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120节(1 / 1)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来寿懵了一下,才知道,刚刚一切都是梦,他没有回家。家里人没被蛮人杀了。 但是他好像杀了好多蛮人的样子。 “师傅,我梦到我杀了好多人。还受伤了。” “都不是梦。是真的。你立了大功了。”武刚叹气。来寿终究是走上了这条路了。不知道是好是坏。 如今立了功劳。不可能再去伙夫营了。而且以后肯定还要是当先锋。 “来寿,你昨天就不怕吗?” 他已经知道了来寿他们昨天的经历了,本来可以逃走,但是还是一个人孤身跑回来了。 来寿道,“我不知道,没想那么多。我只是觉得不该跑。”他认真且天真的告诉武师傅,“我以为,我不会受伤。” “来寿,看来,你天生就是要走这条路的。我对不起你母亲谢夫人了。”武刚叹气。如果来寿一开始是跟着打仗,也许还会有些怕。可昨天那场生死存亡的偷袭,竟然让他被迫成长了。这傻小子横冲直撞的,竟然还让他成了。 “来寿,这就是战争。活着,和死亡。只有这两种选择。你还坚持留在这里吗?昨天是你命好,对方没防备。要是一个差池,你就没了。” “我知道,昨天那一刀砍中我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可能要死。”幸好他身子壮实,要是换了老二老四,都要被捅穿了。 “那你还做不做这个兵?还杀不杀敌人?” 来寿含泪:“武师傅,我想家了,想家里人了。可我不能回去了,蛮人这么凶残,要是打到了我们家里怎么办?我要杀死这些蛮人,让他们再也不敢来打我们。” 武刚长叹一声。也不再劝了。 他知道,来寿和他一样了,以后只能是一个边关战士。再也不会离开这里。 第95章 归家日常 谢来和来禄天亮就出发了。 其他秀才们也跟着一起回来的。他们倒是想等消息,但是府城的生活费实在太贵了。所以还不如回谢家村,安心等消息的好。 白庭生也回来了,书也没抄成。昨天到了书店才想起来,自己如今不是一个人了,得回谢家村去帮着给孩子们上课。 三人关系好,坐在马车上,听着来禄讲起在书院的生活。先生们如何授课。 来禄道,“书院的教学真是和咱家不一样。上午是一个先生,下午又是一个先生,教的课程都不同。另外书院里不止教文课,还设置了骑射。只不过我们要备考,所以没参加这个课程。” 白庭生道,“难怪从书院出来的人,都文武双全。” 来禄道,“同窗也多,有什么不懂的,可以互相请教。” 谢来道,“看来二哥还是喜欢书院上课。” “这确实是的,热闹。”来禄很满意书院生活。虽然找麻烦的多的,但是乐趣也多。偶尔有人吵架,也是一种乐趣。 来禄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话多。自从有了众多看他不顺眼的同窗之后,他才知道。 下午,谢来就去课堂里面找老师们了。 昨天考完试,都没去课堂呢。 徐夫子又去搞自己的研究去了。之前为了给谢来补习,丢了好多工作。 云夫子也不在,不过给谢来留了纸条,让谢来不要有心里压力,最近给他放个假,让他好生结交朋友。走亲访友,或者出门踏青。马上又要过节,阖家团圆。 毕竟如今考完了,不管如何,都是三年之后的事情了。 谢来看着都感动了,头一次看到老师劝学生放松,玩玩。 不过谢来还是坐在自己课堂里,将自己还记得的文章大致的写了出来,给夫子点评,让夫子安心。 谢来他们第二天才到的县里,然后又直接回谢家村。 谢家村的人看到马车了,早就开始喊起来了,“少爷回来了,少爷考试回来了!” 谢家大宅里又是一阵鸡飞狗跳的。 吴姨娘见叶姨娘急急忙忙的,有些酸溜溜道,“急什么,人也回来了,想见就能见个够。慌慌张张像个什么样子。” 叶姨娘觉得她就是在酸。 还没反驳呢,谢来就喊了,“我和二哥都回来啦。” “啥?来禄也回来?!” 吴姨娘咻的一下跑了出去。 人都要跑出一道幻影来了。 叶姨娘:“……” 她到底是慢了一步,出来的时候,吴姨娘抱着来禄,热泪盈眶的。 