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16)(1 / 1)

作品:《重生之与君厮守(GL)

谣言还没起开的时候人便没了,官府判定陈世泽是失足落水,探子回禀可能与周通有关,那陈世泽可是有功名在身啊。张庆震惊着周通的大胆,明眼人都知道此事绝非那么简单,但出事还不到半日便被悄无声息的压下去了。

赵宛如轻颤一笑,江南两道占据大宋经济的四分之一,唐州处在江南北路的命脉之处,坐稳了唐州就等于遏制了整个江南,周通能做上唐州知州,定然不简单!

那如今咱们握住了周通的把柄,要不要将他...

且留着他,他是丁谓一手栽培的,为人处事圆滑,既然咱们抓了他的把柄,有些事情,他会懂的!

张庆点头,公主深谋远虑。

周清漪如何了?赵宛如更关心的是这个。

张庆一愣,最开始安插细作在周府时,公主就特意嘱咐过盯紧周清漪,没有异样!

继续看紧她!

张庆不是很明白公主所做,周清漪只是个妇人,对公主您

赵宛如侧视一眼,张庆知道自己多嘴了,旋即低下头不再言。

周清漪自然阻碍不了她,可是那天夜里李少怀昏迷被她抬进了房,谁能担保周清漪有没有发现李少怀的女子身份。

将来李少怀成了驸马,是要被天下人知晓的,若周清漪知晓她是女儿身,加以利用,后果便不堪设想。因此她要杜绝一切后患,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周清漪消失。

临窗的街道上行人甚多,不远处一匹失控的马冲向人群,而马背上的主人扭曲着脸害怕至极的抱紧马脖子,摇摇欲坠,路上的行人也是吓得逃窜不及。

向两旁躲避的人群中突然蹿出一个身材修长的少年,纵身跃到烈马身旁站稳,徒手按着马头拉住缰绳,翻转身子往后一拉,硬生生将失控的马给制止住了。

好!赢得路人一片叫好。

那个人是谁?赵宛如居高临下的盯着那个徒手制马的年轻人,身上穿着的是仕宦阶层才能用的丝绸。

是开国元勋李崇矩的嫡孙,左神武军大将军李继昌之子李遵勖。张庆曾在大内任职。

赵宛如凝神喃喃道:李遵勖...似乎有那么一点印象。

深秋的风有些凉,秋日一过便是冬,元旦之前大内会将春闱前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你去翰林学士府中打听一下,今年不准许参加春闱的阶层有哪些。

张庆不明白公主的用意,知道的公主心思在那个清秀的道士身上,难道有李少怀这样的还不够,于是打起了春闱里举子的主意?不过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该问还是不问的好,是。

张庆离开后,同为女子的小柔心思更深一层,明白的也快,公主是想让真人也参加考试取得功名么?

道士与和尚出家人都是在入试范围外,不能应试的,就算大宋改了制,但是到如今还没有过道士参加考试的例子。出家人四大皆空,既都空了,谁还会去考取功名,既要考取功名,何谈出家。

阿柔想不明白,真人是要成为驸马的,还俗之事迟早,为何不早早还了俗,省得这般麻烦。小柔知道若是道士不在范围内,公主怕是会想法子到官家面前去闹一闹的。

赵宛如深视,有些东西,她不愿意做的,我不会逼她,她自幼在道观中长大,与观众师姐妹感情深厚,况且...

她并不想让李少怀成为驸马前还俗,因为道士的身份也可以替她减去不少缠身的麻烦与世家的青睐。

小柔听懂了,知趣的笑道:真人长得俊秀,放眼东京也没有几个人能比,顶着道士的身份那些个就算倾慕也只能干瞪着。

赵宛如轻笑,你倒是聪明。

小柔摸着头,都是公主教的好。

瞅了瞅窗外的月色,她并没有忘记万寿长公主拖丁绍文带的话,大内知道自己回来了还派了丁绍文前来,想必今日长公主是瞧见了自己。

小柔,你派人捎话给真人,就说我这几日都有事恐怕是不能见她了,让她自己多小心些。

小柔眯眼一笑,知她心思,公主恐怕要真人小心是假,安守本分才是真!

这丫头是与她一起长大的,各知心思情同姐妹,快去!等到小柔走到门口时又被她喊住,另外你再去京郊购置一处宅子,要清幽雅致一些,不要太过奢华。

在京郊外购置宅子,不用说小柔也知道是要做什么了,公主这是要金屋藏娇,是,阿柔一定挑个别致的宅子,让驸马舒心的住着。说完小柔笑着福身出去了。

赵宛如轻叹一口气,朝外唤道:云烟,秋画!

