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34)(1 / 1)

作品:《重生之与君厮守(GL)

原来是晏真人。张则茂也学道家负阴抱阳作揖,回头瞥了一眼房内的惠宁公主,点着头走了。

晏璟慢慢走近,那御医既然走了,定然是李少怀无碍了的,紧绷着的心也就松了不少,她能有今天这般,是因为殿下吗?

赵宛如温握着李少怀的手没有作答。

沉默在晏璟这里,一般都认为是肯定之言。

我给你半日时间,破此案。赵宛如回头,眼眸深邃的可怕。

晏璟没有着急回答,昨日招供之时,我问她,可舍得你,她让我转告你,今生苦,两难时,若来世,当只为你一人下九泉。

赵宛如握住她的手再次握紧,转而颤抖的看着李少怀,我不要她下九泉,她受得苦已经够多了。

苦多,晏璟记得清楚,她们相识还不到一年,可赵宛如的反应却如同相识,相知,相爱了一生。

她非旦不怨李少怀的多情,还自责忏悔,晏璟心生疑惑,你似乎,心里还藏着别的事,以你的心性...似看穿,又不愿透露,她忽然一笑,落定之后,贫道再来讨教殿下。

第42章 其善焉知其人恶

丁府的厮儿从长房院里提了一个空空的鸟笼子出来。

诶, 这不是大公子最喜爱的画眉鸟笼子吗?清扫院子的女使与长房院里的小厮关系密切, 见他路过调侃道。

厮儿瞅了瞅笼子内的血迹,哎,也不知怎的,今儿笼内的鸟突然发狂,撞破了笼子不说,还将自己扑的遍体鳞伤, 大公子心善,就将其放飞了。

丁绍文今日告假一天, 卧在房里休息。

这个李若君究竟是什么人!盖在茶盏上的手背青筋暴起。

惠宁公主已经要了官家的口谕,亲自重审此案, 她...亲自去了牢中救下了李若君。下属低头说着他们的失策, 人已经处理好了,惠宁公主是不会发现的, 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

她再怎么厉害也只是一个普通女子,知不了天, 只是可惜了, 丁绍文长吸一口气以示不甘,没能除了这个李若君!他深深扭紧浓厚的眉毛,藐视了一眼墙壁上宫观观主送他的字画。

其实属下认为,圣人钟意您, 官家看重您,那李若君布衣出身,皇家看重脸面, 是断不会将公主下嫁寒门的,殿帅您又何必在意这种卑微之人。

不!丁绍文一口否决,他怎是渺小呢,能让咱们堂堂惠宁公主不顾身份的去求官家替其翻案。

不过,公主殿下倒是厉害,回京不到几月,由许国公府作掩护,竟拉拢了好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就连神武大将军李继昌之子李遵勖在去了许国公府赴宴回来后就向礼部递了状投。

丁绍文回过神,李遵勖?

下属点头,是,从翰林学士钱怀演府上听到的消息,钱怀演贺喜李继昌,其子李遵勖还在兵部同时报了武试。

怪不得兵部近来不少人提及。丁绍文预感棘手,旋即又浅笑道:她果然有野心,不过公主呀,毕竟是个妇道人家,安分的在后院享福就好,前廷这些琐事,就由我替其处理!

开封府歌妓命案一事,由大理寺受理重新审案。

众人只看见了万寿长公主从舆上下来,都以为是长公主奉御诏与大理寺的官员一同审案。

城民伸长脖子争相仰望,前胸贴后背,争吵推搡着,企图挤进去一窥公主真容,奈何禁军阻隔了十几丈,他们只看得到身量,看不清容貌。

这般气质定然出自皇室,远远看着让人心中生敬,也让人闭上了嘴,不敢乱言。

冬日里寒冷,大街上却有人不惧这寒冷纵马奔弛着,少年途径开封府衙见这儿围满了人好热闹,于是下马也挤进了人群。

怪不得人都说万寿长公主是菩萨心肠,如今亲自为道家真人翻案,真是人美心善呐,也不知哪家郎君有这般福气能尚长公主。

老伯,万寿长公主怎会在此?少年看着从车上下来的女子眼前一亮,礼貌的朝身旁的老翁问道。

老人细细的打量着这个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少年,昨夜丰乐楼死了人,犯罪之人是一个道士,今日上午定罪了,可不到半日大内就派大理寺的人来重审案子了,长公主是个心善之人,定然是觉得有冤情,向官家求情,亲自主持。

这样啊!少年注视着开封府衙门口,权知府张雍正恭敬的俯首跪拜长公主。

老翁翁见少年眼神如此,表情如此,不由的一笑,怎的,动心了?

