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4节(1 / 1)

作品:《我和渣爹争天下

朱大姐第一次遇到人家喊自己夫人,虽然夫人是一句尊称,她乡下人,没遇到过这样的读书人,羞的手都不知道怎么放,话更是说不出来。

秋叶直接说:“不瞒您,我们是反贼家属,您要是收留了我们对您也不好。”

她说这话的时候留意院子里的仆人,如果这人一旦出去报信,她能立即打昏这里的主人带着朱大姐跑路。

老仆人在外面听见了,这就是一处小院子,屋子里说话院子能听见,老仆人跑进来,“我听说反贼家属都被抓了,除了那反贼的下堂妻和嫡长女......”

这不很明显吗?就在这里站着呢。

老仆人赶快看向主人,廖叔齐听了,端着茶水喝了一口:“时也命也,没想到兜兜转转这事成了这个样子了。”

他把茶盏放下,“你们放心,我也不会把你们交出去的,实话跟你们说,我目前无妻无子,想要与朱夫人结成夫妇,至于姑娘你嘛,你大概不知道,我们这西园县有个长生老母,最近要让每户人家给她送上家里的孩子,我就说你是我女儿,送你去她身边做婢女。”

朱大姐立即搂着秋叶,“我们秋叶才不做人的奴才呢。”

还长生老母,一听就不是好人。

廖叔齐摇了摇头,“夫人先别着急,这长生老母手下有三万信众,粮草充沛,且......”

他盯着秋叶,一字一顿的说:“素,有,大,志。”

秋叶心中一动,这是告诉自己,有现成的造反班子,就看自己的本事是不是能取代长生老母了。

其实廖叔齐不是这个意思,他想表达的是人家长生老母能庇护秋叶。

廖叔齐端着茶接着喝:“我住在西园县和北郭县交界之处,平时好读书,和周围富户来往不多,如今这西园县的富户逃走的多留下的少,原因就是这长生老母,她要让富贵人家的孩子送一个给她使唤,此乃是人质。所以她的一举一动,暂时没有人敢往上报。可是自从大户人家的逃走之后,她就只能把眼光放在平民百姓身上了,我也被她派人来催促了几回,要求献上儿女。何去何从,你们母女拿主意。”

第6章 、分别

秋叶想了想,“我娘以前就是遇上个王八蛋才半辈子不幸,如今......”对方的条件,对于这个时候的朱大姐来说,已经是顶级配置了。

秋叶是愿意的,在秋叶看来,哪怕是个掏粪的都比巫马富贵强上一百倍。毕竟随便一个都是日子人,不是整日游手好闲四处惹事生非和乡间女人们眉来眼去的货色。

就算巫马富贵将来成了天子,和她们母女何干?有些男人,是某些女人用尽了办法都不会沾上他一点光的。

朱大姐这个时候羞涩极了,她抓住秋叶的手,简直想要找个地缝里钻进去。秋叶也觉得这事儿太魔幻,她也想不到有一天要跟人商量自己母亲的婚嫁。

乡下人家不讲究,朱大姐也乐意,她以前倒是能坦然面对廖叔齐,今日就有点羞涩了。但是还是强撑着:“我怎么能送你去当婢女,你这脾气是那种吃不了苦的。”

不是吃不了苦,是受不了委屈。但是听她的意思,也是愿意这场婚事的。秋叶心里百味交集,既有替朱大姐高兴,也替自己心酸。高兴于朱大姐的悲惨人生似乎翻篇了,心酸于自己这世十三岁就爹娘离散!

罢了,求什么得什么,自己没什么可矫情的,世间之事本就不会十全十美。

秋叶叹口气,形式比人强,廖叔齐短短几句话,已经把西园县的事儿交代完了,这里比不上北郭,北郭的县衙还能担事儿,这里的县衙乡绅都完蛋了,都是长生老母说了算,进入长生老母的圈子,比进入士绅组成的衙门圈子更容易。

而且这家里人口简单,这个廖叔齐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来看,就是个宅男,每日捧着书,暂时没什么不良嗜好,母亲朱大姐跟着自己完全是受罪,不如在这里,趁着还年轻,早日找个人家安顿下来。将来他们夫妻收养个孩子,也算是有个依靠。

秋叶点了点头,同意了婚事,朱大姐的脸更红了。

择日不如撞日,这婚事就办成了,也没有什么吹吹打打,廖叔齐写了婚书,给了聘礼——一匣子的金饰。这也是朱大姐第一次收聘礼和拥有金饰,她嫁给富贵的时候聘礼是半袋子谷子,直接被朱家人背走了,走了之后就再没见过。

她后来的日子全是泡在黄连里,被巫马家的老太太整日打骂,私下里也说过若是亲爹兄弟在,巫马家也不能这样对待她们娘两。生活上不如意感情上更清苦,别说金饰了,铜镯子都没从富贵那里得到过一副。

