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 第13节(1 / 1)

作品:《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

徐行施礼走出了讲师寓所。 他退出去时,也顺便合上了门。 “怎么回事?” “王教习怎么突然把你叫来了?” 门外的郑斋夫和陈建安瞧见徐行走出了寓所,着急问道。 两人都面含关心之色。 “是关于作弊的事。” “我儒经不熟,写的……是《大题三万选》的范文。” 徐行见状,斟酌了一下用词,回道。 考试结束后,味经书院会张贴名次,谓之“红榜”。在红榜旁边,则会按照榜单名词将考生的考卷依序贴好。 等过几天,他的答卷就会公之于众,所以隐瞒……没有必要。 其外,他之所以选择将科举范文写在答卷上,就是为了告之书院上下,他是记性极好的天才。如此,等他日后考科举中榜,才不会引起太多人震动。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等事情不适合科举。 默默无名的人突然中举,是个人都会心生怀疑。 至于为何考试时只填两篇范文,不填三篇。 则是……过犹不及! “什么?” “竟然是这种事?” “难怪……王教习要找你。作弊这可不是小事。” 听后,陈建安内心释然。 不过他很快便狐疑的看了一眼徐行,“你被王教习放了出来,一脸的轻松……该不会是你将大题三万选背完了吧?” 若是作弊,王教习不可能这么不吭不响的将徐行放走。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 徐行是凭自己的真本事,答的试卷。 “未曾背完。” “只背了《上论》、《下论》,《孟子》、《中庸》等几篇,有的只背了破题,没背范文,所以我这次考试才填了两篇,另一篇没动笔……” “侥幸撞到了考题。” 徐行“如实”回道。 他也没抄完这些科考书,只是择抄了一些重点。 瞎猫碰上死耗子,三篇都撞到了。 “原来是这样……” 陈建安松了一口气。 短短的几天时间,要是真背完了这么多篇科举范文……徐行该有多么妖孽。 填二缺一,他心里尽管还稍稍有些嫉妒,但还算好受一些。 …… 第14章、又一命格 次日。 陈建安呼朋引伴,在安然居设宴庆祝书院小考结束。 来的士子总共有十三人。 其中生员就占到七人。 在陈建安的介绍下,徐行虽没成为宴会的主角,仍然站着如喽啰,但在这次宴会中,他受到了不少生员的认同,认为他日后必会与他们同列。 而一下子结交这么多同窗,徐行的气运亦有所增长。 他的面板上又诞生了一个新的命格。 【镜主:徐行。】 【道果:一生平凡(白)。】 【……】 【命格:博闻强识(灰↑)。】 看着变化的面板。 徐行陷入沉思。 “徐兄,愣着干什么?” “莺莺姑娘给你敬酒呢。” 一旁,喝得醉醺醺的秦秀才拍了拍徐行的肩膀,对他指了指面前敬酒的少女。少女面如新月,二八年华,身材窈窕婀娜。 安然居不仅能供书院士子喝酒,还能狎妓。 虽然书院规矩森严,但架不住士子们大多都是一群秀才老爷。在书院过久了苦行僧般的生活,来到县城就会放纵自己的天性…… 这群人有才又有钱,是窑姐们的最爱。 读书人爱漂是天性。 京师在民初时流传一个说法,叫最喜欢逛八大胡同的是“两院一堂”,这个堂就是京师大学堂。 “好说,好说。” 徐行收回心神,喝下了莺莺姑娘敬下的酒。 至于之后众人们喊的“皮杯儿”,他则笑着婉拒了。 他倒不是假清高,而是“半点朱唇万人尝”,他过不去心里这道坎。 众人对此不以为意,只认为徐行初出茅庐,不晓得女人的好。 …… 五更天。 喝完酒后。 徐行等人从书院后门溜进号舍。 “博闻强识这也算命格吗?” “此外,为什么我会诞生博闻强识的命格?” 一进门,有了空闲时间,徐行就开始打量了起了自己命格上的变化。 他皱眉寻思了一会。 很快揣测了原因。 在副本世界,他利用己身优势,成功作弊,骗过了王教习等人。 但他的作弊,于副本世界的人来说,是不可能发觉的。 换句话说,他的作弊本身就是一种天赋。 与天才们的过目不忘、耳闻成诵,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而……青铜古镜,将其“反因成果”,将其化作成了他的自身命格。 不过之所以没有在考试当日诞生命格,而是在安然居宴饮之后诞生了命格,恐怕与众多生员对他的认同分不开关系。 这认同,往大点说,就是【众望】。 众望即人心所向。 古之帝王,人心所向,气运大增,人心向背,气运大衰。 “看来选择……在书院小考上作弊的决定……没错。” “现在就等马师傅等孝义堂袍哥们的消息了。” 他心道。 从发现青铜古镜至今,现实世界已过去了六天半,也就是副本世界的一个多月。 他如今虽是秦凤山·孝义堂的哥弟。 但因为久在书院,和孝义堂之间的联络难免淡薄了一些。前往秦省第一师范学堂刺杀巡抚方允的任务,马师傅并未通知他具体的行动时间。 不过以时间计算,大抵此刻也差不多该结束了。 然而正待他准备上床睡觉之时,脑海里的青铜古镜突然示警,他心神一动,返回了现实世界。 一晃眼。 徐行回到了天牢。 又再次体会了到了自己饱受摧残的身体。 这幅身体快要油尽灯枯了。 “徐大人,指挥使大人亲临,你怎么还在睡觉?” “冲撞了指挥使大人,可有你好受的。” 吴书办见徐行躺在麦垛上,睡得像死猪一样,于是大声喊了几句威胁的话。 要是犯人在他眼皮底下死了,他也要吃罪。 “不用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