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3页(1 / 1)
作品:《穿成短命皇帝后》灭了圣上改漕运为海运的心思。 然而,事实相反。 老天爷可能是觉得大周经历过水患已经够惨了,格外给面子。 一路秋高气爽,风平浪静。 连海盗都龟缩不敢出声,生怕招惹到邱挽卿这个煞神。 船队甚至提前五天回到了汴梁。 每石粮食耗费不过三四两白银。 按此方式,至少节省下上百万两银子。 事实当前,对上圣上似笑非笑的面容,狡辩的声音都没了。 若是少个几万两,还能用不安全为由。 上百万两再开口…… 获利的官员闭紧了嘴巴,他们还想做官。 水至清则无鱼。 贪污问题是人性的弱点,饶是星际时代都没能解决。 要是全盘打击,朝堂上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员都有问题。 朝廷对“冰敬”、“炭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这个原因。 但手伸得太长,就是叶敛无法容忍的了。 就在诡异的安静中,海运一事被揭了过去。 朝堂表面风平浪静,内里却暗潮汹涌。 我曾能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 将到手的利益剥去,比不曾拥有还困难。 “宿主是想激怒他们?”子夜猜测道。 先是摊丁入亩,现在又是漕运。 宿主不是钝刀子割肉,而是明晃晃的虎口夺食了。 高门能忍下去才怪。 虽说是层层剥削,底层的官员大都是随波逐流。 根子还在高门这里。 叶敛恶劣地撸了一把子夜的毛,给他揉得乱七八糟。 “朕是给他们机会。” 不破不立,正好趁此机会看看是人是鬼。 想想宿主最初的手段,子夜点点头。 这个世界宿主确实很“温和”了。 永嘉元年冬。 北燕来信,新帝继位。 最后的赢家是大皇子,已经是太后的大阏氏发来国书。 五皇子拓跋护棋差一招,自刎而亡。 辉煌了一生的燕帝,中风丧失了自理能力。 萧太后的国书一方面是感谢大周相助,叶敛派出的暗卫绊了五皇子的人手,替大皇子一脉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戳穿兵符真假。 另一方面是要接回使臣萧钰,以及求娶大周公主。 萧太后的国书很是谦逊,使臣团队全然没了上次来的跋扈,老老实实问安行礼。 现在的北燕俨然是萧太后掌权。 暗卫的消息,这位萧太后巾帼不让须眉,政治手腕硬得很。 不光迅速镇压下五皇子一脉,连自己的亲生儿子大皇子都压得喘不过气来。 萧太后沿袭了燕帝的新政,趁着收拾大皇子一脉,将旧贵族贬得贬,杀得杀,狠狠清洗了一番。 北燕国书中姿态很低,还提出全面开放边城,萧太后显然是想维持两国的友好。 但叶敛没有小觑北燕。 西秦丞相唐清不是省油的灯,萧太后也差不离。 借着感谢的理由,萧太后可是监视了大周暗卫。 若不是韦瑞在边城,及时收缩暗卫的战略,大周暗卫要吃一个大亏。 国家利益为上,北燕不如大周,自然谦卑。 等北燕恢复元气,萧太后还能如现在这样善解人意吗? 所以萧太后所提出的求娶,叶敛都没放在心上。 和亲有用的话,幽州的军队就不用养了。 但叶敛不考虑,其他人却当真了。 福寿殿,梁太后劝走哭哭啼啼的宁平长公主。 宁平长公主年十二,是先帝最小的公主,也是宫中唯一一位未出嫁的公主。 梁太后叹息一声,只觉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圣上摊丁入亩、改革漕运,已经和高门对上,现在还在试探阶段。 这个时候交好北燕无疑是助力。 北燕萧太后替孙子求娶大周公主,暗示大周与北燕是舅甥之国。 大周建朝百年来,北燕第一次愿意低大周一头。 只要嫁出一位公主,名份上占据上风,还能加深两国的友好。 稳赚不赔的买卖。 至于公主远嫁千里,会不会受委屈,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真宗盟约,嫁亲女朝阳公主与戎人单于,当时的戎人单于年过半百,连孙子都有了。 说是嫁,大阏氏尚存,实际就是妾室。 朝阳公主可是真宗最宠爱的公主,贵妃所生,去世时才刚过二十,死后不得归故土。 有朝阳的例子在前,宁平害怕也正常。 可此事,她身为太后又能做什么。 “国事为重啊……”梁太后轻声道。 真宗身为亲父,舍弃朝阳公主尚且毫不犹豫。 唯一庆幸的该是大周强盛,宁平纵使嫁过去也不会如朝阳公主一样屈辱。 “女子的命运总是万分不由人。” 第60章 筏子 梁施芊从太后处回来,一路沉默不语。 采薇心有戚戚然地问道,“小姐,宁平长公主真要嫁到北燕吗?” “嫁不嫁由不得我们,要看圣上和那些大人们的想法。”梁施芊冷声道。 就像她入宫,是祖父和父亲的安排。 她看似拥有选择的权利,实则连说“不”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