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163节(1 / 1)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谢来道,“刘师傅你好。” 刘师傅见谢来读书人打扮,立马道,“小先生客气了。” 来福笑道,“我已经与刘师傅谈妥了,明日选货,他带我去。一个瓷器一文钱的费用。” 这费用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批瓷器到了售卖的地方,是要翻好几番的。 除去路途的成本还可以赚。若是能够选到好的瓷器。减少损失,就划算。 谢来道,“明日就多亏刘师傅了。” “好说好说的,都是为了一口饭吃。谢老爷愿意给我这个工作,我感激不尽,明日必定好好帮你们选。我这手艺不说多出众,但是看瓷器的眼光还是有的。做了一辈子,就与这瓷器打交道了。闭着眼睛听听声音,就知道质量好不好。” 谢来道,“刘师傅是自己做,还是给人工作?” “哎,原本是自家也做的,不过后来实在难以为继,就干脆去给其他瓷器店做事儿了。” 谢来好奇道,“为何难以为继,你们这边不是瓷器所统一售卖吗?听说还让这边的瓷器市场更加规范了。” “瓷器所?”刘师傅叹气,“当初也是好的,确实帮我们售卖。可没多久他们就开始要求我们每家每户要定量供应,一个都不能少。若是少了,还要交违约的罚金。” “罚金,这还要交罚金?” “是啊,瓷器所说,为了给我们售卖这些瓷器,所以和商人们提前订货。而我们若是交不出来,瓷器所就赔偿那些商人。这银钱自然是分摊到我们这些未能及时交货的人身上了。我们家只是小炉子,有时候一炉子也未必能烧成一个出来。无法保证数量,就干脆关了炉子,给人做工。这样不用担心罚金,还能赚点糊口的工钱。” 来福问道,“那你可知,这些瓷器的出售价几何?” “这个……这个是不能说的。当初瓷器所也签了字的,谁若是泄露了,就是坏了大家的利益。谢老爷可不要逼着我,便是不挣这钱,我也不能说。” 来福道,“那就不说了,我也就随口问问。这其中必然是有差价,我能理解。” 谢来想说,理解个屁, 商人自己找散户买不香吗? 反正去了瓷器所也是要自己挑货的。还要多给银子。 这瓷器所就是明摆着两头吃。赚商人的也赚这些瓷器商的。 谢来被他们的操作恶心坏了。 关键这还是官府办的瓷器所。这些散户连一个喊冤的地方也没有了。 谢来又和这人打听茶叶商人那边的事情。 刘师傅在这里很久了,虽然不是卖茶叶的,但是村里就有。 但是其中的一些事情,他也不敢提。 毕竟不知道谢来他们的来历。怕回头事情传出去了出事儿。 只告诉谢来,“少打听。” 谢来心说,开始他还以为云州府是一个商业发达,很开放的一个城市。怎么这才待着了一天,就成了龙潭虎穴一样的。 连打听都不能打听了。 既然是正大光明的组织,为何不敢让人知道? 谢来道,“别的我不问了,我只问,您这样散户当工人的,多吗?” “嘿,那自然是多的。”刘师傅道,“不过我的手艺是最好的。”他担心谢来到时候找别人去。 谢来笑道,“既是我大哥选来的,自然是最好的。” 来福又和刘师傅约定好了明日见面的时间,以及签订了一份看货协议。就是保证看的货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够按照约定交付工钱。以免谢来福赖账,也以免刘师傅这边不尽责。 这些都谈好了之后,刘师傅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不过这事儿他不打算和别人说。因为谢来福答应他,若是看的好,日后给他介绍生意。做生不如做熟嘛。 这样一来,又能赚一笔。 谢来道,“哥,除了这云州城,还有哪里有瓷器?” “那就远了,主要是这边路好,我们才愿意来。另外一边远,且路不好走。” 谢来道,“看来这里的父母官倒是也不是什么都不懂。” 第131章 不平事 孙大庆回了府中,心情就一直不好。这是他的提议第一次被人否认。且还指出其中错误之处。光是谢来当时反问的那个问题,他现在都答不出来。 大商人到底是会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还是小商人的利益?