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79节(1 / 1)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孙夫子本来以为林夫子不在,谢来的学业要掉。结果竟然还是稳步前进,且这字还练的越发的好了。 倒是来寿进步大。至少在谢夫人看来,比之前要强多了。 光是一手字,就能看得清楚写的什么了。 所以这次考核的进步奖,给了来寿。 谢夫人给他们发奖励的时候,来寿高兴的直接蹦起来了,把谢来给抱着转圈圈。 可把桃花吓坏了,“别把弟弟的脑子转傻了。” 谢来被放下来了,没转傻,但是要晕了。 杏花噘嘴,“有啥了不起的呢,要不是我家夫子不在,我肯定比你学得好。” 来寿道,“没学好还赖夫子呢,你家夫子不在,你也没少听课。有时候我还帮你打掩护呢。你这小丫头,说好了输了要叫哥的。赶紧的,我听着呢。” 杏花顿时红了脸面。憋红了脸,才喊了一声三哥。 可把来寿得意坏了。 谢夫人道,“得意什么,也就进步一点点。下次要是退步了,你就给杏花当弟弟算了。” 杏花道,“我弟弟都比他聪明。” 来寿:…… 奖励完了孩子们,谢夫人又单独问谢来,夫子不在,要不要跟着其他夫子先学几日。 谢来道,“林夫子走之前给我都安排好了,我每日里光是温习功课的时间都不够,还是不去打扰夫子们了。进度不一样,也影响他们教学。” 对此来禄也没发言。因为他也是靠着谢来给他的笔记,才能填补一些孙夫子没讲到的点。 老四去听孙夫子的课程,还真没啥帮助。 谢夫人也就不再过问。让他们自己出去玩去。 来寿终于捧着钱了。 出来就开始和谢来说,要给家里人买啥东西。第一次得奖,还是要表示表示的。 来禄和杏花桃花都不参加讨论,完全受不了来寿这嘚瑟劲儿,回去看书去了。 谢来打了个哈欠,“你可以给你自己也买个礼物当纪念。” “那可不,我可不会委屈自己。我打算去给自己买一只烧鸡。” 来寿又兴奋道,“老四,你之前和我说,学好了能当大将军。那我啥时候能当大将军?” 第一次得到奖励的来寿兴奋极了。 谢来道,“这才哪到哪儿啊?想当大将军,这点学识可不够。” 来寿道,“难道还要考科不成?可我听武师傅说,他以前跟着的将军,也没考过科举。” 谢来想说,那是因为人家的爹就是将军。起点就很高。 但是他不想打击来寿,“那是因为他们虽然不考科举,但是也学一些用得着的东西。比如……你知道啥叫三十六计不?” 来寿问道,“啥?” “比如瞒天过海啊、借刀杀人、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谢来连着说了好几个能在这个世界里用得到的计谋。 来寿听的糊里糊涂,“这都啥意思?” 谢来:“……” 其实这些故事,谢来也记得不大清楚了,但是意思是知道的。所以现学现编的给来寿讲了一个,打算打发他了。 结果来寿来劲儿了,“老四!弟!你竟然这么厉害,懂这么多?” 谢来咳了咳,“也还好啦。” “你能不能给我多讲几个,我爱听,你讲的比说书先生还要好。他们总喜欢卖关子,每次我一个故事没听完,他就不讲了。而且讲完之后,啥也没了。” 谢来觉得这个时代的娱乐项目确实少的可怜。 想着来寿表现不错,每日里也可以给他一点甜头,便道,“这样,以后每隔几日我给你讲一个。但是要朱夫子说你有进步了,我才给你讲。要不然耽误你的学业了,那就是我的错了。” 来寿道,“几天才讲一个啊……” “咋了,你还挑啊。反正我讲不讲,你都要好好学的。你不学,就得去书院。而且啊,我这里故事可不少,你不是喜欢听打仗的故事吗,我可知道的多了。来来来,我给你说一段……话说,在千年前,有数个小国……”孙子兵法他是记得不多,但是四大名著里面的三国演义是看过许多遍的。他当时特别迷里面的英雄们。 当然了,给来寿讲的时候可不能直接讲,得稍微修改一下。 来寿听得兴奋的搓手,还想听,谢来不讲了,让他回去学习去。以后给他讲。 