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270节(1 / 1)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谢来给她挑了两家没什么派系的人家。“你就随便去走个过场就行。我也不愿意你憋着慌。” “你小看我了吧,走南闯北的,哪种场面没应付过?”杏花不以为然。“琴棋书画我虽然不精通,却也略通几分。你只找个嬷嬷教我一些规矩便是了。” 谢家对她的教育就是她的底气。毕竟是受过正统教育的人,哪怕出身乡野,也丝毫不会自卑。 见杏花这个性子,谢来自然没什么好担心的。 这些年的历练也不是白来的,他该对杏花姐更信任才是。 于是姐弟两人倒是都各自忙起自己的事情来了。 特别是谢来,刚进入户部,那是相当忙。他的顶头上司郭尚书大人大概是不咋喜欢他的,对他没有半分好脸色。 脸严肃得就如同谢来欠了他的钱一般。 让人将胡侍郎留下的书册给谢来,就让谢来自己了解。 但是这也就罢了,他还给谢来布置了任务。 “前些年,蛮族连年征战,大虞百姓丁口连年减少,新增丁口完全不足以弥补,你也要拿出个章程来。” 谢来心里想着,不怕找事儿,就怕没事儿干。 有事儿,才能夹带私货啊。他甚至都觉得这位是不是在帮他了。毕竟这位可是司马老师的人啊。 但是看着对方那张臭脸,谢来表示怀疑。 接了任务,谢来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开始查看各地户籍状况。 要不怎么说在地方上历练好处多呢?如今谢来对大虞的户籍制度是十分的了解的。有何弊端,他也早在管理东州府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如今只不过是通过比对其他州府,进行验证罢了。 第228章 冲突 经过一些不眠不休的日子查看各地户籍管理的问题,谢来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些地方和东州府的问题差不多了。 之前谢来在东州府就发现新生人口不足的问题。经过数据比对调查,他就发现主要问题一是战争,二是田地。 在之前许多年,和异族的斗争中,很多壮年男子上了战场,一去不回。 壮年男子的减少,不止是人口的减少,也让新生儿减少了。毕竟孩子爹都没了,哪里来的孩子?另外耕地不足,古代可不是生了孩子就有土地的,每家每户田地就那么多,孩子生下来要吃粮食,长大后要分家里的田产。如此一来,很多生的孩子也养不活。很多人家哪怕生了孩子,也是扔掉,或者……这也是导致人口不足的重要原因。 当时谢来就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是全国问题。 如今真的坐上了国家户部官员的位置,着眼 谢来现在庆幸皇帝不管事儿,如果是个管事的皇帝。这会儿盯着人口问题,那么杏花姐这种不婚主义的女子咋古代就没法存在了。 因为每逢战乱之后,天下平定,上位者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个考虑的肯定就是压榨女人,强行婚配。 天下太平的时候,他们会要求女子忠贞不二。一女不嫁二夫。女子不要上街抛头露面。 但是如果战乱的时候,女子不止要承担起家里的生计,还要承担起生孩子的责任。不结婚不嫁人是不可能的。寡妇也是要二嫁甚至三嫁的。 虽然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政策是有利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的。这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去成全更多人的利益…… 但是谢来真的没办法接受。 他无法做到利用这种办法去强行婚配,让人结婚。 因为他知道,其实如果不是特殊的缘故,不嫁人的女子也不会很多。根本不会影响所谓的生育问题。哪怕是他那个时代,结婚也都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更何况是这个封建皇朝。那些不嫁人的女子,自然有她们的选择。或者是没遇着合适的,或者是记挂着曾经的郎君。 朝廷为了生孩子看,就强行婚配。不讲条件,甚至不讲人品…… 谢来想想就窒息。 “我要赶紧解决人口问题,否则迟早有人想到这一出来的。” 谢来想完这些问题,直接将矛盾点放在了一个点上面。 土地问题。 这才是根本。 他上辈子那个国度,国家太平了,能吃上饭了。拦着生都要超生的。计划生育工作都做了很多年。 人口直接爆发。 那是因为什么,因为土地和粮食。 当然了,医疗也是关键。只不过这是以后要解决的问题,现在主要还是土地和粮食。至少孩子出来了,要吃上饭。要能活下来。 谢来看完户籍管理的问题,又查看了天下田产的问题。 