀,接着便在她身旁坐下。

睁着泛光的眸子看着李舒, 李舒则是既来之则安之的递了一杯茶到她跟前。

李舒原是皇后的侍妾,虽受宠过一段时间, 但因赵恒长情, 偏爱皇后一人,之后也就慢慢被冷落, 在赵恒登基后命人将清居殿改成宫观,成为了移清殿, 下旨让李氏住进了宫观。

被新婚二人同盯着, 那困惑的眸子,似曾相识,又或许是曾几何时。

曾几何时,她也是用同样的眼神, 向师尊求解。

赵宛如不说话,李少怀也不敢说话,李舒看着她们一个冷, 一个温,你们想问什么,就问吧!

抛开乌云才能见月明,李少怀黑夜来此,便已经扒开这层乌云的一半了,开半的门,不如全打开,长痛不如短痛,小娘娘您与官人的师父,太清真人,仅仅只是师兄弟吗?

李宸妃今年不到四十,看着像是连三十都不到的人,又常年修道,一身正气令人看着舒适。

公主与驸马入夜来找我,就是为了此事吗?

当然不只是为了这一件事,赵宛如润色道:我想把故事听全。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无论是耀眼还是平庸,是皇天贵胄,还是平名百姓,一世人有一世的故事,一辈人有一辈人的故事,李氏从禅垫上起身向偏殿的三清祖师虔诚的鞠了一躬,抬手示意她们随她入房,每一个故事的尽头,其实都是另外一个故事的开端。

宗正寺后宫嫔妃的册子上所记,李舒出身仕宦,母亲早逝,父亲续弦再娶,父亲死后继母携子改嫁,李舒出家。

李舒与沈秀安皆是杭州人,自幼相识,沈秀安的父亲与沈伦为同胞兄弟,沈家兄弟在沈伦入宋后拜相光耀门庭,沈家开始壮大,沈继宗与沈秀安为堂兄妹,就是沈惟温见了沈秀安也要称呼一声小姑。

李舒父亲死后,继母携家产改嫁,历经这变故后,李舒找到了沈秀安,在她的安排下,李舒拜在了扶摇子门下,成为了同门师兄弟。

然这一切真正的原因,只有她们二人知道,继母为人苛刻,生下儿子后,越发的不待见我,爹爹眼里也只有儿子,就连后来我读书都被继母骂失德,若不是秀安,我或许在爹爹逝后就会被继母卖进青楼吧。

因沈伦在东京做宰相,虽是庶弟但沈家在金华县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有沈秀安这个嫡女出面出银子,李舒的继母与青楼里的妈妈也不敢说一个不字,收了钱,放了人。

因为我,秀安她偷了家中不少银子,本来出家就与家中不睦,最后因为这些银子被沈家驱逐出府。

李舒的身籍已经被卖到了青楼中,是沈秀安偷了家中的银钱将人赎回的,大宋崇道尊德,以沈家的门第,如何能允许家贼,又如何允许门中子弟与青楼内的小姐扯上关系,即便李舒尚未入青楼的门。

之后金华县流言四起,言及沈秀安与李舒两个女子之事,沈家更是花了大把银子才将这流言划去。

赵宛如听到这,压在心中的谜团散开,与她们所想的一般无二,太清真人对您,真是姐妹情深。

姐妹情深四字,打破了李舒眸子里的平静,江水不汇,万海枯竭,在道观里的一年,是我这一生,最快乐的一年。

分不清眸中是烛光还是泪光,说错话,有师姐护着,犯了错,有师姐帮衬,就连吵架,都是师姐忍让着,包容着我。

李少怀从沉闷中抬头,眼波流转,可是宸妃你...终究是负了你的师姐。

枯竭的海,迎来风雨,海水慢慢积涨,李舒泪如雨下,这些都在一个黄袍女子来到观中被打破。

宫廷外的颜色以栀子黄为贵,多是富贵人家穿的,又或者是显贵人家没得诰命的宠妾所穿。

赵宛如皱眉,曾经的黄袍女子是...圣人。

李舒点头,圣人那时还不是皇后,官家也非天子,可即便是一个王爷的宠妾,对于一个小小的道观来说也已经是天了。

其实可以逃走...赵宛如说得没有底气,也很犹豫,以圣人的仁德是不会追究的。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的刘娥初入王府为妾,天下没几个人知道。

李舒颤笑,但是谁知道呢,她也说带我走,去塞外,去西南,远离东京...