见到谢来走了,来寿还不舍,喊道,“弟啊,咱可说好了啊。” 谢来头也不回,就伸了伸手,“知道了!” 下午放假,来寿就套了车,去给家里人买了礼物了。 给谢夫人买的是驱蚊虫的香包。 因为谢夫人每天要去外面干活,田地里虫子多。来寿给谢夫人送过去,谢夫人就绑在身上了。 曹妈妈高兴,“四少爷带了好头,几位少爷都知道孝敬您了。” 本来嘛,嘴里的孝顺听多了也就那样儿。 还是说出来的可靠。 谢夫人也开心,“都是好孩子,往日里我管的少,他们自然和我不亲近。但是心里还是孝顺的。” “那也是,在少爷们心里,您可比老爷重要。” 谢夫人笑了。 曹妈又说起了大少爷来福。 几位少爷里面,来寿少爷可不让人操心了,但是来福少爷还没转过性子来呢。 谢夫人道,“让他吃个亏,长个记性。我看着呢,出不了事情。”至于送出去的银子,谢家的银子,拿到手里那也是烫手的。 而且来福确实也让谢夫人有些失望,这孩子是长子,跟着她的时间是最多的。十岁出头就带身边教导了。 谢夫人近日里也是在反省。可能就是因为带身边教导。这孩子看她什么事儿都能解决,所以反而太依赖她,自己遇到事情就不会解决了。 这次谢夫人发了个狠,倒是看他能忍多久。底线在哪里。 这孩子不吃个亏,长不大。 半夜里,谢来下课了,就起床喝水,就在自己桌上发现了一盒点心。 上面还有留言条。“送给我最亲爱的弟弟——谢小四。” 末了还加了一句,老二没有,明天酸他。 谢来忍不住笑了,可惜晚上是不吃甜点的,怕牙齿烂掉。 这里可没有牙医。长一嘴的蛀牙可太难看。 …… 林夫子回来的这日,天气晴朗。连着下了两天的雨的天,都放晴了。 谢家的人都替他开心。 也没人问考的咋样,能活着回来就是喜事。 就连朱夫子和孙夫子都请他吃了顿饭。 谢夫人让厨房给他们做了一顿,没另外收钱,算是谢家给他们庆祝的。也同意让谢来他们三兄弟跟着一起去凑热闹,给林夫子接风洗尘。 林夫子惭愧的不得了,“还不知道考的如何呢……” 孙夫子道,“林兄,回来就好。” 朱夫子道,“你说说,你这次又遇到什么事儿了?” 说起这事儿,林夫子差点流泪。 面对这些关心自己的人,他勉强道,“也好好,一切顺利吧。” 朱夫子道,“就没遇到一点问题?” “要说有,也有点点。”林夫子忍不住庆幸,“其实真的只是一点点……我刚离开谢家到了县里码头……” 开始的时候,大家听着一惊一乍,说到泥石流的时候,朱夫子和孙夫子都把凳子给搬得远远的了。 林夫子道,“你们怎么坐的那么远?” 为啥,当然是被你吓到了! 孙夫子和朱夫子都站起来,“吃太多了,我们去散散步,消食。” 他们决定,以后和这位林兄,还是保持一点距离。 孩子们倒是没啥想法,来寿听的激动。让他讲省城见闻。 林夫子道,“倒是热闹,热闹极了。读书人太多了,比县试的场面要大多了。” 来寿激动的瞪眼,准备听下文,但是……“不过我没有转,我去了就赶紧找个地方住下了,关门读书。” 来寿:“……” 谢来禄倒是对乡试的流程感兴趣,仔细问了这些过程。 他觉得林夫子的经验对他们来说太宝贵了。 林夫子讲起这个,就滔滔不绝了。 讲完之后,谢来才有机会问道,“夫子,你要是考中了,明年二月是不是还要去考会试?” “不去了,再也不去了。”林夫子摇头。“我这次去考试,实在坎坷。另外,我去了府城走了一遭,考完之后,也去那茶楼里喝了一次茶。本想与人结交,可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还没进入官场,就开始结党排外。我实在不喜欢那种环境,索性回来,以后还是教书度日。” 然后又和谢来道,“不过你们倒是不要怕。有才华的人,去了那里,也是被众星捧月。没准还能得到学政赏识,拜入门下,成为门生。更有年轻才俊等着被人榜下捉婿。” 来寿道,“啥叫榜下捉婿?” 林夫子道,“就是考中之后,被人五花大绑,去娶人家小姐。” 来寿听了大笑,“那我家老四这样子,岂不是要被人抢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