门外进来两个双十年华的年轻女子,束袖窄服,脚步稳重有序,公主!

去长公主府走一趟。

是!

长公主府是赵恒登基那一年所下令修建的,用了三年才竣工,万寿长公主十一岁便从大内搬离到公主府,公主府就建在大内旁边,期间赵恒经常去视探。

公主府虽然大,但是并不奢华,就连灯火都极为暗淡,无人的地方都是漆黑一片。

长公主赵衿生性温厚,待人宽和,府上主仆和睦。

大公主沐浴去了,还请惠宁公主稍等片刻。

赵衿虽然是她的亲姑姑,但是赵宛如对她并没有太多的记忆,或者说她从前不会在意一些她自己认为无关紧要的人。

万寿公主知书达理,心善好佛,且节俭,因此书房内陈设简单,但是不失雅致,让人看着极为舒适。

房中有她的刺绣,赵宛如瞧着可不比大内织坊里那些绣女绣的差,也写的一手好字,书桌上也有她的字,是摘抄的《金刚经》,刚好抄到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字小整齐秀外慧中。

摘抄的旁边放着一副画,这副烛光下的画将赵宛如全部的注意力引去。

画中以青山为背景,以绿水为陪衬,山间云雾环绕深处,一个如玉般的少年撑伞在林中,风拂青丝,宛如仙人。

而画中的少年正是一个眉清目秀的道士。

空白处题词,青山秀水,如君。墨迹尚未干,应当是刚画好不久的,赵宛如深吸一口长气颤抖了一下。

她不记得上一世李少怀与万寿长公主有过交集,重来这一世,难道连这个长公主也对李少怀有好感了?

今日在茶坊楼上恰好李少怀又与赵衿对视了,于此赵宛如不得不再次紧着心。

惠宁~

赵宛如抬头眼前印着一位与她差不多大的温和女子,微微侧着身子,小姑姑。

赵衿拉着赵宛如在一旁的榻上坐下,璨娘,看茶,再备些点心来。

唯。

今日在西水门的时候隐约在楼上瞧见了一个与你相似的人。

我想,小姑姑看见的,应该就是宛如。

赵衿温柔的笑了笑,怎的回来了不回宫里去,哥哥与嫂嫂可是日日想念着你。

大内烦闷,过些时日再回去,只是不知道小姑姑找宛如有何事?

倒不是有什么要紧事情,只是想问问你,白日茶楼上那个道士,你可认得?

她们同处一室如何会不认得,小姑姑看上他了?

赵宛如的话让赵衿内心一阵悸动,我看他一身正气,颇有仙风道骨的,只是想结识...

可小姑姑不是一向只礼佛吗?

佛道本是一家,都是向着善的。

赵宛如虽不信佛道,但是她知道所谓的一家实际差别大了去了,于是凝神道:小姑姑桌上的画我看了。

话出,赵衿攒紧着手沉默不言,赵宛如眉头深皱,没有想到钱希芸和晏璟都还没有出现,如今就又多了一个长公主。

第20章 金屋修成贮阿娇

她是长春观太清真人的弟子,玄虚子李若君。赵宛如回答道。

既来之则安之,即便赵衿是长公主。

原是太清真人的弟子。

长春观太清真人沈秀安于二十几年前从华山南下自立道观,被江南熟知,后被先帝召见问道,被太子请入东宫求术,自此名扬于天下。

我知道爹爹在留意小姑姑的婚事,只是玄虚子是个出家人,宛如知道她不喜世俗的争斗,不喜权贵。

赵宛如的话没有劝退赵衿,但赵衿是明白人,惠宁倒是思虑的齐全,放心,我不会强求于人,只是姻缘一事,我还是想按自己心中来。

宗室贵女嫁娶,按着心中所想,谈何容易。

小姑姑只见过她一面...赵宛如顿住,思虑了一会儿后,春闱的举子里亦不少家世显赫的青年才俊,小姑姑又何必执着一道士。

惠宁是想说我与那些庸俗的女子一样么,只看重样貌。莫说赵衿第一眼是被李少怀的样貌所吸引,就连上一世的赵宛如也是。

但是赵衿深知这个侄女身份尊贵的心高,便猜想着她定然不会看上与喜欢一个出家的道士。所以她才特意喊赵宛如过来打探李少怀的消息。

今日我与他对视时,隐约见他吟了一句诗。

若在前世,赵衿的猜想的确是对的,当初赵宛如只是觉得李少怀好看,但是并未有多上心,直到李少怀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直到李少怀为她脱去道袍一举夺魁成为状元,直到无论她如何绝情冷漠,李少怀丝毫不减对她的那份温柔。

