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784章 妥妥的赚一波再说!(1 / 1)

作品:《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上午李龙继续去到收购站。外面的温度慢慢在升高,地面的冰雪开始融化,路边的水沟里脏雪慢慢的在下沉。

收购站的大门那里还隐隐有股子难闻的味道,李龙把铁门打开,进屋把炉子架起来后,出来把那两个坏怂留下来的铁锨拿着,铲光地面上残留下来的一点污迹。

铲出来的雪泥渣子扔进了路边的排水沟里,李龙看看也只能这样,便把铁锨拿着立在院墙边上,进屋了。

路上行人多了起来,还有学生经过——也不知道是迟到的还是没上学的,都是行色匆匆。

李龙很快就等来的第一个过来卖东西的。罕见的是,这回过来的是一位大姐,她背着小半口袋东西来到了屋门口,略有些拘谨的往里看了看,看到李龙后,先笑了笑,然后说道:

“同志你好。你这里……收贝母吗?”

“收啊。”李龙看着这位大姐四十岁左右,短发不到肩膀那里,用黑卡子别着,有几丝乱发。脸庞因为走路急匆匆的有些红润,不过挺瘦,能看出来生活条件不是很好。

“好好好,那看看我这贝母能卖多少钱?”这位大姐把那小半布口袋放在了柜台上,然后搓了搓手,习惯性的在炉子上烤了烤。

李龙瞅见她手上有几块冻疮,看来冬天是吃了苦的。

布口袋原来是盛面的——这时候面口袋许多是布的,白面吃完后,口袋就有了多种用途。

李龙打开口袋伸手抓出了把贝母看了看。

贝母收拾的很干净,大小都有,能看出来主要是去年的货。李龙把这一把贝母放回去,又伸手在口袋底部抓出一把来,看看底子上有没有渣。

有一点点,不多。

“贝母不错,收拾的挺干净的,我按四十五一公斤收。”李龙说道,“咋样?”

“行咧行咧!”那个大姐笑了。

这小半口袋贝母有四公斤半,她在家里称过的,这下能换回差不多两百块钱,春天用的钱就有了!

李龙拿过秤来称了一下,四公斤六百五十克,除皮后四公斤半,折算两百零两块五毛钱。

李龙付钱,把贝母倒进柜台里面的大筐里。那个大姐谢过李龙后,喜孜孜的折好袋子拿着离开了,脚步都比来的时候轻快了不少。

按目前这两年的发展情况,李龙估计今年的贝母鲜货,贾天龙那里的收购价,一级品应该在六十块钱一公斤以上,这四公斤能赚个六十块钱,可以了。

这就是坐地户的优势——每公斤收购的价格提高,但因为有垄断的优势,赚的并不少。

他甚至在想,贝母季的时候完全可以不用在山里收了,就在这里收,一样可以赚很多,甚至比去年还要多。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人要学会不知足,要学会两手抓。

反正自己年轻,先两头兼着再说,慢慢再寻找合适的看店人员。

十二点多,李龙收了贝母、兔子皮和十几公斤铜钱,还有两个小银元宝之后,准备收拾东西回大院子。

他还真没想到,玛县的铜钱资源比自己想像的要更多一些。以前听大哥李建国说过关于钱窖的事情,但没有亲眼见过。

这时候家家户户有几个铜钱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从来没见过特别大量的——除了买了老马的院子看到那半箱子外,对,山里的也除外。

谁能想到,这才开始开收购站,陆续收到的麻钱子都有近百公斤了,而且还是他挑挑捡捡后的结果,退回去的也不少,那些已经朽的不能用了。

当废铜收的,怎么都不亏。

想想也正常,好歹算古城,哪怕王度庐写玉娇龙的时候都知道这沿线的古城,没石城没奎屯,但绥来(玛县)必须算一个。

正收拾东西往车上装的时候,有人过来了。

李龙停下了手头的动作,他笑着打招呼:

“郭同志你好啊!”

来人是郭铁兵,派出所的民警——和李龙关系不错的那位。

“小李同志你好。”郭铁兵手里拿着个夹子,和李龙打了个招呼后,四下看了看,点点头说道:

“难怪啊,这院子,不错。今天收了些啥?”

“药材,麻钱,还有兔子皮。”李龙指了指正在装车的东西。

“能挣上钱吗?”郭铁兵又问了一句。

“应该还行吧,先收着,然后再找地方出售。”李龙面对郭铁兵也不隐瞒自己二道贩子的事实,反正这玩意儿,只要不搞违法犯罪,收那些国家不让收的东西,基本上投机倒把这种罪名,在这两年往后基本上是不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其实李龙估算了一下,不算那些铜钱,光贝母、兔子皮这些东西,今天上午的赚头在一百以上。

这还是在淡季。如果放在五月份收贝母的旺季,一天的利润至少在五百以上。

当然,这话不能对着郭铁兵说,或者说,基本上除了家人外,其他人都不能说。

“知道我过来的原因吧?”郭铁兵不再绕圈子,问道。

“那两个人是不是交待背后的指使者了?”李龙装好东西,关上车门,靠着吉普车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根递了过去:“抽不抽?”

