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214节(1 / 1)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会试三场考试挨着近,基本上中间是没休息时间的。谢来在家里休息了一日,继续战斗。 第二场考试,考的就是重头戏了,是策论。 题目也很简单,商业。 谢来思考良久,联合之前所见所闻,大概的猜到了皇帝心里的想法了。 皇帝哪里会关注商业,他所关注的是,如何从商业方面,去遏制世家的发展,壮大皇族。 这虽然只是谢来自己的推测,但是策论本身也是一场赌博。赌对了上位者的想法,自然就万事大吉。 不过这种事情自然不能明着来写,要不然还没见到皇帝,就要先得罪一大批的世家官员了。 所以谢来这策论得写的有用,又含蓄一些。 收归官营一类的做法,朝廷如今已经在执行了。而且这种明目张胆的和抢世家利益的行为,也只有皇帝才能这么做。自己可不行。 于是谢来就从物价上面来探讨。 主要从自己游历期间,在民间发现各地民生主要物资比如粮油之类的物价大大不同,来进行探讨。 来提出限制物价的好处。 收成好的时候,粮食只能贱卖,老百姓辛苦一年赚不到钱,全都给商人赚了。 然后等灾年的时候,世家再拿出这些廉价买的粮食高价卖出,老百姓只能卖田卖地,卖儿卖女。 谢来这通篇的策论里面没有写出世家从中得利,但是明白人都能知道,这商人背后是谁,谁就得利。总不是朝廷,也不是老百姓。 光是说限定物价的观点还不行,还得提出解决方案。 这些自然是有现成的,谢来把自己上辈子见识的那些手段,用这个时代的包装一下,当然还得从自己海量的知识储备中旁征博引,找出自古以来的例子。 没办法,这会儿古人就信以前的人,不信未来。这也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看书越多越有优势的原因,道理谁都懂,但是你非得找出个旧例来,才具备说服力,才能显得你这主意好。 所以很多人不是不聪明,是读书少。 谢来在草稿纸上面一气呵成,然后细心修改,润笔。 务必使文章看起来辞藻华丽一点,内容又实在点。 写完之后再誊抄在卷纸上面。 完成之后,谢来吐出一口气。 第二场考试着实花费了谢来不少心思。 …… 这会儿司马丞相一群人也在看考题。 他们是从考场一开始,就知道了第二场考试的题目了。 看完之后,很多大臣有些摸不清楚皇帝这想法,毕竟士农工商。好好的考试,怎么就和商扯上关系了。 总不至于,皇上这是想发展商业吧。 这可不行,若是如此,岂不是伤农? 寒门的读书人坚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他们是一个利益团体,绝大多数都是从小地主阶级考出来的读书人。 进入了士这个阶层之后,更是要维护好自己所在的阶层利益。要是皇上要提高商人的利益,甚至提高他们的地位,那自己这些年苦读还有什么意思? 众人纷纷请司马丞相提示一下,让他们安心。 但是这会儿司马丞相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他是在想着,自己的学生到底能不能参透这个题目。 不会去写一些发展商业的策论吧。若真是如此,那可真是……要糟。 发展商业? 笑话,皇帝能有这种心思才真是天大的笑话。 他这位陛下啊,心思全都在自己的皇权稳固上面了,哪里还会管老百姓过的怎么样。 这位陛下,一切都是从自己的皇权出发的。 所以这题目并不是要发展商业,恰恰相反,这是要限制商业发展。 但是这种事情,他能说? 司马丞相板着脸,教训道,“如此沉不住气,是想让别人抓住把柄不成,陛下的心思,怎能让尔等猜测。如今考试不是还没考完吗?等会试结果公布之后,陛下是什么心思,尔等自然就知道了,急什么?” 司马丞相把这群人赶走了,心情也没好起来。 他还在担心自己的学生会不会搞错了方向。 司马丞相第一次尝到了这种担心学生考不中的心态。 他心里琢磨着,要是谢来连这都参透不了,他一定要给谢来狠狠补课! 第三场考试考的主要是诗词之类的,这个谢来就没什么大的信心了。 惊才绝艳是不行的,他还真没有诗圣那种天资,也没有那种心态。 但是这种考试也不考这个,主要考的还是主考官的一个喜好问题。谢来就按照马老师教的往里面套。 第三场考试结束的锣鼓声响起来的时候,谢来大大的升了个懒腰,结束了。 来福欣喜的坐在马车上,这会儿总算不用憋着了,弟弟考完了,总能说说考的怎么样吧。 “来弟,你觉得怎么样?“ 谢来道,“我觉得自己发挥的挺好的,但是这种事情也不能保准,也得看看上面的想法。我喜欢的,阅卷的主官未必喜欢。” “也是。”来福神色焦急,但是很快就安慰谢来,“也没什么,你还年轻呢,咱们还有的是机会,且放宽心吧。” 谢来哈哈笑,“哥,是你在紧张,我可没有紧张,又不是第一次考试了,尽力而为就行,只要对得住自己所学,不管结果如何,我都没什么好伤心的。” 来福舒了口气,“你能想开就好。” 反正他的心没这么大的,总是希望弟弟能考中,这样才算是一颗石头落地。 举人和进士之间的差距可太大了。 考中了进士,才是站在了最高的一个阶层里,他的弟弟谢来日后才能够鱼跃龙门,日后出人头地。 考完之后,谢来在家里睡了一天,养足精神了,在家里也待不住了。 干脆出去溜达溜达。 之前出门是为了学,这次纯粹是为了玩,来福担心他,所以一直跟着。因为弟弟考试的事儿,他压根没有做生意的想法。 银子哪里有弟弟重要。 但是谢来婉拒了,出门带个家长,实在不便。 不止谢来,很多举子们也开始放飞自我了。反正能不能考中,大家都觉得最难熬的时候过去了。 也就这会儿有心思玩了,等真的出了成绩,看着别人高中,自己名落孙山,那就没心情了。 谢来这会儿也不避讳众人了,主动和众人接触。 他长相出挑,举止有度,出口成章,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很快就融入了举子们的这个团体中了。 谢来也发现了,在举子之中,也是分团队的。 比如小地主阶层的,如同谢来这一帮子人,都是从各地来的,算是天然的一团人。 而青云书院是一派的,另外就是世家子弟。 不过青云书院的人一般不缺师兄弟,人家都在山里书院自己玩。世家子弟也不和这些人一起玩,他们自己有一个圈子,人家有钱,去的酒楼档子也高,不是谢来这个阶层去的起的。哪怕家里有钱,也不会这样浪费。 谢来也认识了几个点头之交。都是从外地来的举子。年纪都是比他年长的。谢来本想着趁此机会,给同志会拉几个会员。没想到稍微提了提,这些人就不感兴趣了。 谢来想着,也是,自己一个没有来历的举子,对于这些一只脚可能就要踏入官场的人来说,自然不值一提。他加入的组织能是什么拿得出手的? 之前自己一个举人的身份,在下面忽悠……咳咳,是引导秀才书生们倒是还好,到了这地界儿就不值当什么了。索性也就没再多提,而是趁机和这些人闲聊,打听消息。 为此谢来大手一挥,“今日这桌我请了。”感谢母亲大人支持的银子。 桌上几人听着这话,顿时来了兴致,“那就多谢谢兄了。改日吾等也摆上一桌。” 谢来笑道,“若是能喝上各位的喜酒,那是最好不过的。” 这喜酒自然不是结婚的酒宴,而是高中。 这话听着好听,几人自然是喜不自胜。趁着上菜的功夫,谢来便顺势问了问这都城里的稀奇事儿。 之前谢来没怎么在外面晃荡,所以对于这都城的很多东西还不熟悉。但是这些人可不一样,来了这里之后就开始呼朋结友,打听消息。所以知道的事情比谢来知道的多。见谢来对都城的事情竟然知道的不多,免不了卖弄一番。 说起各家势力情况,那是滔滔不绝。 谢来之前倒是知道这都城里肯定不那么简单,世家寒门还有皇帝之间闹的肯定凶。但是具体的就不知道了。 如今听这些人分析起来,才知道其中一些细节。 比如说,这世家里面的领头羊是云氏。 堪称第一世家。 还出过两任皇后。 如今云家的家主还是太子太傅,也就是未来的帝师。谈话间,莫不是有投效之意。 “谢兄这一身气度,想必要是有心,还是能跨进那道门槛的。”几人打量着谢来的模样。 虽然不知道文采如何,但是这模样确实出挑。什么是芝兰玉树,这就是了。 谢来笑着摇头,心里却有些嘀咕。他对云这个姓氏还是有些敏感。 太傅,云太傅? 不会就是他老师的那个太傅吧。 谢来心里嘀咕着。但是脸上并没有表露出来。 同桌的另一举子却不以为然,“哼,高门大户,岂是能把我们当人看的,要我说,还不如趁此机会,多去拜会一下大儒徐先生。吾早已敬仰已久,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谢来挑眉,问道,“这徐先生……” “正是坐镇青云书院,名满天下的大儒徐先生。” 谢来:“……” 其实之前谢来也听过徐先生大名,但是不知道怎么的,有了之前云太傅的事儿,现在再一听徐大儒,总就让人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