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22)(1 / 1)

作品:《重生之与君厮守(GL)

陈尧咨是明年的考官,李少怀若能得陈尧咨帮忙便能够顺遂不少,且举子多半入翰林,于此李少怀仕途也能得他相助,虽有寇准,但如今朝中形势偏向丁谓。张庆拱手,自叹年长她却不如她,公主高见。

赵宛如深视着张庆,他倒是揣摩的仔细。不过张庆又如何知道算上上一世的三十几年,她已是活了半辈子的人了。

您这般,还是为了他。最近公主喜怒无常,皆是为了李少怀,张庆再次感叹。

可能新修的公主府住不了多久就要搬去驸马府了吧。

姑娘,工部的人

知道了,去转告他们,我一会儿就来。

姑娘,还有一事,李少怀是天亮回的京郊,陈尧咨在朝会散后在翰林院提及此事,恰逢翰林学士钱怀演的女儿病了,于是将李少怀请去了。

阿柔,回来!

于是呼,刚走到院口的小柔又被叫回了。

告诉工部的人,我今日身体不适,不能去了,又对张庆道:另外将此事提点给许国公。

公主突然改了注意,张庆大概能猜到,只怕许国公知道了后会惊动大内。

你想个法子,将李少怀之事也一并透露给他。

张庆点头,是。

太阳初升,别苑刚安静没有多久,晏璟特意给李少怀收拾了一间房,而她替人诊治了一夜,早就疲惫不堪。沐浴完本想好好休息,谁知刚躺下没多久房门就被再次敲响。

城西的闹市开张的及早,一般天还未亮街边的铺子以及巷子中的摊子就会摆上,东京城的小吃食极多。

城西安州巷拐角处的脚店刚开张,店里只有几个老人家在吃早茶。

旁边有一家小铺,铺子虽然小,但是因为厨子出名,所以生意好,每日清早买羹的人都能排上长长的队。

店家,要三脆羹,百味羹,玉棋子各一碗。

丫鬟今日来的时候较好,铺子门口没多少人,人少也就安静。

好嘞!

听说了吗,陈尚书家二郎的寒疾被一个外地人医治好了!

什么外地人?

好像是从江南长春观来的一个道士,听说只用了一柱香的时间就把翰林医官院都束手无策的病给治好了。

真有这么厉害?这般神?喝茶的老者有些不敢信。

大内翰林院都在议论此事,而陈家的下人也亲口承认了,应该不会有假!

听说冯老夫人十分钟意那道士。

可不得了,这陈家是什么门第,能医治好她家的嫡孙,攀上大富贵了!大宋崇文,开国这么久哪家有像陈家这般连出三个状元的荣耀,如今养儿的男子都希望着自己成为第二个陈省华。

丫鬟听着这饭后闲言心中一惊,将食盒盖紧提着就往回赶。

钱府内,一个打杂的小厮从钱希芸居住的静虚阁出来,恰好撞见了提食盒的丫鬟,微笑点头。

丫鬟见着他眼生,但是因为着急就匆匆的赶回去了。

咚咚咚

姑娘,姑娘!

钱希芸开门,一大清早,你上哪儿去了!

丫鬟提着食盒跟着她进去,将门小心带上,姑娘昨儿夜里说想吃城西脚店旁张大厨做的羹,我便一早去买了。

如今秋末寒凉,见丫鬟手中提着的食盒,钱希芸缓和了那准备责骂的脸。

我还听说了一件事,昨夜陈尚书家的二郎被一个道士治好了,那道士好像是姑娘您口中的师弟。

长春观是女观,唯一的道士就是李若君。

钱希芸想着刚刚那个小厮回禀的话,心中大喜,我爹爹回来没有?

前厅说阿郎刚从翰林院回来。

钱希芸旋即扭曲着脸,捂着肚子,像是一副极为难受的样子。

呀,姑娘,你怎么了!

钱希芸不说话,蜷缩在地上,去...告诉我爹爹我不舒服~

好!丫鬟紧张着,钱希芸是嫡女,自她回来一直由她伺候着,如果出了什么差错那么倒霉的肯定是她。

于是放下食盒就推门快步出去了。

李少怀睁着慵懒迷糊的眼睛开门,师姐?

虽是披头散发的慵懒状,可晏璟居然觉得还是这般无可挑剔,果然生的好的人无论怎样都是好看的。

翰林学士府来人了!

