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20章 一座空宅(1 / 1)

作品:《邪王盛宠:世子妃狠彪悍

礼部尚书也有些胆怯,但是这种时候,只能硬着头皮上。

“奇怪,这全府上下都没有人吗?”一位大人皱眉道,“怎么感受不到丝毫的人气?”

“是啊,就像是许久未住的空宅子似的。”一人附和道。

礼部尚书观察了一下周围,见地上落了一层落叶,像是许久未打扫过了。听闻靖王府治下森严,万不会有下人见主子不在就偷懒的现象才是。

“搜查一下。”礼部尚书拧眉。

半晌,一个士兵拿着一封信跑来:“大人,属下在书房发现了这个!”

礼部尚书接过来,见是南宫瑾写的,赶紧打开,看完之后,这才叹了一口气。

想来,南宫瑾走之前都安排好了,当真是聪慧过人了。

士兵们陆续回来,都表示没有见到人。

礼部尚书叹了一口气,道:“封了大门吧。”

“大人?”众人不解,“这就……行了?”

“不然,我们去哪里找些人来充当靖王府之人吗?”礼部尚书冷冷的说道。

一人脑子灵活,想到刚才他看到的那封信,立刻问道:“可是王爷或者世子之前早有安排?”

礼部尚书把信给他们看,摇头道:“也不算是安排吧,只是这王府他们是不会回来了,将那些仆人遣散了罢了。”

众人传阅着信件,看完之后有些唏嘘,安排的这么妥帖,当真是见识远博。

等众人看完之后,礼部尚书想把信件留下,想了想,便借火把烧了,见众人不解的看着自己,解释道:“这件事还是烂在肚里吧,这东西留着便是隐患,随时要了我们的脑袋。”

大家想了想,觉得是这么个道理。眼下不知道皇上的身体到底如何,他们却得罪不得南宫瑾,以后就算是皇上问起来,他们咬死了不说,那就没事。

封了靖王府的大门,一行人转身离开。

没有发现院子里突然出现了一队黑衣人,将院子里的白色灯笼摘掉带走了。

第二日清早,赵若曦将吃过早膳,青司就和她说了靖王府被抄斩的事。

“你说什么?”赵若曦震惊的看着青司,“皇上下的命令?”

青司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件事,除了皇上,那就没有别人了。

之前是散布谣言,说南宫瑾威胁他放了靖王,做出靖王畏罪自杀的假象。现在还要杀死靖王府一众奴才的性命,当真是可恶至极!

“之前世子让你们遣散王府众人,你们可办妥了?”赵若曦想起来当时南宫瑾和自己说的话,着急的问道。

“娘娘放心,靖王府早就只是一座空宅了。”青司道。

赵若曦这才放下心来,只要没有无辜之人再为此丧命就好。

想了想,赵若曦疑惑:“礼部是这么好糊弄的?没有人他们就走了?”

青司点了点头,道:“他们现在也不想惹麻烦,毕竟现在局势瞬息万变,留一线总是好的。”

赵若曦了然,为官之道,向来如此。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大皇子府上。

大皇子饶有兴趣的听着下属来报:“你的意思是,靖王府彻底垮了?”

“是。”下属道,“这世上再也没有靖王府了,那南宫瑾在主子面前,可是傲不起来了。”

大皇子笑着摇头:“不,只要南宫瑾不倒,靖王府就永远都倒不了。没了这个靖王府,还会有下一个。”

“主子,您又为什么要替那南宫瑾说话?”那属下不明白。

“不是本皇子替他说话,是他若是没有这样的本事,那他也不配为本皇子办事。”大皇子冷笑道。

那属下这才明白,发自内心的说道:“主子说的极是,是属下愚笨。”

大皇子心情极好,左手无意识的摩擦着腰间的玉佩,右手抚摸这下巴,想了想,道:“”“却给世子妃传个口信,就说本皇子要为靖王之事向她道歉,在望花楼摆了酒席,请她务必出席。”

“是!属下现在就去办!”

大皇子看着门口,心情颇好,靖王府倒了,下一个目标该是哪个呢?

赵府。

赵若曦数着日子,明日便是靖王夫妇的头七了,皇上下了命令不准他们祭拜,但是他们这些做儿女的,却还是要表表孝心的。

见清风和冷梅空着手回来,赵若曦诧异:“怎么了?没买到?”

清风苦着脸摇摇头:“那些卖家,一见便问我们是从哪来的,我们说是靖王府和赵府都不给,说是别的府上却要看腰牌,不然就不卖。”

赵若曦皱眉,听到冷梅道:“想来是早就被叮嘱好了,要不然也不会查的这么严。”

赵若曦冷了脸,道:“叫青司他们去城外买吧。”

“现在出城也查的严,得带着官府发的文书。”清风气道。

看来,就是要针对他们了?

“青司呢?”赵若曦问道。

一整天都没见到他人了。

“奴婢不知道,他一早就出门了。”清风摇摇头,有些丧气。

赵若曦安慰了他们一下,回到屋里想办法。

“曦儿,我能进来吗?”侧夫人在门外喊道。

赵若曦赶紧出去,笑脸相迎:“夫人,您怎么来了?”

侧夫人拉着她进屋,让小丫鬟把篮子递给她。

赵若曦狐疑的接过来,打开一眼,顿时惊住了:“夫人,您是从哪里弄来的?若是被别人知道了……”

“没事的,你放心吧。”侧夫人安慰她道,“这是靖王夫妇没了那日准备的,本来想那日去王府祭拜的时候带去,结果……好在现在能派上用场。我听说外面买纸钱很麻烦了?”

赵若曦有些感动,她没想到,侧夫人敢在这种节骨眼儿上给他们雪中送炭。

“您可真是帮了大忙了,曦儿定当感激不尽!”赵若曦感动得眼圈都红了。

“傻孩子,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侧夫人帮她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道,“我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当时若不是靖王府,哪有赵府现在的风光。这份恩情呐,我得记一辈子。”

赵若曦含泪摇摇头:“不是,夫人,是大哥争气,才有了赵府的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