没办法,自从来禄去书院之后,母子二人已经半年没见了。 如果不是有工作忙着,吴姨娘觉得自己这日子都要熬不下去了。 叶姨娘看着叹气,本来想和她斗嘴的,也不斗了。可怜人啊。 回头再看自己儿子,也是心酸,“咋出去几天瘦了?” 谢来道,“我还好呢,好些人出来,腿都站不稳了。而且我在抽条,要竖着长。自然显瘦。” “啥竖着长的,反正回来就好好吃饭。我给你炖汤喝。” 杏花和桃花眼巴巴的看着他的。 本来谢来说过乡试要带杏花去府城看世面的。但是因为同行的秀才多,都是男子,不方便,所以便没去成。杏花也不想去打扰弟弟考试。 但是很想听听这次又有什么新鲜事儿。 谢来道,“看着我也没用,此次我也没怎么出门,考完之后就陪着二哥回来了。不过二哥知道的事儿可不少呢。他们那书院学生多,每天都有热闹。” 杏花立马喊道,“二哥!” 来禄正被吴姨娘关爱呢,听着喊声就看了眼,“怎么了?” “待会来我们这屋吃饭吧,我给你炖了汤。” 来禄听她炖汤,顿时打了个哆嗦,下意识就问,“能喝吗?” 谢来顿时乐了。 杏花瞪眼,“来儿能喝,你不能喝?” “既如此……那自然是能喝的。姨娘是吧,咱去那边一起吃。” 吴姨娘道,“去去去,知道都喜欢热闹。” 叶姨娘和桃花说,让她把兰娘也请过来热闹热闹。 兰娘肚子已经非常大了,还剩下一月就到预产期了。 只她低调,每日里只出来半日跟着杏花桃花一起学字,剩下的时间都窝在屋里给孩子做衣服。 桃花转身就去兰娘屋里请人了。 她和兰娘最有话说了,平日里和杏花说不到一处,但是和兰娘时常可以谈心。 兰娘早就听着动静了,只是她如今身子重,加上来福不在家,她便没去凑热闹。听着叶姨娘请她,她也高兴,“那自然是要去的。我也给两位兄弟做了点礼物,正好一起带过去。” 桃花道,“你身子重,给他们做什么东西啊。” “闲着也没事儿。母亲和阿娘什么也不让我做。” 桃花笑道,“咋会闲着呢,来福哥给你寄回来的那些书,你不是也可以看吗?” 兰娘顿时红了脸,“他如今在南边去了,说那边风光好呢,还说以后要带我出去看看。” 桃花道,“嫂子,你和我哥感情多好啊。真令人羡慕。” “你也会有的。”兰娘打趣道。 桃花也不知道说啥,不知道是期待,还是希望这天来晚点儿。 她道,“那我先回去啦,你待会可要来。” “好。一定得去的。”兰娘笑道。 待桃花走了,兰娘就扶着腰去钱姨娘屋里。 钱姨娘屋子就在隔壁,如今就守着儿媳妇过日子了。平时照顾的十分妥帖。 刚刚桃花找来的时候,她也听到动静了。 听到兰娘想让她一起去,她没答应。“我如今吃素,也不方便一起吃饭。且也不想让他们不开心。” “阿娘,叶姨娘和吴姨娘也不是小气的人,咱们多热乎热乎,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兰娘,等你当了娘之后,你就会知道,对于当娘的人来说,孩子的事儿就是过不去的。且,我是真的不能去吃席,我要在这里给来寿祈福。我这几日里总是梦到来寿打仗。这孩子都吓哭了,喊我呢。” 兰娘红了眼睛,“梦都是反的,来寿必定是好的。” “我这心,放不下。”钱姨娘哭了。“家里这么多孩子,他走的路最苦。是我逼着他去走的。” “阿娘,来寿不怪你的。” “都是我,你不用劝我了。你去吧。路上小心点。让崔妈妈陪你去。” 崔妈妈是谢夫人给兰娘找的贴身老妈妈。和兰娘是同村。据说给大户人家的孩子当过奶娘的。如今专门照顾兰娘。 兰娘见状,也就不再劝了。 也许阿娘这样会好受点。 午间吃饭,叶姨娘和吴姨娘也没提起钱姨娘。 其实两人也没怎么恨钱姨娘了,毕竟想起来寿那孩子,谁的心肠也硬不起来。哪怕来寿不是她们的孩子,想着这孩子在边关打仗,心里也是记挂的。 所以她们也理解钱姨娘现在的心情。那真是生不如死。这些恩恩怨怨的,也因着懂事的孩子,让人狠心不起来。 饭桌上,来禄又给大伙儿讲了学院里的热闹,和府城的热闹。 杏花问,“你们那里的学生都是男人吗?” 来禄道,“那当然了,还能收女学生?”见杏花失落,他道,“但是我听说也有女子书院。” 听到这话,杏花和桃花觉得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