李少怀将那半睁的眼睛瞪圆。

前厅。

你是说你家阿郎的小娘子生病了?小厮自报家门,翰林学士钱怀演府上的马夫。那么学士府未出阁的小娘子只有一位,李少怀的二师姐钱希芸。

是。

钱学士是如何知道玄虚真人会医术且在东京的。一旁的晏璟谨慎问道。

李少怀只在江南一带小有名气,东京是不曾来过的,之前李少怀也和她说了也是刚到东京不久,虽说不排除通过别的途径知道,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昨夜您救治了陈尚书家的郎君,我家阿郎与陈尚书的弟弟同在翰林供职,是陈学士亲口说的。

晏璟看向李少怀,李少怀点头。她便拉着李少怀到一旁去了,先前你说了,你刚到东京不久,许多地方都未去过,她怎知你在此处...

李少怀思虑着,师姐会不会多想了?

虽说她也没什么坏心思,就怕她动了其她歪念!晏璟担忧着道。

歪念?李少怀挑起眉头,随后浅笑摊着手,示意不可能。

我是担忧你,她如今还了俗,还俗的女子定是要嫁人的,你心善,有些尘俗的事情莫要去管。

李少怀微睁着眼睛,师姐又何尝不是,牵挂着别人,不想想自己。她们从小一起长大,李少怀对她甚是了解。

之前帕子的事她不说,是不想师姐担忧自己,但纸是包不住火的,比起到时候被师姐发现,还不如自己说,师姐,其实师父的帕子,如今在一个女子手里。

晏璟先是一愣,女子?

李少怀点头,接着道:师父不是觉得我读一屋子书不去当官赚取俸禄可惜了吗,所以我决定明年去参加贡举。

李少怀的话让晏璟大吃一惊,你疯了?你明知道师父那是随口说的玩笑话,你也明明知道你自己的身份,你这是欺君之罪!

我不会牵连到长春观众人以及你们的!

晏璟扭紧细眉,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担忧你,你为何呀!

为何想不通要去入仕,你忘了师父的交代吗?

太清真人经常开玩笑,而与李少怀说的那些话,实际上是反过来告诫她的话,李少怀不喜欢大内,不喜欢权贵,太清真人又何尝喜欢。

想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你是为了那个女子?

李少怀点头,丝毫没有犹豫。

我不会告诉师父,你想怎么做,是你的自由,只是我希望你能好好的,多爱惜自己一些。晏璟没有去追问什么,有些事情总有它的理由,她对李少怀的心性知根知底,偏这人又倔的很。

从她眼神里透出的肯定,晏璟就明白了一切。

李少怀润着眼眶点头。

待李少怀坐着钱府的马车离开后,晏璟站在门口驱身一颤,纤细的手搭在朱门上,原...阿怀喜欢的也是女子!

钱府在城西金水河畔,比陈府要大的多。

架着屏风的厅堂内,钱怀演摸着胡子打量着道士,你便是玄虚子李若君?

李少怀躬身,正是。

钱怀演骤视着,旋即微笑着点头,倒是有一些扶摇子的道骨仙风!

学士,还认得尊祖?望着钱怀演和善的态度,李少怀问道。

钱怀演眯着善目,老朽年少时进士及第供奉翰林替先帝写文章,扶摇子希夷先生常被召进宫,有过几面之缘。

原来如此。李少怀微侧着头观望,寻思着不是钱希芸病了吗...

刚想着,人就来了。

小君~

丫鬟跟在身后,难得看见钱希芸这般不摆架子不耍性子的样子。

你总算来了!钱希芸一赶过来便拉住了李少怀的手。

几个小厮丫鬟撇头当作没有看见,钱怀演霎时闷青了脸,你放肆,女儿家的,成什么样子!

还是李少怀抽开手后退了一步,躬身道:二师姐。

哎呀,以前在道观里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他是我师弟。

胡闹,你如今还了俗,是个未出阁的娘子...

就不爱听爹爹说这些话!钱希芸嘟着嘴。

你!钱怀演指颤着手,阿诺不是说你病了吗...见着钱希芸气色红润的样子又这般欣喜,他这才反应过来。

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女儿!钱怀演颤着的手无处安放,甩着袖子从侧厅走了。

即便李少怀是个道士,也不能进女儿家的闺房,钱希芸只好让人安排着客房。

来时路上李少怀就在思考,钱希芸一向身体好,就算患病,以翰林学士的地位,请大内的御医应该十分容易,何故要来找自己。

偏偏这般巧!她思考着师姐提醒她的话,师姐是如何得知我在城西京郊的?怀疑惑的问道。

我...钱希芸提着一口气,甩了一下手笑着,我听爹爹从翰林回来说了你的事情,于是就装病非要你,然后爹爹托人去打听了~

李少怀侧着头,真的?

