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179节(1 / 1)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因为如果调整价格,到时候是压谁的卖价? 他们这些商户之所以还跟着蔡黄两家,是因为瓷器所收他们的瓷器的时候,比其他的商户要多一文钱。相比之下还有得赚。 如今为了和瓷器市场打擂台,说不得就要压他们的价格了。 只是所有人都没提出这个问题来。 只是心里还是打起了小九九。 …… 瓷器市场一切有条不紊。 谢来也一直根据情况的变化来调整计划。 而且也通过孙知府这边的人调查的信息,知道了这些工人因为瓷器市场,与商户之间起了矛盾。 往年工人只能够依靠商户而生,所以对他们诸多忍耐。 商户也习惯了管理这些工人。 现在工人有了与商户平起平坐的资格,商户便受不了了,极力阻止自己手底下的工人加入市场。 工人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也因为有了这个机会,敢于露出不满。 双方矛盾加剧。 谢来想到了当今皇上为了对付世家,扶持寒门。 如今为了对付那些有二心的商户,而扶持工人。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皇上培养寒门,若是控制不住,日后必定尾大不掉不同。 他扶持的这些新兴商户是完全在官府的管理条例下生存的,他们就没有那个起二心的实力和能力了。 谢来将这些感悟加入自己对于朝堂的分析当中。觉得以后哪怕要扶持一个新的阶级,也一定要让他们都在可控范围之内。而不是世家被打倒,寒门成为新的世家,循环无尽。 谢来认真写下这些记录。 孙大庆兴匆匆进来,“谢兄,在做什么?” “记录一些感悟。”谢来吹了吹记录本,然后合上,放在一边。 孙大庆高兴道,“谢兄,这些日子我可忙坏了,如今已经挑选出了第一批人进入了。” 然后叹气,“可惜还有许多人没有机会。” 谢来道,“优胜劣汰,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可能完美。” 孙大庆笑道,“你可知,这几日瓷器所交的瓷器都少了许多。” 谢来道,“虽然不知道,但是也猜到几分。这些工人生了二心,对工作自然就没有那样用心。特别是这次商铺选拔又是看重手艺。那些手艺高超的匠人必定会被吸引。这样一来,也让这些瓷商伤筋动骨。” “没错,谢兄,你这房子可真是好啊。这样一来,不止壮大了我们,也同样削弱了他们。可谓是一举两得。” 谢来笑道,“也是碰巧。不过这也让我们有了感悟,日后不管对方是敌对的,还是和我们是一起的,只要能拉拢,我觉得都是可以的。” 孙大庆也笑了起来,“谢兄说得对。我之前对那些商户很是有意见,如今倒是想通了。只要他们弃暗投明,我也是愿意对他们放下成见的。还是谢兄你心胸阔达,是个干大事的人。” 谢来道,“我也是和人学的。我不是说过吗,以前看过许多书。有人就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孙大庆好奇,“谢兄,你到底看了什么书啊,似乎都很有趣。我若是能看这些书,如今也不会这样什么都看不进去了。” 谢来笑了笑,“许多,我也忘了。只是偶尔想起来一些其中的内容。你若是想知道,日后我一点点讲给你听。” “求之不得啊。”孙大庆抚掌。“对了,今日蔡黄两家给我爹递了帖子,我爹准备见见他们,看他们葫芦里还能卖什么药。你要不要去偷偷听听?” 谢来也道,“求之不得。” 这种学习机会岂能错过? …… 瓷器市场对瓷器所的打击,也让孙知府松了老大的一口气。虽然茶业商会那边局势还是不明朗,但是至少这边是解决了一个问题了。 孙知府接到拜帖之后,冷了蔡黄两人两天,才准了他们的拜帖。 蔡黄两人这次也不是空手来的,又是带了东西来的。 一个大箱子。 谢来和孙大庆偷偷在门缝里看着,就看到那箱子里白花花的银子。在窗户的透过来的阳光下,让人看着刺眼。 谢来:“……”当官一定要经得住诱惑!但是蔡黄两人可不只是来送银子的。 还给了孙知府一点威胁。 大意就是他们上面其实有人。 第146章 民心可用 孙知府面无表情的听完了两人威胁暗示的话。 这两人也是谨慎,并没有说出是谁,但是他们提到了茶叶商会。 