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05章(1 / 1)

作品:《[历史同人] 开局给古人盘点美食

直到最后一个烧饼被吃完,众人还是意犹未尽,每日午后都翘首以盼香油烧饼。

奈何花椒价高,哪怕是财大气粗的嘉靖帝,也觉得肉疼,所以往后的这香油烧饼,就都没了馅。

朝臣们这时才醒悟过来,怪道今日这烧饼数量很多,堆得满满当当的,原来是没了内馅!

【当然,以上只是不负责任的猜测,究竟朱厚熜有没有将正本当作陪葬品,谁也不知道。

不过朱厚熜主持了永乐大典重录工作,从这一方面来说,朱厚熜还是有些功绩的。

但朱厚熜的‘丰功伟绩’,可远不止这些,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大肆调整太庙位置事件。

为了彰显自己的皇位是‘正统’传下来的,于是朱厚熜决定让自己的亲爹配享太庙。

然而从朱元璋起,传到朱厚熜,而朱厚熜又要加亲爹进去,这九个位置的太庙就不够放了。

于是只得将明仁宗朱高炽给请去了偏殿,至于为何是朱高炽而不是朱棣呢?

当然因为朱厚熜给他的六世祖改了庙号,朱棣心心念念的明太宗,被朱厚熜给改成了明成祖。

朱厚熜觉得老祖朱棣的功绩实在是大,做太宗未免有些委屈,那就给老祖抬抬身份,抬为成祖就很棒嘛!

朱棣成为了明成祖,自然也有了太庙的‘永久居留权’,这以后啊,明朝就成了‘一朝双祖’。

不管太庙再挤成啥样,朱棣有了和自己亲爹一样的权力,能永远留在明朝的太庙里头了。

改完了太庙位置的朱厚熜,觉得自己真是个小天才,能这样一箭几雕的解决了太庙太挤了的问题。】

天幕放完后,嘉靖朝以前的明朝帝王几乎快要无法呼吸。

不是好好的说永乐大典的去向问题吗,各时空的明朝帝王们都在位永乐大典着急呢。

冷不丁的,天幕插播了一则惊死人不偿命的消息,明朝各时空沸腾了。

本来朱高炽看到自己往后的庙号为仁宗,正在美滋滋的高兴着呢,突然又得知自己被‘请’去了偏殿。

“爹,这个不孝孙怎能将儿子请去偏殿呢!”

朱棣也在疑惑,按亲尽则祧的制度来说,应当是自己被请出去啊,为何是高炽呢?

本来朱棣打算安慰安慰儿子,紧接天幕又放了下去。

‘哐当’几声传来,朱高炽只见父亲拂落了桌上的奏折等物,双手紧紧抓着桌案边站了起来。

且胸膛快速起伏,满脸被涨得紫红,脸色却又铁青,好似压不住的气血在朱棣喉咙间翻涌。

“孽子!孽子!这混账居然敢给咱改庙号?!”

明成祖?他的太宗庙号呢?!改成明成祖,岂不是满天下的提醒别人,他朱棣的皇位到底是怎样得来的?

“这个没脑子的蠢货!来人!传朕旨意,往后朱厚熜不得成为我大明皇帝”

朱高炽吓得缩在柱子边,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过这混账朱厚熜,也着实太不像样了些。

“哟,被你的子孙戳中脊梁骨了吧。”

洪武时空中,朱元璋这边除了朱棣,其他人都是一派喜气洋洋之态。

其他皇子都暗自偷笑,朱老四被天幕夸了这么多天,也该让其他人乐呵乐呵了。

尚且年幼,且还是四皇子的朱棣也被气得不轻,若自己当真是造反登基的,那被后代改为明成祖该是怎样的讽刺?

什么念起老祖功绩,啊呸!

这功绩他朱棣不想要啊!

朱棣他往后只想做明朝的太宗帝啊!

【朱厚熜的丰功伟绩实在太多,暂且按下不提。

永乐大典出了作为陪葬品这一个去向外,还有学者认为正本有可能丧失在明朝宫殿的大火中。

亦或是在明朝末年,起义军给皇宫放了一把火,将正本给烧光了。

以及,正本藏在明朝哪个陵墓的夹层中,未曾被世人发现而得见天日。】

“爹!爹您怎么了!”

“陛下!”

“快请太医,陛下晕倒了!”

实在是今日天幕的信息量太大了,就连刚才还喜气洋洋的朱元璋,现在都已经躺倒在了软榻上。

虽然朝代更迭是每个帝王心知肚明之事,可没有哪朝的哪位帝王,不想自己能永世称帝,不想自己的朝代传至千万世的。

所以这明朝末年的起义军是什么情况!皇宫被放了一把火又是什么情况?

作者有话要说:

张忱石《〈永乐大典〉正本之谜》:首先,毁于清乾清宫大火……其次,毁于明亡之际……第三,毁于明万历宫中火灾说……第四,藏皇史宬夹墙说……第五,殉葬说。

第106章 羊肉水晶角儿

“明末,如此说来,明朝过后,还有朝代?”

李斯听见秦始皇看着天幕呢喃,颠颠的跑至秦始皇身边回答:

“没错陛下,明朝之后应当还有别的朝代。”

“我大秦…天幕中我大秦传至二世,当真有些不够看啊!”

秦始皇轻叹一声,明朝的后代皇帝们,有太庙太挤的困扰,而他秦朝呢?

秦朝的太庙,只有二人吗…

李斯看不得陛下这样忧愁,于是出言安慰道:

“陛下,您可是被后世之人称为千古一帝,多少个皇帝加起来都没您一人功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