而且巫马富贵从成亲前都是有名的浪荡子,弄点好东西都给了外面的相好,一尺布料都没有拿回来。秋叶小时候就差一点光屁股乱跑了,全是邻居看不过眼才给了两件小衣服。

秋叶陪着朱大姐在房间里梳头,看着朱大姐认真的擦干头发给自己梳一个发髻,心里祝愿这个苦难的女人从此幸福。

晚上在家里挂着红灯,主卧点了一对红烛,新人就这么入洞房了。

秋叶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朱大姐没有早起,日上三竿才红着脸从廖叔齐的手里接过一串钥匙,成了这个家的女主人。这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家里也没什么太好的东西,如果有什么让朱大姐兴奋的,就是有一大缸的粮食,四个人能吃大半年,

她根本不奢求有吃不完的粮食了,只要眼下能吃饱就行。

家里还有一些布料,她手脚麻利的先给廖叔齐做了一件衣服,随后很明目张胆的给女儿扒拉东西,足足给秋叶做了四件新衣服。

秋叶最近跟着廖叔齐读书,廖叔齐给她讲的是周礼,这是一个半架空的时代,唐之前的历史都是有的,后来的历史就是拐了弯,这个朝代是唐朝之后出现的,国号宇,如今传了八位皇帝,经历了二百年,王朝已经走入了末路。

廖叔齐的兄弟在外做官,他能把朝廷里最近几年发生的事儿讲一遍。无非是昏君当道,权臣欺上瞒下,用廖叔齐的话说:“朝廷是好的,就是天子不辨是非,等到太子上位就好了。”

秋叶不这么看,这个帝国已经病入膏肓,没回春的可能性了。

在廖家生活了半个月,长生老母的人又来了,来的是一个面容严肃的汉子,进来就看到在走廊下用树枝在泥盘上练字的秋叶。

“廖老爷,这是谁啊?”

“小女秋叶。”

来人就对秋叶上下打量了起来,满意的点点头,“老母身边缺一个安分的丫头,我看你闺女能成。”

廖叔齐没说话。

朱大姐难受的抱着秋叶,秋叶拍了拍她的胳膊,早晚有这一天的,她已经准备好了。

西园县和北郭县不一样,西园县是千里平原,这是产粮区,长生老母的粮草很充足。北郭县山地多,粮食少,两个地方早晚会因为粮食打一仗。自己早晚和巫马富贵兵戎相见,早一点出发多一分的把握。

因为是千里大平原,没什么大山拱卫腹地,长生老母住的地方是一处坞堡,有着高墙和城楼,坞堡建的如铜墙铁壁一样。进去之后,里面种的有粮食和蔬菜,还有大片的良田,这里和外面不同,处处人生欢笑,一片一片的居民区上空飘荡着炊烟。

这里面绝对有大量的粮食,而目前来看,这里也是一种很粗糙的军事堡垒。

秋叶跟着严肃的汉子去见长生老母,长生老母是个头发全白的老太太,她穿金戴银的坐在屋子里,周围围着不少的女孩。

汉子带着秋叶进去,跪下来磕头,接着喊了一句:“长生老母,万寿无疆。”

第7章 、蛰伏

秋叶心想:好家伙,敢喊万寿无疆了,这分明是皇帝才能享受的殊荣。

“起来吧,这是谁家的孩子?”听语气是个慈祥的老人家。

“是最东边廖家的孩子?”

“廖家?”老母有些纳闷,“你说的是祖上当过大官的那个廖家吧,他还有两个兄弟在外面当官的那个。”

“是的。”

“我记得那廖老三的婆娘去世十几年了。”

“这是他后来进门的婆娘生的,听说两口子只有一个姑娘,宝贝的很,以前上门他口口声声说没有孩子,不愿意交出来,这次还是被我撞见了才没法子交出来的。”

老母点了点头,“独女嘛,娇惯一些,老母不和他计较。既然是官宦之后,走上来让我看看。”

秋叶站起来,往前走了几步,这老母已经老花眼了,朝后仰头眯着眼睛对着秋叶看了看。

老母问:“读过书吧?”

“读过。”

“想着也是读过的,读过什么书啊?”

“大部分都读过,因为是女孩不用科举,大部分都是读过就算了。”

“嗯,既然认得字就行,以后给我读经书吧,要好好的干,老母不会亏待你的。”

看着像是一个乡下土财主家的老太太,爱显摆,好摆谱。秋叶答应了一声就退下了。

老母身边的婢女据说有几十个,目前看到的也就是十来个。

有个叫红花的带着秋叶去安置,秋叶问她:“怎么不见其他人?”

这个红花难过的低下头,“有的被打死了,有的逃了。”

说完转身走了,秋叶就觉得有些不好,怕是周围危机四伏!