显然,孙知府调查茶业商会的事情,他们也知道了。 而且对方不止知道,还有恃无恐。 似乎知道孙知府不敢随便动手的。 蔡家主道,“大人,所谓和气生财。何必为了一口气,就坏了这财源呢?您在这云州府也是出了名的好官。日后您走了,大家伙儿照样念着您的恩情的。” 孙知府背着手,手捏着拳头。 外面,孙大庆也气的捏紧拳头。 他爹是官啊,十年寒窗,考了大半辈子才考出来的官啊。 谢来拉了他一把,暗示他不要冲动。 孙大人并未曾表态,只让他们抬走了银子。 不管这事情后面发展如何,这银子是不能收的。 黄家主和蔡家主似乎并不担心。两人带着东西又走了。 待两人走了,谢来和孙大庆才去了书房里面。 “爹,你不会真的被他们威胁吧。你可是堂堂的知府啊。” 孙知府皱着眉头,一脸严肃,“我是怕他们?” “大人顾忌的还是茶叶商会?”谢来道。 孙知府道,“他们头上有人,可我头顶上是皇上。我担心的是,此事茶叶商会卷进来,若是他们上面的人为了阻止瓷器市场开市,动用手段,让下面的百姓受苦呢?到如今,我都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 谢来道,“大人,学生倒是有不一样的看法。” 孙知府道,“你有何看法?” “学生觉得那瓷器所和茶叶商会也不过是这一时半会儿才接上头的。否则他们之前为何没有搬出茶叶商会?倒像是发现了大人您在调查他们,所以,这茶叶商会才将瓷器所给撑起来,挡在他们前面当靶子。” 孙知府沉思了片刻,然后道,“本官刚刚倒是多虑了。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即便如此,茶叶商会必定会从中阻拦的。” 谢来道,“大人投鼠忌器,不好出面。不如让别人出面。他们有茶叶商会,我们也有人。”他指着外面,“那些迫切的希望瓷器市场开市的工人,渴望有机会改变命运的工人,都是我们的人。学生建议,将蔡黄两家阻拦瓷器市场的事情告诉这些工人。也让蔡黄两家知道,如今的这决定权已经不在大人手里。而是在这些工人手里。” 孙大庆气道,“就是实在憋屈。我爹可是官啊。” 孙知府也是板着脸。 此事却是憋屈。但是也确实因为其中市里太过复杂了。 “本官并不是惧怕这瓷商,也不是怕茶叶商会。本官怕的是老百姓吃苦啊。” “那些人背后有一张大网,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动全身。” 孙知府叹气,“本官不能随便动。” “那大人便让学生和孙兄来办。” 孙大人背着手想了想,“不要闹大。” 谢来道,“学生明白。” …… 出去之后,谢来心中有些紧张,但是紧张中更多的是坚定。 孙大庆道,“谢兄,你准备怎么做啊?” “自己的利益,当然要自己站出来争取。让那些工人自己争取。我们将蔡黄两家搞破坏的事情润笔一番……” 谢来将自己的打算告诉孙大庆。 通过之前的了解,谢来已经知道了瓷器市场让工人们与商户之间已经发生了摩擦,这说明工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是可以调动的。 他们并没有谢来想的那样麻木。 这让谢来看到了希望。 双方一番合计,就做出了安排。 找几个书生,宣扬蔡黄两家平日里压榨工人的种种罪行。然后宣扬如今市场建立对于工人的好处。 最后再将蔡黄两家企图阻止市场开市,好继续压榨工人,让工人永无翻身之日的事情宣扬一番。 谢来的文笔还是不错的。 他也很能知道如何抬起别人的情绪。 此事一定要闹,但是闹也要有个章程,得有人带头。有人能控制这个闹的势头。 谢来对这里不熟悉,但是孙大志熟悉。所以找人来做这些事情都交给了孙大庆。 几日时间里,在云州府的瓷器工人之间流传起一些小道消息来。 说他们本该能得到多少工钱,但是因为蔡黄两家对商户的压榨,所以商户只能压榨他们工人,让他们少拿许多工钱。 又有人说从蔡黄两家做事的人耳朵里听来的消息,两家人担心瓷器市场建立后,他们不能一手遮天,已经跑去知府大人府上阻止此事了。 接着有人解释这瓷器市场建设对工人的好处。日后市场建立之后,手艺好的工人可以得商铺做老板。手艺不算好的,最起码工作的机会多了。且市场里面有规定工人工钱最低标准的。所以工人们到时候拿的工期那别这里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