少年愣了一下,耳畔被冷风冻得都有些发红,不是...自幼年从国子监一别,他竟不知长公主殿下比从前还要纯良仁德了。

我瞧着郎君你龙凤之眼,耳白于面,日后定有姻戚贵之福,而郎君衣着华贵,敢问府上,出何处?

老翁翁慈眉善目,少年瞧着眼缘,府上,李姓,晚生名勖,今年刚取字公武,家父,李继昌。

李公武自报家门的时候老翁翁并没有感到震惊,也没有像平常老百姓一样听到这种显赫门庭时就表现得卑躬屈膝,他只是眯着老眼笑了笑,你命缺长寿呀!

常人听到此咒言定然要发声怒斥的,但是李公武没有,反而心平气和的恭敬问道:还请老伯指点。

自己参悟吧!

府衙外的人都以为是长公主在审案,其实主审之人有两位公主,带口谕之人是惠宁公主赵宛如。

公堂之上,王旦威坐高台,旁侧设屏风幔帐,惠宁公主坐在其内。皇室施压,一旁低头站立的张雍颤抖着垂在腿旁的双手。

奉上口谕,由太清真人门下大弟子凌虚真人协同审案。

王旦搬出皇帝,开封府的诸多官员便不敢多言什么,老老实实的听审。

王旦敲定镇尺,朝左侧半透的屏风拱手,还请殿下示意。

开审之前,吾想问张权知一事。屏风内端坐的女子目光凌厉,言语威慑。连一旁的赵衿都感受到了她的那几分寒冷,不由的皱起了眉心。

何时,惠宁变得这般清冷了。

张雍听着哆嗦一颤,吞咽了唾沫躬身道,殿下请言。

开封府虽定了罪,可文书还没有交由刑部审理,怎的那李若君在狱中奄息都无人问津?

你们开封府,就是这般办事的?

这...张雍冒汗,拱起双手颤巍道:臣是昨夜从户部赶往开封府受理此案的,事情紧急,忙于调查,从而疏忽了牢狱,是臣失职。

赵宛如冷淡一声,开审吧!

是。

王旦再次敲响镇尺。

秋画带着从大内带来的禁军先将丰乐楼有嫌疑之人皆扣押到了衙门。案子重审,丰乐楼是案发现场,楼内所有人都脱不了干系,于是丰乐楼再次被禁军围得水泄不通。这次可不像昨夜那般只将人看着,而是根据赵宛如的吩咐,将整个楼内的人都抓出来一一审问,逼供,无论娼妓,厨子,还是厮儿女使,迫使丰乐楼再次停业。

楼内的人出不去,楼外的人进不去,余下的禁军又去抓捕在外面办事的厮儿与女使。

开封府顿时人心惶惶。

丁绍德虽是受害人,却难脱嫌疑,故而丁府也被围,家主丁谓还在大内,丁绍文倒是没什么,正襟危坐在大厅,看着禁军审问丁府的下人,领头的禁军指挥事先还恭敬的问候着他,他则从容的让他们不要顾及,一切公事公办。

但是丁绍武坐不住了,不顾妻子劝阻,带着人就冲向丰乐楼去找丁绍德了。

昨夜事出,他是去了丰乐楼的,看见丁绍德被顾氏照顾的极好,思索再三又经顾氏劝阻,他才让丁绍德留在了对她来说是最为安全的丰乐楼。

丁绍德也被带到了开封府衙门,陪同他的人是丁绍武。

她是从车上被扶下来的,面无血色,唇色泛白,气色不太好,如一副垂死病中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也中毒了,只是命大没死。

钱府被禁军围住,钱怀演生长富贵,却讲求俭朴治家,法度十分严谨,持家数十年来族中也不曾出过这种事情,钱怀演拉着一张老脸,怒目的瞪着钱希芸,恨不得将她逐出家门。

不过相比丁府,钱府陪同的阵仗如送亲一般,钱希芸同母兄长钱府长子钱暖,次子钱晦都来了。瞧见这样一个病秧子,兄弟二人小声嘀咕了起来,此次回去了,定然要阻止爹爹撤了这门婚事。

因急火攻心导致身体状况急剧下降的丁绍德,在见到钱希芸后怒目瞪着她,钱氏倒是泰然自若,连看都不屑于看他。

不一会儿公堂下站满了人,昨夜出现在丰乐楼有嫌疑的人都被带来了,张庆走到屏风后面将几分册子呈给赵宛如,又凑近俯首贴耳小声喃喃了些什么,赵宛如的神色突然变化。

现场与尸体晏璟都查探过了,情况与仵作验尸记录的一样,这一点倒是开封府没有作假,除了判案有些草率了外,张雍做的一切都十分有条理。

镇尺敲响案桌,晏璟朝王旦作揖,这是奴写的词状,尚书请过目。

幕客接过状书呈上,王旦细细瞧了一遍,如此,确实是有冤情,既奉旨重审,还请真人将冤情,公之于众,请言。

晏璟走到大堂正中间,此案被害的女子由仵作验身,证明其确实是中毒身亡。

白纸黑字就在王旦的案桌上,王旦点点头。

但是据医师查探,酒中,茶中,乃至各处都无毒。

听审之人不禁起疑,既是中毒,但到处又无毒,这是何道理,难道那毒藏起来了?