郭铁兵接过烟并没有抽,夹到耳朵上,左手的夹子拍了拍右手说道:“的确交待了,你是不是知道点啥?”

“前两天有人过来找我,想把我这收购站买过去,我没卖。”李龙点点头说道,“两个年轻人。”

“知道不知道身份?”

“想来,非富既贵吧。”李龙笑笑,“是不是哪个领导家的孩子?”

“你这聪明劲啊。”郭铁兵叹了口气说道,“的确,是一个领导的孩子。今天早上我们就开审,那两个二流子交待的很快,不过你也理解一下,我们这边一审完,那边领导也知道了,专门打电话过来,说希望能和你和解,把这事情压下去。”

“怎么和解?”李龙等着对方的态度。

其实这种事情,真要闹大了最多就是两败俱伤。对方如果认怂并且有所表示,那李龙也真没打算继续追究。

“那边说,给你赔偿一百块钱弥补损失。他们保证后面不再做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再为难你这个收购站。”

“行啊。”李龙回答的很爽快,这倒是让郭铁兵意外。

“这就可以了?”

“得饶人处且饶人嘛。”李龙笑笑,“就算不饶又能怎么样?把人抓住,最多也就是道个歉,还能把人关起来?”

“那不可能,毕竟没造成什么恶劣的影响。你其实也明白,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可大可小,看影响的。”

李龙自然知道,自己头顶是有光环的,虽然这光环是两年前的,但还是有些作用的。

自治区级的,不是那么容易褪色的。

涉及到官面上的事情,李龙不知道对方来头有多大,但他不想惹事。放以前,他可能还会打听清楚,教训一下那个年轻人,但现在有老婆孩子,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为什么三四十年后,那些企业容易拿捏中年员工,不就是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太大无法冒险吗?

“那行,这事就这么说定了。我现在回去把事办妥,你下午到所里去把钱领了。”

“那两个二流子呢?”

“这事可大可小,不过这两个货先前还偷过别人的东西,今天早上一审就交待出来了,所以要拘留十五天。”

行吧,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下午李龙去了派出所,签字拿钱,对方人没出面,李龙也不在意。这事算是揭过了,但也算是在派出所这里留了底子。如果对方还要搞事,那公安这边的面子就过不去。

从派出所出来,李龙继续去往收购站,接下来几天他都会在收购站里呆着。

与原来的收购站不同,这里李龙还收羊皮、狗皮等普通皮子。

一个星期后,李龙开着拖拉机拉着满满一车皮子去到皮革厂。

都是羊皮、兔皮、狗皮等普通皮子。黄羊皮虽然也早就超过一百张了,但李龙暂时没卖,他打算等赵辉过来,比较一下价格。

“小李,你厉害啊,能在开春搞来这么多的皮子,这是下了大功夫了。”皮革厂的技术人员老张耳朵上夹着李龙递的烟,笑着说道,“皮子的质量虽然一般,但量比较大,咱们皮革厂很少从散户里收这么多皮子了。”

“老张大哥,咱们这边收不收黄羊皮?啥价钱?对了,还有马鹿皮之类的。”

“当然收啊,咱们是皮革厂嘛,这样的皮子肯定是收的。而且这样的皮子可比羊皮贵多了,一张完整的黄羊皮卖七十块钱没问题,马鹿皮要更贵一些。如果破了或者有枪眼,可能就要打对折或者六折七折的价格,看情况吧。”

李龙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怎么,小李,你有黄羊皮?”

“有几张,不多。我再攒攒看。”李龙含糊的说道,“这皮子还真不便宜。”

“那是,野生的嘛,和牛羊这样的自然是不一样。现在咱们的皮子做成皮夹克什么的,是奔着出口的。那些老外对这些野生动物的皮子很喜欢,价格自然就高一些。”

李龙明白了,心里也有了底。哪怕赵辉不过来,他的那些黄羊皮、马鹿皮也是可以出出去的。

今天出掉这些皮子,去掉成本他赚了有一千多块钱。当然只是皮子这一项——黄羊皮这些不算,那是另外的。

第二天他晚点儿开门,先去了药材公司问了那些药材的价格。

县药材公司给的价格并不高,贝母只比自己的收购价高三五块钱,甘草更是只高一块多钱。

李龙开着吉普车干脆去了石城的药材公司,那边给的价格倒是高了一些,但也就比玛县的药材公司高一点儿。

如果按这个价转手的话,虽然也能赚一些,但达不到李龙的预期。

那就等等吧,等贾天龙过来看看再说。

正月十五,也就是三月六号,惊蛰的第二天,李龙等到了赵辉。

赵辉穿着皮夹克,戴着墨镜,夹着公文包,脚上蹬着皮鞋,很骚包的样子。

李龙在收购站看到他这一副打扮,顿时就乐了:

“赵老板,你这不冷吗?”

