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9页(1 / 1)

作品:《清冷男配养夫记

说这话的傻子目光深沉极具压迫性,根本不像个智力有损的人。 但这种感觉只持续一瞬就又忽然消失,快得连叶远闲都来不及深究。 一路同行的人愈发增多,太阳露出头后两人已经在县城外的茶水摊子上喝茶歇脚。 尽管两人身体不错,但走了这么多的路即便是叶远闲也觉得累了,想着以后出行的话还是得有个代步的工具才好。 排队入城期间并没有发生意外,两人顺利进入乐康县城。和平淮镇集市带着局促的热闹不同,乐康县城人来人往,堪称繁华。 大街上随处可见叫卖的摊贩,售卖的商品也是五花八门,吃食首饰、农具木器,就连贩卖人口的摊贩都光明正大的在招揽客人。 叶远闲虽然出生在现代社会,但他自幼在规矩里法甚为森严的修仙世家长大,家里依旧遵循着古时严格的等级制度,所以对这贩卖人口的情况并不难以接受。 相反,要不是他的独占欲过于强烈,叶远闲自己都想买几个下人回去,帮着春耕秋收喂食家畜,打理田里的活儿。 不过这人贩也给了叶远闲明路,敢这么光明正大售卖人口的一定是官府认可的牙行里的人,问问他们就能知道前往牙行的路。 小贩见叶远闲过来连忙搭话:二位爷,您要什么样的下人,我这里都有。 叶远闲掏出一串十文钱放到小贩面前,询问道:我想问问小哥去牙行怎么走? 那小贩一看这一串铜钱就知道他们不是来买人的,集市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早晨的第一桩生意的好坏就决定了今天的运气。 要是第一桩生意顺利妥当,那么这一整天的生意肯定也就红火。为此早晨还未开张的时候是不能随意在摊子上打听事情的,就怕不懂规矩的人张口就从摊主这里白问,一来二去成了赔本买卖。 要是实在有不得已的理由非要打听,那就得花一点钱财给摊主落个吉祥的兆头,摊主也会根据钱财回些许东西、或是多讲讲知道的事,权当做成了第一笔买卖。 叶远闲在集市上仔细观察过,自然知道这里头的规矩。 那小贩见着这么多的铜钱面上自然畅快的很,积极回道:公子当真问对人了,我就是牙行里的大伙计,对牙行再清楚不过,公子有什么想问的我都能答上。 小贩这么自信叶远闲也就不和他客气,问了许多他心存疑问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给傻子买马和去县衙里购买宅地的事。 牙行大多都是官府在后头主导,小贩对这里头的弯弯绕绕自然清楚的很。 请问小兄弟,马匹如今是个什么情况了? 叶远闲旁敲侧击的问起了买马的事,他声音压的低,即便犯了什么他不知道的忌讳也好随时改口。 那伙计嘿嘿一笑:公子问对人了,我这里刚好新得了一些消息,公子可要详听? 叶远闲颔首:有劳小兄弟了。 那伙计立刻挽起袖子,兴致勃勃地讲起来:自从徴亲王将敌戎打得落花流水、屁滚尿流的滚回了老窝,战场上就清静下来,那些被征召去准备送到战场上的马也送回了一些。咱们这里比不得天顺府方便,直到前些日子才收到一批好马。 不过大多还未到牙行就被那些勋贵人家们给订走了,到如今只剩下十多匹马儿还在牙行养着,公子要是有意,我可带你去看看。 如此,便多谢了,我姓叶!眼见着傻子的要求可以达成,叶远闲心情不由得轻松许多。 好说好说,请叶公子二人随我来。伙计在前方带路,他在牙行里做事,卖出去的东西牙行也会分润些许利益与他,若这个年轻人真要买马,那今天他分润到的银钱可就多了。所以小伙计尽心的很。 牙行外面看着只是一个小铺子,进了里头却是别有洞天。本该是三间宽敞的屋子直接打通,南面和北面个摆着几张大桌,桌子上分别写着「人牲」和「房地」。只看这副陈设倒和叶远闲穿越前见过的银行有些许相似。 两位公子,请随我来!伙计领着两个人直接往写有「人牲」的那个方向走,路过大桌子时和里头值守的伙计打了个招呼,脚步不停地绕过小门直接前往后院。 这边是专门关押奴仆和牲畜的地方,叶公子日后若是想买奴仆了直接来这里寻我就行。伙计边走边介绍关押在两旁低矮房子里的「货物」。 马匹在乐康县也算得上稀缺物,所以关押在最里头的院子里。 绕过关着好几头小牛犊的牛圈,就看见几匹马儿在马棚边探出头来轻声嘶鸣,是不是用蹄子刨着脚下砖块拼成的地面,显得很是焦躁。 见叶远闲的目光停留在那几匹焦躁的马身上,伙计笑着解释:这个棚子里关着的都是从战场最前方退下来的战马,它们大多都受了伤,不能再服役了。按照朝廷的律令,将它们送到天顺府来养老。 天佑国开国皇帝认为战马为保家卫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寻常人包括将军士兵除了紧急情况不得已之外都不得宰杀战马食用。如今新帝上任又打了胜仗,国库也不缺粮食,所以这些战马就被好好的送到了处于南北方交界处的天顺府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