可是宸妃你却害怕了,犹豫了,你出身仕宦,父亲是被排挤抑郁而死,明白极了官场的险恶的你便拒绝了,便入了王府。李少怀哽咽道。

师姐待我好,师父待我也好,观里的师兄弟们,待我如亲人,我不能弃她们于不顾。

这只不过是你为自己懦弱找的借口罢了。想到师父那整日佯装玩世不恭的样子,实则都只是为了掩饰心底的伤痕,李少怀心疼不已,可是面对眼前这个柔和的妇人,她是怨不起来的。

是,因为我的懦弱,师姐一气之下去了江南,在南山上自建了道观,留下话,说永生不再见我。

刻骨之爱,能说永生不见的,其实都是气话,赵宛如听着这段辛酸的故事揪心不已,后来呢?

太宗好道,官家便也好道,在王府召见天下的名道,长春观的太清真人以扶摇子首徒名义自建道观名声在江南大震,被官家请到了东京。

所以你们还是见了面?

当时她带着一个三岁多的小孩子找到我,说这话的时候,李舒目不转睛的凝着李少怀,让我替那个孩子取个名字。

赵宛如轻挑起眉头,没有去看身侧的李少怀,那个孩子就是,官人?

李舒点头。

李少怀同样皱着眉头,喃喃道:若君...她本叫李正言,因怕命途才隐藏身份与女子身入了道观。

我给了一首诗给她。

赵宛如想了想,含君字的诗很多,但是李舒赠的只会是那一首,于是颤言道;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覆吴图。

华山道观中有一座多年无人居住的院子,院子里长了满院青竹。李少怀闷声道。

习正气者皆是君子,可天下伪君子甚多,而真君子我只见到了她与师尊,所以我告诉她,她心中不该存有我这样的人。

赵宛如含泪道;所以,我的名字里,有个如字。

李舒颤笑一声,没想到,我们二人的遗憾,会由你们来弥补。

这是故事的结尾,但却不是尽头。

青草地上的石柱灯亮着微弱的灯火,每隔几步都设有一座,朱色金秀小巧的鞋子踏在嵌有鹅暖石的路上。

前方亮着的灯笼火将赵宛如的身影拉的斜长,黑靴子跟着斜影,影子往前,靴子也踏前,影子晃动的厉害,那脚下迈的碎步就越快。

这一段难走的石子路都走尽了,这二人也是始终没有一句话,身后远远跟着的一群人看着干着急。

台阶前,赵宛如转身,影子不在不动,朱裳下的靴子定在了影子三七分的位置。

怎么,现在一句话都不敢说了?

移清殿的事情就在前一刻,李少怀将头掩低,宸妃娘子是我的师叔。

我当然知道她是你的师叔。

那...李少怀抬起头,元贞是在气我没有告诉你,没有与你一起去?

我是要带你去见她的,我也知道你心系你师父,但是那又如何,十几年过去了,你们为什么还要一个个咄咄逼人?

说起咄咄逼人,赵宛如自嘲,自己不也是其中一个吗。

极少见她生气,特别是生自己的气,李少怀凝视着,元贞,似乎很在意李宸妃。

霎时,赵宛如愣在原地一动不动,所以,你知道了?

恩。

赵宛如长叹一口气,走下一个台阶拉起她的手,一并走着,仅是我的私心。

长廊尽头,雷允恭迈着近乎小跑的步子,嗨哟,大公主,您原来在这儿啊?

赵宛如见他匆忙,疑惑道:可是坤宁殿出了什么事?

雷允恭摇头,没呢,只是圣人昏时小酣醒来没见着你,知你出去了,训斥宫人没能阻拦不知道顾及主子的身子呢,如今张则茂与赵医使的大徒弟都在侧殿等候。

赵宛如轻呼一口气,你先回去禀报,说我没事,只不过是闲来无聊拉着驸马在后廷转了一圈。

是。

阿如身子不好...?李少怀侧转身子面对着她。

你走开。纤细的手从她修长的手中脱离出,顺势轻轻推了一把,自顾自的朝前走去。

...

坤宁殿主殿

太医隔着一块方巾在赵宛如手腕处诊脉,闺房中的事情,刘娥特意支开了全部宫人,连李少怀都只能在外殿等候。

张则茂抬眼间灰须微动,旋即起身合起双手,躬身道:殿下的身子无碍,只是...

听到无碍,刘娥松了一口气,但多了一个只是,不免得又让她提心了起来,她大惊,莫不是...