晚上她知道原因了,别看长生老母是个老太太,在坞堡里可谓是作威作福,在外面她是能沟通天地神婆。

实际上她是一个身老心不老的女人,人家在乡间称霸,却是处处效仿皇帝,让人家喊她“万寿无疆”也就罢了,还给自己安排了庞大的后宫,都是一些长的好看的少年男子。

这些男人又不甘心和一个老太太过日子,经常对着这些婢女动手动脚。特别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姑娘,这些姑娘循规蹈矩,就是有了委屈也不敢说,都是要脸面的女孩。这些男人就喜欢对着她们纠缠,言谈举止极不尊重,这些女孩有些气不过直接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死了,还有些投井了。

秋叶摸了摸怀里的匕首,谢天谢地,没让周家的公子搜走,秋叶有点粗浅的功夫,是跟着打猎的石磙叔学的。如今还算能自保。

她的工作就是给长生老母编纂经书,就是把长生老母塑造成神仙。这个工作看上去轻松,实际上很难,据说干这个工作的婢女很多,没一个完成任务的。至于没完成任务会怎么样?秋叶不敢问!怕吓着自己。

百姓大部分都不识字,对神仙是佛教的还是道教的都分不清楚。那些大户人家识文断字的姑娘们也只是听仆妇们讲过神仙故事,至于怎么造神她们也不懂,所以秋叶来了之后,把后世洪荒流拿出来,整合神仙家谱,前后检查,使得逻辑自洽,长生老母立即欢喜无限。

白天秋叶给她讲这些神仙家谱的时候,她喜不自禁,搂着秋叶一口一个“我的儿”“我的乖乖闺女”。

秋叶本来还防备着她的后宫团对自己骚扰,没想到她自己把秋叶看的很严实,没人敢在秋叶跟前放肆。

在秋叶不要脸的编纂下,长生老母就是众神的母亲和祖母,是创世神,神通无限,一些穷极了长生老母毕生不能幻想的内容被秋叶写在纸上读给她听。

也就是花半个月的时间,她真的认为自己是众神之神,是神王降世来拯救劳苦大众的,也不知道长生老母是怎么想的,她自己越脑补越感动,自己都感动哭了。

于是她决定带着秋叶在西园县巡查一圈,要给全西园县的百姓讲讲自己的来历,还封秋叶是护法神女,一起出去风光风光。

为了扩大长生老母的影响力,坞堡内还有一处印刷坊,专门印刷这些胡编乱造的神话故事,秋叶在出发前以检查经书的名义去了这处印刷坊。

让秋叶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真的是一处绝好的基业,不仅有印刷,还有瓷器,铁器的作坊,这里有很多手艺上好的工匠,有大量的粮草,有数十万的百姓在坞堡里打井灌溉,有几支商队在外奔波做买卖。甚至独霸了整个县的资源,长生老母就是这里的土皇帝。

在检查书籍的时候,坊间的头目还给秋叶透露了一个消息,长生老母有账本,几十年来她靠着哄骗百姓给自己攒下了大量的家业,这些金银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目前很多人对这份家业虎视眈眈。

而秋叶却野心勃勃,她语带感慨的说:“我就是在老母身边伺候笔墨的丫头,没什么根基,如今衣食住行要靠叔叔伯伯们帮衬。”

印刷坊的头目明白是什么意思,“哪里哪里,是我等需要姑娘的照顾。”

“咱们彼此扶助,毕竟”秋叶压低声音:“你好我好大家好。”

“是是是。”

这个印刷坊的头目姓廖,和廖叔齐没什么关系,但是凭借着这个姓氏,还是和秋叶互相认了亲,秋叶也一口一个叔叔的叫着,似乎二人是亲人一样。

而坞堡的人不知道秋叶原来姓巫马,只当她姓廖,对于他们互相认亲的事,还有不少坞堡内的头目送来贺礼。

秋叶算是在坞堡内扎下了根,长生老母去巡游的事儿一时半会不能成行,光是前期准备就比较浩大,所以秋叶没事儿了就去各个作坊间闲逛,和那些头目们混个脸熟。

这一日外面的一支商队回来,印刷坊的头目托人给秋叶送信,说是让秋叶去拜见伯伯,原来这个商队的头领是印刷坊头目的亲哥哥。

秋叶下午没事儿,就带着几个婢女一起去,这几个婢女是出来玩儿的,不愿意看见这些管事头目们,离开了长生老母眼前一哄而散。

秋叶就一人去拜见所谓的“伯伯。”

正巧兄弟两正在说话,秋叶在外面听见他们高声谈论隔壁北郭县的叛乱。

“......听大哥的意思?那巫马富贵要成事儿了?”

“谁说的,自古坐江山的都是那些富贵人,咱们泥腿子哪有能坐江山的。对了,人家不叫富贵了,改了名,叫做巫马昭。你有学问,你说这个昭比富贵还好听?我怎么听着像是衙门里审案子的时候,县太爷常问的“招不招”?”

外面秋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