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19页(1 / 1)
作品:《穿越七零:福运大佬燃翻天》这颗糖她拿出来显摆了一年没舍得吃,早就化成了原来一半的大小了。 “糖算啥?我这还有点心呢。”还有一个老太太直接把两人撞开,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手绢,解开包了一层又一层布,露出了压得稀碎的点心,目光殷切的目光盯着顾锦绣。 顾锦绣不禁一阵的心酸:“不了,几位婆婆,你们继续聊,我还有事去大队部汇报工作呢。” “汇报工作急啥?早一点晚一点没啥区别,喝口水再走!” “就是就是,不能为了工作连口糖也来不及吃吧?来,把糖含嘴里,不耽误你走路。” “对对对,点心也拿着,一路走一路吃。” 三个老太太争先恐后地把手里的杯子和糖,点心往顾锦绣手里塞。 顾锦绣哪能拿他们的东西啊,吓得夺路而跑。 后面,几个老太太还互相埋怨。 “牛嫂子,你看,都是你把顾知青吓走了,顾知青连口水都来不及喝了,要是渴着她可咋办?” “啥叫我吓走的?不是因为你长得丑,所以顾知青才吓跑的么?” “谁丑了?我哪丑了?我明明皱纹都比你少了一条呢,要丑也是你丑!” “行了,你们别争了,要说丑,你们两个都比我丑!” 身后传来老太太们跟小孩子一样幼稚的吵闹声,顾锦绣不禁笑了起来。 才到了大队部,就看到一群知青围着老村长,在那里叽叽喳喳。 “村长,都好几天了,顾知青到底啥时候回来了?” “对啊,咱们药厂的名额到底啥时候公布啊?” “要不让顾神医帮着确定一下名额也成啊,反正顾知青和顾神医是一家啊。” 老村长被他们吵得头疼:“你们安静一下,别急,顾知青最多明天就回来了,再等一天,一定会宣布名额的,好不好?” “可是这都好几天了,顾知青到底啥时候回来啊?” 知青们又是一阵的议论。 顾锦绣笑道:“哎呦,今天大队部可真热闹啊。” 老村长和知青们回头一看,是顾锦绣,一个个都跟看到了亲人一样。 老村长如释重负地吁了口气:“顾知青,你回来了,真是太好了。正好,知青们的考卷交上来了,你给看看录取谁吧。” 知青们都露出期待的神情。 顾睿涵看到顾锦绣回来了,连忙倒了杯水递了过去。 顾锦绣接过水喝了一口,然后,一面坐一面随意地看了最上面的一张纸。 无意中看到一行字,噗得一下就把水喷了出去。 只见上面写着:“我最爱的就是我外婆了,在我得知外婆去世后,我二话没说,就和我娘回去陪葬了。” 第165章 调动一切可调动的人 顾锦绣最后录取了五个知青,分别是顾睿涵,江大琳,陶红,还有赵成和钱有力。 录取名额也不是她直接指定的,而是让大家把每个人写的文章读给乡亲们听,由乡亲们投票录用。 顾睿涵不用说了,本来就文笔出众,再加上顾锦绣和顾外公的加持,百分之百的全票通过。 陶红是女知青中的老知青,一向勤快,她在众乡亲中的口碑也不错。她写的内容也中规中矩,所以也被当选了。 江大琳虽然把送葬写成了陪葬,但她后面写的内容特别感人,尤其是她写到她和家人因为穷,买不起车票,就生生徒步走了一百多公里的山路,到最后每走一步,路上都留下一个血印子了,他们依然坚持着,用他们所能用到最短的时间赶到了外婆家。 那时,外婆早就下葬了,迎接他们的只是一座孤伶伶的小坟堆,他们一家一下全晕倒在了坟前…… 听到这一段时,整个村里的人都哭了起来,尤其是那些老人更是哭得不能自已。 是的,这一次顾锦绣出的题是“孝道”。 她知道只要药厂建成后,钱只会越挣越多,为了防止大家膨胀,数典忘祖,所以出了这个题,也是希望村里人就算再有钱,也不要忘了百善孝为先。 录取江大琳,也是让大家知道,人品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两个录取的人是两个男知青,一个叫赵成,一个叫钱有力。 他们都是第一批下乡的知青,早就融入了整个村子里。要不是他们说自己是知青,顾锦绣根本就辨别不出他们与村民有什么区别了。 对于第一批下乡的知青,顾锦绣还是挺佩服他们的,他们是真的凭着一腔热血下乡的。 更让顾锦绣高兴的是赵成居然还是大学生。虽然只读了一年,但那个年头能考上大学可是相当厉害的。 赵成还是医科大学的大学生,这让顾锦绣更感觉自己捡到了宝。 赵成和钱有力也众望所归的进入了药厂。 顾锦绣当时就任命赵成为药厂的副厂长兼化验组的组长。 等顾锦绣把人员都布置到位时,祈宝宝也兴高采烈的拉着八十个巨大的石英玻璃瓶回来了。 林厂长感激顾锦绣为他们厂里解决了大难题,不但赠送了之前答应的二十个玻璃瓶,还另外又加赠了六十个。 众乡亲兴高采烈的帮着把瓶子搬到了窑洞里。 一个个摸着玻璃瓶,就跟摸自己家的孩子似的,满眼稀罕。 “哎呦,这就是玻璃啊,咋摸起来这么光滑呢?这玩意值老大的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