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 第398节(1 / 1)

作品:《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

身体也多了几分轻松之感。 “适才太祖皇帝说‘今日之事到此终结’,不知太祖皇帝之意是……” 睿王放下酒盏,犹豫了一小会后,小心翼翼的抬头看向玉塌上的青袍书生,怯声问道。 “小王非是质疑太祖决定,而是不明太祖皇帝之意。” 他说完后,连忙又补了一句,生怕徐行不悦。 他们三个亲王好不容易从藩地起兵,攻打至神京,现今临到了改朝称帝的时候,怎么可能就此轻易罢手。 这一步,进则生,退则死。 即使他们自己愿意退,但跟随他们造反的文官武将,也绝不肯自甘退这一步。 “睿王考虑之事,也是我二人的疑惑之处……” 许王、郑王点了点头。 起兵之时,他们就明白,一旦动手,就没有回头路可言了。 虽忌怕徐行这太祖皇帝,但这句话他们还是要道出的。 “倒也没有什么。” 徐行闻言,轻笑一声,也不怪罪这皇族三王的质问。 将心比心,换做是他,好不容易造反成功,突然有人前来,让他袖手以待,放弃这大好的局面,他也会一头雾水。 “徐某现在是飞羽仙宫弃徒……若非飞羽仙宫是正道,不会乱动弟子后裔,你们这些后辈,恐怕就站不到我面前说话了……” “不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开国遗泽,亦只绵延后世三百年。” “三百年一到,仙门不会坐视这国土再为我徐氏所统治。” “而且这三百年……我徐氏不一定能到那个时候……” 徐行一扫三王面容,沉吟了一小会后,就缓缓道出了这段内幕。 三百年! 这是飞羽仙宫容许徐氏统治凤溪国的时间。 一超过三百年,若有新崛起的人王体,或者其他反王势力,飞羽仙宫定会亲自下场,帮助其改朝换代,取代徐氏汉统。 当然,假使徐行并未叛教,和宋刀一样,仍在飞羽仙宫,那么飞羽仙宫对此事,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发派任务,暗助朝廷也说不定。 如叶济明当年助崇明帝一样。 让徐氏统治凤溪国三百年,没有让其他势力取代,算是飞羽仙宫这正道势力的良心了。 “竟有此事……” “这……” 皇族三王互视一眼,都从各自的眼中,看到了震惊之色。 古籍记载的历朝历代,王朝存活时间大抵都不超过三百年,在三百年附近…… 他们以为这是天谴,或者上天诅咒,不允许一姓执国超过三百年,但如今看来,这三百年期限,与仙门分不开关系。 眼下,徐氏建国虽只有两百多年,但大多王朝,基本上在两百五十年左右的时候就会亡国。 有仙人助力。 能撑到三百年。 没仙人助力。 王朝撑不到三百年。 “要是登基,那不就是成了亡国之君吗?即使我不是,下一代皇帝,也铁定是。” 皇族三王眉心紧缩,暗忖道。 尽管他们自信自己调教世子的手段,但王朝覆灭是天注之势,他们也不过是中人之姿,又怎敢将希望寄托给各家的世子。 “请太祖皇帝化解我徐氏危难……” 皇族三王心有所感,当即再次跪地,行礼道。 时隔两百多年,天德帝再次回到凤溪国,又亲手营造了朝廷这么大的动荡,他们可不认为自家老祖宗是闲得无事。 灭国对于他们是危难。 但对于太祖皇帝,就未必是了。 “凤溪国是飞羽仙宫治下领土,我虽有一些能力,可还没到敢捋仙宫虎须的地步。” 徐行摇了摇头。 闻言,皇族三王顿时心生失望。 凤溪国不存。 他们起兵篡位还有什么意义。 争着抢着去当亡国之君吗? 只不过就在这时,徐行接下来说的话,又让他们面生喜色。 “天下之大,何处不能栖身?” “何必只看凤溪一隅?” 徐行笑道。 这句话一落。 皇族三王再是愚钝,也明白了徐行此次重回故土,闹出这么大动静的目的了。 一句话,挑选“可靠”之人,另去它地,再建国度。 …… …… 晚上。 神京,紫微殿。 “三位皇叔呢?怎么还不入宫,接管皇城?” 枯坐在龙椅上的孝昌帝,望了一眼殿宇之外的寂寥星空,心中多了几分的落寞,他看向身旁的宦官,沉声问道。 从三王兵临城下到现在,过去的每一刻钟,他都极为煎熬。 一旦过了今日。 他就不再是帝王了。 “睿王、许王、郑王去了晏道长那里……” “至今未归。” 宦官低着脑袋。 继续重复这一句话。 “对了,周王呢?” 孝昌帝皱了皱眉,忽然想到了他这一同胞兄弟,连忙问道。 倘若他在今日,将皇位传给周王,让周王临危受命,那么,他就不算是废帝了。 而是禅位的帝王。 “微臣不知。” 宦官摇头。 皇宫被藩王军队团团包围,鸟都飞不去一只,他哪有手段去调查周王府的周王。 “也是朕糊涂了。” “传位周王,荒唐,荒唐……” 孝昌帝似疯了似的自语道。 殿内的宦官、宫女见状,缓缓移步,距离孝昌帝稍远了一些,以免遭了池鱼之殃。 “周王?你不用找你弟弟了。在神京城破之前,哀家就动用手段,让他逃出神京了……” 忽然,殿内多了一个声音。孝昌帝抬头望去,只见一身凤袍的李太后从殿外缓缓走进,端庄从容,面带冷笑。 “母后所来为了何事?” 孝昌帝自动忽略了周王出逃之事,眼眸微缩,露出几缕寒光,冷声问道。 “为了天子玺印。” “你可以死,但景嘉帝一脉,却不能从你手上断绝。” 李太后淡声道。 天子玺印本来是她掌管,这也是她拿捏孝昌帝的手段,然而自那日事变之后,孝昌帝亲政,她被废了“垂帘听政”之权,这天子玺印就再次回到了孝昌帝手中了。 “为周王?” 孝昌帝紧攥袖袍。 假使三王受降时发现少了天子玺印,那么他的下场,自不用多说了。 只有死路一条。 “母后要逼死朕?” 他怒声道。 “不是哀家在逼你,是你在逼哀家,你和周王相差不过三岁,但你大哥死后,母后力排众议,立了你为帝……” “是你能力更胜周王一筹,还是你对为娘更孝顺一些?皆不是。只是为娘疼惜你罢了。” 李太后目露慈光,叹道。 有嫡立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