晏璟淡淡一笑,问的好!

大宋有医学院,城中百姓懂医理者不少,可曾知道,药反?

外有大毒之疾,必有大毒之药以攻之,又不可以常理论也。

万物皆是相生相克,药可为良药,亦可为毒药,良药可救人,也可害人,毒药同理。药物皆是配合而用,融合药性以达治疗最佳,但若是相克的药融在一起,调和不得当,则会变成毒药,损人害人,故医者皆慎用反,昧者不用。

医师所验证酒器里的酒水内虽无毒,可却参杂了良药!

屏风内的赵宛如挥手,张庆将调查的所有记录转呈给了王旦,王旦瞧了后皱起眉,竟然五灵脂,五灵散!

五灵脂治瘀血内阻,乃活血之药,常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以温酒送服。

既是良药,如何会中毒而亡?钱家有药庄,由庶支打理,钱府内的人自幼也学认些药材。

钱二公子忘了我方才所言?

《神农本草经》言勿用相恶,相反者。《本草经集注》也谓:相反则彼我交仇,必不宜合。而药王孙十常也说过,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刀剑。这样的话。

你是说,酒里还放了其他相反的药?

晏璟摇头,王旦瞧着医师写的卷宗,说道:是茶里面放了与之相反的药!

不是茶里放的,而是这种茶,本身就自带的!

晏璟回头怒视着钱希芸,眸子可传神,钱希芸从眸子里看到了大师姐的问罪,眼神传递着:为一己之私不顾手足之情,连师弟都能坑害,师门当真是看错了你!

钱希芸不敢再对视下去了,咬着牙关羞愧的低下了头。

冬风咆哮,穿过充斥腐臭味的狱中,卷入人心各异的公堂。

第43章 眼波才动被人猜

神草, 安精神, 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故道家人多喜参茶, 观中姐妹悉知,李少怀尤爱此茶, 只饮此茶。

听到晏璟的解释,堂上堂下恍然大悟一般, 王旦惊异, 参与五灵散相克,所以张权知才怀疑是李少怀所为?

一旁的张雍连连点头, 是。

王旦继续说道:既是有冤情,想必此事不会那么简单。

纵然是与李少怀有瓜葛, 可只听信片面之词, 人命关天的案子,权知府未免断得太草率了吧?晏璟看向想遮掩开脱过错的张雍。

是他自己认罪伏法...

认什么罪,刑部办案,皆要仔细查清事情原由, 尤其是命案,更要反复确认后方可下定论,如这般匆匆断案, 岂不是欲盖弥彰?

够了!屏风内传来斥言,带着几分怒气,也是催促,让你们判案,不是来听你们争吵的!

张雍张口欲言,听到公主的训斥便怯生生的低下了头。

昨夜是李少怀请丁四公子到丰乐楼喝茶,四公子本在城西的茶肆,于是携茶肆的歌妓一同赴宴。

凡行事,皆讲求动机,请问丁四公子,晏璟回头看道脸色惨白的丁绍德,登时愣了一下,你与李少怀相识吗?

丁绍德摇头。

那便是了,既不相识,他为何要害你?

钱氏的人想要撇清关系,不是李少怀亲口供认自己仰慕...

荒唐!晏璟大声斥断,殿下,奴家想要知道昨夜事情的经过。

张庆!

张庆从屏风后走出,低沉道:来人,带上来!

堂下的禁军扣押了两个女使和一个厮儿入内。

喜福?

郎君!喜福扭着一张慌乱的脸。

三个奴仆跪地,叩头贴着地面发抖。

昨夜在屋内的除了几位宾主,就只剩你了。温暖的手掌轻碰厮儿的肩头,让他为之一颤。还请你,将昨夜之事细细道来。晏璟俯下身,低声道:不要怕,有公主在,没有人再敢胁迫你,一切都有公主替你做主!

喜福身心具颤,颤颤巍巍的将昨夜事情经过全盘拖出。

至此,昨夜之事真正的实情才被众人知晓。

辰时开堂我便说了,世间多是阴险狡诈,天子与官管不到的地方,看不见的地方,蒙尘之地总会有人蒙冤。天子也会被蒙蔽,何况是这些普通的官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