他也搞不清楚。 孙大庆觉得如果换做是他,他会维护所有人的利益。但是别人的心思,他如何知道呢。 反正只看结果,目前为止,结果是好的。 他心中一向自信。这也不是没有缘由的。他提出这提议之后,得到了绝大多数的人的认可。特别是这里做了许多年的瓷器商人和大茶商。都觉得此举利民。 而且结果也确实得到了好处。 云州府的这些人都过得好了,修的路也引来了更多的商人。利用这赚的银子,也给这云州府其他百姓带来了好处。 至今为止,未曾有一人在他面前说不好的。 “这小书生初来乍到,没看清楚便随意议论罢了,当不得真。” 孙大庆心中如是想着。 只是心里还是忘不了这事情。觉得那人说话没说清楚。肯定有什么也藏着掖着的事情。 他心中实在不服气,干脆让人去找谢来的住所。 “少爷,这只不过是一个少年郎说的话罢了,您何必放在心上。” “你懂什么,就是这种外来的人不懂我们这里的情况,若是让他出去乱说,岂不是对我们云州府不利?他还是读书人,这些读书人最喜欢到处说道了。” “您也是读书人呢。” “本少爷不算!” 孙大庆道,“让你去就去。” “要不然把人叫府上来说话?” “来咱府上,知道咱们身份,还敢乱说话吗?” 随从立马去打听了。很快回来告知,就昨天酒楼后面的客栈。 他那兄长出去收货了,只有他一人客栈里。 孙大庆这才备上礼物,前去拜访。 谢来正收拾东西,也准备去外面转转。看看这里的民风民情。 也不枉在这里来一场。 有车夫跟着他,倒是也不用担心出什么事情。家里的车夫都是练家子。有几分力气。谢来自己本身也是举人出身,一般人也不敢惹他。 收拾妥当,他刚下楼,就遇到了昨日那富态公子。 谢来本来不与理会。 结果此人直接走过来,拱手,“小兄弟,在下前来拜访。” 这就躲不开了,谢来道,“兄台,实在不巧,我正要出门。” “不知是要去何处?” 谢来道,“四处走走看看,既然是来游学的,自然不能在房间中待着。等我兄长收了货之后,我就要跟着离开,不敢耽误时间。” 意思是让这人不要耽误他时间。 孙大庆道,“在下孙大庆,本地人士。要不我带你四处走走。” 谢来笑道,“兄台为何如此,我们才见过一面,实在不敢让兄台这么照顾。” 孙大庆直接爽快道,“我不和你废话啦。你昨日说的那些话,我心里还是不舒服。必须和你证明,我们云州府这么是对的,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你从外地来,所以不了解。” “……”谢来只觉得这人太执着了,这是对这里爱得深沉,不让人说一句不好。 谢来虽然不想与人争辩,给来福找事儿,但是也不想昧着良心说话。 于是道,“不如这样,你我一同出行,走走看看,自然知道实情。” 孙大庆一听,立马赞同了,“此举甚好。” 于是跟着谢来一起出门。 上的当然是谢来的马车,谢来的车夫可不让他随意上陌生人的马车。 好歹和孙大庆是个好说话的,跟着钻上了马车。 他的马车在后面跟着。 谢来道,“孙兄,你不用这么在意我说的话。每个人看待同一件事情,可能就有不同的观点。” 孙大庆严肃道,“因为你是第一个说不好的人。我之前从未听人说不好。所有人都告诉我,这是好的。对的。” 谢来闻言,道,“这是官府组织的,自然没人和你说反对意见。若不是你非得我说,我也不会愿意与你说这些话的。我们初来乍到,又要来此地收货,得罪了此地的达官显贵的,还真不好办事。” 他就算想法多,但是也不傻。有些话说出来也改变不了什么,自然是保护好自己。 特别还有来福哥,日后是要来跑商的。 得罪这里的人,还能买到好货吗? 到了一条街来了,两边铺子里面都放着瓷器。 “孙兄可知道这些商户,每月要交多少瓷器给瓷器所?” 孙大庆道,“自然是做多少交多少。” “看来孙兄对着云州府也不是很清楚?”谢来惊讶。 他还以为这件事情一般人都是知道的。特别是这孙兄对这些事情如此关心。 孙大庆道,“我未曾来这边走动过。” “那瓷器所要求这些商户每月交多少件商品的事情,您也不知道?甚至因为散户无法按时交货,要缴付罚金,所以宁愿关掉咱家的炉子,去给人做工。” “怎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