这些数据其实也不算准确。瞒报的肯定是有的。很多土地都在大户人家手里。甚至官府的官田都有被私卖的。但是数据还是能做一个参考的。 谢来发现,大虞的国土面积还是很大的。只是耕地少。这也还是和战乱有关。因为一直打仗,壮劳力少了,开垦荒地的事情自然也就耽搁了。 还有就是,很多田亩被当地大户给偷偷圈了。就和上次的东山府那边卖山一样,很多荒山野地都被当地的官府卖掉了。给人家跑马去了。官府又不肯让百姓自由开荒。 现有的田地,根本没办法养活新生人口。 鼓励结婚又有什么用,结婚了生的孩子养不活,最后能养活几个全凭运气。 谢来心里有了头绪,就开始写折子了。 这些天他的上司也没来找他麻烦。老皇帝也没找他,可见都是要看他能不能做出什么成绩来。 谢来担心这些人又要盯着女子了,所以折子上通篇阐述了耕地限制人口的依据。 表明如今不是百姓不愿意生,又或者生得少了,而是生下来的人口无法养活,所以才导致了如今这个局面。 这种现象可以表现为,在民间,官府都是指记录满了三岁的孩童的户籍,未满三岁的都不记录。因为只有满了三岁,这个孩子才有可能存货,才属于新增人口。 至于如何鼓励生育和支持养育新生孩童。谢来的观点就是,奖励耕地。 每一个新生儿出生,不管男女,都允许开垦一部分荒地养活这个孩子。 支持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无地农民迁移去人口少的地区开垦荒地,政策上予以扶持。谢来不担心百姓们不愿意。真要是活不下去了,百姓也是会变通的。当初东州府水患,不就有大批流民出去? 真活不下去,谁还在乎老家不老家的,哪里能活着,哪里就是家。 谢来写完折子,首先就是拿去学堂,可司马老师看。 司马丞相对户部也是很关心的。他曾经也担任过户部的主官。要不然也不能在户部安上自己的人。 看完谢来的折子之后,司马丞相道,“你可知道,你这样要得罪不少人的利益。” “您说的是当地大户?” “没错。若是官府果然实行这一政策,那日后对荒地的管辖必定会更严格。那么以后大户可就没了占地的便利了。还有那些地主,若是农民有了田地,谁去当佃户?谁为他们耕种?” 谢来道,“得罪便得罪了。以后得罪的地方多着呢。学生有几位老师的庇护,哪里怕他们?老师,到时候你不会不护着我吧。”他嘿嘿的笑着。 司马丞相笑着道,“你说呢?能为百姓做事,为师自然也不会躲着,不过你可要看看你的云老师那边能不能同意了。要说起来,世家才是吞并土地的大户。” 谢来笑道,“世家都吃得这么饱了,些许荒山野岭的他们也看得中?” 司马丞相道,“你自己去问的。” 谢来自然是要问的。这事情要办成,还是需要老师们的支持。 说起来,若不是知道自己有这几大靠山,他肯定也不敢这么激进的。 虽然不能完全靠靠山,但是有靠山干嘛不用?早点用靠山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做出成绩,才能在这朝堂上立足。 于是谢来又去找了云太傅。 云太傅最近还在思索着如何给自己的学生做媒。 如今谢来已经是户部侍郎,不管是身份还是学识,都是极好的。 在加上谢来的神奇之处,云太傅对谢来这个孙女婿真是太喜爱了。 于是等谢来找他的时候,他笑得和颜悦色。 谢来也是笑眯眯的,“老师,学生如今想在户部做出成绩来,还是要靠您了。” 云太傅摸着胡子,“户部……不是司马管着吗?” “咳咳,他老人家管着户部,管不着别的事情啊。要说这天下最可靠的,自然还是您。” 云太傅又忍不住摸了摸胡子,“到底是何事?” 谢来立马呈上自己的折子。 云太傅细细的看着,很快就看出来问题了。他这个学生是要将资源分配给底层百姓啊。这些土地如今有都少被人暗中圈起来了,连他都不是很清楚。 他皱着眉头,思考着这个事情做下去,是否会给世家带来多少便利的影响。 谢来看着云太傅果然在考虑的样子,心中突然有些难受。 他真切的意识到他们之间在阶级和政治方向上,是敌对的。 “老师,只不过是一些荒野之地,空着也是空着。地要收拾才有肥力。” 云太傅合上折子,“来儿啊,这办法多的是,为何要动土地?” 谢来道,“因为这个是最见成效的,学生想……青云直上。” 云太傅背着手,又沉默的思考下来。他在考虑如何折中。 “男子分地也就罢了,为何新生女婴也分?”云太傅问道,“如此一来,可缩减……” 谢来解释道,“若是只给男子分地,届时只怕生下的女婴都无法存活。日后若是只剩下大量的男子,这天下岂不是乱?” 云太傅道,“此事还需要斟酌一番。” 谢来摸着脑袋,“哦,可是学生的上峰已经知道了学生的想法,司马老师之前还问过学生,觉得此法甚好呢。” 说着,谢来一副落寞的模样。 云太傅:“……” 此事云太傅并没有立马答应,让谢来心中有些发愁。他倒不是担心这个事情不成。 反正司马和老皇帝支持,那这事情就成了。 他只是在为自己未来如何和云老师相处而烦忧。 几位恩师恩重如山。这些年来的教诲,他也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