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0页(1 / 1)

作品:《龙婆

村民们很害怕,孩子们紧紧的躲在母亲怀里,年迈的老人被赶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不敢动弹。 青壮年倒是想要一博,可带头的一枪就被对方击毙,这一下谁都不敢惹事儿。 这些年轻的劳动力被聚集起来,到了第2天,那些人逼迫他们拿上工具进山。 “他们想做什么?” 老着笑了笑,“进山挖宝。” 这个答案倒是在谢元的猜测之中,只是白牛山从未曾有任何宝藏的传说,至少他是不知道的,网络上也没有关于这件事情的任何传闻。 老者:“别说这些外面的人,就是白牛山当地的百姓都不知道这么回事儿,直到那群黑衣人的到来。你也知道,那个时候是乱世,民不聊生,老百姓日子都不好过,孙殿英为了军饷,也要去挖慈禧的墓,其他势力为了养自己的军队,就更是手段百出。 “那山里藏了什么宝藏?” 老者叹息:“传闻说是,北宋末年贼寇入侵,有一位公主逃难至此,随身携带了大量的宝藏。但因为生了重病,又被人追击的太狠,最后在惊恐中病死了。她死之后,手下的护卫便将她埋葬此地,并随身陪葬了不少珠宝。他们本想着等将来天下稳定了,再回来将公主的灵柩迁回皇家陵墓,可谁知宋高宗赵构再也不想打回来,于是这里便成了公主最后的栖身之处,也没有人管过。” 谢元感到疑惑,“既然本地人都不知道这些事情,那些人又是怎么知道的?” 老者笑笑,“那个年代,挖坟掘墓的土夫子很多,都是为了求生路。他们自有自己的门道,或许他们也是意外知道了这里有一处墓葬,这才引来了这些丘八。” 谢元点头,倒也认同这个说法,“那后来呢,又发生了什么?” 老者:“听老一辈的人说,那一天的天色有些古怪。原本天气很晴朗,可自从这些村民被逼着上了山,山里的雾就越来越大。那群人之中,似乎有一个土夫子。生的精瘦,一双眼睛总是咕噜噜的转,猴精猴精的。他似乎是被那些当兵的抓住,硬逼着他来这里寻找墓葬。” 这个土夫子姓杨,叫杨奉祖。 家里好几辈都是盗墓出身,按说这么些年,总该积存一些家产才是。 可挖坟掘墓这种事,是损阴德的。杨家人不仅没有因此发财,反而好几代人都寿命短暂。 杨奉祖虽然跟着父亲学了一手盗墓的好本事,但他父亲临死前却要他发誓,这辈子不可以再盗墓。 他本是答应了,然而天不遂人愿。 那几年,全国好些地方大旱,整整三年,老百姓颗粒无收,只能去外面讨活路。 可杨奉祖没有别的本事,只有这一身盗墓的能耐。 又那么不巧,家里的女儿得了重病。 为了钱,他只能重操旧业,进山盗墓。 不知是天意还是其他,他竟无意间在白牛山上,发现了一座公主坟。 只是这墓里很凶险,他虽侥幸逃脱,却只得到得一对陪葬的玉杯。 他不敢再入山,用他的话说,这墓里有不干净的东西。 他在外面躲了一个多月,将身上的怨气驱干净了,又寻了买家,将那对玉杯卖出去,这才回家。 谁知才回到家中,就被人给擒住。 他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卖出去的那对玉杯子,被有心人认出来了。 “认出来?这话什么意思?可是懂行的古董商?”谢元轻笑,听这话的意思,好像是有人认识这东西一样。若要是认得,那应该百年前的工匠才是。 老者道:“世事无常,谁能想到,当年护主逃离的护卫当中,有一个护卫的后人,居然成了小军阀。” 那个护卫姓毛,他的后人叫毛喜。 毛喜的祖辈当年因为没能将公主的坟迁回来,一直耿耿于怀,于是殷切嘱咐自己的后人,将来若有能力,一定要将公主的尸骨带回故土。 因此留下了一份地图,告知后人,公主的坟在何处。 然而世事变迁,人走茶凉。公主的亲人都未曾想过将坟迁回来,这些护卫的后人,又有几人还会遵守这个嘱托。 那张地图随着年月久远,就被压在了毛家人的箱子底部,渐渐无人当真。 几百年后,毛喜成了小军阀,正值钱粮紧缺。 他无意间从母亲的箱子里,翻出这张地图,便动了这个心思。 又恰在这时候,有人给他送来一对玉杯子,说是宋朝的物件。 毛喜一看到玉杯,就认出来。 这是祖上说过的陪葬品之一。 “按照毛家先祖的说法,这位公主乃是皇帝的一位宠妃所生,出生的时候皇帝很高兴,特意命人打造了一套玉器,作为女儿将来的嫁妆,这对杯子就是其中之一。” 杯子上雕刻的纹样,是观音莲花纹,有官方特造的徽章,据说是为了保佑他的女儿,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 毛喜看到纹样,心中便产生怀疑。于是让人找到杨奉祖,逼迫他说出墓葬的位置。 谢元忍不住打断他的话,“老先生,你不是说毛喜手中有地图吗?既然有地图,他为何不自己去寻找,还要借助他人之手。” 说到这里,老者笑了笑,叹息的摇头。“这就是我所说的诡异之处了。毛喜当年找到地图之后,立刻就让人进山去找墓葬。可诡异的是,凡是进去的人,再也没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