“皮夹克,里面有毛啊,我穿毛衣了,毛裤也是。”赵辉拍拍自己的身上说道。

“我是说脚!你这开春穿个皮鞋,不冻脚吗?”

“嘿嘿,”赵辉笑了,从几个卖东西的人身边挤过去进了收购站屋子,自来熟的拉过一个椅子坐在炉子边上,把皮鞋靠近炉子烤着:“还真有点冷,我坐的车暖气不热,这一路把我脚冻坏了。”

“那你先烤会儿,我把东西收了。”这几天的确没人过来捣乱,李龙也天天上班打卡一样在收购站和大院子来回跑。

路上的雪已经化了七八成,泥水点子乱溅,路边的水沟里融化的冰雪水往低处流着。

主街道上还好一些,平时清扫的干净,雪化影响不大。那些小巷子和乡村道路,这时候就变得泥泞起来。

乡里通往四小队的路还好一些,去年铺了沙石之后,至少这个开春雪化的时候,学生上学放学走在路上,脚上不会粘太多的泥巴。

李娟和李强这时候每个人一辆自行车,算是学校里的富户。

这时候来收购站卖东西的人也多了起来,雪化完就要备耕种地,大家现在都开始准备起种地的农资来,顾博远那边也已经上班了。

李龙也变得忙碌起来。前天李建国上街买东西的时候到李龙这里来了一趟,告诉他马号边上盐碱地里准备种的甜菜种子李建国已经给他买好了。

李龙要给李建国给种子钱,让李建国笑着骂了一顿。

眼前排队的七八个人,李龙熟练的把东西检查,评级,过秤,付钱然后再分类装袋,等他顾上赵辉的时候,赵辉的脚已经暖过来了。

“看你这个收购站搞的不错啊,有声有色的。”

“还行。”李龙点点头,问道:“年过的怎么样?这么早就出来干活了啊?”

“唉,劳碌命。”赵辉摇了摇头,不过表情里带着些许的得意,他和贾天龙不一样,有家有孩子,很幸福,自己出来也是为了给家里人挣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大老板就别矫情了,我这回存了不少的皮子,你收不收?要收的话,就你自己可运不回去——比上一次多太多了。”

“真的?那可太好了,我就喜欢这冬天的皮子!”

冬皮毛好,做皮草比夏天的皮子质量好太多,所以赵辉才这么说。

“那你怎么运走?”李龙问道。

他没问价钱——上一次赵辉给的价钱就挺好。

“放心,我租辆车——北疆我也是有点关系的。”赵辉示意李龙不用担心。

李龙也就不担心了。

到十二点多的时候,李龙把收来的东西装车,带着赵辉一起回到了大院子。他没着急卸东西,先把明明昊昊抱出来放在外面的床车上让两个孩子晒太阳玩,自己则带着赵辉去看厢房里的皮子。

床车其实也是参照后世的结构找木工订制的,四个小轮子,四面围栏木头打磨光滑,不剌手。下面板子钉好,铺上被褥和床单,很舒服。

两个孩子就在里面爬着玩,一点点春风也不冷,孩子还挺开心——主要是现在两头小马鹿在院子里转,小黑也在,孩子一出来,这三个家伙就到床车那里,两个孩子看着毛茸茸的家伙就很开心。

“小李,你厉害啊!”赵辉看着那两屋子的黄羊皮和马鹿皮,还有几张狼皮,赞叹着:

“我原以为你吹牛呢,没想到是真的……这些黄羊皮,怎么也得有两百张吧?”

“差不多。”李龙点点头,这些皮子压了他近万块钱,如果赵辉能一把拿走,那大部分资金就算回笼了。

“分类的挺好的嘛。”赵辉把那一沓沓晾干的皮子看了看,发现全皮是一沓,一个枪眼或者破口的一沓,两个的一沓,等等。

他很满意。

“怎么样?”李龙笑着说道,“谈谈价格吧?”

“放心,我的价钱肯定让你满意。”赵辉笑着说道:“成年的黄羊全皮,一张八十,小点儿的七十五。残皮,像这种一个枪眼的,六十,残皮破处大于三处的,四十……”

价格的确很好,李龙笑了。

他大概估算了一下,就光屋子里的这些皮子,他至少能赚的有三四千块钱。

赵辉看完皮子,和李龙说好了意向之后就匆匆离开了。

李龙原本是想留着他在家里吃饭的,赵辉说要急着去联系车。有了李龙这里的这么多皮子,他的计划都要进行改变了。

看来北疆的资源很丰富啊。

李龙知道赵辉把这些皮子买走,转手加工后赚的更多。

不过他也不眼红。自己是卖资源的,目前还涉及不到二次加工的事情,他也没兴趣做这个事情。

短时间靠着资源积累第一桶金,已经可以了。本身就是一个农民,搞那么大,他担心把握不住。

李龙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下午赵辉就带着一辆卡车过来了。

这一次,李龙再次见证了赵辉的谨慎——每张皮子,他都是亲眼检查过才放心。

嗯,人家能把生意做大,是有原因的,这点,值得学习!(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