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63页(1 / 1)

作品:《德妃娘娘美若天仙[清穿]

“原来是这样,还是你点子多。你放心,我派的人已经出宫了,他们很清楚哪里能找到擅长制造烟火的人。”惠妃稍微松了一口气,只希望一切还来得及。 片刻后,宜妃也回来了:“我已经让人出宫去找孔明灯了,可这么大的数量,弄回来之后怕是也来不及点燃啊。” “所以咱们必须发动更多人。两位姐姐,还得辛苦你们一趟,将后妃们的宫女太监都集中起来,到时候一起点燃孔明灯……当然,被禁足的就不用了。”玛琭意有所指,惠妃与宜妃对视一眼,也点了点头。 大家都不是傻子,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她们已经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就知道这事很可能是贵妃做的,只有贵妃才会如此大胆,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于是刚回来的两人又去后宫忙碌了,后宫宫女太监上千人,将空闲的都集中起来的话,点燃孔明灯足够了。 又过了将近两刻钟,惠妃派出去的人马终于回来了,还带回来二十三个精通制作烟花的高手。这些人平日里就以制作、贩卖烟花为生,因此林管事这边的队伍只是讲了讲,他们就能上手制作。 林管事还特意计算了一下,确定能在接下来两个时辰内制作完成。 宜妃那边用的时间久一点,又过了将近半个时辰,侍卫们才弄回来足够多的孔明灯,整整装了两大马车。 刚好宫女太监们也被集中了起来,每人发了一个。 戌时到,太皇太后那边结束寿宴,在皇上的陪伴下一起来到殿前。 同行的还有后妃、阿哥、公主们,以及王公大臣、番邦使臣等等。 “怎不见德妃、惠妃几个?”太皇太后这时才发现几个妃位的都没在。 康熙微微皱眉,想起似乎好一会儿都没见到玛琭几个了。 “回太皇太后,听说几位娘娘多准备了一个环节,这会儿怕是正在忙碌呢。”梁九功耳目灵通,早就听到了一些消息,但是没有告诉康熙。 “哦?这几个孩子也是有心了。”太皇太后高兴的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一道道亮光忽然从不远处升起,立刻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是孔明灯啊。”有人惊呼出声。 “孔明灯!好漂亮!”阿哥与公主们激动的欢呼起来。 就见升天的孔明灯越来越多,星星点点的,将夜空都映得一片通红,分外耀眼。 “好,好啊。”太皇太后欣喜的夸赞道。 “孔明灯的下方好像还悬挂着纸条,可惜看不清写的是什么。”苏麻喇姑扶着太皇太后,也仰头张望着。 皇太后笑道:“定然是恭贺皇额娘的祝词,这一次惠妃几个倒是别出心裁。” 太皇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这点子,定然是德妃想出来的,她最是机灵。” 听见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夸赞自己的女人,康熙也觉得颜面有光。 再看身后,王公大臣与番邦使臣们也惊讶的欣赏着万千孔明灯,康熙更觉心情舒畅。 孔明灯飞的速度并不快,如此就拖延了不少时间,等大部分孔明灯都散布在黑暗之中,众人觉得该放烟花时,又有两处亮起光芒。 与之前的不同,这一次距离更近,那两盏孔明灯也更大。等上升到一定距离,两盏孔明灯下方同时展开一副字迹,那字迹金光闪闪,绚丽夺目,登时引起一片吸气声。 两幅字展开后,孔明灯就固定不动了,下方似乎有绳索牵引。 康熙扬眉念道:“喜享遐龄寿比南山松不老,欣逢盛世福如东海水长流。好!好对子!” 众人当即齐声恭贺:“太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卿家客气了……免礼,免礼。”太皇太后乐得合不拢嘴,这孔明灯放的,着实新奇。 “这字倒有些熟悉……”康熙疑惑的蹙起眉头。 “回皇上,这副对子是纳兰侍卫写的,纳兰侍卫大才,让人佩服。”惠妃的声音忽然响起,解答了众人的疑惑。 康熙微微颔首,扫到一旁的纳兰容若,笑道:“朕就说这字看着熟悉,当世也没几人有如此造诣,原来是你写的,你倒是有心了。” “皇上谬赞了,奴才惶恐。”纳兰容若垂首行礼,见大家没有责怪,心底才松了一口气。 “这字好,对子也好。皇上,你该赏赐纳兰侍卫。”太皇太后自然也认得这位文采出众的年轻人。 “皇祖母说的是。”康熙应声,当即奖赏了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低调谢恩,纳兰明珠倒是高兴的捋着胡须,儿子今天给他长脸了。 “德妃与宜妃呢?”康熙这才询问惠妃。 “回皇上,两位妹妹还在忙着,让臣妾先过来照看。皇上,此处不适合观赏烟花,不如登上楼阁?”惠妃被派过来,就是可以拖延时间的,登楼一事也是她们商议好的说辞。 “这倒也是。”康熙看了她一眼,似乎琢磨出了点什么。 于是带着众人换了个地方,这一来二去,又耽搁了不少时间。 到了楼上,视野果然更好,再看那副对子,就更加显眼了。 “咦,这两盏孔明灯怎么一直不动?”大阿哥忽然好奇的问道。 惠妃笑着说:“底下用绳索牵着呢,这贺寿的对子,可不能让风吹跑了。” “这对子哀家要收着。”太皇太后笑盈盈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