钱希芸猛点了几下头。

李少怀松着一口气,幸好师姐无事,先前师父稍信说师姐回京了,让我好好照顾你!

其实这信,是钱希芸自己求师父写的,钱希芸站起转着身子,你瞧,我好着呢。

师姐无碍就好。

我只是想念师弟,才装病将师弟骗了来...师弟不会怪我吧?她可怜兮兮道。

李少怀摇摇头,我才到东京,本是想要忙完就来寻师姐的,温柔一笑,看到你比我下山前气色还要好,我便安心了。

不好不好!钱希芸重重坐下深皱眉头。

为何?

你不知道,我爹让我还俗回来是为了与参知政事的四郎丁绍德联姻!

丁绍德她不认得,但是参知政事丁谓她是知道的,丁相公是个有能耐的好官,想来他儿子也...

我呸,丁绍德是丁绍德,他不仅不如他爹,连他三个兄长都不如。钱希芸一脸委屈,你知道吗他不仅经常去那种烟花之地,前夜还去了赌坊现下全东京都知道了!

丁谓的四子去赌坊原本只有二哥知道,后来不知怎的传到了丁父耳中,但是家丑不可外扬,就算丁谓恨铁不成钢,也断不会将此宣扬出去,更不可能弄的如今满城皆知。

导致丁绍德如今变成了一个沾染吃喝嫖赌等所有恶习的不良子弟。

家丑不可外扬,丁相公家世代从官,出了这种事情应当会全权压下...

还没等李少怀说全,钱希芸就忙的将她的话打断,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做了坏事,总有被人知道的一天!

这话,李少怀听着心惊,嘴里喃喃道:是啊,没有不透风的墙啊...

砰砰砰砰

姑娘!

门外,阿诺敲着门在喊。

什么事?

许国公府派人来请玄虚真人,说是许国公病了,请真人过去诊治。

第28章 相思相见知何日

国公府的格局与长公主府格局布置大致差不多, 这种豪门深院里通常都附带着小别院。

李少怀跟着小厮一路走来, 又是院子又是厅堂,接着是这长长的廊道,最后来到了一个小院子,心中生起了疑惑,于是顿步不再向前,不是许国公病了吗?

小厮回复, 是的,国公就在前头。

李少怀止步不动, 许国公是一家之主,怎会住在这小院, 北为阴, 南为阳,山北南为阴, 山东水北为阳。主人家岂会居于这西南的小院。房屋都是坐北朝南,以北为尊, 显然刚刚走的方位李少怀记在了心里。

汉代晁昏提出挑选城址时应当相其阴阳之和, 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正吁陌之界。北为阴,南为阳, 山北南为阴,山东水北为阳。才有如今的坐北朝南之说。真人好生聪明,也好生谨慎。

迎面从院中出来的人配着一把横刀, 李少怀挑着眉头,原来如此,张施主这几日可好?

张庆点头侧身让路,拖真人的福,张庆安好,患病的不是许国公,是姑娘。

李少怀略低下头浅笑,有劳。

如她刚刚走至廊道所想,会不会是元贞与师姐一样假借许国公的名义请自己到府上。

果不其然。

只是如今她与先前去学士府的心情不太一样,现下是心中多了三分慌乱,以及七分喜悦。

许国公府有诸多小院,西南这个离前厅较远极少有闲杂人过来,是个安静之所。

院里的一支寒梅都覆上了浅粉,等着迎接冬日的严寒与傲雪。

李少怀拂了拂衣袖,推门而入。

关门声停后,她有些发愣,一时间望着赵宛如说不出话来,于是胡乱找着言语,不是说,许国公病了吗?

怎么,非要是许国公病了,你才肯来?

不是...我!

长公主府的风光可还好?比起学士府的景色又如何?

李少怀愣在原地,走近也不是,后退也不是,昨日张榜,见有禁列,于是我情急之下去找了恩师寇准,谁知这么凑巧,恩师家就在长公主府旁,我是迫不得已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