张则茂明白刘娥的惊慌,于是摇头解释道:并没有那般严重,只是殿下的身子,不易有孕。

赵宛如还以为张则茂会说自己寿命不长...不过就算是,张则茂也决不敢当面说出来的,而面对诊脉出来的不易有孕,她只是轻轻一笑,许是我,命中注定与子嗣无缘吧。

第84章 情至深处是信任

紫檀的桌案上摆放着一盘铺满冰块的妃子笑, 上面正冒着淡淡的冰雾。

相比赵宛如的轻松, 刘娥就没有这么淡然了,张则茂的话无疑是给刘娥又添了一道创伤,凝神幽幽道:难道过继吗...

可赵宛如是女子,她嫁的是夫,无后是为不孝,若公主不能生育, 按制驸马是可以纳妾延续香火的,就算因此有了子嗣后可去母留子, 但终究流的不是赵家血脉,此事切勿声张, 惠宁的身子由你来调养。

也不要告诉驸马。她朝赵宛如道。

赵宛如微抬眼睛, 若真是因为孩子就能分隔了夫妻,那这种情分不要也罢, 母亲,我与她之间, 并不会因为孩子一事而隔阂, 就算没有孩子,她也不会纳妾,更不会离开。

他孤身一人。赵宛如的容貌在大宋也称得上是绝色,又是皇帝之女, 旁人的爱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些利益在里面,刘娥觉得李少怀也是,谁说得准以后呢, 如今他信誓旦旦,那是因为你年轻,可之后谁能保证呢,谁又能确信

我信!赵宛如说的十分肯定。

大殿内,杨淑妃带着赵受益进来寻刘娥,瞧见了穿便服负手在墙边丹青前发呆的李少怀。红色的圆领薄袍子十分称身,披着长发,垂下双鬓在胸前,长身玉立,像个道人。

孩子挣脱庶母的手跑向那道人,将神游的人拉扯回来。

看来受益很喜欢你。

姐弟两的眼光是极好的。与李少怀见面不过寥寥几次,也没有机会近身说上话,如今瞧仔细了,比之前又是多了几分肯定,觉得惠宁的眼光当真是比一般人要好。

李少怀抱起赵受益,朝杨氏点头,淑妃娘子。

受益和惠宁都喊我小娘娘,你既然成了惠宁的夫君,也该改改口了。

李少怀再次点了点头,怀中的孩子却不老实,伸着肉嘟嘟的手抓着她的鬓发。

殿旁门帐下的珠帘卷动,张则茂背着医箱朝几人躬身后退出了坤宁殿。

官人很招孩子喜欢啊。走近后,赵宛如朝杨氏福身,小娘娘。

杨氏眯笑着,驸马性子温和,连孩子见了都喜欢。她这看似无心之话,实则是说给身后那威严静立的妇人听的。

刘娥听后凝视着抱孩子的李少怀,元贞的眼光我自是信的,你的才华是从万人之中挑选而出,经官家亲笔提名。

雷允恭扶着她端坐下,乳娘将赵受益从李少怀怀中抱下送往刘娥跟前,经岁月痕迹的手摸了摸孩子稚嫩的脸,牵着他坐在了一边,才又缓缓道:予,把寿春郡王交给你教授,你可愿意?

六皇子寿春郡王赵受益是皇帝独子,也是嫡子,日后是要任开封府尹入主东宫的。

李少怀侧头看着赵宛如,未得到答案,于是回过头合手躬身道,少怀才疏学浅,但愿尽自己所能,辅佐郡王。

刘娥的意思,是让李少怀表态立场,将小皇子搬出来,即便不是要他站在皇后这一方,但赵受益是她的儿子,只是换了一个好听的说法,辅君。

赵宛如没有给李少怀任何示意,但是那温柔的眼神让李少怀肯定了一切。

因李少怀的表态,刘娥较为满意,又经杨氏帮衬,便放她们二人回了自己的寝殿。

阿柔,去备水吧。

是。小柔侧身道。

直到入门安静那一刻,李少怀才松了一口气,见着榻椅上干净整洁顺着就躺下去了。

赵宛如在镜台前坐下,取下发簪,青丝如泼墨般散下。

随着夜色越来越深,屏风前的榻上传来小小的呼声,半睡半醒的人,官家因为恩师而堤防,圣人因你...渐渐平稳呼吸的人睁开眼,我会辅佐受益成为太子。

未听见赵宛如的声音,她睁开眼,元贞今日不说话,是两难么!

耳畔的坠被她取下轻放回镜台下的小抽屉内,侧目道:你想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