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175节(1 / 1)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而且还闹的如此的大。 知府大人府上虽然没他们安排的人,但是那位谢师爷也没遮掩,自然知道大人身边多了这么个人了。但是他们一直没见到这位事业的真面目罢了。 就一直找人留意。目前为止,只知道府上就多了这么一个少年进进出出的。也是姓谢。 知道谢来才十岁出头之后,蔡黄两人也不确定起来。 蔡家主问道,“会不会搞错了?” 黄家主问来禀报消息的人,“可看清楚了?” “确实看清楚了,此人在街上,还买了好些冰糖葫芦。” “……” 这可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蔡黄两人越发不确定起来。 他们之前只觉得怀疑,但是大人身边除了这么个少年,也没出现别人。 难道真是他们想多了? 谢来这会儿不知道自己的年龄迷惑了敌人,此时在乡间给孩子们发糖葫芦吃。 云州府这边因为特色的气候和土质原因,家家户户都种有茶树。 但是谢来他们一来,就发现问题了。 因为哪怕是种植茶树,官府也是有规定的,每家每户不能超过多少。毕竟糊口的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都去种植茶树了,这地方粮食不够吃,很容易闹出乱子来的。 但是现在,谢来他们看到,很多田地里都种上了茶树。 谢来给了糖葫芦给玩耍的孩子们,然后问他们,怎么种了这么多的茶树。 “茶叶换米粮,可以换好多。爹说比种粮食好。” 孙大庆道,“你们这里的里正不管吗?” “有粮食吃,为何要管?”孩子们天真的问道。 谢来和孙大庆互相看了眼。 知道这问题还挺严重的。 因为这些农户种的茶树过多,粮食不够吃。一旦茶商不给他们换了,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不知道这是一个地方的,还是其他地方也都这样。如果范围大,那么可就糟糕了。 这可比瓷器所还要糟糕。 起码在谢来看来是这样的。这会儿手工业者的人数可比不上农人啊。 农人一旦闹大了…… 两人心中都不平静,坐上马车一路走着。 途中有遇到农人,他们停车问几句。 问他们种这么多茶叶,要是粮食不够吃怎么办。 挑着担子的农人笑道,“怎么会不够吃呢,我们每年种了茶树去换粮食,不知道多好。”然后问谢来他们,“你们是来此地收茶叶的吗?” “我们是听人说这里很多茶叶,来看看。若是合适,也是可以收的。” “那可不行,我们与商会签订了契约的。要卖给他们。你们还是走吧,去别的村子,或许还没签订契约。” 谢来道,“还有这样的契约?” “是啊,这样每年就无需我们去找他们了,他们自己上门来收。” “他们给的价钱合适吗?” “合适,比我们自己种地要强。”农人很高兴。 谢来看着农人的笑脸,只觉得心里发寒。 待人走了之后,孙大庆问道,“谢兄,这可如何是好?” “我也想知道如何是好。”谢来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出来学习的,就能遇到这种棘手的问题。 他不觉得是自己运气好。 而是觉得,这个皇朝其他地方,会不会比这更严重。 要知道,孙知府也算得上是一位好官啊。 在他的治理之下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其他地方呢? 那些世家,寒门,清贵们知道这些吗? 下面都成这样了,他们还争什么啊。 “谢兄,我们赶紧回去找我爹吧。” 谢来道,“再多看看,多看看。看的仔细点。” 两人坐在马车里,又经过好几个村子。 让谢来松了一口气的是,有些村子虽然也往那些商会送茶叶,但是并没有签订契约。 也是,商会面积再大,但是要负责这么多人的茶叶买卖,想必还没有这个能耐。 再给他们几年,那就说不定了。 而且谢来也发现,种植很多茶树的,多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混居的村子。 而那种宗族住在一起的村子,这种情况就少一些。 看来,这些管事的人也并不是没有看出这事情的危害。 只是有些人不顾其他人死活,只为自己得到好处。 而有些人则是会顾及宗族传承,所以会阻止。 孙大庆摸着额头上的汗水,总算是松了口气。 “幸好,幸好……”幸好没有都这样,要不然太可怕了。 谢来道,“这还只是咱们看到的地方,下面那么多小县。需要大人自己派人去了。”他可不想以身犯险了。 孙大庆道,“这可真是……此地县令一定知道此事。” 谢来心中有些郁闷,也不想再说什么。 回到府衙之后,两人就去找孙知府禀报此事。 孙知府还在忙公务。听到儿子又有急事禀报,赶紧回来了。 “爹,出大事了!” 孙大庆一头汗水道。 “又是何事?”孙知府看向谢来。 谢来叹气,然后一五一十的将他和孙大庆在乡间看到的事情说了。 孙知府听完,良久没有动作。但是额头上的青筋已经显示了他的愤怒。 他来此地几年,农税的收入是年年都在增加。 他还以此为荣。之前也曾经去看过几个村子,庄稼长势都好。 孙知府想起来了,两次他前去视察村庄的时候,都遇到路被冲垮了。或者巨石挡路。不得不绕道而行。 途径的村子庄稼长势都好。 加上当年全府的农业税都收的好,他自然也就没再担心。 欺上瞒下啊。 这些贼子! 孙知府也怪自己,自从当了知府之后,就对农人关心渐少了。 再不像当年当县令的时候那样事必躬亲。 “贼子欺人太甚!” 谢来挺同情他的。这会儿的官都是自视甚高,觉得自己身份不一般。能把下面的人都管的服服帖帖的。 现在被下面的人这样欺瞒,估计心里很不舒坦。 他自己这会儿也觉得难受呢。要是换做他当官了,遇到这种情况,也不知道会气成什么样子。 反正他现在就很不高兴。 第143章 谢来的好同志 此事让孙知府知道之后,谢来暂时便也不用多管。 后面调查的事情,还要孙知府自己去做。他到底只是一个师爷,而且还是一个没什么经验的师爷。 商业上面的事情他还能说几句,这个时代的农业影响太大了,谢来自己都没有万全的把握去解决这些问题。 他干脆回房去。 孙大庆本想找他再聊聊,见他一脸疲惫,便也没去。 谢来回了房间里就躺在床上,眼睛看着床顶。 说实话,心里没压力是不可能的。 出来实地走了这么一段路,谢来就觉得前路坎坷了。他的理想终究不是一句空话可以解决的。他将要面临的困难是无穷大的。 这还只是一个云州府,整个国家呢? 谢来心里甚至有一瞬间的退缩,太难了。一个能帮忙的都没有。 下要治理这些豪□□商,上要应付朝廷百官,世家清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