赵宛如端在小腹上的双手暗紧。

果然是个拈花惹草的人,岂料仅凭一句诗就将女子的魂都勾了去了,这可是万寿长公主啊。万寿公主赵衿一向安分守己,若非真是认定了,断是不敢如此明目张胆询问的。

赵宛如暗恨,下回见着李少怀,非教训一下她不可,看她还敢不敢多嘴。

我听闻道家人,幼时起便读书万卷,文武兼备,而从他身上所散发的书生之气,想来也是饱读诗书之人。

赵宛如笑了笑,小姑姑眼光真是好!这句话又似在夸她自己。

不管如何,惠宁你能否代我传话,我想设宴招待那位道长。

如今她觉得道士的身份也不好,达官贵人钟意她想要宴请只用传个信即可。就连太宗在世的时候都常召见道士,今上也是。她忘了,正因为李少怀是道士,不会有麻烦传出,所以能轻易被人召入府!唐州的风波平息,是她疏忽了。

即便李少怀不会肯做长公主的驸马,但是赵宛如还是不放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今她想着绝不能让李少怀参加春闱之前见赵衿。

可不巧嘛,真人今日下午时离开了东京。

赵衿虽开了府,但也深居简出,只要看好李少怀,不让她在内城瞎蹦跶就应该无碍。

赵衿似乎有些失落,离开了?

可知道何时会回来?语气有期盼。

赵宛如摇摇头,真人只是说有些事情要办,具体什么时候回来,宛如也不知道呢。

赵衿攒在胸口的手垂下,深皱着细长的眉,为何,就走了呢。

小姑姑就这么在意这个只见了一面的人?

赵衿摇摇头,并非如此,只是兄长尊爹爹的嘱咐一直在意着我的婚事,一日不落兄长便一日不敢安心,如此下来我怕影响朝政。

小姑姑真是体恤子民,那朝中官员们的郎君小姑姑都看过了?

赵衿点头。 未有钟意的?

她摇头,璨娘皆与我讲道了那些郎君的情况...

赵宛如看着赵衿退缩的眼神也能猜个大概,朝中有建树的官员衙内极少,而且大多都不愿意尚公主,宁愿早早结亲都不肯做赵氏皇族的女婿。

能让人满意的,又熟知的,自然只有丁绍文,而丁绍文可是圣人给自己女儿看中的人。

不行!赵宛如突然冷下脸。

将赵衿惊吓了一跳,解释道:你放心,殿帅是你看中的人...

姑姑误会了!

嗯?她不明白。

东京大部分适龄的郎君小姑姑都没有见过,小姑姑尚且年轻,何须着急。

其实若丁绍文娶了万寿长公主,那么驸马都尉一职加身,他的仕途也就终止于此,再无可能日后当上大将军掌握兵权,而且长公主也能远离李少怀,两全其美。

但是赵宛如是绝对不愿意的,她知道丁绍文是个怎么样的人,她心有不忍,赵衿毕竟是与她一起在太宗膝下长大的亲人。

她坚决否定丁绍文,明年春闱后会开琼林宴,宛如可以陪小姑姑去看。

赵衿还是不明白她的意思,只当是她真的看上了丁绍文才如此委婉的与自己说的,于是笑着答应。

赵宛如谢绝了赵衿的留宿,从长公主出来暗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张庆也回来了。

明日昏时张榜,将春闱事宜张贴出来,其中还有禁举的阶层。张庆将一本小册子交给她,这次,和尚与道士没有在入试阶层内,但也没有在禁单内。

张庆也不是糊涂人,公主突然要查春闱的事宜,这应该或多或少与那李少怀有关。他家公主,大概被那美道士迷住了吧,他在大内当差是看着公主长大的,不禁心中感叹着,女大不中留。

道士与和尚都是出家人,出家人六根清净,自然不会想着入仕。

前世是李少怀拿了度牒还俗才应试的,为了以防万一,准备一下,明日一早我要回大内。

客栈内,李少怀盯着桌上静放的一只玉碗,长叹了一口气,某还是早些睡吧!

吹灭了烛灯,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于是盯着窗外的月色看了一宿。

碰碰碰

小柔敲响了李少怀的房门。

李少怀惊喜的探出头瞧着,黯淡眼眸,元贞呢?

姑娘她...赵宛如一早就回了宫,如今差小柔给她带话,顺便带着去京郊看宅子,姑娘近日有些事不能来找真人了,让我嘱咐你无事不要到内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