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3页(1 / 1)
作品:《快穿之糟老头》再有北方边城杀虎关发来奏折,道边军三年粮饷都被克扣,将士饥寒交加,怕是战力难以维系……原主看了就发给户部和兵部,着他们彻查此事,这两部的人查了几日,就回复道粮饷都是足额发放,要是出纰漏,那也是杨元帅那里的问题,应该派监军去查一查杨元帅才是。 原主一把年纪了,本来就想过点安稳的帝王日子,听到这些破事就烦得不行,一时懒理,这不就干脆搁置下了外头的事,回到内宫来享受一番么? 明君都是相似的,但末代昏君却各有各的昏法! 原主不想动一下他那个老脑筋,然而让司静航稍微一分析,就是大乱将起,末代来临的征兆! 大乱一起,就算原主没有被不知道哪方的势力给暗算死,也活不了多久。 原主余下的三个皇子,只知道内卷不晓得开拓进取的货,哪一个当了皇帝,也是穿龙袍过过把瘾而已,没有回天的能力! 因此就算司静航不想当这个皇帝,为了这乱糟糟的局面,也得撑起来。 延年丹不愧是灵丹,才服下不到十分钟,司静航就觉得有一股子清流,随着血脉流动到身体各处,身体仿佛轻盈了十几斤,原本混浑不堪的大脑感到丝丝清凉,视力,听力都感觉到了明显的变化。 可惜只有一颗啊! 司静航站起身来,活动了下手脚,感觉到此时的状态比刚来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他这才又唤人进来。 “把那个拿下去,好好查查!是谁动的手脚!” 张公公一惊,赶紧跪地谢罪。 “老奴不察,罪该万死!” “行了,内贼太多,你一个人也察不过来,还是赶紧戴罪立功吧!” 张公公抖着手,将那个香炉抱在怀里,就跟抱着个要爆的炮弹似的,战战兢兢地退出了寝殿。 司静航又唤来了侍卫统领孙直。 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他挑出百名可靠忠心侍卫,随时保卫司静航这位老皇帝的安全。 因为原主的昏庸懒散,不光是政事上头乱七八糟,就是皇宫大内里,怕是都被插成了筛子。 但孙直这个人,他祖上是追随高皇帝征战天下的国公之一,孙直的母亲还是原主嫡亲的妹妹,也就是说,这位还是他嫡亲的外甥。 都说外甥跟舅亲,这话在原主这里是一点没错,原主看着自己的儿子个个都想抢皇位,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对妹妹女儿和外甥这些人,就宽容多了。 孙直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身居要职,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皇宫里当值,这会儿深夜被召唤来,也是吃惊不小,等护送皇上离开和宁殿,出了内宫,来到了太和殿,听到皇上下令召三位重臣进宫议事,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他这位皇上舅舅,自打二十年前起,就没有这么勤政过啊! 而且,也没听说过有什么紧急政务啊? 三位重臣深夜被叫醒,塞进车轿来到宫中,一个个都是惊疑不定。 等发觉引路太监和侍卫是朝着太和殿方向的,则更是惶恐。 司静航坐在龙椅之上,还有点感慨万千。 在古代这个位置不知道是多少男人的终极梦想,没想到让他也来亲自体验一把。 可惜就是这个时机,实在太糟心了! 他让人请的三位重臣是吕相,苏太师,王太傅。 这三位都是在朝中多年的老臣,甭管里头有没有尸位素餐的吧,论起个人能力,肯定比原身老皇帝要强十倍。 司静航就当做没看到苏太师初见到他的脸时,那微微惊愕的模样,而是开门见山。 “朕昨夜做了一个恶梦,醒来仍觉得惊魂,所以就请了众卿来,为朕排忧解难。” 甭管这仨人是不是心里暗骂狗皇帝为点破事就强迫他们深夜加班吧,这仨人的神情都是十分肯切关怀的。 “不知陛下做了什么样的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陛下定然是为国事操劳所致。” “臣愿听其详……” 司静航观察了下这三位,这才缓缓说来。 “我,朕梦见,朕突然得了重病,未及交待后事,便撒手人间……” 这话一出,吓得三位重臣都行了跪礼,“陛下,梦是反梦……” “咦,你们快起来,朕还没说完呢……” “朕梦见,因为未及交待后事,京中便有大逆不道者谋反,自立为帝。” 司静航就瞧见苏太师把手藏到了袖中,又背到了身后。 “此人虽大逆不道,自立为帝,但也是我司家血脉,若是能从此勤勉经营大晋江山,倒也不是不可,然而北方杀虎关三军缺粮,突起哗变,而关外蛮人早就伺机窥边,见有机可趁,便率大军南下,得了杀虎关中内奸里应外合,攻破三关,击败八万边军,一路直扑京师!” “蛮军一路烧杀劫掠,所到之处,哭声盈天,尸骨如山,但他们却靠着以战养战,反而兵强马壮,势如猛虎,打到京城城下。” “此时京城正被大逆不道的伪帝所持,此人只会阴谋诡计,对于如何外御强敌却是一窍不通,不但不通,他还胆小如鼠,生怕被蛮人攻进京师,害了他的性命,思来想去,就派使臣出城游说蛮人,愿意送上金银玉帛美人,只求蛮人退兵。” “京师三朝古都,城池高深,本来就易守难攻,蛮人也怕攻不下,就借坡下驴,答应退兵,却提了许多屈辱的条件,本想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谁知那个伪帝居然一口都应下,当真送出去无数钱粮玉帛,还从京城中强征良家女子五百人,双手奉送给了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